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以文化人”理念下高校文化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及科学设定

更新时间:2009-03-28

“以文化人”出自《周易·贲卦·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这句话蕴藏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智慧。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并多次号召“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更应该注重和发挥文化载道、育人的作用,积极探索“以文化人”的育人实践,以文化人、化育人心,主动承担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赋予高校的责任与使命。可以说,“以文化人”实际上是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的新部署和新要求。

一、“以文化人”的实质内涵

(一)“文”是“以文化人”的核心内容

文化不是空洞浮华的形式,更不是附庸风雅、卖弄才华、追逐名利的器具,它包括知识、价值观、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后天习得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等,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精神价值,这是文化的“魂”之所在,也是文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之力量的源之所在。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主要代表爱德华·斯普朗格曾经提出“教育是文化的过程”,这一理论突出强调了教育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文化的资源和力量培育完整而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受教育者在文化的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影响下,受到社会所要求的各种规范的约束与影响,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二)“化”是“以文化人”的基本方式

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曾经指出:“从功能说,文化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感染人、熏陶人。”[3]这句话揭示出文化与教育之间的血脉联系,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以文“化人”淡化了教育的痕迹,注重内化,藏而不露,柔和而不生硬,通过创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育人情境,将文化作用于各种教育因素之中,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方式使受教育者获得行为的养成、思想的感化、情感的陶冶和价值的认同。“任何一种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和风细雨的,但是,这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其影响却是根本性、长期性和深远性的。”[4]“以文化人”正是通过“化”的方式教化人性,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

为了验证满量程标定的准确性,该项目使用了200个20 kg砝码,合计4 t的标准砝码加在秤体上进行检验,并对数据进行了记录,见表6所列。可以看出,秤的准确度较高,完全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

(三)“人”是“以文化人”的终极对象

“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5]可见,人是文化的存在,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正是文化的属性。“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6],“以文化人”的最终落脚点毫无疑问是“人自身”。这里的“人自身”,“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7]。它是以文而“化”之的对象,在当今时代背景下,这一对象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有着怎样的基本诉求?都需要深入思考和仔细研究,否则,所谓的“以文化人”就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空洞说教。

在实现上述两大融合的价值取向指引下,高等院校应科学设定文化育人的目标。具体来说,在“以文化人”理念下,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5]。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任何教育行为、教育因素和目标要求,都是外部因子。这些外部因子要转化为主体内部稳定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积极吸收才可实现。作为外因的育人条件再好,如果缺少作为内因的主体自身的努力,那么设计再科学合理的育人目标也不可能得以实现。因此,在“以文化人”理念下,高校文化育人目标在设定上要体现人本性,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文关怀,将文化育人目标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16]。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个体意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唤起大学生们的美好情感和兴趣,着眼于文化自觉意识的培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滋养和心灵净化,以用文化感化、美化、净化、塑造学生作为育人的最高目标。

二、“以文化人”理念下高校文化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人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同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因此,高校文化育人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既要着眼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理想人格,又不能片面地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远发展而取代“养成人格之事业”,必须兼顾满足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个性发展,把个体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考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紧紧依托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化人功能,把文化育人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展示个性才华、体现尊严幸福的终极目标价值紧密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文化的熏陶浸染中建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通过文化的过程认知理解世界,紧跟时代潮流,逐步形成符合现实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

(一)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个体发展需要

第一、构建区域性的大交通全覆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当地,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9]。当前,文化的多元共生无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的多元化势必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思想行为的复杂化。因此,在“以文化人”理念下,重新认识和提炼高校文化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思考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给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高校文化育人实践提供方向性的指引,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文化育人目标。

