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选择性融入:义乌中外伴侣社会适应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 引 言

“据金华市统计局公布的义乌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2010年义乌实有人口已突破200多万,其中本市人口74万,外来人口达到143.3万人,常住外商1.3万人”[1]。义乌稠州路林立各国人士经营的各具特色的餐厅,比如史瓦帝餐厅、南大门餐厅等,形成扬名国际的“民族风情街”,招揽五湖四海的客人到此享受美食。中外餐厅选择聘请国内和国外服务人员,依靠其语言优势吸引中外用餐者。义乌拥有庞大数量的国内外移民,“不论是短暂停留还是自愿移民,他们都不得不对新环境有某种程度的适应,以方便他们在新社会中生存。他们可能会携带某些认同,同时在新环境中形成新的认同,这些认同对他们认知社会并指导其行为都有重要意义”[2](29)

关于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合问题,西方的研究主要围绕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的关系问题展开,尤其在移民研究中,将“异族通婚”视为外来族群融入主流社会的象征,并将其作为外来族裔与主体民族之间消除隔阂、实现和谐共生的最终标志[3]。本文“社会适应”这一概念,意指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及他们对特定的物理和社会环境的适应,并强调移民群体作为主体的积极行动过程。移民能采取特定的行动策略来实现对新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环境的适应,个体或者群体(在进入到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后)进行持续的联系与互动过程中,其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过程[4]。影响人们适应方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家庭结构与功能、习惯、忠诚度、性别、人格特征,以及参与群体交往的年龄等[2]

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外国人在义乌长期工作并与中国人组建家庭。这一新现象对外国人在义乌的日常生活,以及外国人与当地社会的协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调查研究发现,在义乌发展的国内外移民,特别是长期生活在义乌并且与中国人喜结连理的外国人,社会资源、文化背景与个人经历等因素会影响其适应义乌社会生活、拓展良性社会关系并获得发展机遇的方方面面。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展示外国人的社会适应程度,特别是中外家庭亲属关系、社会关系、文化习俗、日常生活等方面,不仅展现义乌对外来文化的接纳程度,以及应对新生事物的管理能力,同时揭示中外家庭成员在义乌积极适应的方法,或逐渐融入的过程,或消极应对的不良结果。

二、 文献回顾与调查方法

现阶段对义乌社会发展的研究,包括城市发展的地理条件以及城市规划[5]。义乌独特的土壤质地难以种植作物,使得农业发展受限,迫使当地人通过“鸡毛换糖”以物换物的方式,一步步发展到小商品买卖[6]。义乌政府发挥管理调控作用,引导当地经济由自发发展过渡到遵循市场规律发展[7],并且走出了独具特色的“义乌模式”[8][9],这一经济模式的影响力辐射至周边地区[10]。“义乌模式”同“温州模式”等其他发展模式成为“浙江模式”的重要缩影[11]。由于经济飞速发展,义乌迅速从乡村转变为城市,当地人虽然不可避免地经受文化转变的阵痛,但通过各种方式保留自身文化,学习兼容不同地域文化[12]

义乌得以快速发展,不仅依靠政府政策,而且还依赖个人和民营经济的活跃推动;义乌民营企业不仅积极发展国内市场,还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拓展海外贸易市场[13]。但是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有经营者将焦点转向资产海外转移,对义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14]。为吸引海内外投资者和购买者到义乌发展,义乌政府为其提供各类社会服务保障。同时,大量国内流动人口因与外国人商贸合作而生活在义乌,在为外国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由此,义乌外地人口逐渐超过本地人口,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不同国家的商人来到义乌工作和生活,促使当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理清日常事务管理,满足外来人口的诉求[15]。各类新闻对义乌外来人口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所报道,但是义乌中外跨国婚姻家庭的相关研究极少。

2014年5月至7月,基于义乌、金华的田野调查,本文对中外伴侣在义乌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调研。据民政部门相关人员介绍,现在登记的中外跨国婚姻近20对,笔者对12对中外伴侣进行了访谈,中国伴侣皆为外地人口。田野调查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首先,为了便于调查,笔者选择住宿在“义乌风情街”,前往中外夫妇开设的餐厅、店铺、学校、民政部门、法院等处,通过参与观察,了解中外夫妇的日常生活、交往方式、文化传统。其次,依靠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中外家庭成员与当地人之间的关系;参观中外婚姻家庭子女就读的学校,了解其子女社会适应的能力;在中外伴侣开设的餐厅就餐,与其他客人进行互动,了解餐厅情况。再次,通过深度访谈,了解中外跨国婚姻家庭成员及其亲友之间的互动,揭示这些家庭联谊活动等对中外伴侣社会适应的帮助和社会支持。文中涉及对25位外国人的访谈,因被访女性的要求,访谈主要在被访者的工作地点、家中或者比较安静的咖啡厅进行。

