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童画”中的“好人观”

更新时间:2009-03-28

道德以善恶评价为形式[1]。“善恶”评价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通常对应着人们对他人“好坏”的判断,即“好人观”。所谓“好人观”,是人们从对他人的善恶、好坏评价中发展而来的对于“好人”的系统认识与整体看法,包括对好人的外在形象、内在品质、行为处事等各方面的看法。儿童对“好坏”判断的变化是儿童道德思想的典型发育进程[2]。另外,儿童总是能从兴趣、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因素判断出他人是否为“好人”,这是儿童的一种道德智慧[3]。因此,理解儿童的“好人观”是走进儿童道德世界的窗口,研究儿童的“好人观”是德育实施的前提之一。

儿童的“好人观”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与重要内容。之前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来揭示儿童的“好人观”。这些方式一方面可能会潜在地诱导儿童的思维,另一方面可能会受到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限制。“好人”这一观念较为抽象,儿童难以用精准的语言来描述。为了能够多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儿童“好人观”,我们选择使用画图分析法(Draw-a-picture technique)对这一主题进行关注。与此同时,我们也运用内容分析和焦点团体访谈来进行三角互证[4],以期完整地呈现儿童心目中的“好人”形象,探究儿童的“好人观”。

一、“童画”:儿童内心观念的表达方式

近几十年来,绘画已被公认为是研究教育的一种重要媒介[5],它不仅是对一个概念或观念的外化[6],更是一种独特的个人表达。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成分也内含无意识的成分,可以反映不同儿童的不同特点[7]。例如,伯特(Burt)的“画人智力测量”和古德伊纳芙(Goodenough)、哈里斯(Harris)的“画人心理年龄测验”等就是一些运用绘画研究儿童观念的成功案例[7]

Fig. 6(a) displays the colour of dye solution after 0, 40 and 90 min time of artificial visible light exposure. Fig. 6(b)represents the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a indicating the degradation of MB in the presence of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绘画作为儿童的一种自然形成的符号表达,与写作或口头表达相比较,更能为儿童的观念研究提供不同的思路[8]。特别是指定主题绘画的方式,更能够诱发儿童的联想,从而将其经历、态度与想法投射到绘画作品中[9]。同时,绘画这种无需语言、无需文字等中介的互动方式在操作上也较简单、可行。首先表现在绘画的前期准备较简单。只需安静、轻松、舒适的环境与适合儿童使用的纸笔,省去了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式的长期、复杂准备过程。其次,儿童的年龄、认知发展特点等因素致使其在理解和长时间专注于量表问卷时存在一些困难;然而,儿童所熟悉的绘画既容易被其理解,又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最后,大多数儿童对于绘画都具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常常能通过绘画体验到乐趣与成就感,能够减少甚至消除儿童对研究的抵触,使我们能看到儿童真实的心理状态[9]

儿童脑海中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他们关于“好人”的主题画作内涵具体、翔实。我们可以从儿童的画作及其对画作的诠释来了解儿童对于好人的体认是怎样的,即“童画”中的“好人观”有哪些具体内容。研究选取了J省N市H小(市属小学)、S小(区属小学)、X小(乡小)1-6年级的儿童共100名为样本,先让儿童画出心目中的“好人”,再以4-7名儿童为一个同质性小组进行焦点团体访谈,力求多层次地了解儿童的“好人观”。之后,我们将收集到的画作与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与编码,使用一手资料,建构出儿童的“好人观”。

二、“童画”中好人的样子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儿童运用画笔描绘了他们眼中不同的“好人”。尽管千差万别,但仍有着许多共同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好人”的外在形象特征与内在道德品质。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童画”中的“好人观”。

在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组件不同的兴趣团队,包括移动开发兴趣团队、Web 开发兴趣团队、UI 前端开发兴趣团队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在团队内部分小组进行讨论和学习学,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1.“童画”中“好人”的外在形象特征

