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教师轮岗制的应为、实为与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09-03-28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处于加快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此时人才匮乏。为此,政府出台重点学校制度,希望通过这一政策尽快培养出更多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与此同时,家长们也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期望,想方设法地把子女送入好学校,从而引发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尽管有关部门随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这种现象,但择校热度却呈现有增无减之势。“择校热”的持续发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一系列与教育相关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例如学区房的价格被炒得“热火朝天”、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入学率低、城市优质学校人满为患以及家长参与陪读的比率升高等。[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对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和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高低,一般反映在教师教学水平上。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一般较高。可以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差距主要由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学生和家长更愿意选择优质学校就读。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教师轮岗政策来给“择校热”降温。这一政策对缓解“择校热”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其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太成熟,所以在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反馈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政策失真、轮岗主体的合法性、轮岗制度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本研究在查阅与思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析当前我国教师轮岗制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对可行的建议,希望能对完善教师轮岗相关理论的研究及促进教师轮岗制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应为——教师轮岗制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整体快速发展,但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和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在教育领域同样也存在着地区和校际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教育公平难以保障等问题。在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呼唤声中,教师轮岗制应运而生。

()内部动力履行教育职责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教育公平具有多重内涵,既指起点公平,又包括过程公平,还有结果公平之意。起点公平是指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过程公平是指为每个受教育者都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使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结果公平是指每个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能达到一个相对均衡的发展结果,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终实现。[2]我国是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比较大。薄弱学校多位于农村或偏远地区,它们在硬件设施、师资配备等方面远不及城镇优质学校。因此,很多优秀教师不愿意到薄弱学校任教,更偏向于选择教学条件比较好、配套设施齐全的优质学校。由于薄弱学校优质师资稀少,其教育教学质量长期处于较低层次,进而使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就有违教育公平的要求。另外,由于教师长期处于一种不变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教授熟悉的课程内容,容易产生乏味感和职业倦怠,缺乏对教育事业富有激情的追求,这样不利于进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轮岗制能有效配置人力资源,打破地区、校际间教师封闭的状态,使其处于流动的、能量不断生成的态势。无论是从实现教育公平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完善教师教育职责的方面考虑,教师轮岗制都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外部动力缓解择校热”,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最有效途径,它既能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又可以平衡和稳定社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办重点学校的政策,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开始向不均衡方向发展,由此衍生出“择校热”,并且愈演愈烈。[3]“择校热”不仅对教育公平,更对社会公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为部分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尽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为子女谋求更优质的受教育机会,相关利益者则会看中择校引发的经济利益而滋生腐败,由此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发生。同时,这也会触及社会公平,容易诱发权力寻租、收受贿赂等社会问题。因此,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外部诉求便是要解决“择校热”引发的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公平。

实为——教师轮岗制在我国的发展轨迹与困境

教师轮岗制从开始构想到制定再到实施,人们对它一直寄予均衡义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期望。但是社会实际运行状况远比我们想象要复杂得多,轮岗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一系列困境,如教师参与轮岗的积极性不足、教师管理体制的阻碍、各利益主体的冲突与博弈等。

()教师轮岗制在我国的发展轨迹

1.政策演变历程

(1)1996年,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促进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和地区间交流。通过实行教师定期交流,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4]意见首次提及“教师定期交流”,在政策层面对教师轮岗交流进行了规定和方向引导。[5]

(2)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该决定的出台对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奠定了基础作用。[6]

(3)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自此,轮岗交流制度正式被提出,这一政策的颁布也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7]

计算机硬件性能对计算机的使用具有很大影响。然而计算机在长时间使用后,计算机的硬件会不同程度的老化、损毁等,这样会大大降低计算机的使用。因此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对于维持计算机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计算机长时间使用后,应该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4)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速度建设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提高师资质量,“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等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

(5)2010年,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继续强调:“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8]

(6)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这一决定使轮岗交流政策层次升级。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4年9月2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对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的人员范围、方式方法、激励保障机制、管理改革和责任主体等进行明确规定。

比较表3中Si、Ca、Al、Fe这4种元素测定结果的统计量t值与t0.05(3)=3.182可知,硅钙合金标准样品GSB03-2197-2008a中Si和Ca的t>t0.05(3)=3.182,表明质量校正前该标准样品中Si和Ca的测量结果与认定值不一致。可见当被测样品玻璃片的质量与校准曲线玻璃片的质量差别较大时,含量较高的主成分分析必须使用质量校正。比较质量校正前后的结果与认定值表明,质量校正后,误差显著性减小。当样品玻璃片的质量大于校准曲线玻璃片时,不使用质量校正的分析结果偏低,反之偏高。综上所述,样品与校准曲线玻璃片的质量差需要校准。

