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了”的研究历程

更新时间:2009-03-28

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了”(“了2”)的研究是一“关涉汉语动相体系全局的关键问题”[1]的研究,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便被汉语语言学所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了2”的功能及语义、相关句法结构的分析描写、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

王巍曾对句尾语气助词“了”的研究作过梳理,分析涉及到句尾“了2”的研究内容的诸多方面。[2]自2009年至2013年,现代汉语句末“了2”的研究无论在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上又有了长足进展。本文将结合人们对现代汉语句末“了2”研究认识的发展进程,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了2”究竟归属“语气词”还是“语气助词”历来存在争议;“了”有多少个(“了1”“了2”“了3”“了4”)也未有定论。本文中我们将按照目前语言学界的主流观点将句尾表示语气的“了”(“了2”)视为“语气词”。

(4)提高数字货币的安全性。目前的比特币区块链体系存在较高的攻击隐患,应当改进数字货币的运行机制,提升数字货币的安全性。

一、“了 2”的研究概况

事实上,早在80多年前,我国的语言学家便开始对“了”的用法、功能以及意义展开研究,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包括陈望道《“了”字底用法》[3]、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4]、丁同《白话“了”字的综合研究》[5]等,这些研究是句末语气词“了”初期研究成果的代表。而随后的几十年里,对于“了”的研究出现了断层,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相关的研究寥寥,可圈可点者甚少,研究基本停滞不前。为了展现“了2”的研究状况,我们对1979-2013年期间“了2”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详细统计分析结果见图1。

经初步统计发现,研究涉猎、提及“了2”研究的著作不胜枚举,但将其作为专题进行研究的著作却极少,代表性较强的专著仅有武果《语气词“了”:汉语的语篇构造和语用标记》等少量著录,故本文未做详尽统计。从图1不难看出,2000年之前关于“了2”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研究也缺乏系统性。自2000年起范围逐渐扩大,研究的系统性趋于增强。2008年之后,各方面的研究发展明显增多并日趋连续,“了2”的教学与习得、句型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发展尤其迅猛。

  

图1 “了2”研究内容的相关文献情况统计(1923年至2013年)

根据文献所涉及的研究主题、研究范围及成果数量,我们大致将“了2”的研究分为研究内容相互交错,研究逐步深入推进的三个阶段:1923-1999年属初期研究阶段;2000-2007年属全面探索发展阶段;2008-2013年属拓展深入研究阶段。

与云浮人普遍的鹰鼻深目不同,中州人的五官更加圆润一些,皮肤也更加白皙,初见之下觉得怪怪的,但细细打量,便会觉得十分耐看,带着一种温和的美感。

二、“了 2”研究的三个阶段

(一)1923年至1999年的初期研究阶段

语用方面的研究虽然在本阶段更为深入,但是研究成果数量却并不多,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了2”的语用功能,诸如“传递新信息、提示、归纳推演”功能;[67]“预设触发”功能;[68]“句标记、完句功能和凸现情感功能”;[69]“语气缓和”功能[70]等等。另外,还有对“了2”的使用方面的研究,如:乐耀认为“了2”句的使用与人称和传信语密切相关。[71]

1.“了2”归属“语气词”或“语气助词”之争及“了1”“了2”的区别

“了2”的类属问题,朱德熙先生认为,“了”置于句末,即“了2”,属“语气词”的范畴,预示着新情况即将出现;[6]而吕叔湘先生则认为其“表示事态出现了变化或预示将要出现变化,有成句作用”,当属“语气助词”。[7]

[3]陈望道.“了”字底用法[J].学艺,1923(8).