第一,儿童的生活经历、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儿童的想象等源于儿童个体的因素,对其“好人观”的形成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其一,儿童是生活在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真实可见的情景对儿童的影响最大,他们的生活经历是“好人”主题绘画的主要来源[7],并深深地影响着儿童对“好人”的体认。超过半数的儿童对“好人”的认知来源于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的场景。例如,S5在提及护士是她心目中的“好人”时说:“上次奶奶生病住院,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奶奶,然后遇到了这个心地善良的护士阿姨,她帮奶奶打针的时候很温柔,还问奶奶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儿不舒服。”可见,生活是儿童“好人观”的重要源泉,是儿童作出道德判断的重要价值基础。其二,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是儿童“好人观”阶段性特点的重要成因。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影响着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使儿童的“好人观”呈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例如,小学低学段儿童与小学高学段儿童所关注的道德品质是不同的,前者注重“听话”、“勇敢”,后者认可“严于律己”、“正能量”。其三,儿童的想象中也隐藏着儿童“好人观”的秘密。想象是儿童绘画的重要来源,这些表达情感的形象或幻想故事中的形象是很独特、很有意思的内容[7]。当然,这些想象源自他们的生活经历,并加入了儿童自己的理解与改造。结合焦点团体访谈内容得知,儿童想象中的“好人”,有的来源于自己的梦境,有的来源于对影视、动画人物的再创造等。

(1)真诚微笑:“好人”之善的标志

儿童在用画笔描绘或用语言描述心中的“好人”时,都倾向于呈现或提到“笑容”(见图1)。一方面从画作来看,一百名儿童(研究对象)有90%描绘的“好人”都面带笑容。另一方面从焦点团体访谈资料分析,儿童倾向于将“好人”形象描述为“带着笑容的脸”。例如,儿童S1提到:“我觉得好人是嘴巴上带着一个笑容的,有一颗好的心肠。”通过进一步追问我们还发现,儿童眼中的笑容有不同内涵:坏人时常面带“邪恶的笑容”,好人则常挂“真诚的笑容”。不难发现,“笑容”是儿童对于“好人”外貌的首要关注点,是他们眼中“好人”善良的标志。

  

1 儿童画作中的笑容

(2)长相俊美:“好人”之美的表征

长相俊美是儿童眼中“好人”之美的表征。儿童画笔下的“好人”大多是美丽、可爱、帅气的。同样,从访谈内容中也得知,“漂亮”、“可爱”、“帅气”、“阳光”等是儿童对“好人”外貌进行描述时使用的高频词汇。在儿童看来,好人就是“美的”。例如,儿童X2提到:“玉树临风的人是好人。”此外,从访谈资料的对比中可发现,女童在这一方面的期待强于男童。

航空电磁多波脉冲发射技术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技术系统研制”的关键和难点技术,要求在现有的500 A峰值电流脉冲发射技术的基础上,突破1000 A峰值电流脉冲发射技术瓶颈,并实现多波发射功能。该技术能够扩展发射波形的高频成份,在实现大探测深度(650 m)的同时提升仪器的浅层分辨能力。

2.“童画”中“好人”的内在道德品质

儿童对于“好人”的诠释不仅包括静态的外表描述,还有动态的行为描绘。“童画”中的“好人”都处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我们可以从“好人”所做的具体行为中解读出儿童眼中“好人”所需具备的内在道德品质。研究所聚焦的三所小学情况各有不同。不同学校的儿童会受到不同的学校文化影响,他们对于“好人”所需具备的道德品质认知也存在差异。S小学儿童、X小学儿童、H小学儿童分别提出了19项、14项、22项关于“好人”所需具备的道德品质。三所小学共100名儿童提出了以下23项道德品质,分别是:礼尚往来、感恩、对自己好、帮助他人、学习好、爱国、勇敢、尊老、爱幼、体谅他人、注重亲情、自保意识、爱护环境、善良、严于律己、分享、正能量、听话、宽容、勤劳、尊敬师长、耐心、诚实。我们可以从这些品质中探析儿童眼中“好人”内在道德品质的观照维度与认可倾向。