(7)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师资应该在城镇和乡村间进行合理流动。接着,教育部颁布《关于确定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用”管理改革示范区的通知》。我国开始启动全国大范围的教师轮岗交流。

通过以上演变历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在政策要求方面更加具体、明确,也更加强调政策的可操作性。

2.实施概况

在以前“校管校用”模式下,教师轮岗到薄弱学校后,其人事关系仍然在原学校,受到的牵制还比较多,而“县管校聘”制就可以较好地化解这种牵制。在“县管校聘”制度下,教师的人事关系由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然后由学校聘任教师。教师的身份由传统的“单位人”转变为“系统人”,不再是以“学校人”的身份、以学校为单位进行交流,而是在整个教育大系统中以“系统人”的身份,以学区、城区和县区为交流单位进行交流。这种做法打破了轮岗过程的制度阻碍,形成真正的“人动关系走”。在这种情况下,参加轮岗的教师可以消除后顾之忧,比如担心受到原所属学校的排挤而在新学校又成为“边缘人”、因与原所属学校关系疏远而遭到解聘等,这样有利于轮岗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轮岗交流中。同时,应该确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国家公务员身份,并且在法律上予以承认。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有利于推动大范围内的教师流动,为教师轮岗交流的合法性奠定基础。[9]

1996年,辽宁省沈阳市着手进行农村与城镇薄弱学校的改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质量,成为我国实施教师轮岗制的先行者。2003年,沈阳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试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制。2005年,沈阳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干部教师交流工作的意见》对轮岗的参加对象及人事关系变动作出具体规定。在经验指导与政策推动下,2006年沈阳市正式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教师轮岗交流制度,95%的轮岗教师中实现“人动关系走”。这不仅是沈阳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师轮岗,还是我国首次最大规模的教师轮岗。

福建省福州市也是我国最早开始试点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地区之一。200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轮岗交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始了对小片区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初步探索。福州市作为试点,自2009年以来积极践行教师轮岗政策的要求,在择校降温、教育发展均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河南省漯河市为落实教师轮岗政策,出台了《漯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3—2015年)》。该计划规定每学年校长和专任老师要进行城乡之间、校对校之间的流动;对各学校教师参与轮岗的比例作出规定;教师是否参与轮岗以及在轮岗交流中的表现将与教师的升职加薪挂钩等。

教育是永恒的事业,教育公平问题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是基础而关键的一环,因此必须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健康发展。教师轮岗制在我国实行的时间并不长,但其为均衡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教师轮岗制,克服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客观环境造成的阻碍,促使轮岗制能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持久效用。

()教师轮岗制在我国的发展困境

如前所述,在内外动因的共同作用下,教师轮岗制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政策支持和积极推广。但是,由于教师轮岗制在我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制定、实行与监督方面尚且存在不完善之处,并且现实情况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困境。

1.教师主动参与轮岗的积极性不足

我国大部分教师主动参与轮岗的积极性不足,参与轮岗也主要是基于自身利益或迫于政策要求而非自愿参加轮岗。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我国农村或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和城镇优质学校在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很多城镇优秀教师不愿意到薄弱学校任教,即便轮岗到薄弱学校,也是迫于现实,比如轮岗政策的要求、评职称和提薪资的硬性条件等。另一方面,我国男女教师呈现二比八的比例,这就决定了参加轮岗的教师大部分是女教师。而符合轮岗要求的教师一般都有自己的家庭,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轮岗对这些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如果参加轮岗,就可能被分到距离现居地址较远的学校,每天较长的上班路程会极大地消耗他们的体力和精力,这样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对老人和孩子的照顾;如果不参加轮岗又会触犯政策规定,进而对自己的升职加薪构成不利影响。基于种种顾虑,很多教师不愿意参加轮岗,但现实情况又使他们不得不参加轮岗,从而形成被动轮岗。

2.教师管理体制的阻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第十七条指出:“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师在我国社会中的身份为专业技术人员,并且“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的校际流动,成为教师轮岗制的制度阻碍。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如下:在聘任制下,教师和学校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二者相互依赖与牵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利益单位。因此教师在参加轮岗时顾虑太多,担心参加轮岗后会因为对原学校的直接贡献小而影响今后的个人发展。这种管理体制会使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愿意也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轮岗中,从而影响到教师轮岗制的实施效果。