“了2”和“了1”之所以难以区分是因为二者均可以置于句中、句尾或者词尾,句尾的“了”可能并不全都是“了2[10]。这就意味着“了”的语义丰富多样,既可以是“了1”,也可以是“了2”,亦或是“了1+2[4]。故在判定时需要结合其语法意义及语法位置方可。

“黄金周”旅游存在的问题是因为休假政策引起的供求失衡所导致的,反映了旅游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冲突依靠市场自身无法有效调解。仅调整休假制度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要建立规范、合理、有序的市场运作体制,不仅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要合理分配,还要协调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冲突。

  

图2 2000年前“了2”的研究成果分布

2.语法功能及意义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突出

关于“了2”的语法功能,经历了初期的“断定口气说”[3]以及后来的“成句功能说”[11]、“当前相关”说、“时体功能说”[12]、“时体混合标记说”[13]等不尽相同的认识。

这一时期为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摸索时期,故对“了2”语法意义的认识与前人无较大出入,均认为“了2”表达“完成”或“表变化”之意。但陈贤纯认为“了2”无法表述语气,仅能表示事态的变化,故可将其视为一种“动态”。[14]

3.相关句型结构组合的研究分析中开始注意到了语义、语用“平面”的研究内容

研究者关注的句型结构组合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与“了2”的组合,如邢福义《说“NP了”句式》,[]郑怀德《“住了三年”和“住了三年了”》,[16]卢英顺《试论“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的延续性问题》[17]等。此外还有述补结构与“了2”、“副词与‘了2’”等格式的考察等。

对“了2”的相关句型结构的研究的实质体现了研究者尝试通过“了2”和相关句型结构的组配,更进一步探索“了2”的本质特性及相关语言应用的规律,同时也体现了研究者在寻找更为广阔的视角和更新的研究方法去认识复杂的“了2”。

4.语用功能的初步涉及

本阶段涉及“了2”的语用内容的研究始于张雪涛《“V趋+N+了”句与“N+V趋+了”句》。[18]随后,吕文华讨论了“了2”的语用功能。[19]再后来,武果、吕文华通过具体语言环境分析和书面语、口语表达分析对比发现“了2”主要用于口语对话,在书面表达中并不常见。[20]

语用方面的研究拓展了“了2”的研究范围,为进一步的研究观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5.对外汉语教学的初步研究

外国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了2”的用法,究其原因主要是“了2”的句型结构复杂,位置相对不固定,限定条件较多。再加上对“了2”的用法及使用规律的认识还不十分明确,因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仍未能解决好外国学生从实际应用和表达对话角度掌握“了2”的用法问题。基于这种现状,李晓琪提出“了”的研究应该特别注重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去进行。[21]此外,孙德坤对“了2”习得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22]程伟民从教材建设的角度的探索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了”(le)的语法项目及其等级切分。[23]

6.类型学研究少量涉及

这一阶段“了2”的类型学研究成果包括与英语、日语以及维吾尔语等的对比研究及翻译研究。成果如邢公畹的《现代汉语和台语里的助词“了”和“着”(上)》,[24]权奇英的《朝鲜语过去时词尾与汉语助词“了”的比较》,[25]赵世开、沈家煊的《汉语“了”字跟英语相应的说法》,[26]古爱萍、刘春英的《汉语“了”和日语“夕”的比较》[27]等。

(二)2000年至2007年的全面探索发展阶段

本阶段关于“了2”的研究已经呈现出多方位探索推进的特点,且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和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当前的研究主题全面扩展且逐步深入,研究视角也日益多样化。

1.研究队伍日益壮大,成果数量迅猛增长

2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研究人员加入到“了2”的研究队伍之中,这令研究力量得到了加强。初步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8年参与相关研究的研究生至少93人(数据主要来源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量,实际参与人数可能更多)。在大量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了2”的研究成果急剧涌现,迅猛增长(见图3)。仅2000年至2007年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就多达122篇,而1979年至1999年期间的研究成果仅69篇。

  

图3 第二阶段(2000-2007)和第一阶段(1979-2007)的论著数量对比

2.研究主题进一步扩展,深度进一步推进

研究方法的创新能为“了2”的科学研究找到新的突破口。多年来,囿于研究方法的过于陈旧,“了2”的研究显得步履蹒跚,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近些年来伴随新兴语言理论的介入及相应研究方法的改进,“了2”的研究面目焕然一新。要使得“了2”的研究取得进一步的突破,我们今后的研究仍需在研究方法的创新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探索“了2”的意义及语法功能的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者阐述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这令研究的视野逐渐开阔。但多数讨论仍是第一阶段的延续,主要集中在“了2”的“时体意义”[28][29][31]及语气意义[]的争论上。后来,对“了2”的语法功能及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为潘文国的“实现”说;[]王光全、柳英绿的“报事”说;[32]以及武果的“情状变化主观化”说[33]等等。