儿童在画作中呈现出来的“好人”形象有男有女,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偏爱倾向(见图5)。除了没有明确表明性别的“好人”形象(例如:动画人物“大白”)外,84%的儿童将“好人”的性别定义为自己的同性别。这是由于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他们会产生“要像大人一样”的愿望。这种愿望会导致他们对同性家长或所崇拜的同性人物进行“认同”[13],这也被称为儿童的性角色“同化”。男童中仅有 13%的儿童将“好人”形象定义为异性,这部分儿童大都为8-10岁的年龄偏小的儿童,并且从画作中可看出,这些儿童描绘的女性形象是自己的老师、同学与动画人物。有16%的年龄较长女童(9-11岁)将异性定义为自己心目中的“好人”。总之,小学阶段儿童“好人观”具有偏爱同性的倾向,同时,年龄偏小的男童与年龄稍长的女童会出现将异性设定为心目中“好人”的现象。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社会集体和社会他人)、人与自我是人在处理关系问题时的三个重要维度。“童画”中呈现出的“好人”道德品质也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来划分(见图2)。

  

2 “童画中三种维度的好人道德品质分配情况/

从数据分析得知,三所小学的儿童都最关注儿童与社会这一维度。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儿童在小学时期总体处于“习俗水平”的道德发展阶段,时常表现出保持社会秩序、迎合他人期待的行为。在“保持社会秩序”方面,儿童一旦认可了某种社会秩序,便会遵从并维持这种秩序。例如,在提到乱丢垃圾问题时,儿童X1认可了“垃圾不能乱丢”这一社会秩序后,便会维护这种秩序:“如果说每个人都这样的话(随手乱丢),垃圾越来越多,这个世界就不好了。”在“迎合他人期待”方面表现为,儿童在思考或执行某件事情时,常常考虑这种做法是否符合成人眼中“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儿童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部动机的驱使,即儿童常常考虑怎么做会受到他人褒扬。例如,儿童X2被问及为何主动搀扶老爷爷过马路时,他提到:“如果我扶老爷爷过马路,我爸爸妈妈会夸奖我。”除了儿童与社会这一维度外,儿童也关注儿童与自我的维度。儿童的自主性在小学阶段发展更进一步,他们开始重视“勇敢”、“宽容”、“诚实”、“耐心”等品质。另外,儿童总是重视“保护环境”的道德品质,这是儿童关注儿童与自然维度的体现。

(2)“童画”中“好人”的道德品质前11项

在儿童提出的23项道德品质中,帮助他人、尊老、严于律己、体谅他人、爱护环境、善良、爱幼、正能量、注重亲情、自保意识、诚实为三所小学儿童眼中“好人”的道德品质前11项(见图3)。

  

3 “童画好人的道德品质前11

首先,“帮助他人”这一道德品质在儿童中的认可比例高达72%,儿童倾向于描绘“好人”帮助他人的情境。儿童将“帮助他人”分成了不同类型:

走过自由路,走过步行街,走过迎春路,走过丽水桥……汪小波抱着麦小秋,在D城的夜色里走着……后来,汪小波掬着麦小秋的头,说:“小秋,你看,一个新的太阳出来了。”麦小秋勉强地抬起头,看见一缕正漫过楼顶的金色的阳光。

再次,儿童还较为关注“严于律己”、“正能量”、“自保意识”、“诚实”等道德品质。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后开始接触班级、学校规则,并逐渐将其内化。因此,儿童也注重对自我的约束与要求。他们认为,做人要诚实,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并且要谨记保护自己。

从对各个学段儿童眼中“好人”所需具备的道德品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每个学段的儿童由于成长需求与发展特征的不同,其认可的道德品质也有所不同,因此每个学段各具特色。

其次,尊老爱幼也是儿童较为看重的道德品质,在儿童中的认可比例达到了46%。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儿童也常常能够在这种换位思考中做到“尊老爱幼”。儿童X3在解释“尊老”这一品质时说到:“我看到了老爷爷大把年纪了,在那里过不去马路,我就想到我的爷爷也这么大年纪了,在路上过不去马路该怎么办?于是我就去帮这位老爷爷了。”

