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纯净质朴的草原情结——论乔欣诗歌的生态美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有一种地理风貌史诗般存在于世界文学的历史长河,那就是诗意葱茏、辽阔壮美、孕育着生命和希望的绿色草原。谈及草原,人们会油然而生一种无以言说的澎湃和激荡。古往今来,凡在草原上生活过的作家、画家、建筑家、音乐家……无不对草原怀有深深的热爱,诗人乔欣用诗歌向我们展示出他所见、所念、所熟谙的草原的美丽图景和心景。在诗人和草原之间构建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性对话中,诗人饱含激情地抒写着自然美、人性美、时空美和纯净质朴的草原情怀之美。在乔欣的笔下,草原生命的每一处幽微的角落都被浓郁强烈的爱所涵盖、所包容。乔欣的诗歌在呈现淳厚、真挚的草原情怀的同时,也传递着他对自己所依恋的草原生活的生态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hapiro-Wilk法作正态性检验,Levene法作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现代诗的持续发展和旺盛生命力的不断勃发,与诗人们对世间万相冷静、淳朴的观察与思考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和诗人们对生活的体悟、对真理的探寻与追求以及对真、善、美的发现、理解、弘扬、传递、表达、书写的情怀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至今,诗人们纷纷以敏锐的目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将人性、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社会生活纳入到对自然的书写之中展开深入的思考,来表现诗人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担当。值得注意的是,乔欣的诗歌在对草原的自然抒怀中,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其秉持着对草原的生态关怀,以及对弘扬草原文化的积极思考。

中外文学史中,以自然为创作对象的优秀作品很多。在对自然的书写中,美国著名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以《瓦尔登湖》《湖滨散记》等作品表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破坏行为的讽刺与批判,揭示一种“在自然中在场的生命体验” 薛敬梅:《生态文学与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倡导者奥多尔·利奥波德的《沙郡年记》以自己对现代化过程中自然环境被破坏而出现危机的认识来呼吁人们努力保护资源、环境,去发现自然的美,感知自然美的存在,使得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融洽。美国的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则以自己切身的环境保护体验和实践活动为基础,借他所创作的生态诗歌作品《龟岛》(Turtle Island)、《土地家园》(Earth House Hold)等来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诗意的呈现,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层面传递着他对环境主题的哲学思考。诗人于坚的《避雨之树》《作品111号》等诗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的抒发,以及姜戎的《狼图腾》中对草原文化和维护草原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表现,都是作家对大自然生态存在的理性深邃的思考与真挚的表达。海德格尔曾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5页。,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乔欣的诗歌也同样以自己对草原钟爱的方式建构着一种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相处的审美情境和诗意对话。在《草原,说不尽的情节》这首诗里,乔欣的眼光是灵敏、活泛的:

这当然不是说小编不喜欢长篇小说,比如……李亮的大作《墓法墓天》,小编从天涯社区开始追起,追了好几年,追得这篇文的名字都改两回了,才终于等到了结局,而且奇迹般地记住了每个关键的剧情(包括修改后作废的剧情),没有出现“看到后面忘了开头”的尴尬局面。

草原有诉说不尽的情节

独立学院的专职教师一般是在完成一定基本课时量才给予相关工资待遇,在此基础上超出的课时按一定课酬标准加以支付。目前,由于独立学院自身的师资构成的独特性,专职教师所要承担的基本工作量比公办高校教师普遍较高,但实际工资福利水平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独立学院应充分发挥自身广泛的社会资源、灵活机制等办学优势,除了向教师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条件外,应建立起较公办高校更富竞争力、更具吸引力的薪资体系,使教师的知识价值得到足够的认可,以此增强教师对学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冬营地 夏营地

起落移动的毡包

翻动的片片波浪

草原奔腾的骏马

草场与草场间 像弹奏

在大地上的琴键

第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与经济环境纷繁复杂,大学生在“拜金主义”“就业困难”“读书无用”“知识比不上经验”等不良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另外,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如果学生无法用正确的思想与观念来看待网络信息,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误导,对社会产生极端式的理解与认识,无端产生重大的压力。[4]

在大雁的身影遮挡下才是草原

诗人一开篇就营造出草原独有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之中大雁的身影与草原相应,天与地应和的空间感便油然而生。乔欣对空间感的把握是和他对草原生态链和谐存在的诗意的思考指向紧密相连的,这种紧密的联系是诗人将草原生态的安宁与辽阔、静美与动感的意境美呈现出来的核心因素。除此之外,这个诗意的空间存在也为诗人眼中的羊群、牛群、小马驹和奔腾的骏马的生命活力和生存感悟提供了存在的环境场。正如诗人笔下所书写的:觅食的羊群懂得草原的兴衰,吃草的牛群懂得回家的路。也正是乔欣对草原环境的体悟和热爱,使得他和他笔下的生命体之间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情到最深处往往是细致入微的思考、感怀和升华,亦如诗人所写:

桑:战争一直是文明史的非常态,除了战争本身外,还穿插着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和人性关系,让我着迷的永远不是战争本身,而是产生结果的原因,也就是战争背后美国人的“忧隐”。

飘出的长歌笑语

方便操作。中国菜的创新应便于操作,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已经发现一些食品的制作需要繁多流程,在加热次数足够多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菜品中的有效营养,使中国菜的创新失去价值。所以,中国菜的创新要尽量减小成本,并且减少制作时间。