2005—2008年,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是建设用地,达2.03%,在此阶段,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其减少部分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说明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体。2008—2010年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是未利用地,达-32.51%。2010—2013年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是建设用地,达1.46%。整体来看,2005—2013年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是未利用地,为-7.89%,其次是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别为-4.43%和3.60%;建设用地变化速率先快后缓。

这一阶段的研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研究开始转向隐现规律研究、语用研究、认知研究等,相关句型结构的研究成果颇丰。如王巍讨论了“助动词+动词+了”结构的语义、语法关系;[34]王玉华讨论了“单音节形容词+了”结构的用法特点;[35]杨德峰讨论了“动+趋+了”和“动+了+趋”结构的异同;[36]胡清国讨论了“不V了”格式的句法语义;[37]贾红霞讨论了“NP+时量短语+了”结构的语义分析[38]等。关于“了2”的隐现研究,成果有史金生的《传信语气词“的”“了”“呢”的共现顺序》;[39]陈忠《“了”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考察》;[40]金立鑫《“没”和“了”共现的句法条件》[41]等研究。语法化研究方面,涉及到了“了2”的“变韵”;[42]“了2”的虚化机制及过程;[43]以及“X了”的虚化[44]等内容。

总量控制阶段主要指人类设定经济社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上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水资源管理的人水关系发展阶段。需求管理是长久实施总量控制的必要手段,主要指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培育节水文化,激发节水主动性,改变社会用水方式,抑制水需求的过度膨胀。

而今“了2”的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了2”的教学与习得的研究成果的大幅增长表明“了2”的研究重心正朝着应用研究方面转化。相关研究成果如:谭春健《如何体现“变化”——关于句尾“了”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接口》[]、崔立斌《韩国学生对“了”的误用及其原因》[]等。

上述研究使得“了2”的研究视角得到拓展,研究内容得到扩充,研究深度得到进一步挖掘。尤其是在语法意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有的甚至是历史性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3.研究视角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第一,水利部将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为依据,考虑各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用水结构与发展规划,将《意见》确定的全国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分解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实施考核的依据。

本阶段的研究是在概括、总结前两段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在“三个平面”理论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整体研究视角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如杨德峰对“动+趋+了”和“动+了+趋”两种结构的表达功能通过标记理论的角度阐述其二者之间的区别;[36]胡清国对“不v了”格式进行了语用和句法语义分析;[47][48]尹世超将“太+非程度动词+了”这一句式从语用分析延伸到篇章语用分析;[49]彭伶楠讨论了“好了”的语法化过程;[50]张黎对“了2”的分析研究侧重于认知的角度[51]等等。

(三)2008年至2013年的拓展深入研究阶段

2008年之后汉语学界对“了2”的研究进入了全新阶段,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伴随着研究人员的逐渐增多研究力量的逐渐增强,本时期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尤其应用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本阶段由于新兴语法理论的出现及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了2”的研究凸显描写与解释并重,更进一步向纵深方向不断推进。

  

图4 三个发展阶段的论著数量对比

1.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数量及范围持续增长

由图4可知,2008-2013年期间关于“了2”的研究成果呈几何倍数增长,其中硕博论文的增长尤为明显。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句型结构分析和“教学与习得”的研究,研究成果约为前两阶段研究成果的总和。研究者现阶段主要热衷于“了2”的语法化研究,以及相关句型结构、隐现规律、教学与习得等方面的研究。这一研究趋势充分体现了本阶段重在探索“了2”在语言中的运用规律。而另一方面本阶段在“教学与习得”等方面展开的研究提升了“了2”的应用价值,扩展了研究成果的应用舞台,使得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活。

2.研究视域不断扩大,研究深度愈加深入

1)呼吁公众关注公示语。公示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密切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对公示语规范使用的宣传力度,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公示语的重要性,建议设立公示语意见箱,或是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来让公众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同时,各类学校也可以把公示语翻译与使用贯穿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内容当中,并鼓励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去积极发现和纠正身边的公示语英译和使用错误,净化语言环境,提高城市对外形象,人人有责。

