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休闲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研究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之路,即是作为个体与社会的人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之途,由此,在科技与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现代社会,休闲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休闲已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特征之一。休闲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成为我国人民大众的重要社会文化活动内容,休闲体育产业亦正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新的增长极。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体育产业至2025年实现5万亿的宏伟目标,给中国体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之后国家体育总局连续出台若干文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及《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3]提出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等发展原则,极力倡导休闲体育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以形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休闲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以及区域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态势。

我们必须了解:写作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样,作文教学与生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们不可能凭空写出文字来,而教师的教学也不可能脱离生活素材,只教给学生一座空中楼阁。新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收集大量生活素材,鼓励他们表达真实内心,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在休闲时代背景下,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贵州省从实际出发不断推陈出新,明确提出“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为贵州休闲体育事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计划到2020年,“打造一批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的民族特色体育赛事,建成若干运动休闲示范园区,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450亿元”[4]。诚然,贵州既是天然的休闲体育王国,又是闻名于全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大省。那么,在休闲时代背景下,结合社会发展要求与体育学科专业建设的本质特点,如何确切地把握好休闲体育与专业建设的关系问题,使高校专业建设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休闲体育专业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二、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休闲体育专业自2007年首次获批招生,到2014 年5月,我国已有近40所高校设置了休闲体育专业,休闲体育呈现短时间发展迅猛的态势。但因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时间相对较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应进一步加强。[5]如何更好地进行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我国高校须切实解决好的问题。[6]当前,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我国休闲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还相距甚远,需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发展的质量。

(一) 学科界定尚有争议

对休闲体育概念的界定,凝聚着人们对休闲体育本质与规律的探索,以及对休闲体育科学的正确认知。可以说,对休闲体育概念的准确界定,能提高休闲体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休闲体育的学科建设,能不断丰富其内涵,有利于学界交流,扩大其影响力。因此,对休闲体育的准确界定对其发展是十分必要的。[7]然而,自休闲体育进入人们视野之日起,至今学界对休闲体育的界定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休闲体育进行了阐述,形成的概念有近百种之多,对其概念认识不清晰,不利于休闲体育学科的发展。

休闲体育研究者要研究如何在遵循学术规范与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如何在发挥本学科的固有属性特征的基础上,借鉴与学习其他学科的经验与知识,逐步与其他学科交融发展,避免脱离实际的随意创新或闭门造车。[8]因此,如何在休闲时代背景下,诠释休闲体育内涵,揭示休闲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是建设好休闲体育专业的重要前提。

很多老年人更喜欢护理员年轻一些,“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跟年轻人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心里就高兴。”可是,养老护理员缺口很大,年轻人就更少了。

(二)专业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准确

休闲体育作为一个新学科的出现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体现。休闲体育专业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怎样健康地发展,怎样科学合理地构建休闲体育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发展走向以及如何构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是当前休闲体育专业面临的客观问题。[9]休闲时代背景下,休闲体育的专业定位应以“创新”—“思考”—“休闲”为核心。

将休闲体育专业从其他专业中分离开来,要与传统的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专业区分,要形成本专业自身特色的、区别于其他专业的课程。哪些课程是主干课,哪些是基础课程,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程,以及各课程的比例如何等,均应联系教学目标深入思考。要结合社会、学科、学生三者的发展要求来突出其特色设置。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时,要根据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要求,主动体现休闲体育专业特色的课程,“休闲”的特色与“体育”的本质都不能偏颇。同时专业运动技能课的开设要紧跟时代潮流,将人们喜爱的时尚的健康的运动,比如将网球、瑜伽、高尔夫等休闲特色强且市场效益好的项目设为必修课,将篮球、羽毛球、足球、沙滩排球、田径之类的传统竞技项目术科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并对传统竞技项目实行休闲化改造。这样既能避免与就业市场的脱节,又能避免专业术科课程培养的顾此失彼。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为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三种。研究型人才是指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体系、扎实的科研方法与能力、能在各领域独立创新地完成好工作任务的高层次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在掌握良好的诸学科知识基础上,了解相关知识体系的同时,具有十分突出的应用操作能力的人;复合型人才是指拥有基础学科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的全面均衡发展的人。而社会真正需要的将是既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管理者、能对项目产品进行开发设计又具有休闲体育运动技能的专业人才。[10]“懂设计,会运营,会指导”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休闲体育并非一种单一化的运动项目发展,与其紧随的是与其他领域相互融合的内容,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的合格人才还必须具备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旅游学等多学科交融的知识与相关专业领域的能力。但是,我国各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很大的差异,没有形成共识,基本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以“研究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暂为空缺,可见,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极易忽视休闲时代背景下人才的核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准确清晰的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将直接影响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建设,也将导致学科发展,后劲不足,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

