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欧阳修诗文在朝鲜的传播及影响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同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其诗文作品不仅在国内影响甚巨,在朝鲜也同样如是。

本文通过朝鲜文人权应仁、金麟厚、尹斗寿模仿的《醉翁亭记》和金浗、李瀷仿写《秋声赋》等作品以及安平大君编选《唐宋八家诗选》的探讨,借以看出欧阳修诗文作品在朝鲜的影响。

第二天,一夜未眠的徐云天跑到小区一家小酒馆里借酒浇愁。一直喝到傍晚,徐云天借酒劲,在超市里买了把剔骨刀,于晚上六时许从北岭二区的家出发,再次敲开父亲位于北岭一区的家门。徐河见是儿子,厉声训斥,徐云天一把推开门,看着满屋的婚礼布置,酒气冲天地大嚷:“你就要举行婚礼了,但我告诉你,除非你跟我妈复合的婚礼,否则我就搅场子。”徐河又要抽皮带。徐云天一把抓住父亲的手,父子俩顿时纠缠在一起,吴丽藻见状,吓得赶紧躲进厨房。

一、欧阳修诗文东传时间考析

欧阳修的诗文准确的东传时间没有史料记载,但据推测,其作品大约于12世纪中期就传到了朝鲜,因为林椿林椿: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1150-1185年之间。所著的《西河集》最早提到了欧阳修文集在朝鲜的流播情况,《西河集》载录:“近古又有欧阳永叔,尚古文以排诸子,至号今之韩愈。”“永叔试文,务为险怪者皆黜,使文风淳而造理,被退者举无屈辞。”[1]243-245由这两段记载可知,在林椿生活的年代,朝鲜文坛对欧阳修的诗文的了解已比较深入了。虽然林椿准确的生卒年已无考查证,可根据《高丽史》记录林椿“屡试不第。郑仲夫之乱,阖门遭祸,椿脱身仅免。卒穷夭而亡”[2]。1170年为郑仲夫之乱发生的时间。《足庵记》为林椿最晚创作的文学作品,其成书时间为“大定二十一年庚子七月”[1]258,即为 1181年 7月。李仁老(1152~1230)《祭林先生文》云:“青春三十,白衣永没。”由此可以推论,他大致生活在1150~1185年之间。李仁老论及林椿云:“少有诗名于世,读书初若不经意,而汲其缺字字皆有根蔕,真得苏黄之遗法。”[1]207林椿《上李学士书》说:“苏子由以为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于人见欧阳公、韩太尉,然后为尽天下之大观焉。”[1]243我们可以推知,在林椿所生活的时代,苏轼、黄庭坚、苏辙的作品已经颇为流行了;早于他们又是文坛领袖的欧阳修的作品很可能在此之前就流传过去了。

二、朝鲜文人对欧阳修散文的模仿

欧阳修的诗歌作品刚一传到朝鲜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迅速成为了人们广泛阅读、学习、模仿以及评论的焦点。知识分子们在拜读欧阳修的作品之后,往往会写下自己的感想、随笔,亦或是模仿欧阳修的作品再次进行创作。朝鲜文人常用的作诗方式便是次韵次韵:古人“和韵”的一种格式,又叫“步韵”,它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相同,是和诗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就是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和集句集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在宋代最为盛行。,欧阳修的诗文在传入朝鲜后便成为朝鲜文人进行次韵和集句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也从侧面反衬出朝鲜文人对欧阳修的喜爱。

(一)对《醉翁亭记》的模仿

当欧阳修的作品《醉翁亭记》传入朝鲜后,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文人竞相模仿。在众多的仿写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便是权应仁、金麟厚、尹斗寿等。在这三位作家中,尹斗寿的模仿最是别具一格,他反其道而行之,创作了《醒翁亭记》。

 

表1 朝鲜文人《醉(醒)翁亭赋(记)》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比较

  

欧阳修《醉翁亭记》 权应仁《醉翁亭赋》 金麟厚《醉翁亭赋》 尹斗寿《醒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忘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维滁郡之西南兮。蔚靑嶂之乱峙。嵬琅琊以特起兮,控山水之幽秀。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爰有亭其翼然兮。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壶罇倾以顚倒兮。棋奕散以错落。宾僚迭其酬酢兮。聒宾从之喧争兮,乱射弈兮觥交筹。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揭亭号以醉翁兮。饮岂倾乎斗石兮,惟以醉而为度。昔欧阳子谪守滁州。作亭环滁之上。名曰醉翁。其意俱于记文。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泉甘兮可酿 有泉自乱石间瑽琤而泻。[3]醉醒兮朝暮。开落兮春秋。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4]醉固难于得真兮。孰能知余之至乐。[5]混鱼鸟之忘机兮,共自乐其天趣。[6]