要完善生态旅游经济体系建设,地区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市场监督,加快推进景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全区旅游导览图,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工作;强化项目带动策略,策划生成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参加各类专场推介会、博览会、采购交流会、征集旅游伴手礼、挖掘特色旅游产品等,开展宣传推介。同时,进一步打造提升地区特色旅游品牌。例如开展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会,对覆盖旅游整体产业链(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品进行摸底、挖掘,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宣传推介,共同促进地区旅游产业抱团发展。

三、 社会环境与伴侣概况

()中外伴侣的社会环境

NM来自毛利坦尼亚,毕业于浙江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汉语极其流利。求学期间在义乌一家贸易公司打工赚取生活费用,毕业后在义乌开设小型五金家电贸易公司。求学期间与在同一所学校攻读英语专业的XM相识。XM帮助NM学习专业课程,语言互助过程中两人互生好感,NM表达进一步发展的愿望。三年后NM的汉语水平快速提高并顺利获得硕士学位,同时,XM在一家教育机构获得教职。XM的父母开始担心NM在中国发展是否能自食其力,但是NM在中国求学的经历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上流利的汉语,他很快融入XM的亲属关系网络中并得到支持。NM因早年在摩洛哥工作,丰富的社会经验使得NM的家人对他的婚姻选择比较放心。

义乌的外商多以宾王市场和国际商贸城等小商品市场为中心居住,还有的分散居住在东洲花园、永胜小区、江南四区、江东四区等地,可依靠便捷的交通工具进行商贸往来。被访的外国人KS*出于田野伦理要求,被访的中外跨国婚姻家庭,中方伴侣以其真实姓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代替,外籍伴侣以其汉语音译姓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代替。表示,外商在义乌逗留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外商选择为期两周的采购;有的则居留不超过3个月,主要进行采买运输;有的选择在国外与义乌本地的外贸公司开展电子商务合作,雇佣相关人士验货;有的在义乌设立办事处,指派雇员或亲自在义乌选购商品,运输到世界各地,从中赚取利润;有的在义乌设立公司,经营服装辅料、建材辅料、装潢辅料、家用电器、农产品、木雕等商品,因此举家长期生活在义乌;有的外商不仅在义乌拥有私人公司、商铺、办事处,还与中国人合资办厂。

在义乌的外国人,绝大多数从事与对外贸易和餐饮相关的行业,尽管有些在义乌、金华、杭州、厦门等地求学,但到义乌的主要目的是在亲友设立的公司、商铺或饭店帮工,或者购买商品销售。实际上,义乌持有学生签证的外国人,常常依靠此长期签证经商。外国人意识到学习汉语对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一般选择在附近学校或培训机构学习汉语。如果时间不允许,会督促为其打工的亲友学习汉语,以方便业务的发展。被访的外商拥有丰富的外贸经验,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他们在中国的发展稳定后,即考虑招募亲友到义乌一起经营业务,家族企业在义乌的外国商人中并不少见。从浙江某高校毕业的硕士HN,就凭借流利的汉语全权帮助管理叔叔在义乌的分公司,公司有10多名中国员工,其家人也陆续来义乌打工,生意遍及欧亚非。

昭五年公至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

随着国内外流动人口汇聚义乌寻求长期发展,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商贸合作与日常交流越发频繁,为中外跨国婚姻的发生提供了必要前提。现阶段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婚姻登记,需要前往涉外婚姻登记处或者使领馆办理。据被访夫妇提供的信息,金华地区只有金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可以办理外国人婚姻登记,所以中外伴侣需前往金华市办理婚姻登记。中国伴侣表示,义乌市政府的户籍管理政策较宽松,对非户籍人员本地就学的限制较少,并且灵活多样。某些公立学校会收取借读费、赞助费、学费或其他费用,收费后即允许非户籍人口就学;某些公立学校则根据外国人的营业执照和纳税情况,免费让非户籍中外跨国婚姻家庭子女就学;某些公立学校则根据“积分制”使得非户籍人口得以就学。此外,义乌各种民办学校、外国人开设的国际学校也为这些家庭的儿童就学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现阶段被访儿童年龄较小,主要就读于小学和初中,户籍制度影响不明显。