一是,“举手之劳”型帮助。这种帮助是在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出于同情心,顺便“搭把手”,不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对于弱者的帮助更多地体现了儿童在这一年龄段同理心的发展。例如,学生H1提到:“她弯下腰,主动扶起摔跤的小朋友。”儿童S3提到:“他走了过去,带着这位盲人过马路。”

最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儿童关注的重要品质。儿童认为,“保护环境”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一件小事,也是“好人”所需具备的底线性道德品质。

(3)儿童眼中“好人”的道德品质比较

儿童往往会以“好的行为”或“好的品质”来呈现其眼中的“好人”。不同的儿童会有不同的认知。我们从不同性别、不同学段的儿童对于“好人”道德品质的认知比较出发,观照儿童眼中“好人观”的异同。

首先,比较不同性别儿童眼中“好人”的道德品质。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等人认为,男女之间存在着道德形成与判断的差异[10];道德倾向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体现在各种道德情境中[11]。研究中的三所小学共100名儿童,其中男童34名,女童66名,他们眼中“好人”所需具备的道德品质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见图4)。相同之处在于:男童与女童都认为,“帮助他人”与“尊老”这两种道德品质是“好人”所有品质中最重要的两项。不同之处表现为:小学阶段的女童对“爱幼”这一道德品质非常重视,相反,男童更注重“自我保护”与“学习好”这两项道德品质,对是否“爱幼”认可度较低。男童H2对“自我保护”的诠释是:在别人处于困境中,帮助是必要的,但是要依据实际情况与自己的能力来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要让自己受伤。这与吉利根的两种道德倾向理论相契合,即男性有“公正”的道德倾向,而女性则有“关怀”的道德倾向[11]

  

4 不同性别儿童眼中好人所需具备的前5项道德品质/

其次,比较不同学段儿童眼中“好人”的道德品质。小学共六个年级、三个学段,其中1-2年级为低学段、3-4年级为中学段、5-6年级为高学段。研究聚焦的三所小学共有低学段儿童31名、中学段儿童37名、高学段儿童32名。三个学段的儿童最关注的道德品质依旧都是“帮助他人”与“尊老”,但从排名第三的道德品质开始,则体现了每个学段孩子的特性。

一是低学段儿童较关注“听话”、“体谅他人”与“勇敢”的道德品质。低学段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伴随着社会角色与角色责任的转变,他们开始转型为“学生”的角色,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因此低学段儿童会注重“听话”这一道德品质;同时,低学段儿童也面临着与幼儿园不同的人际关系,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多了班主任、各科教师与同学等重要他人,他们开始思考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因此“体谅他人”也成为低学段儿童所认可的道德品质;低学段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要接触班级规则,人人都要参与班集体活动,“勇敢”的道德品质也成了他们的关注焦点。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护理学院 2009级本科生两个班共308人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案例教学法为主)164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为主)144人,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平均成绩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二是中学段儿童集中关注“严于律己”的道德品质。中学段儿童处于小学时期的过渡阶段,他们开始渐渐将班级规则与学校规则内化为对自我的约束与要求,因此“严于律己”的道德品质备受关注。

三是高学段儿童既重视“严于律己”又认可“正能量”。高学段儿童依旧延续着中学段儿童的自律特点,“严于律己”还是他们的重要关注点。与此同时,高学段儿童的情感开始出现丰富性、细腻性、敏感性等特点[12]。因此“正能量”也成为他们认可的重要道德品质。在他们眼中,“正能量”就是能够给别人力量,让别人看到之后能够努力奋斗的能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政府部门的财政压力加大,政府部门主导下的为教育行业发展所提供的经费远远不能够满足教育行业的发展需要。在教育经费投入缺乏的情况下加大了财政资金管理难度。

二是,“自我牺牲”型帮助。其中又分为“牺牲时间”、“牺牲金钱”、“牺牲舒适”、“牺牲生命”四种类型。这种“牺牲”型帮助与“举手之劳”有所不同。在这种帮助中,好人需要付出代价,甚至愿意为他人去牺牲生命。例如,有儿童提到,帮助他人致使自己迟到、给山区捐款、给人让座、火灾救人受伤等行为。

