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古代汉语称谓词的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古代汉语称谓词

认知语言学强调心智是体验性的,认知是无意识的,思维具有隐喻性。[1]语义和语法结构具有概念结构,概念结构具有体验性,意义表征具有百科知识,意义结构被概念化。主要包括认知隐喻和转喻、意象图式、原型范畴、心理空间、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理论。

称谓词指人们通过血缘、婚姻、社会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建立起来的名称。包括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亲属称谓是以本人为焦点对血亲和姻亲的命名指称。社交称谓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交互关系的命名指称。古代称谓词具有长幼尊卑等级分明的内涵,反映了价值形态、宗法制度、礼仪习俗、身份地位等社会结构和历史文化的特征。古代汉语称谓词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随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的发展而演变。

古代汉语称谓词研究成果颇丰,学界从不同角度对称谓词进行了研究,如:个案称谓词的文化历史流变的考证,古代经典史籍中的称谓词研究,称谓词的某些现象(性别、谦称、敬称、对称、他称、贬称、对称和不对称)的研究,不同历史时代的称谓词的研究。但是从认知角度分析称谓词形成的认知理据论述不多。认知语言学提倡认知体验基于身体、身体根植于环境、身体塑造认知的“具身认知”。认知、身体和环境为整体的“具身性”特征寓于社会环境中。[2]称谓词与人紧密相关,是寓于环境中的身体对认知塑造的结果,了解称谓词形成认知理据有助于为语言的“具身”思路提供参照,不仅与人的身体特征、特长相关,而且与人的衣饰、居所、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紧密相连。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古代亲属称谓词及其社交称谓词的研究,以象似性原则、空间隐喻、焦点-基体、词汇的隐喻陪义压制、相似性原则、认知转喻、构式压制、认知心理惯性等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阐释了称谓词的构词特征,体现了浓缩时代的宗法制度、价值取向、伦理文化和审美意识。

省是指自我反省、自我警醒、自我省察等。《论语》指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对三件事作一番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和朋友交往,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有不温习的地方吗?”“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在内心做自我反省。”

二、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亲属称谓词

(一)对非语境意义的亲属称谓词的认知

不同语境中使用的词汇意义不变,称为非境语词汇。例如,曾祖、高祖、天祖、列祖、太祖、远祖、鼻祖。“祖”有“父亲的上辈先人”含义,“祖”是基体,“曾”形声,古同“增”,有“加倍”的含义,即“祖父的父亲”。“高”甲骨字形有楼台重叠之形,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为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有“尊贵和高明”隐喻义。“天”甲骨字形有突出头大的正面人形,本义“人头”,后引申为“天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董仲舒,“天,至高无上”——《说文》。“列”,形声。从刀,本义:分割,后有不确定量词“排列”之意。“太”,指事,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以“高”和“大”的空间无尽感隐喻映射亲属血缘的远近。“远”形声,有“距离远”含义,“远,辽也。”——《说文》。“鼻”会意,有“初始、发端”,“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人们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象似性结合空间距离隐喻映射血缘关系之意,以不确定量词的虚拟量化为有界实体,体现了亲属称谓词的地位、情感、价值取向和道德意识。基体“祖”是上位范畴,大的义域,共性义位,与下位义位“曾、高、天、列、太、远、鼻”组成词汇,隐喻陪义压制基义,形成汉语特有的词汇构式表达方式“xx祖”,“xx”代表直接辖域的焦点,根据不同基体框架可以调变。又如,“曾孙、玄孙、来孙、弟孙、乃孙、云孙、耳孙”,“伯父、仲父、叔父、季父”,“嫡母、庶母、继母、养母、嫁母、出母、乳母”,“嫡子、庶子、别子、嗣子”,“侧室、别室、他室、次室、偏房、少房、别房”,“息女、继女、养女、假女、寄女、义女”,形成了“xx 孙/父/母/室/房/子/女”等的词汇构式,凸显的隐喻陪义体现了祖先崇拜、血缘崇拜和宗法家庭等级制度的文化伦理意识。古代妇女的性格柔弱而地位低下,男尊女卑,自身和儿女均以和父亲的关系为基准而指称。

