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言

航海文化建设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增强航海文化自信的关键。航海文化的建设根植于航运企业的航海活动,也产生于航海院校的航海教育过程中。因此,航海文化的建设取决于航运企业文化和校园航海文化的发展,而将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进行有效对接融合是航海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应用型航海人才培养,树立航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基础。

针对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对接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方式等,文献[1-4]已做了较充分的研究及论证,但对两种文化融合的运行模式、发展模式等的研究较少,导致目前广泛开展的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与一般化,普遍存在校方热情很高、企业缺乏积极性的状况,使校企合作难以向纵深发展,校企双方难以保持长期合作[5]。为此,本文尝试构建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并对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航海文化的发展。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因素分析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是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基础,这些影响因素从宏观到微观、从校企双方到整个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校企文化融合的质量。本文主要从政府因素、行业因素、利益因素、学校因素、企业因素五个方面分析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因素。

1.政府因素

校企文化融合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模式等是校企合作的典范,而政府是这些校企合作模式备受推广的关键。在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中,政府起着保障、协调作用,是校企文化融合体系的主导因素。

2.行业因素

行业因素主要包括行业类别、行业文化、行业规模三个方面。在行业类别上,航运业属于就业前景广、福利待遇好的行业,航运人才的培养是各大航运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为校企航海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行业文化上,航运文化的建设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标杆和方向,随着“文化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航海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校企航海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平台;在行业规模上,行业规模对校企文化融合的影响是院校所在地域某种行业所能达到的规模,在文化融合体系构建中,学校在利用好这种地域性文化优势的同时应有选择性地融合,既要突出学校特色,又要积极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

3.利益因素

(4)织起校企课程文化融合的交点

4.学校因素

航海类院校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主体之一,学校文化的建设和推广直接影响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效果。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生精神与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都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

5.企业因素

制度文化在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建设中发挥着导向、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它是促进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可持续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本文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9],建议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之初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组成的“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委员会”,负责航海文化融合建设的全过程,形成统一规划、合理分配、责权明确、监督到位、办事高效的机制。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内容

通过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充分了解航海教育的培养对象及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方向以及行业背景、专业建设等因素,从校企航海文化融合、校园航海文化认同和从航海文化传承到航海文化创新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包含文化融合运行模式、发展模式、实施途径于一体的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如图1)。

  

图1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

(2)发展模式中的“3步走”计划

1.“632”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核心。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只有在正确合理的发展模式下准确定位,运用科学有效的途径合理安排,实施有规有矩的手段强化衔接,才能打造出具有特色的、能服务于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需要的航海文化。根据应用型航海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航海文化特点,提出“责任、协作、创新、特色、互融、人本”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建设的6个要素;基于该要素,制定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建设的航海文化凝练、航海文化初成、航海文化辐射3步走计划;最终实现应用型航海人才培养、树立航海文化品牌2个目标。

(1)发展模式中的“6个要素”

“6个要素”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建设的着力点。校企航海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将职业责任心、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融入航海文化建设中,达到应用型航海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要体现出区域特色、企业特色、专业特色,体现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互融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航海文化建设思想。

该体系以应用型航海人才培养、树立区域航海文化品牌为目标,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为手段,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课程文化、管理文化、文化交流平台六个方面入手,实现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有机融合,以更快提高我国航海教育发展,提升我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航海文化自信。

“3步走”计划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建设的具体过程。文化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选择和凝练;二是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根据此特点,校企航海融合文化的凝练是第一步,主要提炼航运企业文化及校园航海文化的航海文化要素,确定航海文化融合的主题和航海文化精神;校企航海融合文化的初成是第二步,已初步形成校企航海文化融合,为更好地促进并推动其发展,该阶段要确定文化融合的制度载体、物质载体、精神载体、行为载体;校企航海融合文化的辐射是第三步,文化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我国航海文化自信,通过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首先辐射带动区域航海文化的提升,进而辐射国内航海文化的建设。

创新所需的能力可以细化成4大方面9个小项。(1)创新的起点——创新意识;(2)创新的基础——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方法和学习创新;(3)创新的目标——自我超越;(4)创新的应用——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