儿童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想法与立场,他们有独立的“好人观”,并彰显他们的独特性。儿童“好人观”中包含着儿童对“好人”的外在形象特征与内在道德品质两个方面的判断。小学阶段的儿童倾向于将长相俊美且面带微笑的人认定为自己心目中的好人。女童在这一方面的期待强于男童。关于好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方面,小学生比较注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例如,最认可“帮助他人”的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渐趋成熟,注重与他人的交往,重视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与结果,并把这作为定义“好人”的重要标准。同时,各学段儿童对道德内容的关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低学段儿童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与人际关系的变化,比较关注“听话”、“勇敢”和“体谅他人”的道德品质;中学段儿童已完全适应学校生活,逐渐将班级、学校规则内化,“严于律己”成为他们关注的重要道德品质;高学段儿童的情感开始丰富化、细腻化、敏感化,“正能量”成为他们所认可的重要道德品质。

公路桥梁下部构造对于工程荷载能力的增强和工程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扩大基础加固法、基础加桩法等都是其常用的加固方式。在扩大基础加固法应用过程中,工程建设人员首先应对加固的材质进行严格规范,然后确保基础水平与公路桥梁水平的协调,同时还应在防排水方面进行严格规范;而在加桩法应用过程中,桩体埋深、桩间距、桩材料等都是其把控的重点所在。只有确保这些基础加固方式应用的合理,才能实现公路桥梁应用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儿童“好人观”的特点

“童画”中隐含了儿童对“好人”的体认,向我们全方位地展现了儿童丰富的“好人观”。从资料分析中发现,儿童的“好人观”具有偏爱同性、偏爱同龄人、偏爱特定职业、情境性及可塑性等特点。

1.偏爱同性的倾向

(1)“童画”中“好人”道德品质的观照维度

  

5 儿童眼中好人的性别倾向/

2.偏爱同龄人

有研究证明,儿童通常比较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而喜欢与年长儿童交往又胜于与年幼儿童交往[14]。小学阶段的儿童每天在校时间长达6-8小时,接触最多的就是与自己同龄的同学,在这种接触中相互受到了影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儿童总体而言倾向于将自己的同龄人界定为“好人”,其“好人观”具有偏爱同龄人的倾向。63%的儿童将自己心目中好人的形象定义为与自己同龄的人;而这其中,又有65%的儿童将自己的同学定义为心目中的好人,而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某些道德品质也是他们眼中好人所需的道德品质;还有35%的儿童把“好人”定义为“自己”,这一部分多为年纪较小的儿童(见图6)。

  

6 儿童眼中好人的年龄倾向/

3.偏爱特定职业

“童画”中展现的“好人”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而这些特定的职业又代表着一些具体的道德品质,主要有三种职业受到儿童的认可与青睐。

首先,最受学生青睐的职业是教师。刚入小学的儿童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比家长的话更有威力。调查表明,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的小学儿童为100%)认为,要听老师的话[15]。教师是儿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职业之一,儿童在小学阶段对教师多抱以“尊重”的态度。例如,儿童H4提到:“我认为尊敬师长是很重要的品质,就是见到老师要敬礼打招呼。”在儿童的眼中,老师的行为都是儿童学习的榜样,教师职业是“努力”、“诚实”等品质的代表(见图7)。其次,护士也是儿童关注较多的职业。在儿童的认知中,护士都具有“温柔”、“耐心”、“奉献”的美好品质(见图8)。此外,儿童也较认可军人这一职业。从儿童的画作与访谈内容中发现,男童较常关注军人这一职业。在他们眼中,军人是“勇敢”与“爱国”的表征(见图9)。儿童常常在“解放军战胜日本侵略者(儿童眼中的帝国主义敌人)”的情景中描绘“解放军”形象。

  

7 儿童画笔下保护环境的老师

  

8 儿童画笔下有耐心有爱心的护士

  