(二)语境意义的亲属称谓词的认知

上古时期“妻”又称“妇”。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妻子”的称谓增多,如妇、室、妪、夫人。宋明时期“妻子”的称谓,如《水浒传》和《醒世恒言》的宋明话本:老荆、拙荆、寒荆、浑家、大嫂、妻小、阿妈、大娘、大姐、家眷、奶奶、妈妈、太太、大娘子均表示妻子,体现了语言渐趋通俗性。上古单音节称谓词父、母、姊、女渐演变为复合音词,如东汉魏晋南北朝:阿父/老父(父亲)、阿翁(祖父)、阿母/老母(母亲)、阿姊(姐姐)/老姊、阿女(女儿)、老兄(非年老之兄)。[6]“阿”和“老”体现了称谓词的渐趋口语化、亲近昵称性。但是,从认知范畴理论分析,亲属称谓中“祖、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孙、夫、妇、妻”是基本范畴,从古至今用法不变,随着社会发展,下位范畴词汇不断增加,渐趋通俗性和亲和性的心理文化和社会实际发展倾向。

三、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社会关系谓词

(一)谦称与敬称

“谦己敬人”是中国人特有的和谐的人伦关系、理性秩序和身份地位的文化伦理意识。以地位和时间先后顺序隐喻谦称自己:鄙人(鄙:郊野之处,粗陋)、小人(小:地位低)、卑下(卑:低劣)、晚生(晚:后来的。生:儒生)。以对方所在空间处所隐喻敬称对方:阁下、殿下、麾下、足下、台下、上下(衙门差役的尊称)、左右(旧时书信称对方)等。称谓词的不对成性也体现了伦理道德观念,例如,尊称岳父、岳母、泰山、岳丈、严父、慈母、爱子、娇妻、快婿、良师、高徒等只能用于他称或书面语。而贬称可用于对称,与汉族人贬己褒人认知文化心理惯性有关,而贬称的戏谑称谓易于接受。[3]以字、号、斋、籍贯、郡望、官名、官爵、官地、国家来命名。字对平辈或长辈的礼貌和敬称,不能直呼其名。“子”是古代男子美称或尊称,表字常用“子”,如子长、子路、子健、子美等,形成词汇构式“子 xx”。“xx”是焦点,决定表字含义及其与名的关系,名与字表里关系,表字与名的意义相近,遵从了认知相似性原则,如:(1)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2)孟轲,字子舆(轲、舆:车);(3)曾巩,字子固(巩、固同义)。焦点调变使表字与名产生辅助、矛盾、扩张、延伸等关系。号是除名和字外的别称,又叫“别号”,也是敬称,但实用性强,不像姓名、表字那样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不仅可以称呼,还可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是志向、兴趣、情感的抒发,受到不同时代政治、社会和文化影响,体现了时代特征。唐宋崇佛,多以号“xx居士”,如李白号“青莲居士”(自幼居住在四川青莲乡)、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局势动荡,盼望生活安定)等。元代崇尚道教,多以“xx道人”为号,如吴镇号“梅花道人”(擅画梅花)、赵孟頫号“雪松道人”(著有《雪松斋文集》)。清末国家苦难,陈天华号“思黄”隐喻思念华夏(又称黄种人的汉民族)、秋瑾号“竞雄”,“雄”指男性,隐喻巾帼不让须眉为国家奋斗。

(二)转喻和隐喻称谓词

1.4 宫腔镜分级 根据宫腔镜检查进行分级,分级标准:根据1978年March[6]提出的宫腔粘连分类法。见表2。

师徒不动,甲兵不顿。——《左转》(师徒:军队士兵)