3.各利益主体的冲突与博弈

教师轮岗制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主体,他们为了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产生冲突与博弈。优质学校不愿意放走优秀教师而用普通教师代替参加轮岗,使教师轮岗制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政策失真现象;优秀教师用一些如生病、怀孕的借口来推迟轮岗时间,或者通过行贿和利用权力关系的手段来延缓自己的轮岗时间或者使自己轮到较为满意的学校;学生家长也会通过行贿或者利用权力让自己孩子班级的优秀教师免于轮岗。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有:对于优质学校来说,他们从保持学校的高升学率和声望的角度考虑,避免优秀教师的流走影响学校日后的教学质量、升学率和声誉等;对于优质教师来说,人人都向往更好的发展,他们也不例外。与薄弱学校相比较,他们所在的城镇学校或优质学校能提供更完善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薄弱学校的条件与此有较大差距,优秀教师为了保住自身现有利益也不愿离开现属学校;对于学生家长来说,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是他们最大的利益诉求,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优秀教师参加轮岗后会对自己孩子今后的发展造成威胁。从以上分析来看,与教师轮岗制相关的利益团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顾全局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教师轮岗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政策失真与政策执行缺损,从而带来道德风险、权力寻租等问题。

通常,政策在制定、颁布与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多个利益相关主体,而保证一项政策能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用的关键便是处理好多方利益的分配与协调。“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最终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10]教师轮岗制从制定到颁布再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利益相关者涉及到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教育部门主要负责轮岗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学校是轮岗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教师是轮岗政策的直接参与者;而学生和家长则是轮岗政策实施效果如何的直接利益接受者。在这些利益相关者中,轮岗政策偏向哪一方都不可行,如果对这些利益关系处理不当,会导致资源和利益的分配不均,最终妨碍轮岗政策达到其预期效果。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要明确自己的主导位置,在轮岗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过程中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畅通各种沟通渠道,使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平衡;学校和教师作为轮岗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直接参与者,应该明确自身教育职责,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使轮岗变味、变质;学生和家长是轮岗政策的直接受益者,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使家长了解教师轮岗对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调动其对轮岗政策支持的积极性。

政策的有效执行还需要依靠及时的反馈,教师轮岗制作用的发挥少不了科学的监督、考评机制,这里还是以日本为例进行说明。日本县级教育委员会每年都会制定教师轮岗交流的实施指南,并于当年的11月份向全社会公开宣布;指南包括教师轮岗交流的地区、原则、方式等具体要求;参与轮岗交流的教师首先需要填写一份调查表,用来确定其流动意向,经由校长与教师商量和讨论之后宣布最终人选,最后将轮岗名单上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11]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轮岗制在日本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整个制度执行过程公开、透明。我国现行的教师轮岗制还不成熟,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教师轮岗制发挥其应然作用,并且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轮岗制的整个实施过程中都应该对参与轮岗的主要对象进行必要的监督,既包括教育部门对参与轮岗的学校和教师的监督,也包括政府部门对相关单位轮岗政策执行的监督。教育部门应该本着公正严肃的态度,客观评价学校和教师对轮岗政策的执行效果,对于认真履行职责的对象给予奖励以调动其在轮岗过程中的积极性;对于轮岗中出现的问题与偏差,应该及时指出并纠正,进一步总结出经验与不足。政府也要对执行轮岗政策的有关教育部门进行监督,防止政策执行缺损和政策失真问题的出现以及权力寻租和道德风险的产生。

路径选择——推动教师轮岗制健康运行的策略

尽管在实施教师轮岗制的过程中有重重阻碍,但鉴于教师轮岗制的顺利推进对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化解轮岗交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矛盾,最大程度地支持与保障轮岗制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完善激励机制

教师轮岗制的顺利实施一方面需要实施主体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自身正确认识轮岗制度,积极主动参与轮岗。因此应该采用刚柔结合的保障机制,引导教师轮岗制的顺利实施。在刚性政策方面,我国不妨借鉴日本的改革措施。在日本,教师轮岗制被归为基本国策,这就从制度和法律上为轮岗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推行的教师轮岗制,首先,需要国家在立法上对轮岗制加以确定,从根本上使其合法化;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和政策规定,保证轮岗交流的制度化与常态化。其次,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教师轮岗制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要让教师认识到参加轮岗为他们带来的利远远大于弊,使其在心里真正地愿意接纳轮岗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团体了解教师轮岗交流的深刻内涵,为轮岗制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轮岗交流的常态化。第三,应该改进对轮岗教师的优惠政策,比如加大对轮岗教师的补助额度、轮岗教师优先评比职称等。最后,还要改善薄弱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生活质量,帮助轮岗教师克服心里不适应,尽快投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总之,要刚柔政策并进,实现教师轮岗制的合法化、制度化与常态化,使全社会了解教师轮岗的意义并从舆论和行动上予以支持。

