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河北省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

更新时间:2009-03-28

京津冀地区属于华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位置得天独厚,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战略地区。2014年初,国家提出“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正式将京津冀地区发展作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京津冀一体化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区域百姓的共同期盼[1]。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来投资洽谈,需要大量外语人才来完成与外商的交流与沟通等多项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更受到广泛欢迎。

一、外语人才现状及成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高校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目前已初见成效,但目前京津冀地区外语人才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当前,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处于由传统型向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过渡阶段。过去传统型的外语人才培养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过于注重外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个性及需求没有进行有效分析及研究。传统型外语人才虽掌握了外语的5大基本技能,但实践能力较差,更谈不上创新。目前,中国多数外语专业学生只注重外语语法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只能照搬照抄书本内容,在实际交流中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外语类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各大高校对于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存在界限不清晰和目标不明确的误区,忽视了不同层次外语人才的培养特点,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笔者通过对河北省几所高校(包括河北北方学院和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外语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发现:首先,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基本沿用20世纪90年代的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5大技能为主,高年级基本以学习外语语言学及文学为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课程很少;其次,高校除了英语口语课之外,没有其他固定时间或地点为学生提供口语交流场所或机会,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外语活动不多,学生还是以书面学习为主;再次,上课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活动较少,有些高年级课程教师几乎没有课堂提问,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外语学习的参与者;最后,京津冀地区各种大中小企业很多,能够为外语人才提供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也不少,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受访高校与社会企业几乎没有建立外语校企合作项目,部分企业还需到外地招收外语人才,存在外语人才供需不平衡现象。综上,传统型外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要,必须培养适应新时代和新环境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二、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

培养外语人才,应注重从单向度的外语人才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向转变,拓宽学生的学科知识面,掌握多门其他学科,使学生成为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宽阔的知识面和出色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一代高级外语人才。根据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各大高校及社会企业都应共同努力,创建“英语能力为基础,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各种举措来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2]。主要有以下培养路径:

()设立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和基本原则,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手段实现最终目标。近年来,各大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出发,树立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到一节课,大到整个课程设置,处处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创新。外语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需要与时俱进,信息化社会需要信息化学习,要鼓励学生使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关注外语学习最新动态,获得外语学习最新资讯及学习资料。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建学习平台,利用手机软件进行创新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新比赛。外语类学生在校可有机会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并定期组织创新类活动,如各类英语比赛、演讲和戏剧表演等,组织校内模拟实习,每学期定期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并保证一定课时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还可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广泛宣传,多组织参与社会实践,如走进社区进行外语知识普及讲座或举办奥运英语知识培训,这些都是创新活动的体现。高校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现外语专业知识的价值,思想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积极学习他国的先进文化理念,逐步建立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外语教学体系,培养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3]

()校企合作建设创新实践基地

高校与社会企业经常联系,搭建起合作桥梁。社会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平台,高校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互惠互利。高校可在固定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外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可利用寒暑假或周末在企业参与个别项目,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了解社会需求,回到学校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如外语语音培训、写作能力培训和翻译能力培训等;高年级学生可进行较长时期顶岗实习,如语言类翻译、涉外旅行社接待员、外贸公司跟单员和学校实习老师等。在这些企业的经历必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和多重的机会,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选择提供更多帮助。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外语人才创新能力得到锻炼的根本保障,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创新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要结合现有实践基地的基础,积极和企业进行合作,根据外语专业的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轨迹,建立符合不同阶段需要的实践基地。每个实践基地有外语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跟踪检查和鉴定结论。总之,要将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

()培养教师创新能力为学生指明方向

外语教师是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引导者、亲历者和组织者,教师在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过程中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已经从原来的“讲授者”转变为了“参与者”,即从原来单纯的传授语言技能转变为参与学生的外语学习,和学生共同探讨外语学习的方法与体会,用外语交流思想动态和生活琐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外语口语交际能力,又增进了师生情谊。外语学习不能仅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沟通和交流才是最重要的[4]。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应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钻研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目前,各大高校开办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就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学习水平选取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料,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将所学知识顺利地转化为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加深,外语类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和创新交流能力十分重要。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民风,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都是创新型外语人才必备的能力。外语类学生应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眼界,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创新活动,如教案设计、课内外演讲活动和竞赛等,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还要大胆走向社会,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和企业顶岗实习,在实习中积累经验。外语类学生还应涉猎除外语之外的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多项学习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才可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创新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外语学科来讲,教育教学的重点不是教给学生多少语言知识,而是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尽一切可能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并在培养这些能力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这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对人尊敬,通过礼节表现出来,这是必须的。但是,如果礼做过了头或差得太远,就会招致耻辱。对别人恭敬过头的人,有谄媚巴结之状,缺少了做人的骨气,失掉了人格和尊严,让人瞧不起。对别人不恭敬的人,自己肯定有傲慢之心,易招人忌恨。比如,年羹尧依仗自己功劳卓著,对雍正皇帝大不敬,最终被依法查办,结果命丧黄泉,牵累儿孙,使整个家庭蒙受耻辱。

假如某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00%,如果我们的初始本金是1元,很显然,一年后我们能获得2块钱的收入。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校外语教学应立足当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情和国际化人才发展的战略。人才培养是一项浩大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人才的需求,人才的培养也会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是相互作用且相互依赖的共同体[5]。认清目前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及改革,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才发展的整体规划和个体需求,为京津冀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尽可能多地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是未来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3)防治工程坡体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强风化片麻岩黏聚力0 MPa,内摩擦角35°,容重21 kN/m3,承载力特征值为300 kPa。根据取样试验,强风化片麻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28.6~38.2 MPa,饱和抗压强度为19.1 MPa;中风化片麻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为109.0~113.0 MPa,饱和抗压强度为92.3 MPa。

参考文献:

[1] 李明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2):116-120.

[2] 沈振德.教育创新与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4):12-15.

[3] 薛燕.新形势下国际化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223-225.

[4] 王灵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5):94-96.

[5] 阮军,朱丽云.河北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6):90-92.

 
邢莉娜,李依阳,王珍,单慧芳,赵海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