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漆桥村生态景观演变与优化路径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乡村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又一次引起了众人关注。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凸显出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价值。以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基底,丰富的文化业态为灵魂,借助于多产业支撑的新时代中国乡村,具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也是践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全面小康”和“乡村中国梦”的关键点[1]。中国的乡村,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凝聚现代农民守望田园的迫切渴求,承接着传承农耕文明、弘扬现代农业的特殊价值。而乡村生态景观作为人类和自然长时间互动所产生的一片“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和内涵”的地域[2],兼具生态学和人类学的共同特征,是人类学视角下生态景观的综合体。

一、人类学“生态”景观特征

人类学视野下的生态景观包括动态演变性、综合系统性、有序更新性三大价值,兼具绿色性、文化性、宜居性、环保性等多重特点。

GLP-1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于其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关。Bose等对大鼠离体心脏的缺血研究中,阐明了GLP-1在完整的大鼠离体心脏中具有对抗心肌梗死的作用,并指出其作用可能于激活多种激酶从而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关[11]。同时,也有研究显示GLP-1通过抑制其凋亡来减轻缺氧或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对心肌细胞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一)动态演变性

生态景观首先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动态性,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过程,提供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保护[3];其次,需要体现出一段特定历史时间、生态空间、限定尺度的景观演变格局,并且要综合考量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影响因素,继而彰显景观的健康价值。

(二)综合系统性

生态景观自身是体现绿色、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多重维度的综合体。在生态建设中也需要突出减量、循环、重构、更新的复合理念,继而体现生态景观的绿色、协调、环保、节能等综合系统价值。

(三)和谐再生性

生态景观的有序性,既包含外部轮廓、整体造型、色彩组合的有序性,也包含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资源价值、文化社会形态的有序性。同时还主要体现在古时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和谐统一、生态系统要素的有机共存、景观板块与区域背景的密切联系三个方面。同时,由于时代发展的影响,生态景观也会随时空变化展示出更新发展的特点,有序性与更新性共同作用,使得生态景观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及时代特征。

二、漆桥村生态景观演变

(一)漆桥村现状概述

漆桥村地处江苏省和安徽省交界处的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距南京禄口机场40公里,距南京城区70公里,东西距马鞍山、芜湖及江苏太湖地区约100公里。村北与宁望公路相连,西接宁宣高速、宁宣城铁,交通优势明显。

仅以民宿的布草清洗来说,布草会与用户亲密接触,一旦有任何的不干净,对用户体验是致命打击,曾有媒体报道:用户入住民宿后,房东无法更换清洁的布草,进而对平台产生质疑,一些民宿房东为了避免“麻烦”选用深色和带花纹的床单蒙混过关,常常一星期也不洗一次,行业的清洁监管令人担忧。

1.在没有注射羊三联疫苗前突发羊三病疫情,立即灌服1%硫酸铜水溶液一次,流行和死亡即刻停止,但一段时间(最短两周)以后,疫情可能还会复发,因此,必须在灌服1%硫酸铜水溶液的同时注射羊三联疫苗,一周以内是1%五水硫酸铜水溶液在起预防治疗作用,一周以后羊三联疫苗逐渐起到保护作用(连打带灌法),疫情被彻底控制而不会复发。

漆桥村三面环水,水域成了村落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天然分界线,构成了东西对称自然布局,桥水相依,水田一体。村落结合老街轴线展开,两侧巷道为次要发展轴线,同主轴线共同构成“蜈蚣状”平面,景观总体布局保留完好。但在局部空间内容,尤其是南北出入口及街巷交叉口附近,外力影响较为明显,新的斑块与老的斑块混拼,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景观的协调。未来可通过合理有效的保护控制使新旧景观产生良性融合。

漆桥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差异显著,寒暑变化明显。气候受太阳照射、地理空间、大气环流的共同作用,主要特征表现为冬夏漫长、春秋短暂,具有鲜明的季相性。

漆桥外围空间水系密布,河流纵横。村中主轴线为一老街,南北走向。老街三面临水,主街呈南北延伸之势,街旁巷道沿轴密布。这一特点构成了漆桥村的生态景观空间整体布局。在南北向延伸的弧形主街两侧,零星分布有若干条窄巷,每条窄巷纵深百米直达村外围两侧的河道,水巷连接,主次交错的布局形式构成类似“蜈蚣”之形的平面形状。

受气象、地形、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漆桥自然植被构成彰显出明显地带性分布特征。根据林种划分,漆桥区域内的林木主要用途为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用材林中针叶林主要植物种属有马尾松、杉木、黑松、火炬松、湿地松等。经济林主要以桑树、茶树、梨树、葡萄等为代表。防护林主要植物种属有杨、柳、水杉、白榆、刺槐。水生植被中,沉水植物主要以里藻、狐尾藻、金鱼藻等为代表的水生藻类居多,一般在水域深处分布较为密集。浮水植物主要种属有野菱、芡实、睡莲以及各种萍类,该类型植物集中分布在水深3米以内的区域。挺水植物多以人工栽植为主,包括藕、莲、水芹、茨菇等经济作物以及菖蒲、芦苇等观赏类植物,多集中分布于15米以内的水域空间。

