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探究式”微课的设计及其在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愈加紧密。在此大环境下,教育界掀起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质量”的教学改革热潮[1]。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以其内容短小、结构独立、适合支撑个性化微学习、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等特点迅速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及推广热点。近几年,各级各类微课大赛及培训相继举办,大大地推动了微课的建设与应用。但仔细分析,这场“微课热”背后也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技术大于设计、开发大于应用、重讲授轻探究”等问题[2]。多数微课依旧停留在浅层次的传授知识层面,仅做到了形式上“微小”,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及被动学习方式依旧无本质改变,达不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其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开发其创新能力的目的。这样的微课是不具备生命力的。此外,由于“竞赛取向”的问题,很多微课为竞赛而生,虽制作精美,却未实质应用到教学之中,学生不能真正受益。因此,如何能设计开发出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微课,并使其与课堂教学交互融合,促进翻转课堂、探究式课堂等热点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就成为了微课研究者和实践者面临的难题。

本文以作者原创的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组一等奖作品《为何滴定终点显色不正确?——还原糖测定实验问题分析》为例,谈谈将探究式教学法融入微课的设计思路及该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实践,以期为微课制作者和教学改革者们提供案例参考。

一、“探究式”微课的设计思路

(一)了解“探究式”微课的实质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正确认识“探究式”微课,才能找准好的选题和表现方式。

2.1.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金丝桃苷、朝藿定B、朝藿定A、朝藿定C、淫羊藿苷、木犀草素、槲皮素、川陈皮素、山柰酚、宝藿苷I适量,80%甲醇溶解定容、摇匀,制成含有96.8 μg/mL金丝桃苷、119.04 μg/mL朝藿定B、213.2 μg/mL朝藿定A、257.32 μg/mL朝藿定C、390 μg/mL淫羊藿苷、4.136 μg/mL木犀草素、42.24 μg/mL槲皮素、16.69 μg/mL川陈皮素、24.416 μg/mL山柰酚、17.984 μg/mL宝藿苷I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放于4 ℃冰箱保存,备用。

目前,国内关于微课内涵的研究并未形成共识,但综合几种主要观点可以得出:微课是一种微型资源,又是一种微型教学,也是一种微型课程。其具有三重属性:课程属性、教学属性和资源属性[2]。因此,微课的设计应同时考虑其三重属性。从课程及教学属性考虑,如果把已有的优秀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及方法应用于微课设计应该是可行的,但又不能完全照搬,需考虑到微课作为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的特殊性,使其内容的呈现更适用于一对一的网络学习。

选用20头体况良好的成年雄性林麝,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由精料、多汁饲料、青树叶、干树叶组成),3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5、10、15 g/d。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20 d。

探究法是目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3]。而“探究式”微课就是将探究教学法引入微课平台,让学生在微课中层层深入的探究学习,获得自主寻知的乐趣。优秀的“探究式”微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其主动学习和深度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十分具有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找准选题

为了解决问题,问题组原来配试剂的同学在同学们的监督下,重新对标准溶液进行了稀释配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细心观察的同学们发现该配试剂的同学在计算原液吸取量时发生了计算错误,多吸取了数倍原液,使得稀释液太浓,才造成了实验失败。稀释的同学改正了错误,重新配置原液后,实验获得了成功。

笔者认为在题材的选择上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毕竟微课制作是耗费精力物力财力的事,如果呈现的知识点太过浅显细微,实属浪费;第二,知识点要能够使用探究推理方式进行展示,符合探究式学习思路;第三,知识点要能够在十分钟内讲解透彻,符合学生认知要求;第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微课主要应用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微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对微课的兴趣,因此较强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是利用微课进行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4]

设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二维平面部署区域T中,随机部署着N个有相同感知半径Rs和通信半径Rc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以下简称节点),节点集为S={S1,S2,S3,…,SN},其中节点Si的位置坐标表示为(xSi,ySi)。

