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留学生习得 “有没有/有VP”句式的偏误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留学生总会运用“有没有/有VP”句式。但学术界对这两个句式存在很大争议,在充分考虑这组句式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后,笔者认为“有没有/有VP”还没有完全符合普通话语用标准,而是处于方言向普通话的过渡期。另外,回答“有没有VP”问句时,一般直接回答“有”、“没有”或“主语+VP+了”即可。留学生却常常用 “周末我有去逛街”“他有打我”等句子回答。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本体出发,分析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和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

一、关于“有没有/有 VP”句式

“有没有”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实义动词的正反重叠,后面跟名词性成分,如“月球上有没有水”;一种是后加动词性成分,表示对过去是否发生某事件的一般性疑问。董秀芳[1]认为“有没有”后加动词性成分时应看作是助动词,且“有没有”作为助动词的用法是从其作为实义动词的正反重叠用法演变出来的。其实,“有没有”疑问句有一种舒缓节奏的作用,最常出现于儿童的对话和港台地区人群学习普通话时。

“有VP”句式自古就有,但还未完全被传统普通话接受。丁声树[2]认为,“有”字后头通常不能跟动词,但是可以说“有吃有穿、有说有笑”,但是单用就得变更说法,如“有吃的、有穿的、有饭吃、有衣裳穿”等。赵元任[3]指出,在少数固定短语中“有”带动词作宾语,如“有吃有穿、有说有笑、有商量、有救儿”。张斌[4]认为,动词不直接充当“有”的宾语,但加上“点儿、几分、些”等修饰成分之后便可以充当“有”的宾语。

王森[5]等人在《“有没有/有/没有+VP”句》一文中,对央视节目语言中出现的这一句式进行了统计,发现“有没有+VP”问句与其他问句相比,出现频率高达64.8%,而且以“有+VP”句式回答的占45.4%。他以此为依据认为“有没有/有+VP”句式已经进入普通话。然而,笔者认为,这一调查本身不够严谨。首先,语料来源单一,不能因为某一电视节目中的某一人或几个人说了这样的句子,就认定这一结构就属于普通话。其次,从文章中所列举的语料来看,女主持人使用这样的句式居多,男主持人虽然偶尔使用,但是很少。这一句式在南方方言中使用广泛,港澳台式的普通话中也很常见。由于其新鲜的结构和特别的表意,一经流传就深受青少年尤其是年轻女性的青睐,但其使用范围有限,所以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组句式目前还未被普通话完全吸收。

从语义的表达效果看,作为“有没有VP”的答句,“有VP”句式具有肯定和强调的表达效果,与一般“主语+VP”句式的表达效果不同。“有”表示一种事实,表示一种肯定的判断,用来说明事件或者物品是什么、怎么样。也正是这种肯定的判断使得“有V”句式能够表达一种内在的强调效果。

二、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一)汉语知识的负迁移

1.“有+NP”句式的影响

本文以自然生长状态的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小麦茎秆的弹性特性,运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小麦活体茎秆在横向受迫条件下产生的回弹力进行研究,旨在弄清回弹力与小麦茎秆机械强度之间的关系,给出评价指标,为小麦茎秆力学特性检测仪器设计、收获机械的设计以及茎秆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NP”句式使用频率相当高,也是留学生需要学习的基本句式之一。詹开第、丁声树等人[6]认为“有”还表示列举。《说文》注释“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凡有之属皆从有。”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有”的意思很多,大约30多条,基本涵盖了以上种种。在“有NP”句式中“有”表示领属、存在,即某人或某地存在某物,或者某物归属于某人或某地,例如“小明有一本漫画书”。留学生在学习这一句式时,由此类推就会把“NP”换成“VP”句式,表示某件事情的存在,或者某人做了某事,如“他有打人”。

2.“有没有+VP”问句的错误引导

[57] Jeffrey T. Checkel,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ization in Europe: Introduction and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9, No. 4 (2005), pp. 801-822.