欧阳修东传的诗文对朝鲜文人影响十分深远。朝鲜文人在作《醉(醒)翁亭赋(记)》之时,不仅题目十分相似,在遣词缀句、修辞手法、景物描写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文学体裁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体裁上属于游记体散文,虽然有部分语句具有赋的特点,但却没有“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的特点。不过朝鲜文人在模仿《醉翁亭记》时,并没有拘泥于已存的欧赋模式,而是有所变化,例如权应仁和金鳞厚在辞赋中加入了骚体的句式,使作品更具有音韵美,别有一番韵味。在思想内容上,朝鲜文人虽有有继承和模仿欧赋的痕迹,但却也十分注重自身思想情感的独特表达。如尹斗寿在仿写《醉翁亭记》时,反用其意而作《醒翁亭记》。《醒翁亭记》中所描述的主人公虽也因见罪于朝廷而被贬于偏远之地,却能俯仰山水,吟赏烟霞,心旷神怡,与爱酒之友一起痛饮几杯,却并未如欧阳修一般醉得不省人事,反而辄生游陟之心,纵情山水,将心中所思写于醒醉石上。

总之,在这些模仿作品中,作者自比醉翁,体现了朝鲜文人们对远离尘世喧嚣和充满悠然自得的醉翁生活的无限向往。

(二)对《秋声赋》的模仿

《秋声赋》作于宋仁宗嘉佑四年秋,当时欧阳修53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他心情苦闷,于是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狂风所摧折的悲凉,而人则比草木更容易被忧思所侵袭,因而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这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朝鲜文人对《醉翁亭记》的仿写大多继承了欧阳修的创作思路,行文结构,抒发的内心情感也基本与欧阳修一般无二,只在艺术手法与修辞手段上进行了创新。但文人们对《秋声赋》的拟次创作则比《醉翁亭记》更上一层楼,体现出朝鲜文人所特有的创作风格。

文章开篇以秋声为引,气势磅礴,作者借风声、雨声、波涛声、金戈铁马之声,模拟了秋声由小到大、从无到有的一个发展过程。作者从凄切悲凉的秋声起笔,为下文铺写“有声之秋”蓄势;然后由草木经秋而摧败零落,写到人因琐事忧劳而使身心疲惫,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这是“无声之秋”。写了秋天的悲凉,但同时也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也不必抑郁,而应该进行自我反省。百般的忧虑和万事的操劳必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呼吁人们乐观地面对生活。

“纯天然”的不都是自然的产品,它只是商家推出的宣传用语,并非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标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根本就没有对这个词汇下过定义。我国的相关标准中,也没有“纯天然”这一项。因此,商家在这些食品里添加合格的着色剂、人工香料等“合成材料”并不违法。商家利用“纯天然”作为宣传手段,让消费者以为其是“绿色”产品,有误导之嫌。

 

表2 朝鲜文人《秋声赋》与欧阳修《秋声赋》比较

  

欧阳修《秋声赋》 金浗《秋声赋》 李瀷《秋声赋》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原野鏖靑。浦海驱白。月澄澄而净辉。天皬皬而顿廓。此秋之见于色者耶。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窃独悲此秋声,当步行之向暮。值蓐收之司节。洞玉宇之寥泬。淡万象之萧索。初万声于金方。竟合韵于百虫。趁落叶而骚屑。穿松竹而铮摐。异管弦之啁啾。非金石之鍧锵。若其唧唧切切,或促而长。憭慄兮慘惔。霜薄兮雲舂。亭皋則落葉歸根。隴陌則嘉實呈功。此秋之著於容者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以无形而寓形。万象而作繪。目有得而殊态。耳可审者焉在。[7]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二仪流像而磅礴。万类吐形而综错。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讶风雨之驟至。怳波涛之夜惊。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散万殊而橐钥,或大小之异响。或清浊之殊听。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至若宋玉心中。悲草木之变衰。潘郞鬓上。欢霜雪之已垂。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悲饥鹰之在鞲,欢老骥之伏枥。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且将同竢秋之蟋蟀,鸣大雅而自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關山萬里。添殺征夫之情。[8]