当前的研究成果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②见金立鑫,邵菁等《Charles N.Li等“论汉语完成体标记词‘了’的语用驱动因素”中某些观点商榷》(《当代语言学》,2010(4):319-325.)中的介绍,原文未见到。

到今天,“了2”的语法意义的研究实际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了2”的句型句法考察方面。这一阶段的研究与第二阶段相比,构式语法开始运用于“了2”的研究中,这使“了2”的研究视角进一步得以拓展。如:徐银《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名+了”结构研究》;[55陈忠《“V完了”和“V好了”的替换条件及其理据——兼谈“终结图式”的调控和补偿机制》;[56]李小军《语气词“好了”的话语功能》;[57]林华勇、甘甲才《“V∕A透(了)”格式与谓词的类》;[58]邵敬敏《框式结构“A了去了”》[59]等。

当然,个人晚年的遭际只是陆游追忆梁益的原因之一,而时空本身对其身心变化的力量和作用也不可忽视。时间流逝、空间变换对个人而言,都具有对过去时空的过滤性、沉淀性作用,过去时空中所有的负面情绪往往会被时空过滤器淘汰,余下的尽是种种美好积极的情境。陆游《偶忆万州戏作短歌》:“渐老定知欢渐少,明年还复忆今年。”这种明确的时间有限、欢乐渐少意识,是陆游不断追忆梁益之好的一个原因。

这一时期在“了2”的语法化方面的研究也比上一阶段更进一步,更为重视探索“了2”同其他成分的组合与凝结的发展规律。如张国宪、卢建在《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中将“X了”中的‘了’看成是‘完结’义动词的“再语法化”现象。[60]张龙则对“好了”的主观化和语法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61]

而对“了2”隐现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否定副词“没”和“了”的隐现方面。如:王灿龙《再论“没(有)”与“了”共现的问题——“没下雨了”与“不下雨了”之比较分析》、[62]朱庆祥《论否定副词“没(有)”与“了2”共现问题》、[63]李文山《焦点敏感副词与“了2”同现的语义条件》[64]等。其他还有研究讨论了“了2”的隐现条件动因及规律。如:王巍《论语气词“了”隐现的条件》[65];杨凯荣《从表达功能看“了”的隐现动因》。[66]

建国前对于句末“了”的研究较少,成果寥寥可数,研究相对零散、片面、无系统性可言。建国后我国的文化建设经历了一段低谷,“了2”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关于“了2”的研究才得以重新开始,但研究内容仍稀疏散落,数量也较少(1979-1999年期间的研究文献仅约77篇),研究的系统性仍不足。此阶段对于“了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功能、意义、句型及句法结构上,部分研究涉及到“了2”的基本性质及类属问题。详见图2。

教学与习得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针对“了2”的对外汉语教学。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范围正在逐步扩展,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且能将既有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针对性显得异常明显。其中,有普遍性问题的研究,如:丁崇明《外国学生“了”习得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72]等;也有针对不同国家(如日韩、印尼、俄罗斯等)学生的学习研究,如:王红厂《俄罗斯留学生使用“了”的偏误分析》、[73]黄立诗《马来西亚华语以“了”(liao)充“了”(le)现象研究》[74]等;还有调查研究、偏误分析、教学策略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探究,如:马莹的《韩日俄三国留学生“了”字使用的偏误调查》、[75]李国芳的《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了”的偏误分析》[76]等。就研究对象而言,既有针对普通儿童的研究,也有针对特殊儿童群体的研究。如:彭小红、侯菲菲《说汉语儿童早期“了”字句习得个案研究》;[77]何晓炜、孙蓝、田琳《汉语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体标记“了”和“在”的产出研究》[]等。