“2个目标”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建设的落脚点。航运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而人才是其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核心。航海院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企业对人才的高满意度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根本目标应该是高技能的应用型航海人才的培养。同时,文化建设能有效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通过校企航海文化融合打造航运企业文化品牌、校园航海文化品牌,进而形成区域航海文化品牌,最终树立标志性的航海文化品牌。

(3)发展模式中的“2个目标”

我开门,进到屋子里,撒了一泡长长的尿。我离开时,习惯性地扫视了这猪窝一样的栖息地,我发现里屋李大头的门没有锁。我一直对里屋充满好奇,我将脸凑上去,透过门的缝隙,发现里屋没有人。卫生间有动静。我由此判断,李大头在卫生间。

2.“四位一体”的文化融合运行模式

运行模式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保障。本文结合航运业特点及在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政府为引导、以行业为指导、以校企为载体与主体,师生员工全体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文化融合运行模式,来保障校企文化的有效融合与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1)政府引导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

政府的引导能加速推进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进度,要使学校与企业尽快达成文化融合合作共识,政府应成为航海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航运企业文化合作有力的推动者。政府宣传和政策扶持对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整个文化融合过程,激发校企双方文化建设与融合的积极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产品接踵而来,人们渐渐被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所迷惑。学生们的锻炼意识逐渐减弱,宁愿待在宿舍玩手机,也不愿进行室外活动。学生为了节省时间玩游戏或者学习,忽视了身体的重要性。这不仅会增强学生潜意识的惰性,还会降低身体机能,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身心发展。因此,教育部提出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争取改变此现状,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的素质,共同为体育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而努力。

(3)奠定校企物质文化融合的基础

这里的行业是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可发挥服务、咨询、沟通、监管、公正、自律和协调的作用。航海文化建设的行业一般由当地的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航海学会、航运协会等组成,它们不属于政府的管理机构体制,但是可以成为政府与企业、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可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按新准则规定,企业将某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时,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账户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是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而如果企业将该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则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同时,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账户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3)校企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载体和主体

航海院校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文化,是我国优秀的航海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实践文化,是航运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在融合过程中,航运企业主要以技术、设备、场地、企业文化等参与;作为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主要一方,航海院校主要以师资、实验设备设施、理论与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等参与,承担学生的通识课程、专业技能教育及综合素质培养等。

在“方向与位置”单元,描述如图14的4路公交车路线时,会将“4路公交车从光明路向东行驶2站到商场”错数成“行驶3站到商场”。

(4)全体师生、企业员工共同参与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

因为文化建设的本质特性,航海院校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它们的融合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全员参与。在学校中师生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和执行者,在企业中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员工也同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必须调动所有人的力量,共同建设。

3.多层次的文化融合实施途径

校企文化融合并不是两种文化简单的叠加,其融合效应应是1+1>2[7]。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应是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常态运行,不断提升校企航海文化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达到该目标,给出了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多层次实施途径建议。

(1)创建校企精神文化融合的核心

2018年12月28日,“万能小哥”在济南发布了“万能盾”新品。济南城市合伙人高军介绍,“盾”是“万能小哥”的核心,万能盾是为了满足家庭、办公室、经营场所、工厂等建筑中各类设施老化、损坏的维修需求而诞生的服务型产品,“告别黑装修全年再无忧”,盾类产品对家庭用户成本低,最高一天一元钱全年365元包全家全年维修服务,彻底改变了家庭用户的消费习惯!

精神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8],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核心。在精神层面文化融合中内容应包含以下方面:把航运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与航海院校自身发展的历史文化资源、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相融合,重点融入敬业、守纪、诚信、责任、创新、团队、服从、服务等精神。

(2)健全校企制度文化融合的机制

企业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的直接因素,其中企业的发展阶段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最为直接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起步阶段,企业更为关注自身的“质量文化”;在企业壮大阶段,企业各项制度、管理趋于成熟,企业文化逐渐成熟,并到达最终的企业文化繁盛时期。因此,航海类院校在选择航运企业进行文化融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

(2)行业指导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

物质文化在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建设中具有支撑、导向作用,它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于航海专业和航海人才的培养来说,实习实训是增强航海技能和促使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最有效途径,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过程中最有利的物质基础,更是实现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最佳途径。因此,校企要积极联合,创立校企共用、共享模式的实习实训基地,从实习实训基地着手,带动校企航海文化的互融。

