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老子与卢梭德育思想之比较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物质丰盈的当今时代,道德教育是人们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处于社会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地主阶级与封建贵族对立,新旧势力斗争,礼崩乐坏,文化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但老子认为外在伦理道德不足以使人达到本真状态,因而提出“道”的概念。其所著《道德经》,又名《老子》,义约文丰,道出了其对哲学、政治以及人生的独到见解,其中蕴涵的德育思想资源有待深入挖掘。卢梭(公元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驱,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十八世纪的法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封建贵族和僧侣对第三等级的压迫沉重,小资产阶级和农民要求变革的声音日益强烈。在文化领域,当时的天主教推行宗教蒙昧和文化专制,启蒙运动要求摆脱君主专制和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走向自由的彼岸。卢梭的德育思想也是这场伟大文化运动的典型反映。二者在德育观上的自然主义归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方法上则各有千秋,他们的德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德育归旨:“见素抱朴”与回归自然

老子与卢梭的德育思想均有浓重的自然主义色彩。老子提倡以道入世,以见素抱朴为终极追求。“素”指没有染色的丝,“朴”指没有雕琢的木,引申为未经雕饰的人的本然状态。“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所谓“道法自然”,指人们所做的一切都要效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指物质世界的自然,而是指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对人而言,为人处世要寻求其自然本性;对自然而言,人要遵循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老子的自然主义德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无为”。“无为”是老子广为人知的思想。老子认为万物皆是自然的产物,要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而行,不应以人的意志强加干涉,不可肆意妄为。它不是悲观消极的无所作为,无为是为了无不为。二是“复归于婴儿”。五色、五音、无味都会改变人淳朴的道德,芸芸万物,最终都要“各复其根”,即回归到他的自然本性上去,所以老子主张归于婴儿。并非指生理上的回到婴儿时代,而是向往婴儿般纯洁无邪、无欲无争的样子,努力返归人性最自然的状态。推及德育,老子要求教育者“希言自然”,为政者要少发布政令,教育者也不要凭主观意愿过多地训导教诲,而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活动,努力达到“无不为”的德育境界。

卢梭德育思想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强调对于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要求,即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进行,这是向摧残人的古典主义教育发起的挑战,是启蒙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诠释。第一,卢梭的自然德育思想基于他对人性本善的判断。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是好的,但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使人变坏了,只要环境适宜,人自然会向善。第二,卢梭认为教育或受制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教育是完全不能控制的,决定了其他两种教育。因而卢梭主张自然教育而非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使人处于异己的奴役状态,培养出来的不是奴才就是暴君,只有自然教育培养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人。首先,自然教育的场所应该是乡村而非城市。其次,自然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分阶段进行。0-2岁的婴儿期以体育教育为主,2-12岁的儿童期以感官教育为主,12-15岁的少年期以知识和职业教育为主,15-20岁的青年期才应探讨公民教育等。狭义上来说,0-12岁的教育才是纯粹的自然教育。这个时期的教育是一种消极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教知识,育道德,而只是避免不良环境对儿童的影响,让自然教育儿童成长。第三,卢梭主张把儿童当作儿童来教。卢梭对儿童的发现掀起了教育史上的革命,他认为万物皆有秩序,要把成人当作成人对待,而把儿童看作儿童。远虑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教育所要做的就是在儿童成人之前使他保持儿童的样子,不要培养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要想使花样跳绳在小学大课间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促进学生跳绳水平的提高,学校可以利用大课间这个平台为学生开展多样性的花样跳绳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以学生个人或者一个班级为单位的跳绳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花样跳绳这项活动中来。另外,提高宣传力度,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的广播站、公众号以及大屏幕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普及花样跳绳这项活动的优势,为花样跳绳在小学范围内有效开展提供力量。