从这两篇拟次之作来看,两位作者虽然强调自己是“盖欧则助希深,而补其未尽。余又右圣俞而衍其遗意云尔”,但全文却并没有对梅尧臣的观点进行进一步的阐释,而是隐晦地借鹦鹉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所以想归隐山林的想法。当时朝鲜各党派之间竞争激烈,政坛动荡,于是赵显命与赵龟命兄弟便借鹦鹉之口诉说自己希望避世而居的想法。两位作者承袭了欧阳修行文跌宕起伏的行文风格,在行文时多次调转笔锋借他人之口抒发内心的想法。同时,因为是拟次之作,在用韵上严格依照欧阳修的《红鹦鹉赋》,但两人在拟次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继承上有所创新。由此,可见欧阳修对朝鲜文坛的影响。

古代朝鲜文人对欧阳修的《红鹦鹉赋》的模仿不在少数,但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赵显命的《锡汝》和赵龟命的《红鹦鹉赋并序》。

金浗也很注重学习欧阳修的散文笔法,他创作的《秋声赋》也很能体现这个特点。金浗的文章中杂以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在骈文中又有非常明显的散文句式,例如“虽然,声者非有意于有声,特干造化而相孚。造化亦非能使无声者而有声。适相值而两相呼。”骈散交错,错落有致,全文张弛有度,井然有序。在用韵上,多数句子不入韵,却显得行文更加灵活,这种行文风格颇得欧阳修文赋之精髓。

总之,金浗和李瀷在对欧阳修的模仿上与其他文人相比更加深入一步,不仅仅局限于句式、内容、形式、用词等方面的模仿,更是对欧赋思想内容以及散文笔法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三) 对《红鹦鹉赋》的模仿

欧阳修的《红鹦鹉赋》本身就是一篇讽喻之作。鹦鹉因其能说会道之特点而受人喜爱,却也因此被关入笼中。梅尧臣在《红鹦鹉赋》中有感于鹦鹉被囚于笼槛、复重环,而发出了“吾是知异不如常,慧不如愚,已乎已乎!”[9]卷六十的感叹。而欧阳修则站在鹦鹉的立场上反驳了梅尧臣,自云“作赋以反之”[10]卷七。河南通判谢绛也写了一篇《红鹦鹉赋》,他认为鹦鹉多才多艺,所以被人囚于樊笼之中,享“金闺玉堂之安”[9]卷六十,“饮泉啄实,自足为乐”[9]卷六十。欧阳修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反驳了二人的观点,但仍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站在鹦鹉的角度上,代替鹦鹉进行了辩驳拾二赋之余弃也,以代鹦毕其说。

沈东龟,朝鲜开国元勋沈德符的后人,字文征,号晴峰。本文选取的《次欧阳公病暑赋》便是出自他的《晴峰集》。《次欧阳公病暑赋》开篇便直接交代“吾将避暑于东瀛兮”[15],告诉读者自己为避暑热,想到东瀛享受清凉。围绕主旨,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幻想自己登上高山,坐在参天大树下休憩。清风徐来,踏云而游。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可是在我飞翔时为何会感到无所依靠呢?知其天理自然而顺之兮。如何才能找到那让人心安的太乙仙舟?紧接着沈东龟如欧赋中所述一般避暑于西南北边,但却让人觉得他并不是真正地为了避暑要找一个清凉之地。联系作者生活的朝代,当时正处于朝鲜朝中期,外有倭寇入侵,不时还受到后金军的骚扰,民生凋零,却又因战争得不到恢复。沈东龟虽然身居高位,但和黎民百姓一般,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仕途不顺,宦海沉浮。因此,沈东龟文中的暑热其实是时代的苦难,清凉之地指的是政治清明之所。以此,可以将本文的立意和欧赋做一个对比,一个是忧国忧民,一个是寻找内心的宁静,很明显沈东龟在立意上作了提升。作者按方位来描写自己避暑时的想法,又在结尾处感叹或许天下苍生都难逃暑热之苦,既然这是天理,那么就顺应它吧。指铺陈文采。运用大量华丽的语句,张扬文采,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事物,不厌其详,不厌其细。

雷达视线角中方位角定义为视线在XOY平面上投影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俯仰角定义为雷达视线与z轴正方向的夹角。

 

表3 朝鲜文人《锡汝》《红鹦鹉赋并序》与欧阳修《红鹦鹉赋》比较

  