(三)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基于以上优势,宁夏具备大力发展人身险业务的契机,可针对沿线国家的风险特点,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风险咨询服务,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及形势研判,切实做好风险管控,并为境外务工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为“走出去”企业减轻后顾之忧;在加强与中东、中亚等地区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中,可配套提供意外险、健康险等产品及服务,进一步提供完备的保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保险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海外承保、理赔作业、救援等境外服务网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效网络依托,加强国际合作,推进保险业国际化。

4.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2.课程内容设置的专业特性不够突出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存在专业特性不够突出的问题。其一,休闲体育专业同质化课程设置较为突出。如休闲体育区别于他物的本质特征,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将来的职业走向之间沟壑尚深,具体表现在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其二,技能专业性课程不足。如对学生的体育营销能力的培养,就需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改变以往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仅仅强调单一的服务意识相对忽视学生专业运动技能培养的现状。相关学科课程开设过多,导致比例过大,从而降低了对学生在休闲体育学科专业理论与运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要求,由此冲淡了休闲体育课程的地位。这样的课程设置误导了学生的兴趣或方向,致使学生对技能的学习相对忽视。可见,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影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

3.学科与专业术科课程联系不够紧密

休闲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理论支撑,通常休闲体育研究应当快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只有具有充分的科学理论研究来作指导,才能推动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健康发展。[12]因我国休闲体育专业设置较晚,加之缺少丰富的学科理论支撑,致使该专业发展较为滞后。目前我国的休闲体育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框架,社会上也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组织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现代社会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不断增加,休闲体育将进入一个崭新发展时期。但由于我们对休闲体育发展的特征以及本专业特色建设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尤其缺乏系统的整体的专业认知,尚未建立起有关体育与休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休闲体育课程设置混乱,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确,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休闲体育的专业发展是体育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人类“求闲若渴”的大势所趋。较之国外,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休闲体育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在这种形势下,一些高校的休闲体育专业不断涌现,但这种专业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其多为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人文专业,抑或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简单嫁接,与现有专业有效整合度不高,专业特性不突出,故欠严谨。而且,目前一些休闲体育专业多是从国外发达国家中直接引进而来,并未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因此专业课程设置不太符合实际情况。休闲体育的本质特征,使其体育项目均具有社会开放性,因此,也必然要求我们思考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设置哪些体育项目,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科自身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任何一所高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休闲体育的项目特征却是无限开放的,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专业项目设置。[11]

其一,对师生的教与学的双向考核还不够严格;其二,对专业教材的选择,经验大于科学,授课教材尚缺乏严格的学科认证。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广泛搜集与专业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料信息,不断丰富教材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需求。其三,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教”的方面要求上不够严格。在教学内容本就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教师只囿于教授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又陈旧,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四,课程实施的连贯性与实践性欠缺。在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大量设置的情况下,国内却没有专门的与休闲体育相关的专业认证标准、组织或法规体系,致使近年来各类“休闲体育专业”或与休闲相关的专业盲目设置过多,导致休闲体育专业人才“产量大,但质量低”等问题的出现。

5.教学实践环节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凸显

2018年初,在南京市职工技术协会五届六次理事大会上,扬子石化陈国平瞄准绿色清洁生产,《扬子石化2号重整生成油绿色脱烯烃操作法》被评为2017年南京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之一。这个操作法从绿色化工操作的角度出发,实现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费用低,重整装置无白土塔和连续稳定运行,可在芳烃生产装置中广泛使用,曾荣获中国石化2016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应具有人才流动、教育资源配置、市场调整及社会优化整合的宏观人才控制功能。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应与社会对人才的岗位目标相符合。目前我国高校的休闲体育专业教学中,相关的学科专业与休闲体育专业实现联合教学的困难较大,这是造成教学与就业相脱节的重要因素。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专项技术课程,虽然极力避开了与传统的运动训练或体育教育专业的内容,但所开设的某些休闲专项课程,其内容的学理性与评价标准尚不严谨。休闲体育专业本身具有体育学科的综合性、与其他体育专业的交叉性,而大多数高校不具有很好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条件,能否培养出具有休闲体育专业本质特征的合格人才尚存疑虑。[13]另外,因缺乏对市场需要何种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实证调研,缺乏对供需矛盾的把握,致使教学实践与市场需求脱节。