传统的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学实验多是无问题、无障碍的实验,即使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实训教师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也无从积累解决实验真实问题的经验。此外,现有的实训相关教学微课,也多是实验过程的演示为主,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如何把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融入实训课程设计及教学,是高职实训教学改革的难点。笔者正是以此作为切入点,选择“食品理化检验”课程中还原糖滴定实验出现的真实实验问题——滴定终点显色不正确作为分析任务,引导学生层层寻找线索,步步假设,并通过实验印证假设的正误,以此最终寻求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一题材既对应了教学的难点,又适合探究式学习思路的应用;且只解决一个实验问题,符合微课内容短小,结构独立的制作要求。更重要的是该题材选自学生实训课上遇到的真实实验问题,学生带入感强,且自带探案般的悬疑性质,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持续地学习。

(三)把握好探究式微课的整体设计

对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言,其关键是课前、课内、课后活动的设计与衔接。目前,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在网络平台观看微课来实现的[8]。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课程教学,进行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主要研究微课如何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融合,以达到课前、课内、课后活动一体化的目的。

1.开场设计能激发学习兴趣,切入课题要迅速

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开头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微课教学设计也是如此。微课主要是应用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微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对微课的兴趣。平淡无味的开场,会让学习者很快丧失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即使教学的其他环节设计得再好也白搭。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其实也是对微课开场设计的高要求。此外,由于微课要求授课时间短,因此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切入课题要迅速,而且要与题目紧密关联,这样才可以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内容的探究。总之,“既引人入胜,又能迅速切题”的开场设计是优秀微课需具备的条件。

前文已提及传统的实训课堂重操作技能的训练,却轻视了学生解决实验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在“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改革中增设了“如何解决简单实验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本文通过实验班对“如何解决简单实验问题”内容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并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学习者对新模式的认可度及兴趣程度,以此检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

 

表1 开场设计改进表

  

设计思路 时长 实施效果初次设计传统的教室课堂场景:以教师提问,学生陈述的方式引出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是分析解决实验问题40秒 优点:开门见山,用时少缺点:枯燥平淡,不吸引人改进设计最终设计1.教师出图,如主持人般作简短开场白2.场景切换成实训课微视频,再现学生遇到实验问题的情景3.教师再出图,导出学习内容。1.开场即是学生实训课的微情景剧设计,通过旁白和视频图像再现学生遇到实验问题的场景2.通过卡通版师生间两句简单对话,导出学习内容。90秒60秒优点:区别于传统课程教学场景设计,微情景剧的视频模式,让学生直观了解实验问题是什么,同时产生悬念,激发其学习热情缺点:不够精练,花时长。较前版更紧凑,卡通版人物的引入也比单纯教师出图更具吸引力。

通过多次设计修改后,本微课终于符合了开场“既引人入胜,又能迅速切题”的要求,受到了专家评委、同行及学生的好评和肯定。

(二)过程设计应具鲜明的“探究式”教学特点

开端创设好问题情境后,就需要进一步进行问题分析和实验探究,这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步骤。在探究教学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教师是引导者,其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而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出线索和原因,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针对以上要求,《为何滴定终点显色不正确?——还原糖测定实验问题分析》微课作品采用层层递进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步进行探究,具体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探究过程设计方案

  

具体内容 时长步骤一:了解产生实验问题的常见原因分类结合PPT,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影响因素可能有哪些,并将其分为内因和外因。 40秒步骤二:开展重复实验,近一步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解释了重复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分析从做重复实验开始。学生做重复实验,发现问题依旧未解决,明白本实验失败的影响因素是不能通过重复实验来消除的。以此排除了一些因素。56秒步骤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论证假设的可能因素是否成立剩下的因素中,教师结合以往实验经验引导学生总结出最可疑的几种,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论证假设是否成立。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实验问题与其中试剂配错有关。40秒步骤四:引导学生近一步分析具体是哪个试剂配错了,为何配错后终点显色就会不正确的原因。引导学生转换思路,从己学的理论知识入手先分析正常情况下终点显色为蓝色褪去的原因,以此找出线索。学生大胆做出了假设,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做论证实验,最后证明了学生的假设是正确的,实验问题圆满解决。187秒