二、德育目标:尊道崇德的圣人与身心调和的自然道德人

在德育目标上,老子与卢梭存在显著差异,明道救世是老子的诉求,因此他主张培养遵道崇德的圣人,即理想的统治者。而卢梭的德育思想是其政治构想的延伸,他站在第三等级的立场上,力图培养出身心调和的自然道德人,即理想的道德公民。面对动荡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都对新的社会进行了构想。老子则认为失道是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因而他主张要培养尊道崇德的圣人。“圣人”一词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是老子理想道德人格的化身。首先,圣人要遵道崇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源,人人都要依道而行,圣人更要成为守道的典范,“抱一”作为处理万事的唯一方式。其次,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圣人应修此大德,才能循自然之道而行。老子所说的圣人还应具有以下三种崇高境界:第一,上善若水。老子主张贵柔,守柔处弱,深谙以柔克刚的智慧,不可巧取豪夺。他认为上善——最高的善,如水一般存在。水浩瀚广博,深不可测,无疑是最自然的状态,圣人自然应当如水般光而不耀。第二,身持三宝。老子认为俭、慈、让是大道得以贯彻执行的三条重要原则。慈指的是仁慈、博爱,圣人有了慈爱之心,才能以百姓心为心,为天下谋求福祉。老子提倡俭是因为他看到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以及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差距。坚守俭吝之德,方可保身养国。不敢为天下先是谦让之意,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圣人想要引导人民,就要以身后之,要有为而不争的德行,不争所以无尤,尽力给予别人,自身反而更丰富,因为无私反而能成就自身。第三,功成身退。老子将天之道和人之道加以对比,天之道是减少多余而补充不足,而人之道则恰恰相反,折射出老子对贫富不均和权力不等的社会现实的反对。在批判人之道之后,老子指出作为圣人要有所作为但不居功自傲,懂得知足,适可而止便不会有危险,功成身退才是向天之道靠拢。

老子与卢梭这两位自然主义思想巨匠,在德育领域的成绩斐然。老子的“圣人”表面上柔柔弱弱,实则如水般滋润万物又不居功自恃。卢梭的自然道德人既保持了自然本性,又是国家的忠实公民。剖析并对比二人的德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道德教育颇具启示意义。第一,遵循自然德育理念。即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存在功利化和泛政治化的倾向。应借鉴老子和卢梭的自然德育思想,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其自然本性,调动其积极性,以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德育的最终目的。第二,重视隐性教育方式的作用。我国的道德教育方式侧重于抽象的理论说教,老子的德育思想启示我们,“不言之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教育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三,强化道德实践的意义。当下的道德教育中,极易出现的问题是道德教育知识化,把学生当作“美德袋”对其进行德育知识的灌输。从卢梭的德育思想可以得知,道德是具体的、实践的。教师既要注重道德知识的讲授,使德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行为。

卢梭的德育方法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他认为道德本质上就是实践的,任何不付诸实践的道德都是不完善的。要想具备良好的道德,必须有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的能力。在道德教育中,卢梭的行为实践与老子有相似之处,包括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学生的身体力行。对于教育来说,卢梭认为不要试图对学生进行口头教育,应该让他们从经验中获得教训。如果教师一味地灌输道德观念,学生不能理解和感受,反而会适得其反。即使是青年期学生,纯粹理论对德行的意义也非常有限,并不能促使其付诸实践。卢梭曾大声呼喊,没有榜样就永远不可能给儿童任何东西,在教育学生如何为人之前,教师首先要会做人。教师要用行动去教育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许多知识在书本上和言辞中是无法涉及的,学生可能很快忘记教师说过的话,但对教师做过的事则印象更深刻一些。卢梭对于因为做了好事而成为好人是深信不疑的,他在教育爱弥儿的过程中,多次带他去实践,比如通过种蚕豆让爱弥儿深深体会到要尊重劳动。对于学生来说,道德之所以保持形而上的姿态,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缺少社会生活实践,没有真正的体认和感悟,无法产生情感共鸣,自然无法践行道德。一小时工作的收获会比一天说教的收获大的多。道德是具体的,学生要在实践中观察、体验、判断,获取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操,形成善恶观念,强化道德意志,用行动践行道德。