()中外伴侣的基本情况

QJ,安徽人,和约旦丈夫SM共同生活近15年,在义乌共同经营餐厅,并养育两个儿子。1999年QJ赴广州,在SM的叔叔所开餐厅工作。SM于2000年赴广州帮助叔叔打理餐厅,和QJ得以相识。QJ认为SM为人诚信,做事踏实,同时SM也觉得中国女性独立,有主见,能吃苦,性格开朗,2001年两人决定结婚。2002年SM的叔叔在义乌开分店,2004年夫妇两人正式前往义乌接管该餐厅。起初两人未得到双方家人的祝福,SM的家人认为QJ与其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差异较大。与此同时,QJ父母也反对女儿的婚事,一方面因为他们对SM的原生家庭不了解,另一方面担心女儿和不了解中国情况的SM一起生活会非常辛苦。长期在中国经商的SM的叔叔则认为,首先,中国经济发展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其次,QJ品行端正、吃苦耐劳,不仅照顾SM的生活起居,还可以帮助他在中国发展事业。在叔叔的多次调解下,SM的父母最终同意了这桩婚事。SM按照中国的婚姻礼俗拜见了QJ的家人,表示将长期在义乌生活,QJ表示与SM结婚的决心,家人最终让步。2008年两人共同经营的餐厅渡过金融危机,目前已在义乌购置了房产,以确保长期稳定的生活。

被访的12位中国伴侣来自黑龙江、宁夏、河北、江西、安徽、湖南、广西,年龄从22岁到37岁。其中,2位分别有2个孩子,2位分别有1个孩子,孩子年龄皆小于15岁。12对伴侣中,只有1对是中国男性与埃及女性的结合,其他皆为外国男性与中国女性的结合。另外,访谈了2位与外国人结束婚姻关系的中国女性。因为中外伴侣和各自原生家庭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亲友到义乌探望时大多仅短期居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家庭内文化差异、语言不畅的影响或者代际矛盾。

由于祖居国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影响,部分外国男性不愿让妻子外出工作。当中国伴侣坚持外出工作时,两人不得不面临文化冲突。比如,SM认为照顾孩子是妻子的事情,不论妻子QJ在家族餐厅的工作多忙,她都应该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起居。他希望QJ辞去工作,回家专心照顾孩子。但是QJ不想放弃工作,她觉得在工作中不仅获得成就感,而且还可以了解详细的餐厅收入,掌握经济来源是生活的必要保障。另外,QJ强调餐厅是两人白手起家的地方,在义乌提供可口的饮食且小有名气,她付出了很多心血,不想因为SM家族亲戚的介入而造成餐厅管理和运营的失败。随着餐饮事业的发展,SM邀请亲友到义乌发展,他对亲友在餐厅糟糕的工作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餐厅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后由QJ出面,辞退了SM的一些亲友,才使得餐厅内部管理合理化,也因此致使SM的亲友对QJ颇有微词。

目前全球玉米供需平衡已经趋紧,美国玉米价格与去年的水平一致。尽管今年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美国玉米库存与使用量之比仍为2013年以来最低。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玉米的库存下降近50%,低于1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由于美国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大豆价格受到产量和持续不确定性的压力。

四、 中外伴侣的社会适应过程

()亲属关系

外国被访者包括外国伴侣和其他外国人士,主要来自埃及、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13个国家。其年龄在30~50岁之间,他们经营餐厅、贸易公司、代表处、商铺及合资工厂。外籍伴侣持有贸易签证、工作签证、家庭团聚签证或学生签证,随着外籍伴侣在中国生活时间的不断增长,签证有效期也逐渐加长。比如,在中国结婚并生活三年的SX,获得了一年并多次往返的家庭团聚签证。结婚年限越长,签证有效期越长,家庭团聚签证最多可至5年有效期。工作签证和学生签证多为1年有效期,贸易签证可以停留最多3个月并需进行续签。一些外国人拿到了多次往返的签证,经常往返于中国与外国进行商贸往来。被访的外国伴侣中,3位在浙江省高校学习汉语和外贸课程,毕业后在义乌发展个人或者家族事业;有的外国伴侣则在国外或者中国其他城市有较长时间的商贸经历,最后选择在义乌长期生活并适应了当地社会生活;少数外国伴侣在义乌生活时间较短,仅限于贸易往来和简单日常生活的适应,暂时未打算长居。结婚时间长并长期居留在义乌的外国人士,在事业发展、经济收入、家庭稳定和社会资源各方面,都比短期居留的外国人士更具优势。