(二)既符合角色人格特质又满足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需要

其次,分析说明顺序,理清文章结构。说明文使用什么说明顺序,就要看文章说明的对象。通常情况下,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物件构造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说明事物间内在联系的,则用逻辑顺序。把握说明顺序,我们可以把有关段落的重点词、句勾画出来,以“同类合并”的方法,把独立的词、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完整的句子来概括一个个简明的要点,前后连缀,稍加分析,就可以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在把握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就容易明确文章的基本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通过上述社会、文化、个人以及角色、人格等概念相互关系的阐述可以得知,人格也是个人在社会与文化的关系中产生的。一个人由他所处的社会规定其所扮演的特定角色,这一社会孕育于特定的文化,同时通过特定文化实现对个人的约束与引导,实现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从社会来看,社会价值体系绝不会自发生成,只有通过文化内化于个人内心,并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和主体性意识,呈现出与其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角色人格特质;从个人来说,社会化过程激发人的种种潜能,使之成为“大写的人”,呈现出一个多方面才能全方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状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理想人格。”[13]当代大学生提出“塑造一个立体的我”的口号[14],这个“立体的我”应是作为未来社会角色的“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大学生理应努力塑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社会角色人格。这种未来社会角色的特质人格的培育要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还必须建立在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特定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达到自我的人格完善。因此,高校文化育人要抓住学生优良人格塑造、完善和升华的黄金时期,坚持用“以文化人”理念引领和带动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突出人格塑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避免单一的道德教化和知识灌输,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坚决反对工具化、功利化的价值倾向,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社会角色人格特质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使学生的人格不仅符合社会期望,更成为人格全面发展的动力。

社会是由个体组成,反过来,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个体并非生物性个体,而是通过“以文化人”而成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的个体。如果把社会比作戏剧,文化就好比是剧本,而个体就是在其中扮演的一定的社会角色,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社会成员扮演社会角色要遵守一定的行为模式,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结构所孕育的特定文化规定和控制。因此,社会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社会期望。“从静态来看,人格是个人身心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总体;从动态来看,人格是个人在团体内所担任的社会角色。”[12]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经说:“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是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由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的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所以,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要的。”[10]在教育学上,关于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观点和主张[11]。持“个人本位论”观点的学者主张教育的个人价值应高于社会价值,强调教育应当首先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出应首先满足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持“社会本位论”观点的学者则主张教育的社会价值应高于个人价值,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实现社会化,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从属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标的提出应该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着眼于如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可见,两种观点之间存在分歧的关键在于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何者应该优先考虑。其实,造成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论争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汲取了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人放到特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进行考察,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科学地表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一方面,个人生存和发展依赖社会生产,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把社会集体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内化于自身,才能成为现实性主体,为社会所接纳。在日益发展的社会关系中,人获得的社会规定性越丰富,就越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另一方面,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经过不断的锻炼和磨砺,个体自身不断地完善人格,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推动国家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三、“以文化人”理念下高校文化育人目标的科学设定

综上所述,“以文化人”的实质内涵就是遵循文化育人规律,以优秀的文化作为育人的核心内容,充分运用“化”这一基本方式,以“人”作为育人的终极对象,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对人进行启发、教育和影响,使人“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8],摆脱各种奴役和桎梏,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一)目标设定要注意以人为本

文化作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已日渐成为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对于高校来说,“以文化人”的对象即是广大在校大学生。在“以文化人”理念下,高校应坚持以生为本,深入研究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通过文化的熏陶、感化和教化,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中修养身心、提升素质,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二)目标设定要注意有的放矢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以文化人”,就是教会人们用文化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这就意味着文化实际体现着人们精神世界的现实状况和品质水平,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育人对象在年龄、性格、阅历以及认知水平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育人对象在育人目标上不可能是确定一致的,在目标设定上必须体现层次性,通过深入到目标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并洞察其内在联系,根据不同层次的特点设定不同的目标。因此,“以文化人”理念下,高校文化育人目标应讲究层次性,着眼于不同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性格的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发展需求,准确地分析大学生人格品质的现实状况和人格发展的实际水平,依据大学生理想人格品质的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育人目标,施以不同的内容和方法,通过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发展进程来组织文化育人,从而不断提高高校文化育人的科学化水平,增强育人工作实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求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细化雅行教育的目标即是其中的一项。要求各班充分利用班会、班级黑板报、手抄报、多媒体平台等开展宣传,要求学生熟知雅言、雅行、雅思、雅量、雅趣、雅致六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结合《雅行小手册》的相关要求,从文明礼仪、言谈举止、生活自理、仪表着装和卫生习惯等几方面制定个人雅行规范和雅行标准,从而让学生的行为有的放矢。