3.2.3 单纯活检 如果TURBT术中观察见肿瘤浸润肌层可能性大,也可考虑单纯行肿瘤边缘和基底部活检。但若病检结果未能证实浸润,则需行二次电切,除非有其他因素促使行膀胱癌根治术。

(二)生态景观演变格局

漆桥村历史悠久,生态文化丰富。调研组从地方志、区域发展史、前人文献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最终总结出其生态景观变迁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1.生态景观初生期(西汉——南宋)

据考证,西汉以前的漆桥村尚无明确完整的史料记载,依据地理及周边考古资料分析,仅在漆桥第二砖厂遗址发现了旧时的打制石器,据此推断该村最早的人类活动始于50万年前。后期的《景定建康志》中对孔子沿丹阳古道登游山有传说记载,综合高淳旧县志相关文字记载,证明了漆桥村及周边地区在汉代以前就兼具交通的便利性和居住的适宜性。但是景观空间尚未形成,块状的空间布局尚未出现。

漆桥村正式建村于西汉元始初年(公元1—5年)。当时,宰相平当父子因避王莽之乱自北方迁居于漆桥,为便利南北交通,在今漆桥河上建造丹漆木桥,此应为漆桥村最早的名称由来[4]。平当住宅据传位于现平家池区域,其后平当建造了平家圩,自此漆桥地区农业正式起步。从平当建桥造圩的史书记录看,汉代的漆桥就已经有较为频繁的水运交通需求。以漆桥建设为标志,漆桥村的交通枢纽功能日趋显现。

漆桥村村名的由来,最先始于村内一座古桥。西汉末年平当宰相流亡至此,环顾四周皆水,于是在水面建设木桥,并涂满了红漆以防腐朽,自此当地人将其命名为漆桥。但该古桥由于年久陈旧,遂于1953建造三孔石桥取代,一直延续至今。调研组经过实地考证,发现了漆桥现有桥体含多孔拱桥、平桥等多种类型,横跨主河道呈平行状分布,桥的两侧散布民居住宅,村民依然保持着枕水而居的生活状态。桥既是沟通河道两岸的纽带、也是重要的景观建筑、同时更是展现漆桥千年文化的多彩窗口。桥和水、桥和民居、桥和植物共同构成当代漆桥的优美画卷。

2.生态景观鼎盛期(元代——清代)

总体而言,漆桥目前在景观空间布局上,基本延续了自然生态肌理,在整体空间格局上体现了因地就势、边界开放,有机融合的特点。村落自然景观基底丰富,水、桥、林、田、居共同构成村庄整体格局,既互为差异,又相互补充。点状、带状和团块状有机组合,协调一致,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及乡土景观价值。

这一时期,漆桥商业景观空间发展得以快速发展。漆桥古驿路走向一直未变,漆桥街始终是驿路必经的重要之地,交通要塞地位始终未变。清乾隆年间,漆桥镇正式获批成立,此时的漆桥镇已经初具现今漆桥之布局。驿道两侧鳞次栉比、商家纵横,内河沿岸阁楼枕水、桥亭相依。商业景观主轴从漆桥桥头延续致南街一带,次轴主要为生活型小巷,围绕主轴两侧平行分布,分别延伸至东西两侧水域,鱼骨状的空间脉络逐渐形成。景观建筑方面,诞生了以娘娘庙、安墩眼香庙、土地庙为代表的具有家族、宗教、风水寓意的主题性建筑。

马云、郭广昌、张近东、丁磊、雷军等中国民营企业家代表穿梭并活跃在一个又一个展馆、一场又一场的论坛、一次又一次的发布会中。他们在用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思维与创想,发出中国企业家的声音,在全球蓝图中贡献智慧。

3.近现代化景观空间定型期(1912年——至今)

作为苏、浙、皖之间地区往来的必经要道,漆桥在民国时期重要性愈加显著,长期是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29年,淳溧路开工建设,这也是高淳历史上第一条公路,由县城途径溧水并直达南京。抗战前后大量的商旅往来仍取道漆桥,加之漆桥水上商路从未间断,漆桥老街及河道沿岸的商业服务业依旧兴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全面恢复,漆桥水利设施建设有了重大突破。1954年开展联圩并圩工程,将周边的几个零散小圩整合成为镇南圩;1969年漆桥遭遇严重内涝,整条老街被淹,为杜绝后患,当地政府新开凿朝阳河,新河从港南至子城湾,沿途把所有圩田连成一体,形成当代漆桥水系空间雏形,但漆桥老街一段漆桥河一直保存至今。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当地政府拓宽了漆桥外围主要道路,陆上交通日渐兴起,老街的商业水运交通功能基本丧失。双漆公路沿线开始密集建设政府、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村内居民逐渐搬迁,形成了环绕老街的新镇街区。古漆桥老街商业业态基本绝迹,原住民呈现老龄化走势。

