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革命文化的出场、演进和生命力的内在逻辑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回望历史、镜鉴今朝,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革命精神的支撑,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已经被提到政党建设、治国理政、民族振兴的重要政治力量的高度。从狭义上讲,革命文化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领导革命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革命文化孕育和成长于战斗岁月,是党和革命群众在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进程中凝聚和发展而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发展的深厚土壤。新时代,如何认识、理解和对待革命文化,有必要将它放到生长史和形态学的视角中来研究,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乃至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去研究,深入把握革命文化从出场、演进到形成强大生命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为推进四个伟大工程的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革命文化出场的历史考察

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社会实践的反映。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669从历史发展的逻辑维度来看,革命文化的出场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革命实践和革命群众的需要,也是革命实践的产物。

(一)革命、变革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基因,革命文化蕴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恩格斯说过,经济并不能重新创造一切,创造文化的是人,而人总是从已有的思想资料中寻找构建与新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文化形态的元素,这就决定了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不能摆脱传统。传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道德、风俗习惯中都存在的力量。革命、变革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基因。中华文化元典《周易》就特别强调“变易”的道理,提出要知变革之机,明同人之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变革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变化和推翻现有的器物制度,变革、革命要“顺天应人”方能取得好的结果,而这一句“顺天应人”就足以考究传统文化对变革和革命结果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革命是人民的共同期待,意志的合力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模式推动了革命文化的出场。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血缘家庭”正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之后经过血缘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在传统社会,治国成为治家的扩大。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特别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倾向,生成了中华民族最早期的共同体理念。谁破坏了这种共同体的利益,则必然会遭致来自共同体的反抗。

(二)革命文化生长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革命力量与革命斗争的需要

近代以来,中国接连遭受西方入侵,国破家亡、百废待兴,变革开辟新世界、守住家园抵御外辱,自然成为推动革命文化出场的动力。从梁启超的“新民说”、鲁迅的“改造国民”,再到共产党人的“不断革命”,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在改良、改革和革命的浪潮中不断觉醒,从孤立的奋斗、单纯的寄托最终汇聚到通过人民群众共同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永不止息的斗争中,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历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陈独秀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国工人阶级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成功实践给中国人民首先是先进知识分子以巨大的勇气,先进分子开始考虑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开始将自己向西方学习的目光逐步转向了“以俄为师”与“走俄国人的路”之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它一经成立,就积极投入到革命斗争实践中,直接领导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革命的局面从此焕然一新,从组织力量到理论指导,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革命文化的形成又反过来推动和鼓舞了革命实践的发展,革命文化所凝练的希望和胜利、勇敢和创造、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与不怕流血牺牲等品格,都是中华民族精神最生动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从备受欺凌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实现独立富强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革命文化在文明程度非对等的冲突中激扬了民族国家意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引领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从生产力决定论的角度看,是因为中华民族在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上都走在世界前列。而到了近代,西方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逐渐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社会自身的封闭性和晚清的腐败导致中国错失了两次生产力的变革,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上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这种非对等的文明冲突再次出现,只是这一次是对方在文明程度上远超中国,但在复杂的综合实力的对抗中,中华民族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甚至有人得出“中国近百年来的危机,根本上是一个文化的危机”的论断。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追寻新的社会文化主张,但终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伴随着这些社会变革运动的失败,中国早期共产党人找到了真正能够代表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由此,中华民族对家国的期待、对变革的热忱推动了中华民族战胜了船坚炮利和资本优势,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其中,萌生于革命斗争中的革命文化,其自身的价值性和科学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凝聚人心和精神引领的作用。

革命文化的现实力量在于能够掌握革命群众,在文化大众化的视角下,革命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精神与物质形态,革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步成长为民族奋进的意志与武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上的各级指挥员。”[3]708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大力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并且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特别擅长将抽象的理论转译为形象的文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帮助革命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具体来说,有三种普遍性的做法。第一,建立宣传阵地,通过党刊、党报、红色报刊等来调动革命群众的热情。例如,《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革命传播刊物,担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传播工作。第二,组建无产阶级文化队伍,广泛动员知识分子,通过听得见、看得见、能说会唱的方式方法,帮助广大革命群众了解革命、把握革命。比如板报、戏剧、歌曲、舞蹈、美术、电影、剪纸、版画等。例如,1938年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延安和八路军》,不仅介绍了延安的情况和八路军的战斗生活,还描述了广大进步青年在延安的工作与生活,起到极大的震撼性的宣传效果。第三,发展教育事业,帮助革命群众提高文化素质、懂得党的主张,体认党的好政策。比如开展识字教育、马克思主义培训班等。这些文化成果将群众的切实利益与革命的崇高目标联系在一起,不仅承担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学习作用,这种理念还重视服务群众在物质、精神领域的需要,逐渐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成为新的文化发展方向,不仅渗透到革命群众的思想和生活中去,还为凝聚革命理想、激扬革命斗志起到积极作用。