欧阳修《红鹦鹉赋》 赵显命《锡汝》 赵龟命《红鹦鹉赋并序》有金闺玉堂之安,饮泉啄实,自足为乐。 雕架而扬彩兮。啄香粒而饱德。然犹疑夫兹禽之腹中或有未尽者,因拾二赋之余弃也,以代鹦毕其说。而深有感于序中圣俞招累见囚之言,遂次欧韵,而反其意。盖欧则助希深,而补其未尽。余又右圣俞而衍其遗意云尔。异物珍怪兮,托产遐陬。来海裔兮贵中州。邈丹山于荒极,越凤皇之所宅,禀南方之正气,孕赤精于火德。金精外侈兮。火德内足。唉彼鹦之陆离兮,耿独翔于南域。粲兮鸾章,矫然凤质。禀火之精,以朱为色。播为我形,特殊其质,不绿以文,而丹其色。 开丹嘴而扬淸音兮。整绿衣而矜艶质。[11]卷一 岂绿衣之可肩兮,视白哥而尤贵。若取色鲜,丹砂可珍。郊犠牢豕,龟文象齿,蚌蛤之胎,犛牛之尾,既残厥形,又夺其生。[9]卷六十犀烹以角,象焚以齿。翠鸟以羽,翚雉以尾。[11]卷十二

欧阳修借风声、雨声、波涛声模拟秋声由缓而急的过程,而李瀷是通过秋天的虫声、鸟声、水声、风声等可听可感的声音来描绘秋声。在声音的描写上,李瀷也认真学习了欧阳修的文笔。欧阳修《秋声赋》中,描写秋声时,写到“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李瀷则写到:“若其唧唧切切,或促而长。砭入肌肤,琢在肾肠。”李瀷《秋声赋》,开头描写秋之色、之容,紧接着写秋声,作者描写了秋天的虫声、鸟声、水声、风声,最后引出了秋声“凡出乎虚撼乎,何莫非秋声也”的主题。随后写了秋声“互自鸣其不平,来逐节而低昂”,又点名秋声“抚年岁之不淹,奈少壮之电忙”之用。作者听到的秋声隐忍、伤感且悲戚,似发自肺腑,仿佛是其心中对命运的叹息和无限的愤懑、不平之意。作者非常自然地将自然界中的秋声与心中所感联系在一起,借秋声吐露心声。最后万种秋声归于一脉,秋声即心声,于是作者发出了“色与秋齐,声与秋移。声也可乐,逝复何咨”的感慨。

由表可知,赵龟命在第一段中便表明了自己的写作目的:“深有感于序中圣俞招累见囚之言,遂次欧韵,而反其意。余又右圣俞而衍其遗意云尔。”[10]卷十二赵龟命虽是拟次欧韵,但却更加赞同梅圣俞的观点,作文也是为了进一步发扬梅的主张。正文中首先从鹦鹉的资质说起,欧阳修夸张鹦鹉是“邈丹山于荒极,越凤皇之所宅”[9]卷六十,而赵龟命也赞其为“粲兮鸾章,矫然凤质”[10]卷十二,两人都给了鹦鹉极高的评价。然而接下来赵龟命笔锋一转,说鹦鹉有如此美好的品格,若是放养于山林之中,则与鹭与鸱鸢无异。若是效仿老鹰博禽,晨鸡报晓,也不符合其脾性。被困于笼中,供人赏玩的鹦鹉虽是“纷金绦与彩架兮,愈宠荣而心乖。”[10]卷十二虽是不愁吃喝,却也失去了自由。然后作者感叹鹦鹉的才能取决于驯养他的人,而犀牛、大象、翠鸟、翚雉等动物的下场是自己造成的,和人类无关犀烹以角,象焚以齿。翠鸟以羽,翚雉以尾。何急于世,至残其生。咎匪人虐,祸或自营。。随后作者由动物及人,人也因为“名浮誉伪”而被困于彀中。上天赐予的才能若是过度使用只能适得其反,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抒发了自己只愿“优哉游哉,逃千古之责”[10]卷十二归隐山林的志向。

浙江气象》期刊在以苗长明主编为首的编委会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主动投身“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在“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创新开辟了期刊特色专栏——《生态环境气象》。

楼梯间内隔墙应满足耐火极限2h,且没有其他的保温、隔声或者设备安装的特殊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采用轻钢龙骨两面钉耐火纸面石膏板隔墙,墙体构造为:2×12 mm(耐火纸面石膏板)+75 mm(Z型钢龙骨,内填50 mm厚容重100 kg/m3的岩棉)+2×12 mm(耐火纸面石膏板),墙体截面厚度约为123 mm。

