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释《易经》中的“辐”和“輹”——兼及《左传》“车说其輹”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易经》中,有三条爻辞里出现了“辐”或“輹”字,由于对这两个字的释义存在误区,所以自汉迄今,人们一直在误解这三条爻辞。这三条爻辞是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大畜九二“舆说輹”和大壮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这三条爻辞都有异文,如《子夏易传》中的小畜九三作“舆说輹”,并有解云:“輹,车下伏菟也”《子夏易传》,《儒藏》(精华编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页。。《说文解字·车部》亦引作“舆说輹”,马王堆帛书《周易》“辐”字作“緮” 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36、16页。。李鼎祚《周易集解》则作“輹”。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51、278页。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辐,本亦作輹。” 黄焯:《经典释文彙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7页。看来陆德明赞成以“辐”字作解。

大畜九二中的“輹”字,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作“复”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马王堆帛书《周易》仍作“緮” 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36、16页。,《周易集解》作“腹”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51、278页。,《经典释文》云:“或作辐”,又引《释名》云:“輹似人屐,又曰伏菟,在轴上,似之。又曰輹,伏于轴上” 黄焯:《经典释文彙校》,第43、47页。

大壮九四之“輹”,帛书同样作“緮” 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第22页。,《周易集解》仍作“腹”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第335页。,《经典释文》也载录有异文:“本又作辐” 黄焯:《经典释文彙校》,第43、47页。。从陆德明所载异文看,他认为小畜九三中的“辐”与另两处的“輹”是不同的,指的应是两种事物。据各种异文可知,汉唐学者关于“輹”与“辐”的解释是有诸多歧见的。

从两汉时人的注释来看,《子夏易传》“輹,车下伏菟也”的影响很大,如郑玄注小畜九三云:“輹,伏菟。舆下缚木,与轴相连,钩心之木是也” 郑玄:《周易郑氏注》,《儒藏》(精华编第1册),第72页。。马融的意见虽然略有不同,但仍认为与伏菟相关:“乾为车,輹,车下缚也” 马融:《周易传》,《儒藏》(精华编第1册),第233、236页。。至于大畜九二,马融仍是作“輹”字理解。 马融:《周易传》,《儒藏》(精华编第1册),第233、236页。清人治《易》重视汉人意见,所以大多将三条爻辞中的“辐”或“輹”都理解为“輹”,如段玉裁于《说文解字》引“舆说輹”下云:“说,各本作脱。许书必当用说,今依《周易》正。《周易》小畜九三、大畜九二文也。马云:车下缚也。与许合。其非轐明矣。或作腹者,假借字。或作辐者,讹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24页。。而在李富孙《易经异文释》中,更是申明以“輹”为正字:“辐非可脱之物,今本作辐,传写之讹。项氏安世曰:辐以利轮之转,輹以利轴之转。然辐无说理,必轮破毂裂而后可说。若輹则有说时,车不行则说之矣” 李富孙:《易经异文释》,《续修四库全书》第2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668-669页。。宋翔凤《周易考异》亦大体持此观点。 宋翔凤:《周易考异》,《续修四库全书》(第28册),第484页。既是如此,则多数清代学者在注《易》释“輹”字时就聚焦于輹、伏兔和轐等词的释义或相互间的关系上。清人的这些注释使今日学者形成一个印象,即清人对《易经》中“辐”或其与“輹”之关系已经形成共识。其实,清人中亦有异议者,如陈梦雷《周易浅述》注小畜九三即以“辐”为正字:“辐,车轑,所以利轮之转也。辐无脱理,必轮破毂裂而后可脱。三与四本非正应也,志从上进而迫近于阴。见制于四,为阴所畜,不能自进。互四得兑为毁折,有舆脱辐之象” 陈梦雷:《周易浅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5页。 。其意见当承自陆德明和项安世,与大多数清人的认识略有不同。