9 儿童画笔下勇敢爱国的军人

4.具有情境性

儿童“好人观”不仅会受到社会大文化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家庭、学校等小文化环境影响,重要的是,它会受到事件发生当下情境的影响。所谓情境,“是指事物发生并对机体行为产生影响的环境条件”[16]。儿童“好人观”中呈现的“好人好事”都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中的,具有该情境的特殊性。例如,同一事件若发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儿童可能会有不同的抉择。在讨论“扶老人”事件时,就有儿童提到,如果有人在旁作证或有摄像头拍下自己是行善而非作恶的情况下,便愿意立马上前给予帮助;但若是在人烟稀少的小巷,自己便需要三思而后行。同样,一情境下若有不同人员在场,儿童也会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判断与选择。如儿童X4在回答自己为什么会收拾垃圾时提到:“如果爸爸妈妈在家,我能主动捡起垃圾,我爸爸妈妈一定会夸奖我。”这种情形的出现,在于年幼儿童还未能形成坚毅的道德意志,有时在面对选择时并不是受到内心信念的驱使,而是外在力量如家长、老师的表扬等引导所致。

其次,还可以看出《纽约时报》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都多于《中国日报》;而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中国日报》多于《纽约时报》。这反映出中国记者在报道“一带一路”使更多的强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而美国记者则多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词汇来暗示他们对中国“一带一路”的看法,且多用没有行为目标的行为过程,反映出他们对此战略的不重视与漠不关心。

5.具有可塑性

儿童的身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发展着,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极强的可塑性。儿童的“好人观”亦是如此,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好人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儿童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一次次学习与选择的结果。例如,儿童H5提到了自己以前认为好人一定要绝对诚实,可后来她才明白,有时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好”。

综上,可以看到,儿童的“好人观”是儿童天性的表征,具有同性别偏爱、同龄偏爱、偏爱特定职业、情境性、可塑性等特点,具体表现如下:小学生在呈现自己心目中的“好人”时,多倾向于将“好人”定义为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年龄偏小的男童与年龄稍长的女童会出现将异性设定为心目中“好人”的情况;小学生的“好人观”具有偏爱同龄人的倾向,甚至把“自己”定义为“好人”;小学生在定义“好人”时还较青睐教师、护士、军人等职业。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下会作出不同的道德判断与选择,其“好人观”具有情境性。儿童的“好人观”具有可塑性,需要我们抓住“德育关键期”,给予正确的引领。

四、儿童“好人观”的成因

儿童“好人观”的形成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成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儿童的生活经历、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儿童的想象等源于儿童个体的因素,家长的“言传身教”,教师德育信念,同侪文化及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儿童“好人观”的形成是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5个因素对儿童“好人观”的形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建构出了儿童在“童画”中呈现的“好人模样”,即“好人”的外在形象特征。在儿童眼中,“好人”的外在形象千差万别,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但是,儿童不管是描绘还是描述“好人”的外在形象,大都偏爱呈现“面带笑容”、“长相俊美”的形象。

实验1 仿真中大信号相关参数设置为:1/Ts=38.4kbps,Ncs=32,Tsc=1.2288Mcps,fs=90.8304MHz;机密信号相关参数设置为:1/Tw=19.2kbps, Ncw=64,Twc=1.2288Mcps,fw=90.95328MHz.信噪比SNR为机密信号相对白噪声的比值,采样率为908.304MHz.

第二,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影响儿童“好人观”的重要“潜课程”。家庭是儿童最熟悉与信任的环境,是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引路人”。家长自身的道德观与“好人观”、家长“言传身教”的榜样效应、家庭德育内容及方式等都是儿童德育的潜课程。

第三,教师德育信念特别是教师关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教学与德育之关系的信念[17],在儿童“好人观”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于儿童的示范效应也对儿童“好人观”有着重要的濡染作用。例如,研究中有儿童描绘了自己的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学校义务捡垃圾的画面,而在访谈中该儿童提到很钦佩老师的做法并表示要向老师学习。

