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媒体思维向度的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创新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1]。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崭新的新媒体信息时代,高校必须顺“时”谋“势”、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宣传思想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思维对于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创新的价值维度

新媒体思维是指区别于传统思维的,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充分运用新媒体的方法、价值、技术、规则、机会、精神来指引、安排、创新工作的一种思维模式。新媒体思维具有鲜明的开放、平等、创新、协作、共享等特点,蕴涵着共享思维、系统思维、用户思维、融合思维等多方面内容。运用新媒体思维创新高校宣传思想教育,有利于转变传统的宣传思想教育思维方式,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更加精准地把握宣传思想教育的时、度、效,推动宣传教育方法内容的革新,构建顺应新媒体发展新形势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1.助力转型,强化宣传思想教育力度。当前,高校宣传思想教育部门、新媒体、教育对象构成复杂的网状格局与关联,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受到了新媒体的深刻影响,两个舆论场——学生舆论场与教化舆论场之间沟通不畅,高校宣传部门传统“把关人”地位弱化,面对“人人都是媒体”的现实状况,传统思维下宣传思想教育逻辑和事务处理研判方法单一化、片面化和静态化等问题凸显。相比较传统的单向、灌输式宣传思想教育工作路向,新媒体思维把受众看作是“用户”“顾客”,受众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拥有充分的判断力和自主权。宣传思想工作的生命线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新媒体思维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生动性、服务性以及跨界、简约、极致、专注等特点与优势,能够为强化宣传思想教育生命线的生命力提供新的驱动,从而有力地推动教育关系的调整,刷新宣传思想教育意识,赋予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体系、实践以全新的内涵,推动宣传思想教育自我变革,向专家型、信息型、智慧型、便捷型、服务型转化,强化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2.助推创新,提升宣传思想教育效度。当代大学生面对自由开放的虚拟空间,多而无序的海量信息,多元思想的汇聚碰撞,伦理道德的宽松环境,以及自身“快餐化猎奇式”的学习方式,“网络化沉迷式”生活方式,使大学生难以客观、正确地把握一手信息,难以抵御不良思想信息的侵袭与诱惑,往往忘却自身的社会责任而偏离了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对学校的宣传思想教育引导缺乏参与认同,甚至产生质疑与抵触。通过以用户为中心,以共享、开放、共赢等为理念的新媒体思维的融入,可克服高校传统宣传教育刻板生硬的弊端,构建新型宣传教育主体因子关系,利用新媒体环境下的平等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严肃而宏大”“独白式”的宣传教育内容叙述风格,充分发挥新媒体隐性教育的功能,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甄别与拣选能力,树立坚定的信仰信念,筑牢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防线。

丝瓜络纤维是丝瓜成熟、干燥之后,里面呈现出来的网状纤维,民间又称为丝瓜络、丝瓜布等。全体由维管束纵横交错而成。多呈圆形状,略弯,两端稍细,长短不一,长的可达70 cm,直径51~100 cm。表面黄白色,经过处理的会变白,粗糙,有数条浅纵沟,有时可见残存的果皮和膜质状果内。体轻,质韧,富弹性,横断面可有3个空腔[1]。

新媒体背景下,宣传思想教育的新旧载体通过跨媒体进行融合提升整体效力已是大势所趋。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应拓宽视野,扩充大学生思想教育互动交流平台,糅合整合,形成教育载体群与矩阵。一是强化导向性融合。要以坚定而正确的政治导向巩固宣传教育阵地,注重导向性、提高科学性、体现艺术性,增强校园全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二是推进多元化融合。强化融网站、APP、微博、微信、QQ、微视、微校报校刊、客户端等于一体的新媒体矩阵为宣传思想教育所用,形成具有多种媒体形态特征的宣传教育全媒体产品,满足大学生多样化、合理化需求。三是实现再造性融合。高校宣传思想教育新旧媒体载体的融合,以相互融入与实现一体化为教育理念和思路,合为一体的是教育内容与技术,核心元素是教育协调与互动,最终目标是宣传思想载体的再造与互补,实践效果是宣传思想教育载体得以升级。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建立“互联网+”在线宣传教育学习及分享平台,通过手机学习模式与大学生交流互动。开发宣传思想理论与学校文化的手机APP,创立手机宣传思想教育“微课堂”“微社区”。建立思想理论业务竞技场、个性化定制思想教育学堂,并建立讨论网上社区,使讲、学、论形成“三合一”。