三、德育方法:“不言之教”与行以求知

在德育方法上,老子主张不言之教而卢梭则强调道德实践的作用,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老子认为“不言之教”应该是天下进行教育最好的方式。“不言之教”就是教育者不要进行过多的道德灌输和说教,要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5]是教育者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结合而成的一种理想状态,可以概括为希言、身教、体悟以及实践四个词语。首先,从教育者角度来看,老子认为道德无形无状,自然而纯粹,润物细无声,不可言说,只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因而教育者不要强行灌输,要“希言”“善言”,且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教育人。教育者的道德示范对受教育者有直接影响,圣人无为,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这种无声的潜移默化式引导,能达到言语所不及的更好的教育效果。其次,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不言之教”指的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老子认为道德不是外教的结果,而是受教育者内化的结果,道德的落地还要靠受教育者自我来实现。因而老子非常重视受教育者的自省和体悟,希望通过受教育者“静观玄览”,抓住事物的本质,形成健全的人格。最后,“不言之教”还意味着“行道”。老子注重实践的作用,上士对待道会“勤而行之”,由此可见,道德的获得还要依赖不断地“行道”,即受教育者对德行的不断践行。只有勤且行之,才能有所收获。总之,自然而然的“不言之教”,能够克服现实教育中教条灌输的模式,显示道德示范以及内化和实践的作用,最终使人形成合于道的自然之德。

一是提供可以直接服务于教学、科研过程的知识传播学习与互动共享空间,比如各实习基地、教学实践课堂、创新团队的构建等;

四、二者对德育实践的启示

卢梭的德育目标是培养“自然道德人”,包括培养自然人与道德公民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侧重人的自然本性培养,后一阶段侧重促进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卢梭抨击封建主义宗教教育,斥责其摧残人性,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强行灌输各种空洞无味的神学教条。他认为 “人生来是自由的”[2],主张让儿童在自然的怀抱中接受“自然教育”,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使儿童回归自然状态。卢梭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一个人。”[3]卢梭所要培养的自然人并不是让人返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而是要培养出不同于贵族和僧侣的新人,这种人就像爱弥儿一样:身体发达,心地善良,感情与理智并存,掌握了许多有用的本领,摆脱了传统束缚,一切都服从于理智的法则,能够像农民那样劳动,也能够像哲学家那样思考。在自然主义道德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人并不是与世隔绝的人,卢梭充分肯定人是社会性存在,赞许公民对国家的热爱。可以说,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为其政治构想服务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道德公民,自然人是走向道德公民的必要阶段,两者密不可分。[4]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对新社会的构想,根据公意订立契约,通过契约公正来实现人类自由。国家有赖于道德公民支撑,而道德教育正是养成道德公民的途径。自然人走向道德公民实质是个体自由上升为普遍自由。道德公民的意志融入共同体共同意志中,成为共同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卢梭认为,没有自由就没有爱国,没有道德就没有自由,没有公民就没有道德。因而自然人阶段的任务是通过符合人性的教育挖掘人的道德本质,进入社会阶段后则要通过对善良事物的观察培养道德情感,通过对为人传记和历史研读培养善良感情判断,通过善良行为体验培养培养善良意志,通过爱过主义教育和公民宗教,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最终重新导向人的自由。

[2]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

[1]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140.

镇(乡)人民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具体承担本辖区内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督促镇(乡)和村、组开展雨情、水情的日常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抢险救灾、宣传培训、防灾演练等。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开展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有关资料和预案修订、危险区划定等汇总、上报和年度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3]让·雅克·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

[4]陈慧玲.论卢梭的道德教育观及其现实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5(8):83.

情况 6.4 若f3(v)=3,此时最坏的情况是v点关联5个6-面,3个(3,3,8)-面(两两不相邻),v的非三角邻点均为3-点且它们各自还关联着一个3-面。根据引理3, 当8-点v 关联三个三角形,且它的邻点均为3-点,如果这3个三角形中有两个为穷的,第3个三角形一定为富的。根据权转移规则R2.1中3度点优先取得它非三角6+-邻点 的权值,故这3个三角形在最坏的情况下是两个穷面,一个富面(或两个半穷面一个穷面)最多从8-点取得的权值。由R1,R2.1,R3.1或R3.2 或R3.4及最坏3-面8-点情形得

[5]谷俊松,宋连涛.论老子的自然人本主义德育思想[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131.

 
刘敏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