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让小学语文教学“文以载道”

更新时间:2009-03-28

科学的语文教学理念,必须兼顾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征和人文性特征,让小学语文教学“文以载道”无疑很好地满足了这一教学诉求。借助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不仅可以实施基本的识字教学、语言教学,还可以实施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理想教育、求实教育、道德教育等。对此,语文教师在实施“文以载道”教学时,要尽量保持自然,避免出现过多的斧凿痕迹,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实施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挖掘信息,贯彻爱国教育

在小学教育的目标体系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中华民族实现传承、复兴的中坚力量,小学生只有从小树立起积极的爱国情感,拥有民族和国家的自豪感,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才会拥有更加积极的学习动力,在未来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小学语文教材体系当中,有很多内容都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这就为“文以载道”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积极挖掘语文教材资源和课外相关资源,从多方面搜集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语文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正如法国作家雨果的观点: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人,很难谈得上热爱自己的祖国。在语文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爱国教育的渗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语文语言知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相关学习素材中发掘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让学生树立起热爱祖国和人民的积极情感,从而构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能够激发出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增强个人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二、汲取营养,开展人文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面非常广,其中有很多的人文教育元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汲取营养,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说,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开展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所以,教师不能一味进行语文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还需要对教材中的人文教育素材进行挖掘、归类、总结、整理,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和思想内涵,也可以结合文章中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和真实经历实施教育,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背后的精神内涵进一步熟知,感受到其中独特的人文光辉,促进个人积极情感的发展。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文章主要讲述一位父亲不顾劝阻,冒着生命危险,怀着坚定信念,经过38小时的挖掘与种种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3位同学的故事。文中表达了对伟大父爱的称颂,同时,教育学生要热爱家庭、孝敬父亲,在现实生活中多理解父亲。

三、体验角色,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内容,不同于基本的知识教育,很多都能摆脱强制性、灌输性的教学弊端,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其中的情感特征和艺术特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初始时段,对生命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对生命教育素材的发掘与整理,让学生发挥个人的主体作用,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价值与意义,从自我体验与生命感悟中实现精神、情感的升华。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学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对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创设出体验式的生命教育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充分地参与到生命体验活动中来。如在《触摸春天》教学中,主要讲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盲女孩,在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意外捕捉到一只花蝴蝶的情境。文章虽然短小精悍,语言简洁,但是却意境隽美,所蕴含的生命道理非常深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命的内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到户外,蒙起双眼,用自己的触觉感受户外动物、植物的生命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和理解文中主人公感受到“蝴蝶飞翔”时的生命感知和快乐体验,明白生命的美丽与力量,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加强水源地综合整治,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严格执行饮用水保护和取水许可制度。落实水污染总量减排,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废水。编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治理与修复,关闭非法砂场、碎石场107家,私挖滥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开展一号冰川、柴窝堡湖等重点水源涵养区生态治理。

四、联系现实,进行挫折教育

小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相对较弱,没有掌握足够多的生活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遭遇困难和挫折。基于语文课程的品德教育功能和引导性功能,教师要加强课程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逐渐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自信。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整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压力。只要细心钻研,教师就会发现语文教材中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开展挫折教育的素材,可以稍微加工,使其可以服务于小学生挫折教育的现实需要。如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教学中,文章不仅是要表达和弘扬科学研究、质疑探索的精神,也告诉人们成功多是建立在失败和问题之上。每一个追求成功和真理的人,都应当具备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质疑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如果轻易被打倒,那他将会与真理和成功擦肩而过。再如,在《七律·长征》的教学中,文中所体现出的长征精神,也是教师实施挫折教育的优质素材。教师可以通过长征故事的讲解、影视片段的放映、长征精神的宣传等多种途径实施挫折教育,让学生能够从“长征”中发掘出对自身生活、成长有用的东西,从而顺利实现挫折教育的目标。

五、读写结合,渗透情感教育

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更是培养学生情感思维的关键途径。俗话说,文如其人。学生阅读他人的文章,本身也是学习他人的过程;学生自己创作的过程,也是自我表达、展现的过程。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借鉴他人、提升自我。因此,教师要把握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自由阅读、读报、看新闻、写日记、写作文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小学语文读写课程的情感教育,需要丰富学生的思维感情,学会思维发散,加深思考感悟的能力,进而使学生在写作中更真实地透露自己的思想。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自主权,多让学生开展阅读反思和独立创作,将阅读体验与自己的生活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立情感。如在《纪昌学箭》的寓言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生活智慧,也可以让学生对寓言故事进行仿写、扩写,或者写自己对寓言故事的感悟,也可以写寓言故事对自己生活的启示。如此一来,无论是学生在阅读环节,还是在写作环节,都能在“文以载道”式的学习环境下对文中的“道”进行探索、收集、感悟、体验和应用,最终实现个人知识、智慧、能力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就在两个人喋喋不休之时,我发现坐在一旁的小孩,瞪着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的爸妈,闪着泪花,但没有哭出来。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图书工具性特征,还要突出人文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增强“文以载道”的教学观念,通过科学的教学组织与设计,在语文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做到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相互依托,在文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品德教育,努力实现“文以载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快乐学习,在课堂外健康成长,真正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燕.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文理导航(上旬),2014,(34).

[2]张春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文以载道原则[J].经营管理者,2013,(24).

[3]蔡一鸣.文以载道——试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2).

[4]石哲菁.古诗文诵读: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力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

[5]赵欣.文以载道立德树人——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教师,2014,(03).

[6]王英茹.“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语文教学之思考[J].课外语文,2016,(09).

[7]朱寿琴.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下旬刊),2013,(24).

 
黄少敏
《黑河教育》 2018年第05期
《黑河教育》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