从现已发现的考古遗物看,伏兔或輹确实位于车轴之上,车舆之下。它下抱车轴,上承车舆。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6-187页。换言之,由于伏兔位于车舆之下,因此位置比较隐蔽,一般是触碰不到的,且体积较小。从车的整个结构来说,动力的传输是通过辕或辀实现的,伏兔的设置一方面是抵住轮毂,防止其内移,另一方面又可保护车轴,并起到减震的作用。长寿、张孝光:《殷周车制略说》,《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162页;朱思红、宋远茹:《伏兔、当兔与古代车的减震》,《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在大壮九四“壮于大舆之輹”中,如果将“壮”作“壮大”解,则句意是车輹(伏兔)坚实牢固。若是依高亨的解释,则“壮”是伤义,是说公羊触坏车輹。但车輹位置既然不易碰到,又怎么会被公羊触坏?这个疑问很不好解释。而从九三和九四爻的联系看,高亨释“壮”字显然是正确的。另外,从卦象的角度看,“壮”也应释作伤义。因为九四爻是上卦震的第一爻,已经进入震卦。震卦在《周易》中除可象征雷之外,亦可象征刑罚(比如在噬嗑卦中),因而有令人(物)受伤的寓意。更需注意的是,在《汉书·扬雄传》述及狩猎场面时,有一句“触辐关脰”,颜师古注谓:“言众兽迫急,以角抢地,以额注地,或触车辐,关颈而死也”。既然是“关颈而死”,则“车辐”定当指辐条,而非伏兔或与之相关者。从《汉书》的这句话看,需要将高亨的解释略作调整。爻辞所述受伤者并非辐条,而是指公羊撞在车轮上,被辐条所伤。

在《诗·小雅·正月》中有两句:“无弃尔辅,员于尔辐。”清人一般以为“辅”当为伏兔,“辐”当读作“輹”。但现代学者通过分析考古遗物,认为“辅”当指装在车轮上的两根“夹辅”,“辐”则指轮辐。这两根夹辅的功能主要是增强车轮的负载能力,使车在高负荷、高速的情况下不至于侧翻或车轮破裂。 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第188-213页。夹辅的存在说明古代的车轮并没有项安世等人想像得那么坚固。《战国策·楚策一》有“嬖女不敝席,宠臣不避轩”,“避”当读作“敝”,“轩”当是“轮”字之讹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483页。,马王堆帛书《缪和》引佚《诗》“女宠不敝衣裳,士宠不敝舆轮” 释文参考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三),第122页。,“不敝席”“不敝衣裳”者,均是不久之意,“不敝轮”“不敝舆轮”亦是不久之意。由此可见,车轮如同席、衣裳,都是容易破败的。车轮一破,辐条自然脱落。所以,辐亦可言脱。若以今拟古,我们也应相信古代的轮辐是可能脱散的。因为现代自行车的车轮已经很结实,辐条安装在钢圈上,纵然如此,辐条仍可能脱落。古代车轮并非整木制成,在高负荷或高速行进时,车轮可能会变形,一旦变形,则辐条就可能松动,甚至脱落。而辐条的松脱又会使车轮趋于破裂,二者本是荣损与共的。从这个角度看,以轮辐比喻夫妻关系恰好不过。

2000-2001年示范推广国产精 唑禾草灵(千里马、精骠等),但春季出现较大面积药效不稳定现象。2003年开始,国产精唑禾草灵(金马、精骠等)药效稳定后使用面积逐步扩大。2003年国产苯磺隆、2006年国产氯氟吡氧乙酸得到普遍应用。2010年开始示范应用大能(唑啉草酯·草酯)、麦极(炔草酯)防除小麦田禾本科杂草、爱秀(唑啉草酯)防除大小麦田禾本科杂草。2011年国产炔草酯使用面积迅速扩大。2013年爱秀(唑啉草酯)防除大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面积逐步扩大。

在现代学者中,高亨对大壮九四的解释不同于清人:“此文当作辐。小畜九三云‘舆说辐’,辐当作輹。义各有当也。此句承上二句言,羝羊触藩,藩既破矣,而仍不系羊之角,则羊将更触伤大车之辐,此不知惩前毖后之象也”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8页。 。不过,他仍认为“舆说辐”中的“辐”当作“輹”。刘大钧的《周易经传白话解》大体沿袭了这种解释。刘大钧、林忠军:《周易经传白话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45、79、95页。 黄寿祺则在解释小畜九三“舆说辐”和大畜九二“舆说輹”时作两解,说前者是辐条散脱解体,后者是“大车脱卸轮輹不前行”,认为“輹”是伏兔,释大壮九四中的“輹”与大畜九二同。黄寿祺、张善文:《周易注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2、222、283页。

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的意思是:车子的轮辐松散脱落,夫妻反目离散。大畜九二“舆说輹”中的“輹”也当读作“辐”,两字读音近,故可假借。大壮九四“壮于大舆之輹”中的“輹”也当读作“辐”,句意是指公羊撞在轮辐上,被辐条所伤。帛书等作“緮”或“腹”,其实都是音近假借字。而帛书之“緮”字不仅与“輹”读音相同,还在义符上存在联系。因此,帛书的抄写者可能就已经将“舆说輹”理解为车舆与伏兔脱离。如此看来,误解之生已有两千多年,后来的误解也是情出有因。