(三)结尾点题,前后呼应,保持微课结构的完整性

“探究式”微课也是课,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然也要有相对完整的课程结构,包括开始、探究式授课、必要的互动、结束等要素,并不是简单地从长的视频课中截取一段。因此,有了好的开端和特色鲜明的教学过程,还需一个出彩的结尾。好的微课结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炼出彩的结尾既能展现“探究式”微课自身的特色,又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留下意犹未尽的回味,还能缩短微课时间,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3.用法用量[33]:推荐PEI患者餐中服用胰酶制剂,效果优于餐前或餐后服用[39]。胰酶制剂用量主要取决于其所含的脂肪酶量,成人推荐初始剂量为25 000~40 000 IU脂肪酶/餐,如疗效不佳,可依个体增加剂量,最大剂量可用至75 000~80 000 IU脂肪酶/餐(40 000 IU/正餐,2 000 IU/小食)。儿童可给予500~4 000 IU脂肪酶/g膳食脂肪。婴幼儿推荐500~1 000 IU脂肪酶/g膳食脂肪。婴幼儿也可予2 000~4 000 IU脂肪酶/母乳喂养或120 ml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幼儿和儿童的推荐最大剂量为10 000 IU脂肪酶/(kg·d)。

《为何滴定终点显色不正确?——还原糖测定实验问题分析》微课的结尾设计上采用了视频加教师出图的方式对微课学习内容进行了总结,特别强调分析方法多样性,鼓励学生多思考勤探究,争做“分析达人”。整个结尾耗时89秒,干净利落地结束了全微课的学习。

二、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翻转课堂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移植课外,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完成练习以及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交流上,而教师也不再进行传统的讲授,而是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实践上,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学生的问题。这种做法颠覆了传统学校“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5-7]

由于微课需具备“短、小、精、趣”的特点要求,微课的整体设计一定要精练。此外,作为探究式微课,其探究式教学特点要鲜明,且设计合理。最后,作为“微小”的课,其应该具备相对完整的课程结构。

(一)实践方案

《为何滴定终点显色不正确?——还原糖测定实验问题分析》微课作品在开场设计部分经历了几次大改,具体修改情况如表1。

2.4 MTHFR两位点单倍型分析及连锁情况 HaploView软件分析后显示,湖口县汉族女性MTHFR C677T和A1298C两位点构建的单倍型存在3种组合:TA(34.5%)、CC(19.8%)、CA(45.7%)。两位点间存在完全连锁不平衡现象(D’=1.0,r2=0.13)。MTHFR基因两位点组合构建单倍型,见表5。

(二)实施过程

班级共由36人构成,该班级已经完成各种基本检测方法的学习,进入食品综合检验实训阶段。建有完整的网络课程,前期已经在网络课程上进行了辅助教学的尝试,学生具有进行网络学习的条件,也具备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每个综合检验实训项目完成后,笔者都要求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交项目总结,若遇到实验问题,可现场提出,也可通过拍照或短视频的形式提交。教师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如遇到典型且适合课堂探讨的问题时,即可在后续课中开展“如何解决简单实验问题”的内容教学。例如本实验班在进行 《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实训项目操作学习时,有一组学生遇到了标准溶液才滴加1-2滴待测样液就达到显色终点的问题。教师认为,此类问题具有典型性,也适合开展课堂探讨,因此决定在后续课中加设解决该实验问题的教学内容。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1.课前活动

