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提升途径——以池州学院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是对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时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论断;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59次提到“创新”,22次提到“创业”。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会迅速发展和具体化,以适应经济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池州学院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培养计划进行具体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开拓途径,进一步具体化,以体现实效。

1 池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1 池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学校2002年设立就业指导中心; 2013年建成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拥有20多间创客工作室,目前有14家入驻企业和项目;2015年专门成立了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 2015年底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2016年启动众创空间的建设。截至目前,成功申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6项,省级514项,建立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库,从GYB到SYB、创业模拟实训、SIYB师资,师资的类型趋向多样化;每年开展各类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等实践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组织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教材,制定了“123创业培养计划” 。创新创业教育在池州学院近几年得到较好发展,也摆在突出位置,形成了较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1.2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结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调查包括三个方面,(1)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2)教师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3)学生创新创业情况,包括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1份,有效问卷234份,以在校生为调查对象,涉及文理、工科,不同年级和专业,调查对象专业、年级、性别较全面。

1)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足

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认同感较高,认为就业、创新创业课程对职业和就业帮助不大的仅占10.3%。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或活动主动了解的较少,对创新创业信息和政策了解的学生仅占10.6%,有54.7%的学生是通过学校或学院的通知获取。虽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项目、资金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体制均需要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学院课程体系制定,项目指导也缺少专门机构,职责分属也需进一步明确。大创项目后续监督管理、中期检查和创业项目的实施等监督和帮扶有待进一步加强,项目的持续帮扶和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分项目不能按期结题,个别创业项目孵化不成功。

学校虽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但池州市在安徽省的经济总量较低,工业企业较少;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其它城市较偏。学生很多创业的项目缺少市场支持,多停留在计划和实践的初级阶段,创业孵化成功的比较少;学校和各二级学院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有较多的获奖,但部分大学生是为完成比赛而比赛,没有将创业项目和计划付诸实践,缺少后续性;另外部分国家级创业项目未能转化为创业实践。地方本科院校生源部分来自农村,调查对象中有77.3%的学生来自农村,虽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但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缺少相应的实践、引导和指导,这些均导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足。

结合存在的问题和学院特点,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体现优势。具体提升途径见图1。

3)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不足

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满意度一般,比较满意和满意的仅占45.7%,主要原因是学校缺少专职的创新创业教育老师,目前大部分是由辅导员或专业老师来担任,两者多项选择占比均超过50%,而学生最期望的创新创业教育老师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外聘专家和专业的创新创业老师,两者多项选择占比均超过70%,目前学校创新创业老师大多是兼职,不具备创业指导师和创业咨询师资格,其理论优势大于实践经验,缺少创业或者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创新意识提升和实践经验积累不足,教育效果一般,学生更期望有更多实践性强的专家或专业创新创业老师来指导。

学校创新创业学分仍然按照“公共必修课”学分形式进行管理,学分的获得途径和认定标准没有从专业教育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融合不足。在调查中,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相关和比较相关占比47.8%,关系不大和无关系占比为52.5%;而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关键因素中扎实的专业知识排在首位,说明学生对专业教育的认同和需求,但目前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学生对专业课老师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认同感尚可,认为能力很强和较强占比55.9%,专业课老师需要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在现有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实习、创业实践等方面加强。

4)学生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但创新实践较少

5)地域和经济限制,创新创业平台少

池州学院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作用认可度比较高, 56.8%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活动或比赛作用较大,仅有7.3%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创业意识,也比较认可自己能力,在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调查中,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占62%;认为自己创新创业能力较强和还可以的占58%。但也普遍存在以课堂学习为主,实践较少,创新意识不足以发展成为创新能力的问题,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多项选择占比高达52.5%,讲座和培训为44.4%,而更能反应创新创业能力的创业实践和项目占比较低。38.9%被调查的学生仅参加过其中一种创新创业活动,1~3种的比例为87.2%,4~6种的比例仅为15.8%。69.6%的学生对其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选择“无”, 这也说明学生对专业外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能力不强,较多停留在本专业的学习方面。