赵显命其实是赵龟命的哥哥,他在读了弟弟的文章之后,有感于弟弟归隐山林的情怀,也创作了一篇类似的作品——《锡汝》锡汝实为弟弟赵龟命的字。。赵显命的序中是这样写的:“龟命次六一红鹦鹉赋以自况。其意在于色斯远害。”[12]卷一赵显命认为赵龟命的《红鹦鹉赋》是在借物喻己,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归隐山林的意愿。文章开篇写鹦鹉的品格超群繄陇产之珍翼兮,其为物也不类。夫惟人物之殊禀兮,循厥性而各遂。其不可以相兼兮,若齿角之异司。形受塞而性通兮,盖造化之奇机。金精外侈兮,火德内足。具妙质与慧膓兮,故自超乎三百族。伟灵表之可赏兮,遍虞罗于遐陬。去彼幽谷兮,来此帝州。,然后,作者赞扬鹦鹉在笼中羽毛艳丽,歌声清脆,口舌灵巧。开丹觜而扬清音兮,整绿衣而矜艳质。莺舌巧而见羞兮,翠羽鲜而失色。但是,紧接着,赵显命开始指责鹦鹉善媚,甘愿被囚于笼中。然彼禽之善媚兮,甘自辱于囚樊。但作者认为其中应该受谴责的是人类,人类不知鹦鹉的卑劣脾性却视为珍宝,此后,作者列举了一种品行出众的鸟——凤凰。凤凰不屑吃稻粱,品性圣洁,吃琅玕之果,住清洁之地。猗丹穴之有鸟兮,非稻粱之可驯。含五章之煌煌兮,配圣德而不乖。餐琅玕而喜洁兮,峙崇冈而厌卑。其鸣也周道昌兮,其藏也仲尼悲。宁死也不愿摇尾乞怜,讨好与人。也正因凤凰品性高洁,所以时常被世人忽视。鹦鹉善媚而受人喜爱,凤凰不屑如此以致被人冷落,世人多被表象迷惑而不曾留意内在的美好品德。最后,作者发出感叹,在当时的社会下应远离官场,享受田园之乐可以色斯兮,奚为役役以自劳。固已知之兮,聊为义使。尚庶几乎有企兮,宁口腹之为累。非其德衰兮,请荆狂之毋罪。终不可为兮,然后葆光而处。翔于千仞兮,远彼矰弋。浩然无愧兮,尽吾之责。

从金浗和李瀷二人仿写的《秋声赋》中不难发现,二人不仅模仿了欧赋的句式,更是借鉴了欧阳修的写作手法以及行文结构。

(四)对《病暑赋》的模仿

《病暑赋》是一篇“岁时”类赋作,这篇作品篇幅短小,却写得十分精致。六月酷暑,作者因病移居城南养病,朋友刘敞馈赠石枕、竹簟,并寄赠他的《病暑赋》。因刘敞的《病暑赋》,欧阳修也为之唱和而作这篇同题赋文。从创作模式来看,《病暑赋》与魏王粲、刘桢、曹植等人的《大暑赋》相类。

因为乾隆帝南巡,瘦西湖达到造园的顶峰阶段,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瘦西湖园林都处于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乾隆时期,两淮盐业正盛,扬州盐商财力雄厚。为了求得乾隆帝的宠信,盐商们竞相在保障河两岸大肆造园以邀宸赏,园林数量一度超过苏州,“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天下”⑲。以乾隆南巡为契机,保障河两岸自北门至平山堂,建有倚虹园、净香园、趣园、筱园和水竹居等园林,数十里楼台相接。时至今日,瘦西湖依然是扬州古典园林中保存最为完好,最能代表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者。

文章开篇写夏日的酷暑,为避暑热,作者东赴泰山,西登昆仑,泛乎南溟,临乎北荒,可惜的是这些避暑圣地并不能满足作者避暑的需求。第二段中,鉴于“四方上下皆不得以往兮,顾此大热吾不知夫所逃”[12]106希望能寻得一片清凉之地消暑养病竟如此艰难。作者不由感叹:“惟衰病之不堪兮,譬燎枯而灼焦”[12]106,只能与蚊子、壁虎等同榻而眠。矧空庐之湫卑兮,甚龟蜗之缩。飞蚊幸余之露坐兮,壁蝎伺余之入屋。第三段中作者说幸而有朋友“赠端石与蕲竹”[12]106,才能“得饱食以安寝兮,莹枕冰而簟玉”[12]106。最后,欧阳修得出一个结论,“惟冥心以息虑兮,庶可忘于烦酷”[12]106。告诫人们,酷热难耐之时不要心浮气躁,要学会安之若素,努力追求内心的宁静才是上策。以骚体句式为主,多衬以“兮”字为句腰,如“吾将东走乎泰山兮,履崔嵬之高峰。荫白云之摇曳兮,听石溜之玲珑。”[13]106在行文中也杂以少量骈句,如“万物并生于天地,岂余身之独遭?”等,显得结构整齐,错落有致,且在用韵上也是不拘一格,表现出宋赋的散文化倾向。[14]80总之欧阳修此赋虽与前人有些许相同之处,但他更加注重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不拘泥于汉赋的语言艺术形式,别具一格,可读性强。