义乌位于浙江中部,面积1 102.8平方公里,隶属金华管辖。义乌从小商品生意开始,逐渐发展为“华夏第一市”,并于1982年建成“中国小商品城”。义乌的商品销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义乌市政府相关信息,30年来,义乌本地居民的人口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外来人口却飞速增长。“其中来自江西、河南、安徽的外来人口分别达到25.2万人、16.7万、15万人;来自浙江省内其他县市的外来人口达到12.6万人,并以金华、温州市人口为主。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人口达到6万多人,在义乌这个城市里就有48个民族的人员在创业谋生。少数民族同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对集中的为湖南、云南、贵州、广西、新疆、河南、内蒙古等地,他们以务工经商为主。”[1]

2010年,在埃及工作的广西人HS遇到了MLY并建立感情。HS被调动到坦桑尼亚,两人坚持异地交往。MLY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获得到浙江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汉语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文化。HS出生单亲家庭,为减轻家庭负担,HS多次前往非洲工作,以期获得丰厚报酬,贴补家用。2013年底HS回国后到义乌工作,求学期间MLY拜访过HS在广西的家人,两人表达了愿意面对婚姻问题的成熟想法,所以HS的家人接受了MLY。与此相反,MLY的家人多次阻止MLY到中国求学,担心MLY出国留学返回埃及后当地人不愿迎娶她。但是,MLY通过学校老师说服家人,得以到浙江求学。MLY的家人认为她不可能适应中国社会,很快会与HS分手并回国,但MLY的汉语越学越好,结交了各国朋友并且打算与HS结婚。在MLY的长期坚持下,MLY父母的态度有所松动,但是弟弟坚决反对两人的婚事,并且表示如果姐姐结婚将断绝姐弟关系。MLY为缓和家庭关系,和HS协商再给她一年时间说服家人。2014年11月,两人终于通过重重考验步入婚姻殿堂。

HS:我们结婚这个事情差点因为她家人黄了,我跟她说结婚的事情不是一两年了,早就希望她和家人沟通。我当时想如果还是不能说服她家人就分手,因为真的很累。我要工作赚钱养家,还要考虑她家人不太同意,等了她3年答复我。那个时候人真是觉得到极限了,我感觉没什么希望了。后来MLY的家人说在埃及给MLY买房子、出彩礼,我让MLY转告她家人,这些都能办到,现在积蓄全没了。我很想自己直接和他们联系,但是她弟弟不友好,直接挂我电话,后来她父母总算是勉强同意了。

调到省城工作,先是租房子;房子小,我和书同房,衣物家什可以削减,书却一本都不能扔掉。等终于有了大房子,书房足够大,一壁书柜也很是气派。这才拥有真正意义的书房。坐拥书城,饮茶诵读,翛然自得,看窗外明月皎洁,清风徐徐,疏影摇动,自谓“羲皇上人”。

由于长期反对,加上诸多的婚礼条件,HS与MLY的家人之间较疏远。除了节假日,平日较少联系。MLY毕业后,在义乌努力找工作,与HS一起打拼。

综上可以看到,双方家人担心文化差异会导致家庭矛盾,所以对子女跨国婚姻持反对态度,但最终因为子女坚持结婚而妥协。如果中外伴侣妥善处理文化和价值差异,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外籍伴侣就能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生活并在工作中得到发展。

()日常生活与工作

在中国长期学习并就业的外国人,由于较高的汉语水平,广泛而长久的社会关系,容易获得大量资源,客观上为其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再加上中国伴侣的社会资源,外国伴侣能较快适应当地生活,事业也得到良好发展。

2.3 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缺失 生态旅游与普通的观光旅游的最大区别是生态旅游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生态教育的目的有二,一是让游客学习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地质地貌等专业性内容;二是通过与自然的互动让游客形成保护自然的自觉。生态教育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景区内的讲解系统。目前,张家界景区内部讲解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管理维护工作不到位,解说牌字迹模糊;解说内容以传说、俗语等为主,不能给游客提供专业的生态知识。