第四,同侪文化同样影响儿童关于“好人”的判断。同伴的行为、喜好、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是儿童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儿童在与同伴一起生活、交往的过程中,或是潜移默化地使彼此间的价值观逐渐趋同;或是为了得到同伴的认可或接纳,调适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儿童在择友时会表现出明显的趋上性特点[18],即儿童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为朋友[15]。因此,当自己同伴的行为受到认可与赞扬时,儿童也可能会对这一行为进行认同与内化,进而逐渐影响自己的“好人观”。

第五,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同样塑造着儿童的“好人观”。今天,儿童能够越来越早地、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潜在地影响着儿童的价值判断,无形地捆绑着儿童的“好人观”。例如,媒体前段时间一直曝光的“扶老人”事件在“童画”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同时,由于相关报导多有“扶老人被讹诈”的情形,这使得儿童在面对“该不该扶老人”时会出现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帮的想法。儿童H6在回应“扶老人”问题时提到:“以前可能会立马上去帮,现在会当心,但可能还是会去扶,因为有监控,不过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基于 “好人观”的儿童德育

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等是课程与教学目标设置的前提[19]。德育课程更应如此。既能将人类社会复杂的道德、伦理、法律等内容简明化,又能考虑到儿童的真实生活境遇。 这种“涉已的道德课程”[17]整合着儿童对道德的态度、需求、兴趣,贴近儿童的利益与需要。儿童的“好人观”蕴含着儿童有关道德的知识、经验、需要、兴趣等,既是德育内容选择的重要“筛子”,也是德育的重要基点。

1.儿童“好人观”:德育内容选择的重要“筛子”

德育不是成人对儿童单方面的灌输,而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了使儿童能够真正投入于这种互动,德育内容的选择就至关重要。儿童“好人观”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知识经验、个人兴趣与内心所需,既是儿童共同认同的内容,也应是德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筛子”。

压实膨润土混合物自由膨胀-收缩、限制膨胀-收缩过程的特征点见表4和表5。其中, 收缩量是指膨胀稳定与收缩稳定之间体积的变化率差值。

一方面,基于儿童“好人观”中对“好人”外在形象的重视与对“儿童与社会”关系的关注,德育可设置“交往礼仪”、“人不可貌相”、“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在社会中生存”等主题方面的内容。

另一方面,基于儿童对于“好人”道德品质认同的差异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德育内容:第一,基于儿童对“好人”道德品质认同的前10项,来设置以每一种品质为主题的德育主题。第二,兼顾不同性别儿童在道德品质认可中的差异性,设置具有性别针对性的德育内容。第三,将各学段儿童在道德品质上的异同点视为设置德育内容的标杆之一。低学段儿童的德育应该设置“承担学生职责”、“处理同伴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使他们学会如何适应小学新生活、如何与同伴和谐相处;对于中学段儿童来说,应该设置“自觉”、“律己”的德育主题,使他们认识到,严格要求自己是成长的象征;高学段儿童即将进入中学学习,离社会更进一步,需要发展其丰富的情感,教会他们在社会生存中应遵守的规则,因此,德育内容应聚焦于“表达情感”、“遵守社会规则与法律”等主题。

2.儿童好人观的特点德育主题设计的逻辑依据

儿童的“好人观”特点鲜明,极富儿童特色,它向我们直观、生动、丰富地展现了儿童独特的道德世界,使我们能从中不断挖掘出新事物来运用于德育主题的设计:其一,基于儿童对“好人”的性别偏爱特点,在德育内容设计过程中需顾及男童与女童不同的性别偏爱倾向,用受儿童认可的同性别榜样去引导、鼓励儿童。其二,儿童的“好人观”偏爱同龄人,因此德育内容设计应该去天才化、去英雄化、去伟人化,力求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寻找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同龄人的“好人好事”作为德育案例。其三,儿童对“好人”有特定职业偏爱,因此,德育主题的设计也最好将职业角色与道德品质联系起来,既能使德育内容更加生动,又能达到让儿童了解不同职业,尊重每一份职业,明白职业不分高低贵贱的目的。其四,儿童的“好人观”具有情境性,因此德育主题还必须注重对儿童道德意志的培养,培养儿童坚毅的德性。最后,由于儿童“好人观”具有可塑性,我们在设计德育主题时要找寻儿童道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抓住关键教育时机,尽量运用一切能够正确引导儿童的力量。