二、革命文化演进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活动

革命文化的演进不仅是简单形式向复杂形式的过渡,还是自发的精神状态向自觉的理论形态的转变。革命文化在演进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革命文化的演进实际上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包括文化领导权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文化演进中的文化立场也是中华民族赢得胜利、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认为,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实践。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革命文化,其正确性与否最根本的标准同样也只能是革命实践。革命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其创造历史的活动是社会规律和目的存在的基础。就规律性而言,革命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其产生和发展都是革命实践的产物,是革命群众在复杂艰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品质、精神,是承载了这种品质、精神的物质形态,它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就合目的性而言,革命文化同以往的革命性质的文化或革命要求有所不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依托革命群众来实现和发展的文化形态,它有丰富的内涵,诸如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死的牺牲精神、以人民利益为重的理念、严密的组织纪律等。革命文化从其产生开始,就熔铸了党的意志,是同革命群众一致的利益诉求壮大了革命文化的影响力。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6]革命文化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革命文化的出场和演进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优秀成果,它不仅在精神层面激励党和革命群众矢志不渝、开拓进取、勇于担当,还在物质层面调动中国最广泛的革命力量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争取无产阶级自己的胜利,这其中不可缺失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科学指导。

(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文化演进中科学处理了政党意识形态与广大革命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文化的出场与演进中担负重任,关键是有坚实的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134,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的是这个阶级的利益需求或者阶级的主张,统治阶级通过意识领导和政权拥有对社会物质和精神的支配,所推行的文化、思想、制度等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而服务的。在政党的概念中,意识形态则代表着某一阶层的政治诉求,而这种意识形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传播、获得认同,则直接关系这一政党的存在。而一种意识形态要获得认同,首先要回应的就是它与受众之间的需求与契合关系。

2007年葡萄牙大波尔图大学的Fernando Almeida等人设计了一种用于机器人的多自由度主动柔顺末端操作器,主要由直流电机、滚柱丝杠和上下平台等组成,通过6个直流电机控制上下平台的位姿,实现多自由度主动柔顺控制,如图31所示[43]。

人类的历史发展,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人们理解自己社会活动意义的程度总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是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反复遇到的难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既反映了革命群众对摆脱压迫命运的强烈欲求,也给久经动荡的群众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力量和可以信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学说早在新文化运动前就同各种社会变革或政治变革的学说传入中国,却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得到肯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胜利是经过比较和验证的,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给予了希望,也让早期共产党人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具体实践特殊性的关系,为中国人民开辟出谋求民族独立的道路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最初的民族文化的基因,到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践,革命文化蕴藏了中华民族从被压迫走向真正独立的组织因子与理论因子。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文化的演进中始终尊重革命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合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党派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社会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指出,劳动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力量。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4]1480,“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4]1481。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重视发挥革命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作用,在革命实践中,党和群众都得到了锻炼。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高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仍处探索与实践阶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实属正常。只要高校真正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工作,且做到不断总结与反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定然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与宣传教育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的重要机制,是联结与实现党的领导作用与革命群众主体作用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客观上为中国革命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革命群众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也认同了党的领导、相信了党的领导。

从理论彻底性角度分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力量,革命文化不再只是民族基因的时代自洽,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理念、文化策略等上的表达。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毛泽东在回忆自己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时候提出,也只取了“阶级斗争”四个字[2]。在早期革命实践探索与知识分子的介绍中,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造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逐渐在中国革命群众中获得呼应。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这个党报的任务就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3]602,“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党就能、党也才能更正确地处理党的正路路线,更正确地处理关于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问题”[3]605。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论述,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党的理论和政策在人民群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任,它从一开始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主动学习借鉴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和人民对独立自由的期待,创造性地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主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集体智慧,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重大胜利。

岭南建筑在色彩选择上往往喜爱用比较明朗的浅色淡色,同时又喜用青、蓝、绿等纯色作为色彩基调,这些都能使建筑物减少重量感,从而造成建筑外貌的轻巧。同时从岭南传统建筑的装饰、装修、纹样、图案中,提取符号,再将其抽象化,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综上,革命文化的出场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扬了中华民族保卫家园故土的战斗热情,使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在生死存亡中爆发,革命文化也开始从自发走向自觉,从传承走向自洽。

于是除了沉潜于作画(仅1958年就创作了200多幅作品,可谓是一个人的大跃进)潘天寿再次有了辞职的念头,却未能如愿,他不知道,在毛泽东那个讲话后,即使有人真对他有意见,也不敢轻易动他,所以越请辞越升职。

革命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核心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是坚守理想、充满激情、不怕牺牲的信念,集中凸显了党和革命群众的集体意志。纵观革命文化出场、演进的历史进程,具有如下特征与功用:

三、革命文化的显著特征与历史功用

重视加强小麦扬花期的蚜虫防治工作,蚜虫在此时期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如果在此时期的蚜虫防治工作不到位,虫害极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对小麦造成再一次的损害。目前针对蚜虫病害主要采用药物防治,常用的蚜虫防治药物为蚍蚜酮,用药剂量为20克每亩。