当遇到“有没有”问句时,留学生很容易用“有”或“没有”加成分的句式来回答。如“周末有没有学习呀?”的正确回答是“我周末学习了”,但是留学生一般会回答“我周末有学习”或者“我周末没有学习”等句式。

其次,教师应针对个别特殊的语法教学难点进行精心教学设计。在讲授“有NP”句式这一语法知识时,应有意识地回避 “有VP”句式,以免增加学生的困惑和学习负担。当教师讲授“有没有VP”句式时,应在课前用“有没有VP”句式进行提问,引入课文,并按照教材的编订顺序教授学生课本知识。最后,根据教材的设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训练时间,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设计对话,并在课堂中呈现出来,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可以体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当出现使用偏误时便于教师及时纠正。

值得注意的是,“有没有/有VP”句式在南方方言区使用相当广泛,在港澳台地区的普通话中也经常出现。留学生若在南方方言区或港澳台地区学习,必然会受其影响。另外,如果经常相处的同学或朋友使用这组句式也会直接影响留学生。

(二)英语“have done”句式的影响

笔者认为,口语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法点的参考书,还可以在每一章节内容后留出简短的方框区域,加入一些与语法点相关的文化知识,方便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语法点。如,提示留学生在回答“有没有+动词”问句时,一般不用“有VP”句式回答,这样的句式在中国南方方言中非常普遍,但是在中国大陆使用得较少,而且这个句子体现强调肯定的表达效果。

广州地铁5、6号线的直线电机气隙在线监测系统安装在正线上,可实现对正线运营列车电机状态的监测预警。但通常情况下,当直线电机气隙在线监测系统能够检测到异常时,设备已经处于故障状态了。因此,能否在故障出现前预判出故障的苗头,就需要研制直线电机下沉预警子系统。这样,在故障真正出现前,便可预判出故障的苗头,这对于维护检修的意义更加重大。

(三)媒体的影响

这一句式看似简单,但会对留学生习得汉语产生不良影响。一旦疏忽就会造成他们对汉语语法的认知模糊。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以下若干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矿石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通过对矿石进行X衍射分析、光片、薄片鉴定、人工重砂等综合方法鉴定,已查明矿石中有20余种矿物。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辉银矿,自然银、碲化物(包括自然碲、碲铋矿、碲铅矿、辉铋碲矿、碲铜矿、碲金矿、碲金银矿),自然金大多颗粒微细,肉眼难以辨识,偶尔也可见到明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次之。

三、教学建议和教学方法

港澳台地区以及大陆南方地区的影视节目中经常会出现这一句式。同时,这一句式在大陆媒体中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如果留学生对这些影视节目关注较多,一定会受其影响。

(一)将“有没有VP”问句设定为高级阶段的语法学习内容

无论学术界对“有VP”的争议如何,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任务是明确这一语法现象的使用频率、使用范围,然后确定其难易程度和教学阶段。通过对电子语料库的整理与统计发现,“有VP”语料的主要来源多是微博、南方的一些报刊杂志(如《厦门日报》)。这基本可以确定,“有 VP”句式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使用范围相当狭窄,并没有进入普通话语法学习范畴。同时,在汉语问句中,特指疑问句占36.3%,是非疑问句占25%左右,剩下的还有 “特指疑问句+呢”、“S+疑问语调”、正反问句、选择问句等。与之相应的“有没有VP”问句作为正反问句的一种,所占比例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初级和中级水平的留学生是不需要掌握的。但这一语法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存在的,留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也会遇到,对其语义表达效果会产生困惑。因此,笔者认为,这一特殊的语法现象可以放在高级阶段的口语课堂教学内容中。

(二)将“有没有VP”问句编写入口语教材内容

“有VP”句式使用较少,而且仍然处于方言和普通话的过渡期,所以应该设定在高级阶段语法教学课程的后期。考虑到该句式多出现在口语中,且还没有完全被普通话接受,所以相关内容的编写应当安排在口语教材中。教材可以以“有没有VP”这一句式为题目,然后设定与留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对话,如“周末你有没有去逛街?”“有/没有”等类似的对话。在对话的设定中以“有没有VP”为问句,然后引入答句的几种形式:肯定时用“有/去了”;否定时用“没/没有/没去”等。通过设定一些课堂活动,提供具体的情境,让留学生运用本课语法点训练对话交流。