此前各地猪瘟消息频发,疫情逐步向南扩散,情况较为严峻,养殖户补栏意愿低迷。但考虑到生猪养殖周期为10个月,猪瘟造成的补栏意愿低,豆粕需求不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换而言之,由于猪瘟周期较长,短期内对豆粕需求影响有限,但长期或对明年年底豆粕需求有所影响。

2 创新创业教育提升途径

2)学生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认同感一般,且缺少专业创新创业老师

  

1 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体系

2.1 明确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

我国医疗改革已进行了30多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暴力事件仍时有发生。以下是笔者对2个甲等医院病人的调查案例。

③ 墙体变形过大原因分析:支撑架设滞后(且未完全到位),每道钢支撑架设都存在滞后情况;土方开挖过程,基坑内积水情况较严重,基坑内(含基坑外)的积水沿连续墙向下渗透,造成土体含水率增加,土体的工程性能降低,特别是造成嵌固端的土体嵌固力减弱,因而墙体向基坑内的变形过大。

  

2 创新创业培养体系

2.2 拓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意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需要经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1〕。学院实践教育平台应从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构建。以池州学院商学院为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建设见图3。

主要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制定,在上层需确定基本的专业教学体系,从四个方面强化培养体系,尤其需要加强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强化在专业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具体培养体系见图2。

2.3 增加和培育师资,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很大程度依赖于老师知识的传授,潜移默化地也会接受老师创新创业的理念,老师的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产生积极影响〔2〕。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校内老师可以通过进修、参加培训,或者到企业学习、挂职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学校邀请专业人士、创业成功校友等为学生讲课,指导学生实践。这样专兼结合老师能懂创新创业、会创业,然后再来教创业,才更有实效。依托创新创业学院,配备有实践经历和创业背景的创新创业老师。制定《池州学院创新创业量化指标及评分办法》,激励老师积极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老师积极考取国家创业指导师和创业咨询师资格,对优秀老师有奖励的量化标准。

一个流域可能涉及多个行政区,同样,一个行政区也可能涉及多个流域。当某个行政区涉及多个流域时,作为该行政区整体的限制“入河污染物总量”等于各流域的分配限额之和。一般认为,行政区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不等于其“入河污染物总量”,两者关系式如下:

本文采用传统的平面单极子天线作为天线单元,基板材料为FR4(厚度为1.6 mm,介电常数为4.4,损耗角正切为0.02)。单元的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3个垂直的窄条形状单极子天线印制在基板的上表面,贴片和地分别印制在基板的两边。每个单极子由50 Ω微带线馈电。在Ansoft公司的HFSS仿真软件中建模,优化2.45 GHz三单元单极子子阵,具体参数为:Ls=360 mm, Ws=60 mm, Ld=3 mm,Wb=24.5 mm,Wd=45.5 mm,D=120 mm。将4个如图1所示的三单元子阵列组合形成十二单元的四边形发射天线阵列,如图2所示。

  

3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体系

2.4 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做好帮扶工作

学校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和教务处要继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和氛围、完善各项制度和创业政策,形成合力推进的保障机制,加大对学生创业工作的扶持力度。池州学院需制定《池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池州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和基金管理办法》、《池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办法》等,进一步完善《池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制度保障,有激励促进,更加科学和规范。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学院各机构,设办公室、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等,有专门对外联络,课程体系开发、研究、实践、项目帮扶等科室或部门。

3 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其发展需要从资源驱动方式向创新驱动方式转变,鼓励创新创业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然选择。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国家对经济发展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响应。学校要抓住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期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否则,或将错过最佳的转型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刘伟,邓志超. 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30(6):79-84.

〔2〕马永斌,柏喆.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苏飞,项桂娥,曹壮壮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