二、基于新媒体思维向度的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创新策略思考

3.迭代思维:以微快创新为手段把握宣传思想教育话语权

(3)行动要实。适合自己的行动是最好的。在工作策划变成实际行动上,我们采取了“立足市情抓持色,注重实效搞创新”的工作措施,实实在在地打造出“让市委放心、老干部满意”的工作风景。

新媒体用户思维下的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创新要以学生为本,要对线上线下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的供给结构进行改善,从“需求侧”拉动模式切换到“供给侧”助推模式,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采取“用户”——大学生感兴趣、喜爱的方式加强教育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使宣传教育受众在高互动主体间性的教育环境中获得超预期的教化体验。教育者要树立主体间性教育的理念,利用新媒体构建有效的对话教育[3]。要以洞察大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利益为前提,实现主体间平等交流互动,让宣传教育对象觉得宣传教育信息“有用”“有意思”“能参与”。宣传教育者要成为新媒体中的 “意见领袖”与令大学生信服的思想导师,善于把握时机,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度身定制”教育内容与方法,通过理性对话潜移默化且精准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如最近迅速成为网络“红色大V”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他的理念是“建立网络平台,服务、引领学生”,他在“微平台”中将大道理与自身的经历和故事有机结合起来,拉近了与青年的距离。摒弃板脸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平等沟通,交心谈心爱心式的推送,善待受众的质疑与反思,对于大是大非意识形态问题,勇于发声,敢于亮剑。徐川的宣传思想教育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其撰写的部分思想教育类文章网络浏览量达到一千多万,“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选票达到三百三十多万,凝聚了受众、扩大了影响,达到了潜移默化进行核心价值观植入,主流意识形态激浊扬清的宣传思想教育实效。

迭代思维是新媒体产品开发的典型方法论,意即为敏捷开发、快速反应,强调循序渐进、勇于试错、逐步完善。在强大的新媒体话语场域,运用迭代思维可强化宣传思想教育话语的开发力度,提升新媒体情境下主体话语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确保宣传思想教育话语的优势地位和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话语权。第一,在宣传内容的生成时效上体现“先快效应”。要“以快制快”,形成宣传信息流“速度文化”,面对各种情况要先发制人,通过议题设置、情况通告、深入报道等形式争取第一时间在各宣传教育平台发声,同时抓住大学生课间、用餐、自习后、熄灯前、假日等余暇时间的黄金节点把内容予以放送,并根据大学生的回应做好反馈与调整,提高话语权的行使效力。第二,在宣传思想教育内涵里强化“小微创新”。让话语内容从宏观向微观转变,超越“内容为王”的传统视域,以贴合主体主诉求,新潮、新颖而内容短小的原创“微文”迅速吸引大学生关注,产生共鸣并形成公共认同。善于从网络话语体系中研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学习情感、心理调整等方面细微的诉求,以此入手,从学生、家长、专业、行业、社会中吸取有效的教育元素,吸收、转化、加工来自网络流行热词、网红大V、网络舆论场域、网络文学作品的正面、积极,能体现正能量的网络话语,并在精神内核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统摄,同时在细微之处嵌入人文关怀,建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权威话语体系。第三,在宣传内容的新媒体推送形式上突出“简约极致”风格。做好“减法”,尽量减少大学生使用宣传教育自媒体产品交互的时空限制,简化其内在操作流程。