11月6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障交易机会。明确以不停牌为原则、停牌为例外,短期停牌为原则、长期停牌为例外,间断性停牌为原则、连续性停牌为例外。上市公司发生重大事项,应当按照及时披露的原则,分阶段披露有关事项的具体情况,不得以相关事项不确定为由随意申请股票停牌,不得以申请股票停牌代替相关各方的保密义务。

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融合会涉及学校、企业、政府甚至包括行业组织的利益,在融合过程中给各方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从长远来看,校企航海文化融合最终会给所有参与者及整个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因此,利益因素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长效运行的直接因素。

课程文化是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连接点,是实现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目标中应用型航海人才培养的关键。为达到学校课程直接对接航运企业岗位、学校教材对接航运企业技能的目标,实现校企课程文化的融合,根据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标准,设计了航运企业文化与航海文化融合的课程改革方案(如图2)。

夜里,我睡不着,看到书房的灯还亮着,推门进去,伟翔已经趴在写字台上睡着了,他的鬓角边竟然有了白发,我的手指划过他清瘦的面颊,我们发誓在一起,在一起,怎么竟会变成了冤家仇人?

  

图2 航运企业文化与航海文化融合课程改革方案

在航运企业文化与航海文化融合课程改革方案中,基于DACUM能力图表,以开发符合国际公约、国内法规和行业要求为标准规格来组织课程实施。在培养过程中,围绕校企合作教育机制,构建“能力为主、素质并重、文化融入”的知识课程体系及“校企实践基地共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三位一体、注重过程”的文化融合培养体系,在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的保障下,最终通过课程文化体系融合改革,实现符合航运企业需求的应用型航海人才。

例如古诗《乡村四月》,教师引读:乡村的四月山陵和原野上到处是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照着天空的光辉,是水天一色的白。学生读:绿遍山原白满川。教师读:杜鹃鸟在如烟的蒙蒙细雨中一声一声地啼叫。学生读:子规声里雨如烟。教师读:怎么四月的乡村不见人呢?原来是在干农活,才收了蚕桑丝,又去了稻田插秧。学生读: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同时,记住诗句。

(5)丰富校企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

式中:Fi和Mi分别为接触力和力矩;Kg为整体阻尼;Vi和ΔVi分别为颗粒线速度及增量;ωi和Δωi为颗粒角速度及增量;m为质量;I为转动惯量;Δt为时步;xi 和φi分别为颗粒的线位置和角位置。

校企文化交流活动是渗透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强化学生对专业、企业、行业认同的有效载体。可发挥“校企航海文化融合委员会”的作用,由政府、行业发起组织各种以航海为主题的活动;同时航运企业和航海院校也可以通过“请进校园”“走入企业”“校企互动”等途径搭建校企航海文化融合的平台。

(6)突出校企管理文化融合的亮点

㉚孔扬、龚川、张军:《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空军航空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管理文化的融合可以渗透到航海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航运企业的需求。航运企业的管理与航海院校的管理思路都是在国际公约标准要求下,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管理,这是校企管理文化融合的衔接点,也是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的亮点。

四、结语

航海院校是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满足海洋强国战略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航海院校与航运企业对接、校园航海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是航海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必然。校企航海文化的融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本文仅从校企航海文化融合体系角度进行理论研究,该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在合理的质量保障机制监控下才能可持续开展,体系运行的效果也需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行论证,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校企航海文化的深度融合,尽早达成培养应用型航海人才与树立航海文化品牌的目标,进而提升增强我国的航海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陈佳.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融合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7(2):78-80.

[2] 马云芹,滕雪松.航运企业文化与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J].航海教育研究,2013(1):100-103.

[3] 赵仓龙.浅谈航海类高职院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的互渗[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5-67.

[4] 钱涛.我院航海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 (25):40-44.

[5] 刘静轩.论文化融合与校企合作[J].河南教育(高教),2014(8):6-7.

[6] 杨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31-36.

[7] 朱厚望.协同创新理念下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3):83-85.

[8] 李良.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1:41-45.

[9] 李露露.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研究最新进展及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17(9):34-36.

 
李西田,马建文,李明基,宋浩然
《航海教育研究》 2018年第01期
《航海教育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