生产中常用1∶30公鸡与母鸡比例开展蛋种鸡人工授精。本实验拟探讨经对种公鸡优种培育,提升优质种公鸡质量后,公鸡与母鸡比例达到1∶80时的种蛋受精率情况。

三、研究特点

(一)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日趋精细和深入

最初关于“了2”的研究主题显得相对单一,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法功能、语法意义以及基本性质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的更新及语用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语法化理论等新兴语言理论的推动,“了2”的研究范围与研究视角便逐步扩大,研究深度亦日渐深入。整体上来说,“了2”的研究发展历程呈现为由浅入深,由全面描写转为理论解释的逐渐精细和深入发掘的发展规律。

现阶段的“了2”研究已经越加精细,并发展为类型学、语法化、语用认知解释、框式语法理论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这使得对“了2”的理论解释更为深入。

(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本体研究

汉语的特点突出,在世界语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2”的本体研究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伴随时代的进步及人类语言文化的交融,便催生了“了2”的应用研究的步伐,诸如信息处理及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等。本体研究为推进了“了2”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应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又促使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了2”的本体研究。应用研究与本体研究的紧密结合促进了我们对“了2”的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应用研究的发展也进一步造福于人类的生活。

(三)研究队伍日趋壮大,研究成果数量丰硕

“了2”的研究至今一直未曾停歇,并不断吸引着汉语学研究者投身其中。研究的中坚力量包括科研工作者、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且研究队伍正日趋壮大。到目前为止,粗略统计与“了2”的研究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就已多达1000余篇,其中专文将“了2”作为研究重点的学术论文就达近400篇,应该说现今“了2”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硕。

四、研究不足

(一)现有研究多为低层次的重复介绍,鲜有深入的理论分析

现有研究有不少质量不高、观点陈旧、创新不足,甚至是简单的重复介绍;很多研究仅局限于基础理论的阐述,缺乏深入的令人信服的理论分析。

(二)研究方法较陈旧,缺少创新的研究方法

“了2”的研究迟迟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主要归咎于研究方法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当前研究的需要。纵观“了2”的研究进程不难发现,语言学理论的更新总是超前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滞后无疑会影响到“了2”的研究进程。目前的研究多是借鉴外来的语言学理论,缺少结合汉语自身特点的本土的理论创新。

(三)研究内容欠均衡,类型学的研究、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

多方位的研究视角有助于形成对“了2”的全面认识。相关类型学研究、社会语用认知研究等方面的扩展必将使得对“了2”的研究不断有更多的新的发现。“了2”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说法),导致专门针对“了2”的类型学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此外,关于“了2”的分布的研究成果也明显不足。

(四)信息技术、脑科学的研究应用还仍欠缺

目前,计算机信息化的研究技术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兴脑科学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也初步显现。今后关于“了2”的此类研究成果还有待于科学研究者做出更多的进一步努力。

五、建议及展望

(一)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应用研究

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强化“了2”的应用研究,并把重点放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与习得方面、特殊人群的教学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方面,不断丰富研究成果,使“了2”的研究真正服务于人类生活。

(二)不断探索创新研究方法

本阶段的研究更加侧重于“了2”的相关句型结构的研究、语用研究、隐现研究及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研究,这些方面的研究实用性较强,与第一阶段的研究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体现出研究重心的转移和研究方向的转变。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兴起,研究者更倾向于运用其解释“了2”的语义本质及应用规律,这进一步使得“了2”的研究迈向深入。

巴基斯坦国防部副部长穆罕默德·伊姆蒂亚兹·汗认为,此次北京香山论坛的主题是打造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这对于解决当前全球治理难题、摆脱地区安全困境极具建设性意义。目前,全球秩序继续处于转型期,各国在参与和遏制之间灰色地带的竞争不断加剧,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威胁出现蔓延趋势,中巴合作是中国合作共赢思想的完美体现。

(三)与多学科的研究紧密结合

当前科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综合叠进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今后“了2”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整合诸如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信息工程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类型学、语用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纳入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吸收其研究方法,以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2”研究。

注释:

①M.van den Berg,Wu Guo著,杨素英、黄月圆介绍.《〈汉语语气词“了”:汉语的语篇构造和语用标记〉介绍》[J].当代语言学,2009(1):69-72.