(一)革命文化是自发性与自觉性的统一,高度凝聚了全民族的革命激情

从阶级利益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八十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出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一方面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办刊、组织学会、领导工人运动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换言之,基于俄国革命胜利的启示与早期共产党人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并要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主权独立。在随后的革命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切实关心群众需求,保护群众利益。人民群众在接受党的领导、跟随党的路线的过程中,也逐步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坚定了跟党走、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

(二)革命文化是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在与时代的自洽中实现了升华

革命文化的特质在于实践中创新,它的出场和演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革命实践检验,又从革命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丰富和创造自我的过程。一方面,革命文化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变与革的朴素品质。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就把研究历史提到与研究理论、研究现状同样的高度来说明,指出要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数千年的珍贵历史遗产,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的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5]192。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立场突出表现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破除了传统文化阻碍变革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革命文化熔铸了革命群众求独立的变革热情与牺牲精神。革命文化也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与时代自洽的内容。从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革命文化的内容、形式,特别是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斗争品格,从艰苦奋斗的开辟精神到大无畏的革命理想和不怕死的坚毅品格,从自力更生、不屈不挠的乐观精神到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谦虚品格,都在适应革命进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三)革命文化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基础是党和革命群众的革命实践

对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师资力量的打造,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全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感到教师的授课既生动鲜活,又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感染和浸润。

(四)革命文化是革命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党的品格和能力得到了锻炼

政治性是党内生活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也是最高标准和所有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只是一句口号,毛泽东同志讲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命,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5]1004,我们“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7]我们党不是一个狭隘的小利益团体,而是代表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大政党。强调政治性,就是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利益上看问题、做事情,用政治眼光、政治立场来分析解决问题,而不要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到小的方面。强调政治性,就是要全党在革命实践中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都是党和党员自我约束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严格的政治性的基础上,党更加容易赢得革命群众的信赖与支持。革命是一场新旧力量持久的博弈,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作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品格,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源泉。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更加巩固了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等方面的成效,特别是统一战线的建立问题上,善于自我革命,善于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解决共产党内部的矛盾,解决教条主义者和广大党员群众之间的矛盾、教条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矛盾。

四、弘扬传承革命文化的时代意义与落脚点

从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柱之一,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具有永恒的时代价值,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革命文化让其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严峻,弘扬传承革命文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革命文化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弘扬传承革命文化有利于看清来路,继续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原则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8]“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推进。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我们对老一辈革命家最好的纪念。”[9]革命文化虽诞生于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实践,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它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革命文化实质上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也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1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党要传承好革命文化,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二)革命文化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已经渗透成为今天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割裂,选择性遗忘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近代革命历程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富。在中国近代革命历程中,革命文化也形成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其中精神层面是核心。从物质层面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在生产力的改善、生产关系的变革、物质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留下了很多重大纪念意义的历史的或革命的遗迹。从制度层面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道路、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探索,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典范,在政治道路,特别是政治组织建设领域,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基。从精神层面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品质,崇高的革命精神等,在历史上和今天都起着鼓舞民众、团结奋进的作用。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中蕴含了党和革命群众的精神追求,彰显了党和革命群众在近代革命中的奋勇拼搏和不懈奋斗。

革命文化在当今话语上也有很多表达。一方面,百姓话语和官方话语中常常找到革命的印记。比如“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改革开放就是另一场革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老百姓经常念叨的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特别是八项规定的出台,让很多人想到了革命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见,革命时期的话语在今天日常生活中还还常常出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3]651-652。革命话语在当代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宗旨的价值诉求,也彰显了人们群众对近代中国革命进程中实事求是、开天辟地的成就的肯定。可以说,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话语表达,对我们正在做的事仍然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对于当今中国来说,弘扬革命文化,首先要防止陷入“改革非革命”的形而上学思维范式,决不能抛弃革命话语及其价值旨向。纵观苏联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我们懂得,正是主动放弃了革命话语而处于意识形态国际竞争的弱势地位,最终丢失了执政的思想基础。其次也要防止教条主义地照搬过去的革命话语,妥善处理革命文化和话语在当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价值指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革命”并不狭隘地指称政治革命,更准确地是指社会革命。例如,在经济领域,“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在政治领域,通过“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在文化领域,同传统的所有制和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1]。从这个角度来看,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要全面破除生产力发展的牢笼,破除政治改革与社会发展中的利益藩篱。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一场重大的革命。

(三)和平发展来之不易,弘扬革命文化有利于铭记近代以来侵略性战争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坚定和平发展的共同理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12]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无论是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还是饱受侵略奋起抗争的国家的人民,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在当今世界的纵横发展中具有深刻意义,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历史是写在人民心中的,历史不容抹杀,也是抹杀不了的。弘扬革命文化,既是历史教育的优秀素材,也是坚定民族自信、国家自信的重要一课。今天的世界和中国也不是绝对的和平,各种颠覆力量正在不断渗入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渗入到青年人的思想中,我们要牢记革命果实、吸取革命中的经验和教训,与各种反动势力斗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1-22.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43.

[7]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34.

[8]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新湘评论,2017(1).

[9] 习近平.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9-29.

[10]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1-06.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3.

[12]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

 
许慎
《贵州社会科学》 2018年第04期
《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