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体育教科书如何建构中华体育精神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华体育精神是指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和思维心理活动的集合[1]。这一心理的意识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具有“可建构性”,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与表现形式。有学者认为,通过竞技比赛、日常锻炼、媒体传播、社会互动,可以建构中华体育精神[2]。还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学校体育功能的充分利用、体育氛围的良好营造、体育运动价值观的正确树立等,形成价值构建的长效机制。发扬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以推动体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利用媒体的多重宣传作用来推动体育精神的发扬和光大,这些也是建构体育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众多的建构途径中,人们却忽略了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教科书,以及它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作用。

体育教科书作为体育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体育课程实施的载体,拥有全国最多的受众,是建构中华体育精神的最好载体。体育教科书建构中华体育精神可以提升体育课程的价值,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本文拟通过对百年体育教科书文本建构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和途径进行分析,总结其建构的特点,为能更有效地发挥当代体育教科书构建中华体育精神的功能提供一些建议。

从图中可以看到,体系的总能量随着实验的进行时,明显的在后段的波动幅度减小了,并且趋于稳定,与图5相匹配,体系的能量与温度波动一致,同样说明体系相对稳定。

一、百年体育教科书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

1.从简单到全面不同时期的体育教科书承载了中华体育精神的丰富内涵

中华体育精神具有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等丰富的思维意识和内容。从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看,它建构中华体育精神是一个从简单到全面的过程。从清末到当代一百多年里,不同时期的体育教科书承载了不同的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其内涵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丰富。

(1)从立“明伦理、爱国”之根基,到团体精神的培养:早期体育教科书的中华体育精神启蒙

(2)从爱国主义到集体主义:一九四九年后的体育教科书汇集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全部内容

The most common toxicities are skin rash and hypomagnesemia[61,62]. To prevent severe skin toxicity,preventive skin treatments are often performed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cetuximab.

最后,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以下学习目标:知道急救电话沟通的注意事项知道并能判断出血的类型;说出止血的方法;知道人工急救的方法;学会止血包扎;学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基本方法。

1940年教育部发布了《修正初级(高级)体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提出“培养公民道德,发扬团体精神”。课程实施方案规定“运用各种运动之组织规约,训练学生遵守纪律、诚实公正、团结合作、勇敢奋斗等精神与行为,以培养学生高尚健全之品格”[3]。课程实施方案鼓励学生组织各种运动,“籍以培养其自治能力和服务经验”,通过体育表演“激励精神,砥砺技术”。方案还规定,在课程考核中对从事体育活动时所表现的精神态度和行为给予评价,其考察内容有:“1.是否能服从师长、队长及裁判员之命令;2.是否忠实遵守一切规则;3.是否能诚实、公正、守信、合群;4.是否有创造、积极、进取的精神;5.是否有领袖的才能”。同时也要求“教员以身作则显示真正之体育精神”[3]。总之,为了建构学生的体育精神,从课程目标到教学方法的采用,再到课程考核,都将体育精神的建构贯彻到每一个环节。

实验中将两组电池组分别置于高温和低温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考虑到两组电池组可能存在性能上的差异,所以在实验中将同组电池组进行了高温和低温的两组情况进行实验。表1为电池组不同温度下放电50%后的的剩余容量情况。

权巍,赵云秀,韩成,等.基于立体图像感兴趣区域及对比度的舒适度评价模型[J].光子学报,2018,47(12):121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体育教科书内容,除了强调学生个人精神的培养外开始加强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如在《东北区高级中学体育试用教材》中就规定:“进行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刚毅的、勇敢的,并且具有组织性、纪律性与集体主义精神的正在成长的一代青年男女,使他们将来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最优秀的祖国建设者和保护者。”[5]