五大改造新格局是对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制度的重大发展,是关系监狱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的一场深刻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司法实践意义。笔者欲从全面认识构建改造工作新格局的必要性、全面把握深刻内涵、全面领会内在联系等方面,就如何构建五大改造新格局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综上,朝鲜文人在对欧赋进行模仿时,在文章立意、语言艺术上都颇有建树,具有自己的特色,读来发人深省。

 

表4 朝鲜文人《次欧阳公病暑赋》《次欧阳子病暑赋》《拟病暑》与欧阳修《病暑赋》比较

  

欧阳修《病暑赋》 沈东龟《次欧阳公病暑赋》 崔演《拟病暑》吾将东走乎泰山兮,履崔嵬之高峰。 吾将避暑于东瀛兮,登万仞之碧峰。吾将西登乎昆仑兮,出于九州之外。 吾将避暑于西崑兮,轶于埃壒之外。披阊阖之清风,饮黄流之巨派。羽翰不可以插余之两腋兮,畏举身而下坠。 王乔邀我以快游兮,两腋翼翼生淸风。既欲泛乎南溟兮,瘴毒流膏而铄骨。 欲整驾而征南兮,洪炉爇焰而烁骨。[15]卷六飞蚊幸余之露坐兮,壁蝎伺余之入屋。赖有客之哀余兮,赠端石与蕲竹。得饱食以安寝兮,莹枕冰而簟玉。[12]106昼多蝇兮扑吾面,夜足蜹兮噆吾血。旃檀不能辟烦敲兮,轻箑岂足除热恼。[16]卷一

欧阳修在《红鹦鹉赋》的第二段中,是这样评论鹦鹉的。“后皇之载兮,殊方异类。肖翘蠢息兮,厥生咸逐……播为我形,特殊其质,不绿以文,而丹其色。”[9]卷六十欧阳修认为鹦鹉“甚难而啬,千毛亿羽,曾无其一。忽然成形,可异而珍,慧言美质”[9]卷六十,借此反驳了梅圣俞的鹦鹉与其他普通鸟类相似的观点。紧接着,欧阳修在文中指出,凡是多智近妖的寿数皆是十分有限,不能随性而生。并以牢豕、龟文、象齿、蚌蛤之胎为例,证实了自己的观点:凡是异于常人之处,必遭人觊觎。之后由物及人,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本性淳朴,奈何自作聪明,作茧自缚,残害生灵,招致祸患,实乃自作自受。人又不然,谓为最灵,淳和质静,本湛而宁。不守尔初,自为巧智,凿窍泄和,漓淳杂伪。衣羔染夏,强华其体;鞭扑走趋,自相械系。天不汝文而自文之,天不汝劳而自劳之。役聪与明,反为物使,用精既多,速老招累。侵生盭性,岂毛之罪?在整篇文章的结尾之处,呼应前文的代鹦鹉毕其说,指责人类“又闻古初,人禽杂处。机萌乃心,物则遁去。深兮则网,高兮则弋。为之职谁,而反予是责!”[9]卷六十算来不过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罢了。欧阳修借鹦鹉之口,生动而诙谐地讽刺了时下人类违背自然、违拗天理、违背初衷而不知的现象,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本文是拟次之作,严格按照欧赋中衬“兮”字为腰的规律,如“吾将避暑于东瀛兮,登万仞之碧峰”[15]。文中亦有骈句,如“来金飈于万里。浴黄河之九派”[15]。虽是拟次,却独有新意,是上乘之作。

崔演的《拟病暑》与欧赋稍有不同,开篇未写避暑,而是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各个方面描绘日光毒辣,天气炎热,如“铜融玉熠而土焦石烁兮,纳芒砀大包于烘煁。”[16]《拟病暑》篇幅短小精悍、文采清丽,扬弃了汉大赋的篇幅冗长、辞藻堆砌,颇有“铺采摛文”茫乎邈無所倚兮。之感。