教师留存此次实验学生用剩的试剂,并向班级发布下次课的学习预告:即要同学们自己当一次“神探柯南”,帮助问题组的同学找出问题原因并解决。因为这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代入感强,很多学生当时就跃跃欲试,提出自己的一些推测。教师肯定了学生们的探究热情,并主动提出要送给同学们能帮助他们快速破案的 “秘籍”——微课《为何滴定终点显色不正确?——还原糖测定实验问题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开始对该微课产生兴趣。教师趁势提醒同学通过“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前学习任务:

(1)观看微课《为何滴定终点显色不正确?——还原糖测定实验问题分析》;

(2)收集《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相关实验资料(尤其是原理方面的内容);

2.对该模式认可度和效果的调查分析

爷爷奶奶照看孙女,因索要“带孙费”,与儿子儿媳对簿公堂,山东淄博市博山区人民法院日前经过审理认为,爷爷奶奶帮儿子媳妇带孙子非法定义务,因此索要“带孙费”的要求合情合理合法,予以支持。

(4)说一说要解决此次试验问题,我们首先该做什么?

其中(3)、(4)两项需在课前通过网络提交。

2.课堂活动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微课的学习情况反馈,具体见表3。对表3中问题1“本微课的学习对完成课堂任务是否有帮助?”和问题2“你认为本微课的设计及呈现效果怎样?”的数据调查显示,微课《为何滴定终点显色不正确?——还原糖测定实验问题分析》的适用性受到了绝大部分同学的肯定,且多数同学对本微课的评价都很高。对“学习微课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的数据表明(表3中问题3),有一半多的同学花费的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而前17%的同学与后27%的同学花费时间相差达30分钟以上,学生在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异。不难发现有部分同学在学习微课时候,有暂停或者重复观看的现象,这就充分印证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分层教学上的正向作用,也体现了微课学习的优势。

教师鼓励同学们根据微课的启示谈谈要解决本实验问题,首先该从哪个方面入手?同学们通过头脑风暴,列出了几个入手方案。通过投票选择,多数同学同意先从做重复实验开始。

问题组同学现场重做滴定实验。同学们观察发现:做实验的同学并无明显的操作失误,但依旧出现标准溶液才滴加1-2滴待测样液就达到显色终点的问题。因此大家推测,实验失败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试剂出问题了。本次实验的试剂除了滴定管中的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需要各组现场自己稀释外,其它试剂都是公用试剂(即统一提前配制好的)。难道问题就出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吗?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论证办法。学生们通过简短的讨论,多数同学认为应该参照微课中的方式,用别组同学配制的标准溶液重做此实验。问题组同学很快完成了验证实验,结果一切正常。实验结果说明,本实验问题真是由于问题组同学标准溶液稀释出错了。

能否制作出设计得体、教学效果好的“探究式”微课,题材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

问题解决后,教师请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心得。有的同学认为,能通过自己探索找出实验问题原因特别有成就感;配错试剂的同学觉得这次实验印象深刻,以后要尽量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还有的同学觉得以前一遇到实验问题就不知所措,通过此次微课学习和现场实践,觉得有了方向。最后,教师对此次课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

3.课后活动

学生填写学习情况调查表。此外在后续的实训项目学习中若还遇到其它实验问题时,教师可将其作为本教学的扩展任务,逐渐放手让学生自行分析解决。

(三)应用效果调查

1.对课前微课的学习反馈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成员完成的第三项作业,每组评定出本组的最佳作业,进行全班展示。教师对各组最佳作业进行点评,关键地方可重播微课片段,加深学生的理解。

(3)列出该微课中解决问题的分析步骤;

2.2.1 总体发病情况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40例患者(40/1 053,3.80%)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男性21例(52.5%)、女性19例(47.5%)。24例患者仅存在1种类型的心脏或大血管畸形(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卵圆孔未闭9例、房间隔缺损7例、室间隔缺损5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其余16例存在2种及以上心脏或大血管畸形(即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心内膜垫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3例、法洛三联症2例、Ebstain 畸形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4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及房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卵圆孔未闭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