1961年的《小学(中学)体育教材》提出,“通过体育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他们勇敢、坚毅、朝气蓬勃、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和集体主义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强调“游戏教材和体育基本知识教材,要有鲜明的思想性”[3]。通过武术教材,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敢、顽强、爱祖国和民族自豪感等优良品质”[6]。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以及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首次进入了体育教科书的内容。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材》提出了“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地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逐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生动活泼、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7]。这一时期由于“文革”刚刚结束,“文革”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建构内容还有鲜明的“文革”特点,但是教材有关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了。它通过教材内容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要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要热爱集体、生动活泼,要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要求外,也在体操队形和日常队列的教材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7]。并把严肃整齐的解放军的光荣传统,融入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之中。

在清末民国时期纸质媒体不发达的情况下,体育教科书在传递中华体育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了在小学、中学开设体操课。体操课的宗旨是“立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以培养国民之善性”、“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立有理之习”;高等小学堂的培养要义是“志气勇壮,兼养成其乐群和众动遵纪之习” [3],这一阶段的体育教科书主要译自日本,它们对体育精神的培养仅仅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强身健体,培养一个国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礼节。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之习”, “且使精神快活刚毅,并养成守规律尚协同等之善习惯” [4]。通过体育使学生懂得日常交往的礼节,掌握如何融入集体生活的方法。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体育教科书只是在编辑大意中提及体育对个人精神的建构。“明伦理”,明的是以传统儒家纲常为核心的伦理;“爱国家”,爱的是封建专制的大清皇朝;而“国民善性”也指的是建立在儒家修身基础上的“善性”。1912年的小学教育及课程表,以及1916年的国民学校令中的体操要旨都是“活泼精神,兼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以强调个人精神的养成。

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教科书开始提出个性教育的培养,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合作和生动活泼的思想作风与良好的社会公德,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3]。这一时期开始突出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创造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与社会公德,塑造合格的社会公民。体育精神的建构,从一味强调社会与国家层面的奉献精神,转向要加强学生个体从身体到精神的全面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经济体制开始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与此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内容增加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3]。上述竞争、创新和应变的体育精神,与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契合,体现了体育精神与时俱进的特点。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对标准做了修订,首次提出体育道德的概念。认为体育应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8]。体育教科书中界定了体育道德的概念:“体育道德是体育活动参与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体育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他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2)在体育活动中不故意伤害他人;(3)在体育比赛中遵守规则和服从裁判;(4)做体育比赛中的文明观众。”[9]体育教科书教导学生在比赛和训练中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拓宽了道德行为规范的领域,丰富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

2.路径选择的多元化中华体育精神传播的主渠道

(1)从教材的例言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播路径有限

体育教科书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主要通过制定体育课程目标、设定教学方法、提出教学建议、明确教学内容以及考核体育课程等多种路径来实现。

清末民国初期,体育教科书仅在要义与例言中提到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且篇幅很少,如1904年仅在体操要义中提出“鼓舞其精神,兼养成其群居不乱、行立有礼之习” [3]。编者查阅1904年到1922年之间的体育教科书30余本,发现只有部分教科书在最前面的“例言”中,阐明教科书“是编之定义在涵养儿童之德性,鼓舞活泼精神,唤起国民之思想”[10],或注明编辑大意是“活泼精神,兼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11],或提出体操科之目的“为活泼精神、养成守规律尚协同之习惯,体操科之副目的乃陶冶精神一方面也”[12]。偶有提到体操对学生的意义,但大部分教科书没有相关内容。

1929年的课程标准中,通过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要点两个方面,提出了对体育教师传播中华体育精神的要求。教科书中也在编写说明和教学目的方面涉及了体育精神的内容。如1933年张天百编写的《初小体育教本(第八册)》,提出体育的意义、体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勇敢、敏捷、忍耐、诚实、公正、快活等个人品格,并牺牲、服从和和协、互助等团体精神”[13],在游戏中培养“诚实、忠心、公正、谦虚、勇敢、敏捷、忍耐、服从、牺牲、互助、合作等”[13]品质。1942年的课程标准,从课程的目标、教学要点的总论、教学方法、成绩考核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建构体育精神。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育教科书也仅从这几个方面将体育精神的培养纳入教学内容。