“了2”的语法意义方面。肖治野,沈家煊力求从“行、知、言”三域对“了2”进行阐释;[52]彭利贞否认了之前人们对“了2”的“时体标记”的认识,提出“情态说”观点[53];张黎则从认知类型学角度,提出“界变说”;[51]税昌锡则进一步指出:“了2”的语法意义具有两面性,其一是完结,其二是起始。[54]

②“两规”,1994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纪发〔1994〕4号)第28条第3项规定党内违纪案件调查机关有权“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两指”,1997年5月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2018年3月20日因国家监察法生效而废止)规定监察机关有权“责令有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对调查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③陈小红在《论“了2”不独现》(载《汉语学习》,2010年第3期,第54-63页)一文中就认为“‘了2’表达对当前相关事态的肯定的语气”的认识是语法意义研究的一个重大进展。

参考文献:

[1]张黎.现代汉语“了”的语法意义的认知类型学解释[J].汉语学习,2010(6).

[2]王巍.句尾语气助词“了”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

率先提出“了1”和“了2”区别的是黎锦熙,他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指出作助动词的“了”(即动词的完成)与在决定句中表语气的完结的“了”的区别。[4]此后关于“了”的数量的讨论便一直持续,而“了”的数量由最初的一个发展为现在四个。《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了”的阐释认为:用于动词之后,为“了1”;用于句末,为“了2”。这一看法成为两个“了”的语义基础。在此基础上将用于词尾的“了1”和句尾的“了2”叠加,记为“了1+2”,便出现了三个“了”;[7]金立鑫《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将“了”分为四个;[8]刘月华认为“了1”“了2”二者很难分清,应视为一个。[9]

[4]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24.

[5]丁同.白话“了”字的综合研究[J].文化与教育,1935(63).

[6]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9.

对工程进行施工以前,需要对资金担保制度加以落实,在针对工程展开招标活动时,政府部门应该要求投标单位对工程质量保证金加以交付,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标准加以承诺以后,相关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对整个规划建设活动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达到施工单位承诺的标准,对于能够达到工程质量标准的单位,监管部门应将质量保证金无条件退还,而对于质量检验未能达到要求的,则要按照规定对质量保证金加以扣留,甚至追究其责任。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金立鑫.现代汉语“了”研究中“语义第一动力”的局限[J].汉语学习,1999(5).

[9]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10]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证明 (1) 由于A是完全确定性自动机,所以A不会影响监控器M中的概率计算.另外,如果H中某一状态不包含在M的组合状态中,则该状态与监控属性无关,也不会影响监控器M中的概率计算.所以,

[11]吕文华.“了”与句子语气的完整及其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3).

[12]岳中奇.“V(了1)—Ct了2”中“了2”的时体功能及其相关动词[J].汉语学习,1997(3).

[13]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14]陈贤纯.句末“了”是语气助词吗?[J].语言教学与研究,1979(1).

[15]邢福义.说“NP了”句式[J].语文研究,1984(3).

[16]郑怀德.“住了三年”和“住了三年了”[J].中国语文,1980(2).

[17]卢英顺.试论“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的延续性问题[J].汉语学习,1993(4).

[18]张雪涛.“V趋+N+了”句与“N+V趋+了”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

[19]吕文华.“了2”语用功能初探[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0]武果,吕文华.“了2”句句型场试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8(2).

[21]李晓琪.汉语“了”字教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2]孙德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

[23]程伟民.对外汉语教学中“了”(le)的语法项目及其等级切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24]邢公畹.现代汉语和台语里的助词“了”和“着”(上)[J].民族语文,1979(2).

[25]权奇英.朝鲜语过去时词尾与汉语助词“了”的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

[26]赵世开,沈家煊.汉语“了”字跟英语相应的说法[J].语言研究,1984(1).

[27]古爱萍,刘春英.汉语“了”和日语“夕”的比较[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1994(2).

[28]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J].世界汉语教学,2002(3).

[29]卢福波.重新解读汉语助词“了”[J].南开语言学刊,2002(0).

[30]彭小川,周芍.也谈“了2”的语法意义[J].学术交流,2005(1).

[31]潘文国.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32]王光全,柳英绿.同命题“了”字句[J].汉语学习,2006(3).