一是构建标准化的宣传思想教育资源共享体系。高校要设计提出宣传思想教育的改革思路、目标愿景、管理框架及资源配置方式,协调校内各教育部门构建参与型、协作型、智慧型的高校宣传思想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如创设融宣传思想MOOC、微课、宣传教育过程仿真模拟、电子书包、空间谈心室、思想导师在线、网络直播、实景教学、思想风暴工作室、后勤保卫帮护站等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相统一的宣传教育资源系统,师生可以在宣传思想教育“素材库”及社会思想教育资源等模块中便捷、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关注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随时在系统中互动联系。二是构建规范化的宣传思想教育协同运作体系。打破封闭严密的内循环教育体系,各部门共同探索、参与和合作,在深入了解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思想困惑、校园生活与专业学习、毕业就业等多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各部门要在舆论推动、行为引导上加强协作,宣传阐释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学业困难、心理困扰。实现宣传教育生态位的拓展,形成立体化、一体式的大宣传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出宣传舆论合力的效能。各协作主体“同频共振”、深度合作及协同创新,着力构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大格局[2]

1.共享思维:以开放共赢为取向构建宣传教育协同体系

2.用户思维:以服务受众为中心强化主体间性对话教育

4.融合思维:以跨界整合为基础延伸宣传思想教育载体价值

3.整合资源,延展宣传思想教育宽度。新媒体目前逐步发展为现代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人际交往,构建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新型载体。面对“变大”了的教育环境,运用新媒体思维对于完善与拓展聚合型的宣传教育资源平台,克服宣传思想教育 “信息孤岛”现象,利用大数据开展宣传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校园宣传网络系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与重构,实现高校宣传思想理论与实践的跨界结合,建设具有针对性、思想性和服务性相统一的宣传教育服务平台,促进“现实空间”教育与“网络空间”教育有机结合,创建新媒体大学生精神家园 ,进一步增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指向性与宽泛性,抢占新媒体时代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制高点。

“漓江画派自诞生之日起,就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面貌、地域文化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的作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21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画派。而且经过多年建设,漓江画派促进会团结了广西最优秀的艺术家队伍,形成了一支美术精英群体。”[2]应该说,漓江画派确实集中了不少的优秀画家,但毋庸讳言,在全国画坛有影响力的画派领军人物仍然偏少,称得上大师的画家更是稀缺。时任广西文联主席潘琦曾说,“广西美术是好作品多,精品少;好画家多,大画家少”,概括得很精辟、很精确,可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漓江画派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从深层次进行反思。

5.系统思维:以长效发展为目标完善宣传思想教育管理机制

①同等温度和时间下,水分上升27.7%,糊化度提高60%;②同等水分和时间下,温度上升44.4℃,糊化度提高4%;③同等温度和水分下,时间增加44.4 min,糊化度提高2%。这表明在淀粉糊化的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升高对于提高其糊化度的作用最明显。

结合新媒体思维创新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应立足长远,以立体化、系统建设的视界,以推进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科学化为使命,建立遵循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规律的系统化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应用管理机制。一是健全新媒体环境下宣传思想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校内建立新媒体网络化宣传思想教育领导小组及其联席会议制度,校外“建立高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三方联动宣传机制”[4]。二是建立畅通有序的线上线下宣传思想教育系统运行机制。调整、创新和健全思想理论建设、信息监管与推送、舆情干预、校园文化发展、内部矛盾调解、意识形态风险评估管控等系统的运作机制。三是建立校园新媒体安全监管制度。建立校、院、班三级新媒体安全监测机制,拓展舆情上报处理渠道。四是从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构成要素入手,建立一套符合宣传思想教育实际,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5]。通过构建良性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宣传思想教育队伍新媒体素养及其工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努力把宣传思想教育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意见》[EB/OL].(2015-01-19).http://education.news.cn/2015-01/19./c_1114051345.htm.

[3]祁鸣,倪颖,夏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

[5]沈健.配齐建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5(3).

 
李大伟
《江苏高教》 2018年第05期
《江苏高教》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