似草原金曲从这里鸣响

——《草原,说不尽的情节》

骏马驰骋的草原,经由诗人巧妙地捕捉、通感地想象、诗意地书写之后,幻化为琴键拨弄而出的草原金曲鼓漾人心,无法言表的喜悦和舒适的优美情怀便在这流动的情境之间淋漓呈现。这正是诗人对草原静态美与动态美相融合的生态审美思维的诗意呈现,同时也是诗人智慧化地将自然之境与诗人心灵之境和谐相融的理想关怀。乔欣的诗性思考紧密地链结着草原生态美与个人情愫诗绪的敏锐琴弦,彼此互有关照影响,相融一体。在他的诗歌中,草原的文化蕴涵、审美指向始终营养滋润着他的情感世界,它们带给诗人最直接的就是健康的审美姿态和塑造美的激情在诗人笔下无限地延宕与释放:“我放大了自己,在草原上舒展平躺/绝览天空,幻想草原千年前的美景/天空与草原这一对千年恋人啊/无论四季风霜雪雨变换、相互的/恋情是千年的白头翁、牢牢扎根/困难时,流云被风折磨、放牧/挫折时,共同面临危崖,发出阵阵哀嚎/和谐时,携手共同走出亮丽的山谷”。这是诗人将人的生存境况、生命感怀与草原自然特性融汇、叠合一体后生发的理性思考,是诗人对大千世界“有机共生” 生命体之间“互生、互惠、互存、互栖、互养,应该成为大千世界的根本之道,意味着生命之为生命的最大可能是起源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碰撞、拼贴、对话,这就是所谓有机共生”(见潘知常著《生命美学论稿》,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性的深刻体会,也是诗人积极的和谐自然观在生态学意义上的一次有效的呈现。诗人乔欣对自然的和谐追求充满期待和感怀:

在飘香的奶锅里

猜想 草原的尽头

草原啊,给予宽容

定是在牧人的心坎里

结尾在哪里

——《草原,说不尽的情节》

在诗人看来,草原的美并不在人与环境的对抗里,并不在人对草原生命体的占有和捕获里,而在于生命中心至上的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人与资源乃至人与人、人与社会天人合一的生态实践里,这种和谐的博大之美正如诗人所喜爱的飘香的奶茶一样,在草原里飘香,在人们的记忆、想念里扎根、深藏。

乔欣的草原情结是质朴的,渗透着生态思考和生态意识。他对草原的热爱,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草原环境进行书写、对草原文化进行描绘,而是将“草原”符号化,使“草原”在他的诗作中,既是一种生态符号的表现,又是一种生态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自然生态和谐建构的理想生态的缩影。《在草原》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愿意为草原牧场的迷人和草原姑娘的美丽而长醉之情,在这里,人的温顺、灵动、深情和目光无一不深深地打动着诗人的心灵;在这里,人和草原之间的和谐也深深触动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如此毫无遮拦地抒放他的沉醉——流连忘返,由此可见诗人对草原热爱的真诚和对草原生态和谐的体味与追求。《穿越草原》写道:“让我平生第一次穿越草原/穿越不尽的绿色基因和梦想/走近那越来越富有的座座毡包/穿越成群的牛羊/牛群信游草场/让高大、健壮、有力称强/各色野花在绿色中歌唱”,这是诗人对草原爱的倾诉,真挚的情感令人感动。草原的意义正如诗歌所描绘的:“让草原滋润健康/让草原氧气充足/我的肺叶/扩张我们深遂的目力/倾听那喉麦磁力般的唱响/把古老的歌谣找回/把牧场与牧场的深情激荡”。可见,诗人对草原的情感是淳厚的,对草原的思考和热爱是虔诚的。因为平等和爱,诗人可以坦诚地与草原对话表白:

假如我做错了什么

定是更加风光无限

2) 渣锁斗进出口管线垂直于地面敷设,因而阀门只能安装于垂直管线上,使阀杆处于水平位置。由于气缸质量大,阀杆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向下弯曲,导致阀门填料上下受力不均匀,阀杆转动时对填料造成偏磨,影响了阀门的寿命。

我以牧人的名义 等待

该区域加深钻井采用高密度钻井液支撑井壁,提高抑制性能防止泥页岩水化分散脱落,并选择合适钻井工艺防塌措施的施工方案。以152井为例,该井钻井液密度控制为1.85~1.90g/cm3,漏斗黏度为50~70s,pH值为9~11,切力为(8~12)/(15~20)Pa/Pa,动切力为12~16Pa,塑性黏度为25~35mPa·s,常规滤失量为3~5mL,高温高压滤失量(150℃)为8~10mL,固相含量36%~40%,含砂量为0.3%~0.5%。

丰收季节的来临,在

打草场上,用力量证明

我的成长

——《假如我做错了什么》

草原的生活经验,使诗人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地不断思考草原环境和谐的重要性;诗人以感恩之心敬畏草原环境与文化带给自己的灵感与触动,并用饱蘸热力的诗句传达自己对草原与日俱增的热爱和虔敬,实践着诗人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真诚。

英国著名文学家劳伦斯说:“如果我们考虑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是要实现我们自身与周围充满生机的宇宙之间的纯洁关系而存在的。” 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1页。乔欣在审视个体存在与草原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以细节记忆书写在草原中生活的经验记忆的同时,表达着自己对草原、草原生态、草原文化的生态思考,这些思考真纯厚重、质朴真诚。我们完全可以将他对和谐的生态环境的钟爱视为诗人自身诗歌理想的建构与实践,这恰恰是书写辽阔草原应有的气魄与可贵的视角。

 
孙晓娅,朱林国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