三、 对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建议

(一)统一界定休闲体育概念,加强学科理论研究

休闲体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晰,不利于休闲体育学科的发展。综合各种概念,通过分析比较,笔者认为李相如对休闲体育的界定相对准确。其强调人的主体性,“人们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即时间特性,“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即运动特征,“以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说明形式多样性,“满足身心需求的”为休闲体育的健康目的性;“自觉自足的社会文化活动”即社会属性[14]。此概念很好地揭示了人(消费者)的活动主体性与社会(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因此,理解休闲体育的本质应重视人与社会的均衡发展。要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建立起鼓励创新机制,理解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内涵,把握休闲体育的本质,逐步深入地解决理论建设问题。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将教学实践和理论建设结合起来,理论指导实践,拓展专业学科理论建设面。同时不断提高教材数量与质量,成立专门的具有权威性的编写委员会,编写适合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休闲体育专业教材。另外,应吸收国外休闲体育教学和实践先进经验,翻译业内经典,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紧跟全球发展潮流,彰显自身特色,促使我国休闲体育学科理论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

(二)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2.改善课程体系,调整休闲体育各课程比例

(三)科学合理地设置休闲体育课程

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是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为前提的,在休闲体育课程设置中应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加强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独立性

进一步明确村(社区)第一书记主要职责,下发第一书记任务清单。一是严格执行全脱产担任第一书记工作的政策,派员单位及时做好工作交接,第一书记在下派期间不再承担原单位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正确处理好第一书记与支部书记的关系,二者应是相互依靠、相互帮衬、相互合作、内外结合的关系,第一书记在工作中充当好参谋和掌舵人的角色,支持支部书记的正常工作。三是乡镇党委、政府不能将与第一书记职能职责无关的乡镇日常工作强加于第一书记,应确保第一书记工作有序进行。四是注重工作实绩,减少各种重复性表格填报和资料收集,统筹精简开会时间,真正让第一书记有更多时间深入到群众中开展工作。

新常态下,高校应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一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前提下,休闲体育市场需求即为“的”,合格的专业人才培养即为“矢”。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结合,“有用”与“能用”是标准,重利是必然。但学科的长足发展不能单纯注重暂时的“有用”,而应把握与社会功利的适当距离,适当“无用”是学科发展之本。而兼顾“有用”与“无用”的关键在于注重培养“创新”,因此,在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应将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掌握休闲体育基本学科理论、熟悉休闲体育经营管理、具有全面的专业技能,这是休闲体育专业长足发展之本,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亦然。另一方面,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从业者今后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休闲体育市场与要求越来越高的休闲体育消费群体,如果专业培养目标只注重培养学生单一应用型技术,今后面对日益变化发展的市场与要求更高的消费群体,从业者之前低要求的“有用”将被今后社会发展的高要求下的“无用”取代。因此,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应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切实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既重视“有用”又不忽视“无用”,注重质量,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传统的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与专业特色不突出已成为制约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加快相关课程理论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区分休闲体育与相邻体育专业,要加快专业学科理论建设,结合各高校、各地区的特色与优势,提升本学科的学科理论内涵,强调学科研究深度与广度,开展休闲体育专业特色的研究。全国各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既要注重本专业的统一性,又要体现地区特色或民族特色的特殊性,同时又不能忽视运动项目的实践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创新与特色

在区分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与其他学相邻专业体育课程之后,需进一步细分每个休闲体育专业的学习方向,具体到运动项目的区分,因不同方向的运动项目自身特点各异,其学习要求亦有不同。如网球方向与高尔夫方向的课程设置就应有不同,首先,两种运动项目的体能要求差异很大,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不同,那么,在技术技能课方面的安排就不能一样;其次,两种方向的市场特征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各异,学科基础理论课开设的侧重点和要求也不能一样。总之,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出休闲体育专业的特点,又要体现各方向、各运动项目所要求的不同课程比重。