NM汉语极其流利,毕业后与学校的老师和同窗保持联络,广泛的社会关系使其公司业务不断扩大。婚后在义乌和金华两地工作和生活,NM常常被中国朋友称为“中国通”,对中国社交文化与生活有深入的了解。

NM:我觉得自己混得还可以,汉语、英语都比较流利,我还会一些义乌本地话,做生意非常方便。我有几个同学留在义乌工作,有时间都会聚会,都是哥们儿,常常聊一下。这些朋友都是(打了)很多年的交道,会给不少帮助,特别是生意上有什么麻烦,他们都愿意帮忙。

外籍厨师和QJ也发生过冲突,认为女性应该回归家庭。餐厅需要专业厨师招揽客户,同时为稳定其他员工的工作情绪,QJ较委婉地和厨师沟通,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后来由于相关部门的安全和卫生检查,要求餐厅整改,QJ借此机会与厨师深入沟通,餐厅才得以整顿。

《摄影之友》自1985年创刊起,就从爱好者的实际需要出发,追踪影像生活的潮流动态,评测琳琅满目的影像产品,剖析影像创作理念,目前发行量已达35万册,居国内影像媒体发行量之首,是全国唯一上榜的摄影刊物。近年来,《摄影之友》从内容上不断升级的同时,也力求为影友们提供更方便的阅读方式。扫码下载“摄影之友”APP,现在下载还能免费读杂志哦!

YW(尼日利亚人):之前我们在广州做生意,后来到义乌批发,这里的价格不错。我在这里租了一个仓库,买的货物有地方保存,租金不高。广州的朋友比义乌多,这里就是做生意。我的汉语不好,NX(江西伴侣)会帮我处理。

二是“好教育进行时”促进了各区、各校对自己发展目标的定位,推动了各区、各校更重视制定改革发展规划。“好教育”的丰富内涵引领各区、各校把握自身特点,认清优势与短板,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打造自身特色风格。

如果被访者汉语程度较低,未决定长期居住在中国,除必要的商贸往来,日常生活多依靠中国伴侣,显示出对义乌社会的浅层适应。

此外,SM的朋友也劝QJ回归家庭,SM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两人曾为此发生争执,最后QJ选择让步,每天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功课,在餐厅工作的时间只限于孩子上学的时间。一些年轻的外国女性觉得QJ很有手段,抢走了成功的男性。

QJ:SM开始就没有钱,也没有今天的知名度,他比较踏实。这个店子,没有人比我付出的更多,帮助他翻译文件,还要注册营业执照,联系(食物)供应商,管理很多事情。没有人天生就是成功的,她们只看到我的现在,我付出了多少,没有人知道。

与外国人分手后的中国女性,往往因为过往的婚姻创伤而不会再婚,即使选择再婚也不愿提及婚史。她们认为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会导致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常常不能及时处理婚姻中的矛盾和堆积的各类负面情绪。这些女性,其中不乏因为经济因素选择与外国人共同生活的案例,分手时双方会相互协商,一般能得到有限的补偿。

在设计螺旋结构时,在进料口端应将螺旋轴上的螺旋叶片布满,可预防进料口内侧形成饲料的堆积而形成板结,还能有效地防止粉末料由螺旋输送器端盖缝隙中溢出而造成轴承的腐蚀;在出料口端,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两个内侧面之间应至少大于1.5个螺旋节距,以防止螺旋停止转动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未被螺旋叶片完全封闭而造成漏料现象。为了达到较高的下料精度,螺旋加工时需合理控制其误差,本设备选用连续冷轧螺旋叶片,在小批量生产时,也可直接车削加工。

XH:我和QJ是老乡,她能力比男人强,能开餐厅,只是没办法,有孩子了,不能逞强。吵架对孩子不好,所以她管理(餐厅)得少了,有空和我们聚会,很会教育孩子,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她比我强多了。我和前夫(外国人)协议了一下就结束了,他对我管得很严,和工作的男同事一起出去吃饭,被他朋友看见了,有人告诉他就会吵架,为好多事情吵,后来也打架。生活习惯不一样,他想着回老家,我们就是协商了一下就结束了。那时候找QJ聊了很多,大家都劝我再重新选择,现在还是觉得一个人过得挺好。