据了解,母语非英语的留学生首先接触到的第二语言往往是英语,他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还会学习英语,甚至以英语为媒介。“have”用汉语翻译与“有”对应,留学生在翻译“have done”的时候就会相应地翻译成“有+VP”式,并逐渐养成习惯,但他们并不明白这一结构的特殊表达效果。

医养结合融入社区养老,构建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以社区为依托,整合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以及社区自身的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又提升了服务质量.而养老设施是养老服务有效传递的重要场所和物质载体,也是养老模式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因此,该研究为实现医养结合服务提供相应的设施载体和平台,为构建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设施体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此外,社区养老设施的配套建设在实践中需要从规划到空间布局模式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医养结合模式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及潜力,有待进一步实践探索,以形成成熟而完整的社区养老设施体系.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留学生的学习水平。就“有VP”这个句式来看,如果教师来自南方方言区或者主观上认为这一句式属于规范普通话,那么当学生用“有VP”句式回答“有没有VP”问句时,并没有指出修正,甚至自己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运用这一句式,这就会给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从汉语语法本体出发系统地掌握大纲以及教材中涉及的语法点。这样教师才能将语法知识灵活地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有VP”句式在学术界存在争议,这时就需要教师认识并做出正确的判定,从而发现学生的学习中的偏误,并及时纠正。另外,针对“有VP”句式的特殊情况,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结构的特殊表达效果,并在教学中予以说明。

当然,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几点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留学生对汉语的认知。由于“有没有/有+VP”句式是否属于普通话的问题在学术界尚存在争议,因此教师的独立判断决定了留学生的认知。另外,如果教师自身受方言影响较深,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也会直接影响留学生的学习。

3.汉语方言影响

最后,对外汉语教师应该重视与留学生的沟通。通过和学生平时的交流很容易发现他们的语法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传授者,还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应该主动与留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设身处地为留学生的疑惑和困难提出真诚的建议,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由图 3(c)可知,当 KOH 甲醇溶液用量为 5~10mL时,叶黄素的提取量逐渐升高,高于10mL后,开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溶液用量的增加,溶液中过强的碱性影响叶黄素的稳定性,造成提取过程中的损失,最终选定KOH甲醇溶液用量为10mL。

四、总结

有些语法现象正处于从不规范用语到普通话的发展过渡阶段,使用频率比较高,导致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困惑,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会遇到的特殊情况。笔者认为,只要是留学生日常生活会遇到的语法问题,都应该纳入语言教学中,尤其是针对那些想要深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至于具体的教学安排应该根据使用频率来定。

参考文献:

[1]董秀芳.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1-8.

[2]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8-83.

[3]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22-331.

[4]张斌.关于“有”的思考[J].语文建设通讯,1993(42).

[5]王森,王毅,姜丽,等.“有没有/有/没有+VP”句[J].中国语文,2006(1):10-18.

《条例》和《规划》为各方面开展网络培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如今,从培训主管部门到国有企业,都非常重视网络培训工作,积极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划》的相关要求。在《条例》和《规划》的指引下,培训主管部门正在着手制定针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开展教育培训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网络培训工作的开展提出更为具体可操作的要求;大部分国有企业采取自建平台、采购外包、合作建设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网络培训工作,虽然各家企业开展网络培训的年限不同,但都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条例》和《规划》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宣传是一门观念的营销艺术。它通过各种传媒技术,将宣传者的理念、追求,经过精心地包装和加工后,向受众进行灌输、宣传和推广,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后者了解、认可、支持前者的主张和做法,以此为其特定治理策略提供民意上的合法性基础。宣传的性质和主要做法类似于广告学和市场营销学中的推广和营销:不断重复地播放、无孔不入地覆盖、简单明了的字眼、字面上的暖意和温情、有意识的方向引导等。尽管有些宣传本身被不少人指责为“选择性报道”(只报喜不报忧)、“倾向性引导”,但作为一项被党政系统熟练操作的技术,其在运动式治理中还是有诸多价值的。

[6]詹开第.有字句[J].中国语文,1981(1).

 
罗香锋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