()实行县管校聘确立教师公务员身份

我国较早实行教师轮岗制的地区有辽宁、福建、河南等地。其他各地也在逐步尝试这一制度,比如江苏、山东等地。下面着重介绍几个省市的一些基本做法,以管窥教师轮岗制的发展概况。

()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为了让祖先所葬风水宝地的“气”长久保持,古代朝鲜人民还创造了守墓神。 守墓神在朝鲜半岛被视为能带来丰收和富裕的山神或大地神。 这种“地赐恩德”的观念,成为朝鲜民族风水说的主旨,并受到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的信奉,“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学说不但影响了古代朝鲜人民的日常生活,更是浸染着古代朝鲜的汉文小说创作。

()完善监督与纠偏机制

文华斋的熏炉名头最响,这一点峋四爷早就知道。让峋四爷不解的是,文华斋居然舍得焚烧如此好香。焚天香,赚吆喝,只为卖铜炉?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我们要开展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能力提高相融合的活动,活跃学生文化生活,让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为成为社会中的人才而打好基础。第二活动的开展要与时俱进,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学生的体验,强调人文关怀。实施“校内+校外”“课上+课下”“渗透+养成”相结合的全方位的多元化的职业人文素质活动体系,并从目标、方案、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

参考文献

企业合并重组后,其成本支出将在短期内增加。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合并企业的经营范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交集,因此其生产要素会部分重叠。在合理整合这部分生产要素前,企业必然会为其支付相应的开支。其次,合并重组后新企业的内部管理将进入磨合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要素流转效率将进一步下降,其运营成本也将相应提高。总之,合并重组将改变企业的资源配置与运营结构,常态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机制难以对各环节进行有效评价。

史料记载可以佐证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后,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自缢前令三个太子出宫匿于王侯府中求庇护。长子出宫后走失于民间,三子和四子双双藏于嘉定府,却被嘉定侯出卖。其中四子朱慈炯即永王,因在太子中排行第三,民间称三太子,他被押去见李自成,临危不惧。

[1]孙刚成,翟昕昕.义务教育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9):21-24.

[2]吴永军.教育公平: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2(18):1-6.

[3]孙太雨,王青娜.完善中小学教师轮岗制度的博弈与制衡[J].教学与管理,2012(1):28-31.

[4]虎技能.我国城乡教师交流的演变、瓶颈及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8-112.

随访方式均采用电话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获得随访128例,无失访患者,随访日期截至2018-01-01,患者生存时间为从手术之日起至死亡之日(>5年的定义为生存),其中生存>60个月患者14例,占10.93%。随访为回顾性随访,只随访生存或死亡,排除了死于其他疾病的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

[5]操太圣,吴蔚.从外在支援到内在发展: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实施重点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4(2):95-105.

[6]田汉族.刚性教师交流制的实践困境与法律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1):44-48.

[7]董博清,于海波.韩国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7):44-51.

[8]陈坚,陈阳.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Z1):34-37.

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是近几年开展的常规性基础调查工作,是在林地“一张图”基础上,收集林业经营区划数据(包括:森林采伐、造林、抚育、新成林等)和林地变化(包括征占林地和新增林地)数据,通过上一年度和本年度两期遥感影像地类判读,结合现地补充调查核实等技术手段,更新林地“一张图”数据库图斑空间分布与管理因子属性信息,作为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成果[1]。其中,两期遥感影像地类判读是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基础,对林地变更调查的成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9]陈正华,范海燕.教师轮岗制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教学与管理,2009(12):9-11.

本文分别采用生命周期评价以及生命周期成本方法对户用沼气池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客观和定量的评价,并为户用沼气行业减少环境排放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0]R Edward Freeman.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1版[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一江触发、六局联动、闭环管理”,随着西江广东段流域六市海事部门协同执法的工作机制建立,六市海事局联合协作、积极作为、勇立潮头,不断根据辖区水域实际,强化和完善水上安全监管,让共建“平安西江”行动全面开花,后劲十足。

[11]冯晖.日本“教师轮岗制”对我国基础教育建立“教师流动制”的启迪[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23-125.

上述方法的缺点导致用户花费时间和精力却筛选不到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对语义和数值进行综合考量并考虑服务请求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和数值综合匹配的Web服务选择方法,包含QoS语义和数值综合匹配、构建多属性决策矩阵、个性化服务选择这几个阶段。

 
闫建璋,王换芳
《教师发展研究》 2018年第01期
《教师发展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