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启示

更新时间:2009-03-28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旺盛生机和光明前景。而生态教育是以传播生态理念、提升人的生态素养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生态教育的推广,可以影响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发展规划,有助于普及生态意识,建设文明中国,同时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情怀。近年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方面,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着盲目攀比、浪费等不文明的生态行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推行生态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机动灵活地采用多种教法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工程实践问题的分析,培养其职业能力。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禽兽、草木、土地和山川,这些都属于儒家生态哲学的范畴。儒家生态思想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为一体。儒家生态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秉承“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儒家各家以“因”与“无为”为前提,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主张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协调发展。孔子提出“君子知天而畏天命”的观点,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知天命”是对发现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的科学理念。而“畏天命”则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因为自然还未被人完全认识,所以要强调自然的伟大和神秘。孟子则主张“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类的所有行为都要以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同时,孟子还认为,只要人类在农业方面的活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那么人们就会资源丰足。他讲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在有关治国的学说中,提到了关于自然的规律的问题。他认识到自然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个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应该科学地运用自然规律。这就要求人们在尊重自然的原则下,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治理社会和国家。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荀子主张以做好人的处世之道来维持宇宙世界运转的规则,而不是人定胜天。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的意识,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点,人类只有做到保护自然,科学运用自然规律,才能获得美好的生存环境。

(二)倡导“恩泽万物”的仁爱思想

“仁”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是生态思想的体现。孔子的重要论著《论语》中,阐述了仁者爱人的思想。这种道德感情的实现途径就是“爱人”,但它的途径又不局限于爱人,还应该包括爱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做到“恩泽万物”。其中,孔子明确表达了其“仁者爱人”的观点,并确定了其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传闻说,孔子在一次马圈失火的事故中,非常关心人的安全,先问人的伤亡情况。孔子并非漠视马的生命,而是比起马,人在孔子的心中更重要。这些都能表明孔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仲尼之畜狗死”,让子贡用席卷而埋之,不使狗的尸首与土直接接触。对于已死动物的哀悯和掩藏,深刻表现出孔子对于生命的普遍尊重的态度。所以,孔子竭力主张仁者爱人,善待自然万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仁慈。他将仁慈视为一种美德,提出“仁,人心也”的主张;同时,孟子提倡的“仁”表现的是一种对事物的深切同情,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最为关键的是,孟子鲜明地表达了“爱物”的学说,在其重要的论著中宣扬了仁爱治国的思想。即先亲近自己的亲人,然后推人及物,把对亲人的爱扩展开来,怜爱珍惜自然间的万事万物。荀子则主张“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他强调人要具有一种关怀其他生命的情怀,要深刻关注其他自然物种的存在。由此可见,儒家的诸多学者热爱生命的情怀不仅仅是一种口头上的宣扬,而是早已深入到实际行动之中,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所倡导的仁爱生命,恩泽万物的生态理念,强调了世间万物与人类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是当今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五位一体”新布局所要坚持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大学生要汲取的重要的生态思想内容。

参考文献:

(三)树立“节用”的适度理念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借鉴儒家文化中关于生态方面的内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引导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当代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绿色中国的建设中,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生力军,要将儒家生态文化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不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共同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

二、儒家生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启示

“仁”是儒家生态哲学方面的重要范畴之一。在宋明时期,儒家学者把“仁”这种德性,称之为“天地之仁”,自此以后,仁就有了天地的生生之德内涵。仁不仅仅局限于对人,还恩泽万物,即爱人、爱物、博爱。立足于当今时代,儒家“仁爱”的思想折射出的是一种人道主义情怀,秉承“仁爱”的思想,就是要在人之间,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和沟通,人与外界关系处于陌生、冷淡的紧张气氛中,这就更需要传播儒家“仁爱”的思想,倡导兼爱天下的情怀。首先,作为当今知识分子代表的大学生群体,要主动担负起传播儒家“仁爱”生态思想的责任,自身先要主动学习儒家关于生态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探讨、学习、研究先秦儒家丰富的仁爱思想,从而指导自身的生态实践;其次,大学生要摆脱现代媒体通讯工具的束缚,用实际行动去传播仁爱思想。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的关怀,不是在手机或是电脑上的一条言论的关怀,不能让各种新科技、新工具限制自身的活动空间。大学生要切实地走出去,人与人之间要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人与社会之间要真正地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各种动态,人与自然之间要实现切实的生态关怀。