总要做一个了断的,也许,易非那么坚强,根本不在乎我对她的伤害。对于她来说,我或许根本微不足道。陈留的话在心底打着漩涡。他想了想,终于开了口。

3.儿童好人观的成因德育实施方式考量的基点

儿童对“好人”的体认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好人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实施德育时应将相关影响因素作为具体维度加以考量:第一,儿童个体的因素是其“好人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其中,生活经历是影响因素的重中之重。鲁洁曾就生活、道德、道德教育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她认为,道德的学习应该是生活的、实践的,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20]。因此,我们要重视并利用儿童生活中关于“好人”的点滴感触,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实施道德影响。同时,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尊重儿童的想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也有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第二,家长、同伴、老师是儿童道德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家长的“言传身教”、同侪文化、教师德育信念也都是儿童“好人观”的重要成因。因此,注重家长、教师、同伴的榜样作用,教导儿童懂得从他人身上发现“善”,教会儿童明辨是非是德育实施的重要考量。第三,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也应是德育实施的考量维度之一。在德育过程中,应尽量规避媒体带来的不良价值观引导,发挥媒体的正确价值导向作用。例如,可利用新媒体向儿童直观地展示“道德故事”,为儿童提供有利于儿童品行养成的书籍等。

提前点火(发火)点处曲轴和活塞位置如图2所示。发动机转速快,每一转所用的总时间减少,相同时间内,所转过的曲轴转角变大。如果要保证混合汽燃烧时间不变,只有随发动机转角速度增加,而延长或提前点火角度。变化的是发动机转速、点火提前的角度,基本不变的是用来使混合汽燃烧所需的时间,如图3所示。

儿童的“好人观”与儿童道德成长息息相关,是走进儿童道德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德育内容确定的重要基础,是研制适切儿童德育内容的重要前提。现存德育课程的取向与内容都需基于儿童的“好人观”而设置,力求贴近儿童,适合儿童,有利于儿童正确道德观的培养。

注释

① 文中的“S1、S2、S3、S4、S5”表示研究中S小学的5名儿童;“H1、H2、H3、H4、H5、H6”表示研究中H小学的6名儿童;“X1、X2、X3、X4”表示研究中X小学的4名儿童.

当今,在世界发展迅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国家的硬实力表现为经济实力以及国防实力。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我国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取决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我国企业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以提高自身在世界竞争潮流中适应市场的实力。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5.

[2]Crosser S.Emerging Morality:How Children Think about Right and Wrong[J].Early Childhood News,1996(1):11.

[3]Robert Coles.The Moral Intelligence of Children:How to Raise a Moral Child[M].Plume,1998:43-56.

[4]吴 扬,高凌飚.“画图分析法”——教育现象与观念研究的新视野[J].全球教育展望,2012(1):30-36.

[5]Cherney I D,Seiwert C S, Dickey T M,et al.Children’s Drawings:A Mirror to Their Minds[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1):127-142.

[6]Brooks M. Drawing, Visualisation and Young Children’s Exploration of “Big Idea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9(3):319-341.

[7]Cathy A.Malchiodi.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解读儿童画[M].李 甦,李晓庆,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5,28,27.

[8]Haney W,Russell M,Bebell D.Drawing on Education:Using Drawings to Document Schooling and Support Change[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2004(3):241-272.

[9]严 虎.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34,33.

[10]Gilligan C.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J].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1983(2):39-40.

[11]李伯黍,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4.

[12]李家成,卢寄萍.“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改革研究报告[R]//叶 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82-207.

[13]边玉芳.儿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210.

[1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251.

[15]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4,98.

[16]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372.

[17]谢 翌.教师信念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4,189,196,186.

[18]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12.

[19]拉尔夫·泰勒(Tyler,R.W.).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照本[M].罗 康,张 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6-16.

[20]鲁 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3-7.

 
谢翌,潘安童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