(三)目标设定要注意整体协调

文化育人是一个融合多要素合力作用的过程,不仅与个体自身的特点有关,而且与个体所属的社会组织特点以及所处环境文化特征密不可分,是“在社会文化标准的境遇中,对千差万别的人性进行引导,提升人的正常感情和理性”[17]的复杂的系统过程。根据系统理论,要科学认识和整体把握研究对象,强化整体功能,发挥系统优势,必须立足于整体,考察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优化每个要素的功能,合理调整要素的组织形式和机制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各要素之间的有机合成。因此,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在目标设定上要注意系统性,既要统筹规划,又要着眼当前;既要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又要重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使文化的各种形态在高校文化育人中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既要着眼长远目标建设做出总体规划,从宏观上把握育人目标、育人理念和发展方向,又要立足当前实际确定具体任务,从微观上在校园活动、环境建设、建章立制等各个层级、各个条块上确定具体目标,使高校各项育人机制在校园文化的软渗透和硬规范的高度统一中,得到全面落实。要统筹兼顾,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文化育人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文化育人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四)目标设定要注意持续渐进

引导、启迪、熏陶、滋养,这些都是“以文化人”中“化”人的主要手段,它们犹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滋润着社会个人。毋庸置疑,“以文化人”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育人成效不可能立竿见影,只有在长期积淀中才能逐渐显现。因此,高校文化育人的效果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必须将学生置于一种激发人心、催人奋进的文化育人氛围的经常化、持久化的影响之中,通过文化内化于心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实现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应注意防止目标脱离现实性的倾向,常常在现实生活之外设定文化育人目标,妄想在虚无缥缈的宏伟蓝图里,让学生瞬间达到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文化建设目标的神圣化、虚高化、过于理想化,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大学生既没能积极向往‘圣洁’,也没能主动加强‘自律’。”[18]由此,在“以文化人”理念下,高校文化育人目标在设定上应注意体现持续性、渐进性,将文化育人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导大学生从自身薄弱环节入手,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警醒,自主自决地参与到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中,在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普适性,又体现一定的理想性和先进性的文化的浸润熏陶中,将高校校园文化蕴涵的价值判断和文化观念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心。

除此之外,北京“王致和”老字号品牌的整合设计、“百花”蜂产品的品牌形象设计、北京果品公司VI系统设计等等,都是从北京“工业设计示范工程”中走出来的时代骄子。从1996年至1999年,这项工程共实施示范项目30余项,政府投入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带动企业投入设计研发资金4500余万元,产生经济效益2亿多元。这一连串数字真实地反映了设计创新的力量,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工业设计从无到有的成长。自此,北京“工业设计示范工程”引导中国企业迈开了工业设计引领自主创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周易[M].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207.

[2]新华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3]张影.文化育人:从大学文化的视角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

[4]钟俊生,赵洪伟.社会稳定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30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0.

[9]徐贵权.论价值取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10]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10.

[11]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9.

[12]秦龙.个人社会化及其后果的理论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3(11).

[13]金昕.当代高校美育探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81.

[14]林伟健.高校师德建设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5.

[1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2.

[16]康宁,等.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J].教育研究,2003(6):14.

[17]王继华.推动教育的力量:教育新文化执行力 [M].长沙:岳麓书社,2008:56.

[18]李大健.多维审视与理性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58.

 
满炫
《江苏高教》 2018年第05期
《江苏高教》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