“你看这个攻击源,它试图篡改网页,被我们拦截下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网络安全首席科学家邬江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着展位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国家电网浙江电力“拟态web网关”受攻击态势图解释道。这一次,邬江兴带着其团队自主研制的“网络空间拟态防御成套设备和系统”在此次互联网大会上完成全球首秀。他说:“数字经济越发达、信息化程度越高,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就越多。”

1.课程培养方案缺乏应有的严谨性与针对性

1.加强教师的休闲体育专业理论素养

教师的先导作用是专业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面,因我国休闲体育起步晚,教师自身并未具备休闲体育专业的教育背景,其认知与教学能力储备均来自于传统的专业。因此,尽管专业授课教师具有广博的体育学知识背景,但仍需加大对教师对体育休闲专业知识的再学习与培训,通过鼓励教师进行专业的学习,加强其学科理论研究,提高其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与国外的机构库建设的高速发展相比,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吴建中[3]2004年初发表文章探讨了机构库对图书馆整体管理模式的冲击,将知识库的概念引入我国。2005年7月,北京大学图书馆率领国内50多所高等院校图书馆联合发表《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在宣言中明确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建设特色馆藏,开展特色服务,建立一批特色学术机构库(Institutional Depository)”[4]。从那之后,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在国内,特别是我国高校图书馆逐步开启[5]。

在标准的平方根UKF算法中对于求向前一步预测的估计协方差平方根Sk+1|k由式(7)与式(8)给出,但按式(8)实际的可表达为

2.加强各校的专业建设交流与教师学术交流

各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休闲体育专业的校际交流、学术交流、教学培训、理论指导等工作。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开展与国外同行、学者的学习交流活动,加强专业与市场的实证研究,推动休闲体育专业特色发展,扩大休闲体育影响。各高校应重视地区特色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结合,扩大休闲体育的研究领域,举办地区性学术交流活动,在结合本专业本地区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内容。

3.建立我国休闲体育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相对成熟,要善于吸收国外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先进经验,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方针。在夯实好休闲体育本科教育的同时,应适当增加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比例。

改善关系不是去讨好孩子、一味地认同他,而是要把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分开,比如学习和亲密关系是两回事,不要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儿子”。

(五)实施教学与就业对接,实践与市场同步

高校的休闲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社会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实践、实习指导,实现教学质量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高校应加强对休闲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动态、市场需求、教学矛盾、学科短板等现状的调研,通过实践调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实习实践指导中,应以改进教学方法、改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师生从学校“走出去”的同时,也让企业“走进来”。

四、结语

在休闲时代背景下,休闲体育发展前景广阔,休闲体育产业潜力巨大,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意义重大。休闲体育专业作为我国高校一个新专业,其发展历程短,基础较为薄弱。在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学科界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实践环节等仍存在一些急需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应统一认识,切实把握好新常态下的发展机遇期,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体育休闲专业建设,培养既符合体育学科发展规律,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为实现我国体育产业5万个亿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6-10-25)[2017-10-20].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2]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6-05-05)[2017-10-20].http://www.sport.gov.cn/n316/n340/c723004/content.html.

[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6-07-13)[2017-10-20].http://www.sport.gov.cn/n316/n340/c733605/content.html,2016-7-13.

[4]苏江元,王国庆,张筱晟,等.贵州:体旅融合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大省强省[N].贵州日报 ,2016-9-21(T03).

[5]李相如.休闲视野下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80-184.

[6]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7]魏倩.山东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休闲体育类课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8]宋瑞.反思与演化:近二十余年西方休闲研究的学理之辩[J].旅游学刊,2013(5):15-24.

[9]凌平.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6):33-37.

[10]李刘思.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11]彭国强,舒盛芳.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4(4):12-17.

[12]谈智武,王学实,马良宏.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2):79-81.

[13]金银日,李学武,卫志强.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88-91.

[14]李相如.论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方向[J].体育文化导刊,2012(5):12-15.

 
殷治国,顾晓艳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