古代朝鲜文人对《病暑赋》的拟作有三篇,分别是沈东龟的《次欧阳公病暑赋》、申翊全的《次欧阳子病暑赋》以及崔演的《拟病暑》。从题目上看便可知这三篇赋都是次韵之作,拟欧阳公的韵脚和行文脉络,题材和思想内容的局限使得拟次作品与欧赋的区别不大,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又显示出不同的立意。由于申翊全的《次欧阳子病暑赋》和沈东龟的《次欧阳公病暑赋》区别不大,因此选择沈东龟的《次欧阳公病暑赋》来分析。

三、欧阳修诗话对朝鲜文人的影响

(一)对朝鲜文人写作风格的影响

在朝鲜诸如上述的对欧阳修诗文的模仿比比皆是,不过真正想学其风骨的人不仅仅拘泥于形似,更注重的是追求神似。例如,尹斗寿将欧阳修尊为自己的老师,他曾在《次权佥知彦忱恂西山精舍韵》中云:“何方得就《归田录》,颖上欧阳是我师。”[3]卷二李桢《诸家记述杂录》道:“天资温粹洁清,无一点尘俗气,为文章典则浓郁,深得六一精髓。”[17]

欧阳修《六一诗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话,此后,诗话这种体裁成为了中国诗歌理论最为重要的形式,作者曾自注:“居士退居汝阴而集,以资闲谈。”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主要提出了两种诗歌风格,一种是“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另一种是“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朝鲜的诗话也因此深受影响。例如,高丽时期的诗话——李仁老的《破闲集》和崔滋的《补闲集》,都体现了欧阳修最为推崇的一个“闲”字。李仁老在《破闲集》中曾说:“吾所谓闲者,盖功成名遂、悬车绿野、心无二慕者,又遁迹山林、饥食困眠者,然后其闲可得而全矣。然寓目于此,则闲之全可得而破也。”[18]后来,崔滋续写了《破闲集》,曰之为《补闲集》并说明“此书欲集琐言为遣闲耳,非撰盛典也”[19]。到了15世纪中期,徐居正的著作——《东人诗话》诞生,这是朝鲜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歌评论集。他在这部诗话中评论了朝鲜历代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甚至还谈论到了中国的诗人如杜甫、苏轼等。从此,朝鲜有大量的诗话作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这些作品的写作风格、特点甚至是名称,无一不受《六一诗话》的影响,由此可见欧阳修诗文作品的深远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叙事”这件事。叙事,作为一个理论术语,首先出现于文学研究领域。据法国文学理论家热奈特的界定,叙事的中心含义是指:“承担叙述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叙述陈述,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到了20世纪80年代,叙事这一概念被广泛用于电影艺术领域,并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电影叙事学。

从古至今,历代朝鲜文学的发展与汉文化息息相关。朝鲜诗话,是朝鲜汉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衍化而来。朝鲜文人吸收了中国诗话这一独特的诗歌评论形式,经过继承和创新后的结果,是朝鲜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朝鲜人和很多韩国学者十分尊重传统文化,他们不仅把《破闲集》《补闲集》《东人诗话》等名作作为“古典大学讲读教材”使用,还出版了《韩国诗话丛编》和《韩国历代诗话类编》等大型丛书以及一批诗话研究专著,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赵钟业的《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许世旭《中韩诗话渊源考》、洪寅构《洪万宗诗论研究》、李汉炳《汉诗批评之体例研究》(增补本),等等。[20]52

(二)欧阳修诗歌对朝鲜皇室的影响

朝鲜是太祖李成桂通过易姓革命,用暴力建立起的王朝。建国后,朝鲜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的统治理念。

本文以自然生长状态的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小麦茎秆的弹性特性,运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小麦活体茎秆在横向受迫条件下产生的回弹力进行研究,旨在弄清回弹力与小麦茎秆机械强度之间的关系,给出评价指标,为小麦茎秆力学特性检测仪器设计、收获机械的设计以及茎秆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420年,世宗大王建立了名为集贤殿的学术研究机关,通过这个机构来培养人才。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集贤殿的学者们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的建设当中,他们一边引导着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一边进行着书籍的编纂。朝鲜基本奠定了文治主义的基础,这其中出力最多的人便是《唐宋八家诗选》的编者——安平大君安平大君,1418年(太宗18年)~1453年(端宗1年),朝鲜初期王族、书法家。全州李氏,名瑢,字清之,号匪懈堂、琅玕居士、梅竹轩。世宗之嫡三子,死于二哥首阳大君(世祖)。