()子女教育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义乌中外跨国婚姻家庭子女可以自由选择进入公立、民办或者国际学校就读。比如,FJ认为两个儿子处在8~13岁的重要塑形阶段,性格顽皮,需要严格管束。而外籍丈夫HD因为工作繁忙,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他认为男孩子调皮是勇敢和应变能力的表现。现阶段两个孩子在义乌当地小学就读,日常生活与语言能力几乎与其他中国儿童没有差异。但是HD多次表示希望两个孩子转学到外国人开设的学校就学,或者读中学时送回他的祖居国就读。FJ不同意,一方面担心当地生活环境与物资条件不如义乌;另一方面两个儿子未来可能无法继续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当他们再回到中国发展,会重新面临语言、文化等社会适应问题。FJ表示,她可以接受孩子在义乌的外国学校就学,至少她能够照顾孩子,孩子也不会完全脱离中国的社会环境。

与FJ和HD不同,NM与XM婚后不久便有了第一个孩子,两人在家和孩子主要用英语沟通,使其较早掌握了外语。2014年还未开放二胎政策,当时XM怀有二胎,如果不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被迫放弃教职。夫妇俩通过咨询,决定变更大儿子的国籍,第二个孩子获取中国国籍就不会成为非户籍人口。两人不得不多次走访大使馆进行协商,最后通过离境变更了大儿子的国籍。NM认为XM不了解计划生育政策,也没有积极和工作单位的相关部门协商,导致事情拖延至第二个孩子马上出生时才勉强解决。实际上,XM担心儿子获得丈夫祖居国国籍后,丈夫以后会送孩子去那里生活,因为他多次表示希望孩子回到自己的家乡了解当地的文化,但是XM不愿去NM的家乡长期居住。另外,他们在孩子日常教育方面也有不同的想法。

NM:我的家乡有安全的地方,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回去。我想等佳佳长大一点,大概上完幼儿园我们就回去几年,和父母一起生活。XM在家里照顾孩子,或者她想去学习一点什么都可以,钱什么的不用她操心……我们谈到孩子的事情就会不开心。有时候孩子做错事情,她对孩子挺严的。男孩子没关系的,但是她不行,非要孩子按照她说的做,孩子也不是故意的,教他怎么做就好……我就一般是买什么都答应的,但是她知道了就会不高兴,说我不应该给孩子买东西,也不缺钱,喜欢就买一点。

HN来自黑龙江,与丈夫KK有一个儿子,她对KK让孩子去义乌的国际学校就读持支持态度。

HN:KK觉得孩子在传统学校不会沾染坏习惯。义乌的(公立)学校挺好的,借读费比国际学校便宜很多,但是KK觉得国际学校教外语,还能认识很多外国的孩子,以后出国留学都可以。我觉得也是不错,只要孩子觉得没什么,出国也很好。

由图1可知,在巷道开挖前,顶板内有原生节理裂隙,开挖后在强卸载作用下节理裂隙很快受剪切、拉伸破坏并贯通,发生剪胀变形。掘进扰动产生的动载波对不稳定块体产生冲击破坏,动载波的持续使得顶板产生了层裂现象。随着动载的减弱和远离,以及岩层结构及受力的再平衡,顶板趋于稳定。

12对伴侣中,有2位中国女性离开职场,成为全职母亲;2位母亲边工作边照顾孩子;其余没有子女的中国伴侣继续与外国伴侣打拼事业。大部分中国女性,由于长期肩负照料子女的重任并且了解中国教育体系,对子女教育有较多的发言权。但是到了入学阶段,外籍伴侣往往坚持子女进入国际学校就学,他们认为国际学校可为子女提供留学机会。尽管不少中国伴侣认为,子女在义乌就读中国学校,有利于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但考虑到家庭关系和谐,中国伴侣通常会选择接受外国伴侣的建议。

五、 结 语

从外部社会环境看,义乌社会生活环境较为宽松便利,中外伴侣及其子女较少感受到社会排斥。第一,义乌位于浙江中部,早期相较浙江其他沿海城市,义乌经济不发达。当地人通过不断摸索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义乌模式”,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当地政府更是采取积极吸引外资的经济战略,为外国人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吸引大批外国人在义乌进行商品采购和商贸投资。第二,为了配合当地经济发展,政府公开各类注册文书和流程,设立英语、汉语等网络专页,引导国内外商人投资注册。当地大量的签证咨询公司、代办咨询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房屋中介、社区咨询服务等,都为外国人的法律咨询、日常生活、工作机会及合理住宿提供了便捷服务。第三,义乌兴办了大量语言培训学校,不仅为中国就业者提供英语、法语、俄语、韩语等各类语种的学习机会,外国人也可以参加学习,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商贸交易和工作机会。第四,义乌政府允许外国人在当地开设具有本国特色的学校。第五,义乌人口多样化,社会环境国际化。义乌本地人比较务实,雇佣非义乌户籍人口为其打工。义乌本地人更多关注经济生活,对中国人与外国人的跨国婚姻并不关注。另外,非义乌户籍人口已远远超过义乌户籍人口,他们主要在外贸公司、翻译公司、物流公司、房地产公司、中介公司、餐饮和酒店服务或者建筑工地工作。大部分外来打工者较年轻,对新鲜事物持开放态度,他们到义乌的首要目的是满足经济需求,获得职业发展,在长期与外国人接触过程中,逐渐了解并尊重对方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谈及中外跨国婚姻,被访者表示尊重个人的选择。