(2)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材的学科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途径日益多元

1950年颁布的《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点中提出培养学生的中华体育精神。1954年出版的《东北区高中(初中)(小学)体育试用教材》从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如在“体育的目的”中,“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刚毅的、勇敢的,并且有组织性、纪律性与集体主义精神的正在成长的一代青年男女,使他们将来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最优秀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在“体育的基本任务”中,“培养纪律性、果断性、坚持性、勇敢性、主动性的精神;加强同学间的团结友爱,以及对委托事件和争取本班与本校荣誉的责任感”;在“体育实施的方法和条件”中,“培养各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中,“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培养学生迅速、灵敏、力量、刻苦耐劳等身体能力,以及勇敢、果断、坚持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的精神”[5]

检查燃油、润滑油及冷水,不足时应加够。将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液压油泵手柄置于分离位置,调整手柄置于中油门位置后再进行起动。

1922年国民政府进行了学制改革,1929年颁布的一系列课程暂行标准中,体育课程目标有比较大的变化,而且内容更加丰富,“培养勇敢、敏捷、忍耐、诚实、公正等的个人品德,并牺牲、服务、和协、互助等团体精神”[3]。这时的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强调学生个人精神的培养,而且开始注重学生团队精神的发展。这些培养个人吃苦耐劳、诚实勇敢、公平公正等体育精神的内容开始在体育教材中体现,团队精神也得以提倡。

此教材不仅在教学各环节中灌输中华体育精神,而且在具体的运动项目训练时提出了对应的中华体育精神培养要求。如体操与田径中队列的基本动作和队形变化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朝气以及秩序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跳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精神;游戏则能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敏捷、迅速以及团结合作的品质与能力,并养成其纪律性与活泼愉快的精神;冰上运动可以培养动作的机敏、勇敢、果断和增强持久耐寒的能力。体育精神的培养开始与教材的基本内容结合,相较于清末民国时期单纯通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规定来建构体育精神,建构的途径越来越丰富与多元。

再如1961年的《小学体育教材》,教材编写说明中的基本任务和编写原则提出了体育精神的建构内容:“悬垂摆越教材具有实用意义,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和解放军的战斗故事生动地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完成任务的信心,对他们进行勇敢和克服困难的品质教育。” [14]这是体育教科书第一次将运动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现实结合,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培养,避免了体育精神的说教式教学。这套书还通过“体育基本知识”中伟人的事迹和抗日战争的故事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其合作、勇敢、顽强、爱国的品德。

2001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贯彻在体育教育的各环节。一方面,体育课程标准在课程的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实施、教材编写的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内容,并专门把中华体育精神的培养列入学生体育课的评价指标,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体育教科书增加了重大比赛、伟人、体育明星的案例,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植入案例教学,使中华体育精神在学生的日常体育课学习、课外体育锻炼中得到内化,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当代体育教科书应该如何建构中华体育精神

1.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体育教科书建构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15]。意见为教科书的编纂及教学的全过程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体育教科书中蕴含的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吻合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从小学到大学使用的《体育与健身》是一套面向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横跨4个学段的教科书,其中小学到高中阶段有教师用书,初中到大学阶段有学生用书。它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编写的,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文本,它的教学内容不但在时间、空间上跨越了古今中外,而且还涵盖生理、运动原理与方法、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学科的知识。它以体育教育的方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和教育价值。当前教科书改革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体育教科书的建设,通过体育教科书建构中华体育精神,来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教育,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呢?其中最关键的是需要充分发掘体育教科书的德育内涵,丰富体育教科书中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体育教育的实践紧密结合。

2.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科书的支架系统的编写全面拓宽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途径