[33]武果.语气词“了”的“主观性”用法[C]//语言学论丛(第三十六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4]王巍.“助动词+动词+了”的语义、语法关系刍议[J].汉语学习,2000(2).

[35]王玉华.“单音节形容词+了”用法特点考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

[36]杨德峰.“动+趋+了”和“动+了+趋”补议[J].中国语文,2001(4).

[37]胡清国.“不V了”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8]贾红霞.口语结构“NP+时量短语+了”语义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3(4).

[39]史金生.传信语气词“的”“了”“呢”的共现顺序[J].汉语学习,2000(5).

[40]陈忠.“了”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考察[J].汉语学习,2002(1).

[41]金立鑫.“没”和“了”共现的句法条件[J].汉语学习,2005(1).

[42]郭小武.“了、呢、的”变韵说——兼论语气助词、叹词、象声词的强弱两套发音类型[J].中国语文,2000(4).

[43]齐沪扬.语气词“的”、“了”的虚化机制及历时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4]马环海,刘继磊,赵鸣.“X了”的虚化问题——以“完了”的个案研究为例[J].汉语学习,2007(3).

[45]谭春健.如何体现“变化”——关于句尾“了”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接口[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3).

[46]崔立斌.韩国学生对“了”的误用及其原因[J].语言文字应用,2005(S1).

[47]胡清国.表“谢绝”义的“不V了”格式[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3).

[48]胡清国.“不V了”格式的句法语义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49]尹世超.说“太+非程度动词+了”格式[J].语文研究,2006(2).

[50]彭伶楠.“好了”的词化、分化和虚化[J].语言科学,2005(3).

[51]张黎.“界变论”——关于现代汉语“了”及其相关现象[J].汉语学习,2003(1).

[52]肖治野,沈家煊.“了2”的行、知、言三域[J].中国语文,2009(6).

[53]彭利贞.论一种对情态敏感的“了2”[J].中国语文,2009(6).

[54]税昌锡.基于事件过程结构的“了”语法意义新探[J].汉语学报,2012(4).

[55]徐银.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名+了”结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56]陈忠.“V完了”和“V好了”的替换条件及其理据——兼谈“终结图式”的调控和补偿机制[J].中国语文,2008(2).

[57]李小军.语气词“好了”的话语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9(4).

[58]林华勇,甘甲才.“V/A透(了)”格式与谓词的类[J].世界汉语教学,2012(1).

[59]邵敬敏.框式结构“A了去了”[J].语文研究,2013(4).

[60]张国宪,卢建.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J].语言科学,2011(4).

[61]张龙.“好了”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汉语学习,2012(2).

[62]王灿龙.再论“没(有)”与“了”共现的问题——“没下雨了”与“不下雨了”之比较分析[J].汉语学习,2012(1).

[63]朱庆祥.论否定副词“没(有)”与“了2”共现问题[J].语言科学,2012(1).

[64]李文山.焦点敏感副词与“了2”同现的语义条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5).

[65]王巍.论语气词“了”隐现的条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66]杨凯荣.从表达功能看“了”的隐现动因[J].汉语学习,2013(5).

[67]谭春健.句尾“了”构成的句式、语义及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2004(2).

[68]孙汝建.句末语气词的四种语用功能[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69]胡清国.句末语气词的语用功能[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70]邓隽.语境制约顺势而用——从语用学视角管窥“了2”意义[J].外语学刊,2010(4):74-77.

[71]乐耀.从人称和“了2”的搭配看汉语传信范畴在话语中的表现[J].中国语文,2011(2).

[72]丁崇明.外国学生“了”习得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4).

[73]王红厂.俄罗斯留学生使用“了”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11(3).

[74]黄立诗.马来西亚华语以“了”(liao)充“了”(le)现象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7).

[75]马莹.韩日俄三国留学生“了”字使用的偏误调查[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76]李国芳.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了”的偏误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77]彭小红,侯菲菲.说汉语儿童早期“了”字句习得个案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4).

[78]何晓炜,孙蓝,田琳.汉语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体标记“了”和“在”的产出研究[J].外语教学,2013(2).

 
孙大星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