从家庭内部关系分析来看,不论中国还是外国亲属,都表示对跨国婚姻的担忧,家长反对越强烈越容易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只有2位中国伴侣在外国伴侣的家乡进行婚姻登记并短期居住,大部分的中国伴侣几乎没有在外国伴侣的家乡生活过。部分外国伴侣能使用中文,有的因为曾在中国的大学就读,汉语相当流利,所以在与中国亲友及贸易伙伴交流方面阻碍相对较少,社会适应程度较高,少数人甚至成为其他外国同胞到义乌发展的向导,为家乡朋友介绍中国文化和适应策略。部分外国伴侣中文水平较低,在交友方面,主要选择同乡,希望保持自身文化传统,能够在当地社会简单地生活和工作,并不打算长期居住。

最后,加大对大数据搜集、利用、整理和分析的技能培养。大数据时代要求财务人员掌握如上技能和模式,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增加实践训练和练习机会,使得财务人员的实践性能力和技能有所提高。

中外伴侣因为子女教育而产生分歧,不少外国男性秉持男性在外赚钱养家、女性负责子女教育的传统想法。但是中国伴侣则认为,外国伴侣也应当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同时会为教育方式与理念与伴侣发生争执。被访的外国伴侣倾向于将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就学,使孩子习得国外文化习俗,并掌握外语。他们认为中国的义务教育有好的方面,但是孩子学习压力大,有时会从同学身上习得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中国伴侣则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水平优于外国伴侣家乡的教育水平,期望孩子在义乌接受义务教育,便于以后在中国发展。如果条件允许,中外伴侣都期望孩子以后可以去发达国家深造。

综上,中外跨国婚姻家庭受到文化习俗、社会关系、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伴侣在生活与工作中难免产生摩擦。被访者都是在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和包容的过程中努力经营家庭。中国伴侣往往付出更多的努力,帮助外国伴侣和子女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那些长期生活在义乌的外国伴侣也通过积极学习汉语了解当地文化,结交中国朋友,拓展社会资源,发展事业。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失败的中外跨国婚姻常常涉及诸多因素,如原生家庭、社会环境、个人性格、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方式等,值得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 义乌市人民政府.人口结构[EB/OL].义乌政府网,http://www.yw.gov.cn/zjyw/csgk/rkgc/.

[2] 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3] 李明欢.中欧通婚家庭内的次文化氛围:互补、调适与存异[J].浙江学刊,2009(2).

[4] 梁波,王海英.外国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5] 陈玉龙.义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 陆立军,白小虎.从“鸡毛换糖”到企业集群——再论“义乌模式”[J].财贸经济,2008(11).

[7] 司宇宁,米飙.义乌:颠覆人格化交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02-19.

[8] 包伟民,王一胜.义乌模式:从市镇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历史考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2(5).

[9] 鲍洪俊.义乌模式:已有研究和新的解释框架[J].浙江学刊,2008(5).

[10] 陆立军.“义乌模式”的成因及其与“浙江模式”的关系[J].财经论丛,2008(4).

[11] 赵伟.浙江模式:一个区域经济多重转型范式——多视野的三十年转型[J].浙江社会科学,2009(2).

[12] 王明华.义乌精神的现代阵痛[J].理论研究资料通讯,2006(9).

[13] 蒋中意,贾振伟.义乌民营企业为何移民海外[N].金华日报,2011-10-31.

[14] 索寒雪.义乌老板曝光海外转移资产链条[N].中国经营报,2011-10-24.

[15] 柯兆银.义乌:外国商人何以纷纷来赶集——访浙江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齐东先生[J].国际市场,2004(12).

周阳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