试验中文丘里管进出口截面直径应等于进气管的直径d1=d2=115 mm,压气机出口空气压力=0.157 MPa,温度=345 K,进气流量=0.529 kg/s,涡前废气压力=0.15 MPa。为保证废气有效引射入进气管,必须让排气管与文丘里管喉口部存在压力差,由经验数据查得,二者通常需有3~10 kPa的压力差[9],因而我们选取pt=0.14 MPa。

在完成“如何解决简单实验问题”内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后,采用网络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表4的数据显示75%同学认为该模式的学习效果很好,25%认为学习效果一般,没有同学认为该模式使得学习效果变差;与之对应的是72%的同学喜欢继续使用该模式开展教学,仅1位同学反对继续使用该模式。这就表明,多数学生对使用该教学模式是认可的,在进行随机访谈过程中,有的学生就提出“提倡多多推广,多进行一些翻转课堂”,“课堂不沉闷,学习很有成就感”,“微课学习很有趣”等。这些评价对笔者继续推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

 

表3 微课使用情况调查数据

  

序号 问题 选择项 样本数 百分比(%)1 本微课的学习对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是否有帮助?很有帮助 33 92%作用一般 3 8%完全没有 0 0 2 你认为本微课的设计及呈现效果怎样?好 30 83%一般 6 17%差 0 0 3. 完成微课学习包括课前第2项作业所花时间30分钟以内 6 17%30-60分钟 20 56%60分钟以上 10 27%

 

表4 学生的认可度调查数据

  

序号 问题 选择项 样本数 百分比(%)1 你认为本次“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怎样?好 28 75%一般 8 25%差 0 0 2 你是否喜欢继续目前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喜欢 26 72%一般 9 25%不喜欢 1 3%

三、结束语

微课具有鲜明的信息时代特征,形微实精[9]。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微课有效的前提条件,促进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是微课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微课的开发实践,证明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微课的开发设计是可行的。其层层深入的探究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其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十分值得推广和应用。

切缝前再次进行校准,调整锯片至设计切缝深度开始切缝,电动机牵引切缝机在临时轨道上行进作业,过程中无需人工牵引、手扶,切缝速度不宜过快,速度在50~80m/h时锯片损耗最经济。速度太快时,质量和轨道铺设的效率将不容易把控,锯片也会出现过度、过快磨损。

此外,将微课融入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好的微课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阶段更好得掌握相关知识,从而使翻转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能顺利开展,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性。总之,探究式微课的开发及其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为变革传统教学提供了思路和途径,十分值得借鉴和尝试。

(2)温度 在引发剂加量 0.1%,pH值为 6,m(AMPS)∶m(AA)∶m(AM)为6∶4∶2,水浴温度70℃条件下合成缓凝剂,并配置水泥浆(配方A)进行性能评价,实验数据显示最佳反应温度为65℃(图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的通知 [EB/OL].[2012-03-1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ml.

[2]蒋立兵,陈佑清.面向深度学习的微课设计模型构建与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3):34-40.

[3]陈宇,蔡立娟,李洪祚.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7):152-153.

[4]江近平.例谈“探究式”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68-70.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6]张国荣.基于深度学习的翻转课题教学模式实践[J].高教探索,2016(3):87-92.

[7]刘艳,江冰,朱昌平,朱金秀.本科实验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4):201-204.

基于上文所提出的四模交叉谐振器结构,本文设计出了对应的四频带带通滤波器。滤波器原型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两个伪交指级联形式耦合的四模交叉型谐振器组成,其中一些微带线采用扭曲形式布线以减小电路板尺寸。

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本位的教育理念下,工程管理专业以理论教学为主,其学科知识教育体系完整、系统,但实践课时不足,实行能力教育体系薄弱,造成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执业能力差,不能满足应用性极强、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的建筑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8]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5):26-32.

[9]冯满堂.本科实验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6(12):5-7.

 
谢小瑜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