《唐宋八家诗选》共有十卷,精选唐朝诗人李白、杜甫、韦应物和宋朝诗人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八位诗人的作品编纂而成。该书编纂体例参考了宋朝周弼的《三体诗》《三体诗》宋周弼编。弼有《汶阳端平诗隽》,已著录。是编乃所选唐诗,其曰三体者,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也。,《唐宋八家诗选》收录欧阳修诗共39首,其中送别诗5首,赠答诗11首,唱和诗2首,山水田园诗10首,生活抒情诗9首,应制诗1首,咏物诗1首。欧阳修的诗歌普遍以山水田园诗歌为主,记录了生活中发生的小事和其中蕴含的感情。

朝鲜另一位君主——英祖,也对欧阳修的诗文很感兴趣。据成海应《燕中杂录》记载:“乾隆八年十月十六日,主自盛京还,道入榆关,登澄海楼,望海雪初晴、天荣海色、海属奇观。时张照、梁诗正侍从,因与联句,凡字画之涉水部概不用,仿欧阳修咏雪体。”[21]欧阳修《雪》诗自注中,其禁例大略为不得运用通常诗歌中常见的名状体物字眼如咏雪不用玉、月、犁、梅、练、絮、白、舞等,意在难中出奇。英祖在与众大臣应景联句时,采取的就是欧阳修作诗时惯用的“禁字体”的作诗之法。由此可以看出,欧阳修对朝鲜皇室的诗文创作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四、结 论

在文学观的形成和文学创作方面,欧阳修无论是对当代学者还是后来的中国学者,甚至是对朝鲜学者,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一现象极大地促进了朝鲜文学的发展。朝鲜王朝中后期,学者们在欧阳修的手稿中发现了欧赋的抒情性,文学家张维也因此对欧阳修的散文进行了重新评价,他称赞其为“花实兼备”。

古代朝鲜文人在模拟欧阳修《秋声赋》和《醉翁亭记》的创作拟次之作,不仅继承了文章的主题,模拟了欧赋的格式、内容、用词等外在的东西,也学习他的写作思想,他的散文笔法,以散文入赋,不拘韵律,但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的文赋以欧赋为基础却又并不拘泥于欧赋,表现了古代朝鲜诗赋偏爱骚体但不拘韵律的特点。

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采用Wang[13]等方法,样品组织用8 mL 0.1 mol/L pH 7.5的PBS缓冲液提取,4 ℃ 13000 r/min下离心30 min,上清液为粗酶提取液,反应体系包含反应缓冲液 2.6 mL、酶液0.1 mL和2 mmol/L H2O2 0.3 mL,测定290 nm处的吸光值。

同时,更有潜心钻研汉学的朝鲜学者学到了欧阳修诗文的风骨,对朝鲜文学,特别是诗话的繁衍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综上,无论是学习、拟议欧阳修的作品,抑或慕其境界,亦或是思其生活环境;不论是借鉴其诗歌理论,还是偏爱骚体的韵律,无论是称赞、传阅其诗文作品,还是批评、指摘文章的瑕疵,都能说明欧阳修的诗文作品当时在朝鲜的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

参考文献:

[1]林椿.西河集[M].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高丽史[M].平壤:劳动新闻出版印刷所,1958:196.

[3]尹斗寿.梧阴遗稿(卷三)[M].韩国文集丛刊,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2007.

[4]欧阳修.欧阳修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03.

[5]权应仁.大观斋乱稿(卷一)[M].韩国文集丛刊,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

[6]金麟厚.河西先生全集(卷一)[M].韩国文集丛刊,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802.

[7]李瀷.星湖先生全集(卷一)[M].韩国文集丛刊,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

[8]金浗.自菴金先生文集(卷二)[M].韩国文集丛刊,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

[9]梅尧臣.宛陵集[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10]廖仲安.欧阳修卷[M].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11]赵龟命.东溪集[M].韩国文集丛刊,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

[12]赵显命.归鹿集[M].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90.

[13]邓声国.欧阳修赋评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106.

[14]杨昊.古代朝鲜文人拟次欧阳修辞赋论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5:80.

[15]沈东龟.晴峰集(卷六)[M].韩国文集丛刊,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

[16]崔演.艮斋先生文集(卷一)[M].韩国文集丛刊,汉城: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

[17]金昌协.农岩集[C]//标点影印韩国文集丛刊.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96:578.

[18]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破闲集·补闲集(合本)[M].韩国首尔:亚细亚文化社,1972:53.

[19]车天辂.五山集[C]//标点影印韩国文集丛刊.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57.

[20]蔡楚政.中国诗话与朝鲜诗话[J].文学评论,1993,(5):50-61.

[21]成海应.研经斋全集[M].韩国首尔:民族文化推进会,2007:273.

 
王精金
《喀什大学学报》 2018年第01期
《喀什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