四、称谓词社会演变的认知

其中,OD样本为加入荷叶发酵上清和细胞孔的吸光值,OD空白为不加入荷叶上清液和细胞孔的吸光值,OD对照为只加入细胞孔的吸光值。

(一)趋亲性和通俗性

特定语境中使用的词汇,称为境语词汇。古代汉语有谦称、敬称、贬称、戏/谑称、他称、对称、称谓的不对称性等。自己或亲属谦称,对方敬称,以示谦虚、尊敬、有修养。自己亲属的谦称:年长亲属:家父/母/兄/嫂。年幼亲属“舍弟/妹/侄。怀念哀悼过世尊长:先父/严/考、先母/慈/妣(先: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脚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形成象似性的隐喻意义)。同辈或年幼逝去的亲属:亡夫/妻/妹。自己年幼孩子为“犬子/女(犬:狗,卑劣),小儿/女(原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隐喻为与对方比较地位低的含义)等,形成词汇构式“家/舍/先/亡/犬/小 xx”等,“家/舍/先/亡/犬/小”是基体,背景和图型倒置,突显了“家/舍/先/亡/犬/小”的谦称含义。并且词汇搭配体现了态度同一规则,隐喻陪义和基义有相似性和具身体验性。例如“家”有“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之义,赋予居所情感意义,如家园、家乡、家训、家风等。而“舍”有“居住的房子”之义,“家”比“舍”范畴广且富有情感色彩,两者是上下位范畴,“家”修饰兄长以上长辈,“舍”修饰晚辈。“先”本义“前进”,含有尊敬之义,如先烈、先贤、先哲、先志、先本。“亡”古同“亾”,会意,“入”表示“人”,乚(yǐn)表示“隐蔽”,合义为“人到隐蔽处”,含有“逃离,出走”的贬义意义,如逃亡、流亡、伤亡、死亡和灭亡。所以“先”比“亡”有尊敬意义,亡不能修饰逝去的长辈。对方亲属的敬称:令堂/嗣,令郎/子/爱,令正/兄,令弟/坦(令:美好、善,敬语),形成了词汇构式“令 xx”,突显了“令”的“美好”的尊敬含义。语境中亲属称谓词体构词特征现了“尊人贬己”的心理文化特征,也蕴含了汉文化的“谦虚内敛”“与人为善”和“尊卑有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倾向。

词汇研究不仅有共时观,而且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也要有历时发展观。

(二)构词的经济性

汉字构词经济性有自己特有的特征。

师徒皆杀,仇已报以。——明《初刻拍案惊奇》(师徒:师傅和徒弟)

以人物身体特征、性格、特长及其社会关系转喻指称,具有把认知、身体、环境融为整体的“具身认知”。认知转喻理论是“穿越型连接”的外向型连接,“穿越型连接”包括内向型和外向型连接,内向型是初始域,即事物的中心知识,[4]如“我买了本鲁迅”,“鲁迅”作为人的生理特征(身高、肤色、性别、国籍和职业等)属于认知转喻“穿越型连接”的内向型的初始域,而“鲁迅的书”是外向型。概念合成是产生新义和概念压缩的基本心理活动。概念整合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在输入空间中建立部分匹配,输入空间中的元素有选择投射到一个新的“合成”心理空间中,概念合成是形成思想和语言的必要条件。[5]以人物的性格和特征隐喻和转喻命名的“绰/混号”,如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等。以身体特征、特长及其社会关系如“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留别妻》(古人青年时期,头发挽成结,称为“结发”,是婚配夫妻的标志)。“结发”喻为“夫妻”是身体特征从转喻的“穿越型连接”的“内向型连接(头发物理特征)”转为社会身份地位的“外向型连接”。各种身份均有“具身认知”特征,布衣(百姓):古时普通人只能穿麻布衣服,转喻百姓。状元和榜眼:元,从甲骨文人形,上面一横指头部,本义为头,眼在其下,隐喻古代科考名次状元第一,榜眼第二。垂髫(儿童):古时汉族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转喻没有长大的孩子。皓首(老人):皓为形声,本义光明,洁白的头发转喻老人。青丝(年轻女子):青为黑色,丝为蚕丝,转喻为黑色光泽如丝的青年女子。须眉(年轻男子):原义为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转喻青年男子。古人以身体特征和特长转喻称谓的“具身性”心理体验特征,是特有的身体文化特征,反映了身体意象是社会文化的知识、象征、载体。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血站无偿献血的2063名献血者,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上献血者的身体条件与之符合,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血液病患者均不在研究之列。将2017年上半年无偿献血的1063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献血者男女比例为545/518,最高龄55岁,最低龄20岁,平均年龄(32.4±4.1)岁。将2016年下半年无偿献血的1000名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献血者男女比例为511/489,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1.5±4.7)岁。两组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同形异义称谓词 古代称谓词随着社会发展,相同词汇的词义也发生变化。如:

师徒:师,会意,从币,从垖(dui),垖为小土山,币为包围,周围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为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徒,形声,从辵(chuo),土声,本义为步行。指军队步行的人,即军队士兵。听任军队(师)指挥的士兵(徒),隐喻为教授和学习的老师和学生,即师傅与徒弟。类似构词特征的词汇,如烈士:古为刚直侠义之士,今为正义牺牲的人。老小:古为老弱,今为家眷。学者:古为求学的人,今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私人:古为党羽亲信,今为个人之间的有私交的人。强者:古为身体强壮的人,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同形异义称谓词通过隐喻延伸,产生隐喻意义,体现了构词的经济性的心理文化特征。

2.xx词干/词干xx构式的称谓词

上古时期汉字是以单音词为主,表意文字,构词特征与词本义密切相关,形、音、义三者结合,依形索义、因声求义和义素分析法是探求词义的常用方法。[7]如上古时期的单音节词:妣(女性祖先)、妪(母亲)、姑(父之姐妹)、姨(母之姊妹)、姒(姐)、妃(配偶、妻)、姻(夫家)、姥(夫之母)、婢(女奴)、娣(女子之妹)、嫡(正妻)[8]等形成构式:女xx。女,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女xx中的义素“女”表示基体,是形义结合的义符,xx表示焦点,是声符,与“女”组合成词。构式的构式和词素双向互动,构式压制词义,词素反作用构式义。[9]又如人 xx:俳、优、伴、侣、侪、俪。东汉以来,随着社会生活内容的丰富发展,词义也随之发生变化,双音节词不断增长,引申义得到发展。如xx妇:主妇、新妇、小妇、大妇、前妇。xx妻:小妻、外妻、下妻、庶妻。xx士:义士、壮士、志士、谋士、勇士。古代称谓词的xx词干/词干xx构式是汉语特有的构词方式,不仅经济简洁,而且形、义和音融合,形象生动,隐喻意义丰富,表达了身份和地位等社会关系。

AR增强现实技术的3个重要特征是虚实融合、实时交互和3D定位。它模糊了虚拟与真实的界限,在不重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强调用户在虚实交融场景中的多维感官刺激和沉浸交互反应,因此AR技术往往具有高娱乐性、强现场感、强交互性的优点。把AR技术与注重“现实景观”的旅游业相融合,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化学反应,能为游客营造一个场景内容更丰富多元、视觉效果更直观震撼的游览空间,使游客敏锐地感受到超越现实时空的旅游感官体验[1]。

五、结 语

总之,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从基于身体、身体根植于环境、身体塑造“具身认知”的角度探讨古代汉语称谓词形成、流变原因和认知机理,为语言的“具身”思路提供参考,也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积累和实践。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8-16.

[2] 牛保义.认知句法的具身性[J].外语教学,2016,(6):1-6.

[3]吉常宏.正确使用称谓词之三—对称和他称[J].语文设,2001,(5):21-22.

[4]Zoltan Kovecses.Ten Lecture of Figurative Meaning-Making:the Role of Body and Context[M].Be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2:128-147.

[5]高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3):67-71.

[6]马丽.东汉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词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69-83.

[7]芮东莉.上古汉语单音节词常用词本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4.

[8]王琪.上古汉语称谓词的理据研究(上)[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22-27.

[9]Adele E.Godberg.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tion in Langu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28-44.

 
高杨
《喀什大学学报》 2018年第01期
《喀什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