当代的体育教科书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需要拓宽多种途径,不仅要通过体育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定,还要在具体编写教科书的时候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渗透到每一个知识点。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将中华体育精神内化于学生;通过课内和课外的体育活动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融入学生的行动中。如通过教科书的支架体系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融入其中。支架是教科书编写者为读者设计的、以便读者可以最快捷、最方便地使用教科书的手段与工具,也叫作助读系统。它包括技术性支架和教学性支架。技术性支架就是帮助目标人群自如有效地使用教科书的手段,是使用教科书的辅助工具,包括前言、目录、索引、使用说明等。教学性支架就是帮助目标人群教、学教科书的手段,是学习教科书的小帮手,包括前言、目录、小结、作者简介、教学步骤、教学提示等。有些支架既可以是技术性的,同时也是教学性的,只要它有助于师生对教科书的使用和学习,如附录、前言、词汇表、页末的注释和参考文献等[16]。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的第5章“田径”为例,教科书的支架系统包括了学习的目标、知识窗、你知道吗、想一想、试一试、测一测、奥林匹克格言、各种跑的提示、运动的演变等多个支架系统,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所学的内容。这些内容图文并茂,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和视觉效果。如果把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通过这些支架融入其中,学生更易于阅读和接受,教学也更易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2.3 血清CXCL12、IL-33的相关性及对AI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XCL12与IL-33呈负相关(r=-0.688,P<0.05)。根据ROC曲线进行分析后发现,血清CXCL12的曲线下面积为0.829(95%可信区间0.731~0.915),其截断值是8.32 ng/ml,灵敏度77.39%,特异度73.28%。血清IL-33的曲线下面积为0.782(95%可信区间0.690~0.873),其截断值是58.38 ng/ml,灵敏度83.37%,特异度66.65%。

3.教科书插图体育教科书建构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方式

插图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一同承担教育功能。从现象学对意识分析的角度来看,图像比符号更具有“知觉”的直观特点[17]。插图是体育教科书的重要部分,插图直观,能补充说明教学内容,有时候甚至超过文字的功效,不仅能吸引学生阅读,还具有建构中华体育精神的功能[18-20]。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一方面通过名人的插图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坚强勇敢、爱国奉献的精神。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2012年5月第1版)第5页,插图为毛泽东七十三岁时畅游长江的图片,通过伟人的举动鼓励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2009年3月第3版)第48页王军霞参加奥运会时跑步的插图,意在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锻炼意志品质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名人和伟人的图片,对学生中华体育精神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一些自画图片的面部表情变化,告诉学生哪些是勇敢的表现,哪些是不正确的做法。通过图片一目了然,甚至不用文字说明,就能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容传递给学生。

三、结语

体育教科书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爱国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勇敢、坚毅等品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建立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还有助于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凝聚全社会公民的精神和力量,为建设和谐社会助力。百年体育教科书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建构不仅在内容上从简单到丰富,而且建构途径也从知识传授扩展到精神内化。当前,体育教科书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建构中华体育精神,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 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47.

[2]张 淼.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构建[N].光明日报,2013-11-19(6).

[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春醲.订正小学校体操法[M].上海: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二年:1.

[5]东北区行政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东北区高级中学体育试用教材[M].沈阳:东北人民出版社,1954.

[6]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中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7]中小学通用教材体育编写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试用本)中学体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86.

[8]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王 健.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11.

[10]孙 掞,徐绍会.表情体操法[M].上海:科学书局, 1908:1.

[11]徐傅霖.体操[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1.

[12]孙 掞.新体操讲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1.

[13]张天百.初小体育教本第八册[M].上海:世界书局,1927:4.

[14]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小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Z].2017-09-26.

[16]石 鸥,张 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呼唤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J].课程·教材·教法, 2016(9):14-19.

[17]孟久丽.道德镜鉴:中国叙事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M].何 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13.

[18]陶芳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科书的思考与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5):51-56.

[19]吴小鸥,张 瑞.“国家至上”的国民性改造——基于 1933 年《(新课程标准适用)复兴公民教科书 (高小)》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2):49-53.

[20]王独慎.意境空间与性情涵养——清末修身教科书中的德育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8(1):55-62.

 
刘斌,杨壁维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