不仅如此。由于辐的形制是“三十辐共一毂”,众辐凑于毂中,因此由“辐”字引申出聚集、团结等意义。上引《正月》是一首愤懑之作,讽刺了君臣之间的离散情形,其中的“辅”“辐”既指车器,又可喻指辅佐之臣或君臣戮力同心的局面。在秦汉典籍中,常见“辐凑(辏)”一词,用于形容人群、事物的汇聚,如《史记·货殖列传》云:“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从“辐”字有聚集、团结的含义看,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中的“辐”也必然是指轮辐,绝非讹字。夫妻本是团结一体的,反目则散,故此用“舆说辐”作比喻。辐与毂的关系既是虚实相用,也是有无相生,就如同夫妻、刚柔,二者本是相反相成,相互为用。脱散则俱伤,聚拢则互益,所以“舆说辐”可比喻“夫妻反目”。相反,用舆和伏兔的关系来比喻就没有这么贴切。

从上述注解看,若将三条爻辞中的“辐”或“輹”看作一个字,则以“辐”为讹字。若作两解,则以高亨和黄寿祺两人为代表,只是具体意见又略有不同。尽管意见不甚统一,但都是以“辐”或“輹”为车器。20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人们对古代车舆名物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辨析《易经》中的上述三条爻辞。

吸收式热泵按照不同标准可分成很多类,包括按制热目的可分为增热型和升温型;按工质对不同可分为水-溴化锂(溴化锂溶液)、氨-水(氨水溶液)以及其他二元或多元工质对等;按驱动热源在装置中被利用的次数可分为单效、多效等;按装置系统结构的紧凑程度可分为单筒、双筒及多筒;按系统内外有无传质过程可分为闭式和开式。此处重点介绍增热型和升温型,前者又称为第一类吸收式热泵(AHP),需要借助燃料或者高温蒸汽等高温热能驱动,回收低温余热的热量进而获得中温位的热能;后者又称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AHT),只需利用低温余热驱动系统即可获得比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更高温位的热能。

5.1 轮作:重病地应实行与粮食、油料、经济作物或十字花科等非茄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实行与水稻、莲藕等水旱轮作更为理想。

既然“壮于大舆之輹”中的“輹”当读作“辐”,那么“舆说輹”中的“輹”字也当作同解。项安世等认为轮辐没有可脱之理,这其实是臆测。而清人不加深思,以为宋人项安世之说与汉易契合,所以沿袭其说。

MIN Mi-ke, ZHOU Peng, ZHU Min-hui, SONG Xian-min, ZHENG Hong-liang

最后,我们还可附带讨论一下清人在辨析上述爻辞时援引为证的“车说其輹,火焚其旗”。这两句话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

初,晋献公筮嫁伯姬于秦,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其繇曰:‘士刲羊,亦无衁也;女承筐,亦无贶也。西邻责言,不可偿也。归妹之睽,犹无相也。’震之离,亦离之震,‘为雷为火,为嬴败姬。车说其輹,火焚其旗,不利行师,败于宗丘。归妹睽孤,寇张之弧。侄其从姑,六年其逋,逃归其国,而弃其家,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

所谓“归妹之睽”是说本卦为归妹,之卦为睽。归妹卦兑下震上,睽卦兑下离上,两者相比,是震变为离,所以说“震之离”。因为震有雷象,离有电象,雷电常常共出,所以说“震之离,亦离之震”。“赢”指秦国,秦在晋之西,晋是姬姓,因此由“西邻责言,不可偿也”两句推导出“为嬴败姬”的结果。震又有车象,离有分离之象,震之离,可比喻“车说其輹”。离有火象,车舆载旗,车舆倾翻则可能有“火焚其旗”之场景。归妹是说婚姻的,睽则屡说“睽孤”,是孤独之人,与婚姻是相反的。婚姻是聚,孤独则是散。孔颖达引《子夏易传》认为这段文字中的“輹”是伏兔 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07页。,杨伯峻承前人之说,亦以伏兔解之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364页。,现在看来都是错误的。伏兔之功能不在于连接舆与轴,伏兔虽脱,车舆仍可能与辀、辕相连,辀、辕又与车轴相连,所以车未必会散架,也未必不能行进。若辐条散,则可能车轮破裂,不仅车必不能行,而且可能车覆人伤。所以,“輹”当读作“辐”,“车说其輹”暗示松散,“火焚其旗”暗示将士涣散,而归妹之睽,其中也有由聚到散的暗示。因此,读作“辐”是最合适的。

 
王化平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