(一)坚持“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

勤俭节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力倡导的一种良好美德。儒家以“天人合一”“天道生生”为指导,以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主张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坚持适度原则,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儒家生态意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的一贯主张,《礼记·祭义》中就强调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而现如今,人们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环境过度开发和破坏,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和资源枯竭的困境。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青山绿水”,就需要从思想上认清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要从大学生开始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因为这关系到未来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成败。因此,形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对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首先,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目前的资源现状。我国虽然国土面积辽阔,但资源不富足,也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都处于偏低的水平;其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自身开始,以身作则,为了实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对自然的保护。最后,大学生要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消费,不盲目比较,合理消费,适度消费,树立绿色消费的意识,真正做到勤俭节约。

推进扬中市智慧城市建设是县级城市发展的先导与探索,需要明晰建设思路,选择优化路径,为县域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本。

(二)传播“恩泽万物”的仁爱思想

儒家丰富的生态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所要借鉴的至关重要的精神内涵。现如今,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还很薄弱,关于生态方面知识的普及还很欠缺,存在破坏环境、损害植被、浪费资源等错误的行为。所以,汲取儒家生态思想的精华,对大学生加以传播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倡导节用适度、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儒家思想奉行“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关注和谐的三个方面,即自然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肯定人类精神的基础上,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人不能任意地破坏自然,要做到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首先要使其树立“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要充分、系统、科学地认识自然,学会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唇齿相依、密不可分,如若违背自然的规律,不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就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诸如雾霾、水土流失、干旱等。再次,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于实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致力于维护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大学生要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不随手乱丢垃圾、不滥砍滥伐、不肆意践踏草坪和随手乱摘花草,要以严格的生态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要敢于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劝阻随意破坏环境的人,劝说他人也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最后,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积极宣扬“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在自身、学校和社会中逐渐形成一种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和谐氛围,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

(四)建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念

所谓生态审美,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关爱世间的万事万物。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生态审美教育,教育广大群众树立符合当代发展的美学观,从而提升生态审美的素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表达出的意境正是人们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境界。针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倡导建立“绿色中国”的理念下,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培养自身的生态审美情怀。首先,大学生要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注重自身意识形态的培养,不要局限于追求物质层面,要做到精神与物质和谐发展;其次,大学生要主动学习儒家的经典著作,从著作中汲取关于生态审美的知识,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通过阅读和学习,大学生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乐山乐水,抒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

儒家的生态思想中,强调了对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主张资源使用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倡导“节用”是孔子所一贯坚持的生活方式,是其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映。孟子倡导要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主张合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同时,对破坏自然的行为要惩罚,他举了个简单的例子:“牛山的树木曾经很繁茂,因为它在大都市的郊外,就会经常遭受刀斧砍伐,还能保持繁茂吗?那些树木受雨露的滋养,日夜生长,但接着牛羊又到这里觅食,因此成了光秃秃的了。人们见它光秃秃的,就以为这山长不了成材的大树,这难道是牛山本身的原因吗?”荀子则指出了节约资源的必要性,他指出:“疆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秉持践行节用、坚持适度的重要思想,规范人们日常生活中错误的行为,加强人们道德修养,从而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奠定充分的思想基础。

庸俗化倾向也是广告语用存在的问题之一。2012年6月,重庆公交车车身上出现的湖北省利川市旅游局发布的“我靠重庆,凉城利川”的旅游广告,引发了社会的热议。虽然“我靠重庆”一词也表示利川与重庆地理位置的接近,以及依靠重庆带动发展的意思,但是该广告语使用“我靠”表达这层含义,显然有利用粗口引人注目、制造噱头之嫌。如此低俗的广告词很快被要求撤换。然而,利川市旅游局局长表示,不管怎样,反正利川“凉城”被大家记住了。这种放下自尊、利用低俗用语使自己迅速走红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当地民众的情感,而且游离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徒给世人留下笑柄。

[1]乔清举.儒家生态思想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57-299.

[2]乔清举.泽及草木恩至水土:儒家生态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31,190-200.

微型传感器是MEMS最重要的元器件之一。为了提高微型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分辨率,应增大传感器敏感部位(即变形薄膜)的变形。随着薄膜的厚度减小,材料特性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当厚度减小到某一特定值时,宏观材料的机械参数就不能用来衡量薄膜的力学性能 [1-4]。影响传感器的性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指标:材料的弹性模量和薄膜的厚度。因此探讨压力传感器变形薄膜的弹性模量和厚度成为提高微型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方法。

[3]陈红军,冷文.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9):38-39.

 
戴波,张明军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