由于新镇区建设跨越了漆桥河,并且远离老街,因此最大限度减少了发展对原有耕地带来的不利影响,大量的原生性农业景观得以保留;公共设施建设及人口迁移发生在远离古村的周边,避免了大拆大建,使得漆桥古村生态格局完整的保留下来,漆桥淳朴的传统风貌、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古色古香的文化传承得以活化的进行展现。

(1)架构方面:公有链和联盟链融合持续演进。联盟链是区块链现阶段主要的落地方式,但相对于公有链而言,扩展性、隐私胡和社区激励还有待完善。随着应用场景趋于复杂,公有链和联盟链的架构模式开始走向融合:以面向大众的公有链做基础设施,通过隔离和加密等手段,面向企业构建基于公有链的联盟链。这种模式与业界之前的虚拟专用服务器(VPS)、虚拟专用网(VPN)、虚拟专用数据库(VPD)和虚拟专用云(VPC)等非常相像,因此可以称为“虚拟专用链(VPB)”。

进入新世纪,漆桥村依托自然水系和人工鱼塘,因地制宜进行了生态空间改造及再优化建设。通过梳理整合原有自然池塘,扩展了村庄东、南、西三面的外围空间。目前的漆桥村,已经形成了团块与组团式交错的景观布局形式。在原有老村四面临水、沿漆桥老街团块布局基础之上,近几年来新建民房在老村周边沿滨水路向外拓展,整体形成以老村为主体、新组团协调发展的新旧空间交错布局的空间形式。

“鼻涕虫”是张绍凡小时候的外号,她幼年时鼻孔下常挂着两条长鼻涕,那时,街上的小伙伴都叫她“鼻涕虫”。如今已经读小学的她,突然被我当众叫“鼻涕虫”,形象全毁了,脸涨红的瞪着我恶狠狠地说:“小太子,你给我记住,我不会原谅你的。”

图1 漆桥组团与团块交错的景观布局

(三)尚存的重要生态景观

漆桥古村现存的最重要核心景观是长约500m的老街。步入老街,两侧古时的砖木材质店房映入眼帘,木板上的纹路清晰可见,无声地讲述着过往的沧桑;建筑屋顶为传统江南的飞檐样式,门楣雕刻有牡丹、凤凰等各种优美纹案,极具韵味。巷道为青石板铺制,狭窄斑驳。在古道的中轴线上有隐约的车辙印,车印南北延伸,进一步说明了这里作为古驿道的特殊价值。老街建筑与临水通道的小巷交叉布局,巷中辟门,原住民世代栖居于此,人、街、宅、巷有机融合,形成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生态系统。

图2 漆桥老街街景及古建筑景观

漆桥古村落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孔氏家族的聚集和繁衍。自宋朝起一段时期内,漆桥所属的高淳地区孔姓村庄达到72个。在老街尽头存有一座三孔石桥,桥南侧的古亭内有一口名曰“保平井”的古井,据传该井是当年孔子后人迁徙于此后挖掘的,井身刻有“大宋南迁阙里孔氏广源”的字样。这里的阙里孔氏即是孔氏家族。

(1)本专业现有软硬件资源承载技能竞赛的适应性分析。深入了解各项软硬件资源的用途、操作规程、对应的知识模块等,得出是否能够承载竞赛的结论。

图3 漆桥保平井

至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漆桥逐步发展成为建康(今南京市)驿路上的中心。据考证,当时的漆桥驿站位于建康府驿道南侧,北可出建康,西南可达安徽南部,东南可至临安(今杭州市),转胥河水道可达苏州太湖沿岸地区,其水陆发达的中心地位异常显著。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也为漆桥后期商业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石,此时段也可作为漆桥商业古街的雏形。

图4 漆桥村古桥景观

汉成帝时期,漆桥河上游固城湖每到汛期水流湍急,灾害不断。当时的丞相平当请来能工巧匠打桩架梁,建造起了一座既结实又美观的木板桥。后人为纪念平当在这里建桥和筑圩的业绩,还专门为他刻凿了一尊高四尺五的全身石像。课题组经过调研,也发现了平丞相府的旧址,外围虽然环境较破旧,但是石像依然保存完好,并且供奉不断,俨然成为漆桥又一重要历史景观节点。

图5 漆桥村平丞相府遗址景观

作为江南地区重要的孔氏家族聚居地,漆桥村现保存有一些孔氏景观遗存,宗祠依然保持着传统建筑样式,四周绿树葱郁,古木众多,已经兼具了现代公共服务休息功能。内部依然完整的保存着孔子画像及历史图文记载,祠堂目前依旧承接着祭祀、供奉、传播孔氏文化之多重功能。

图6 孔氏祠堂景观

公元1292年,孔子第54世孙孔文昱迁居漆桥,成为高淳孔氏始祖。此后,漆桥孔氏家族不断繁衍,其奉行“敦孝悌、慎继嗣、择分长、崇文教”的祖训,在勤读知礼的同时,兼乐善好施,义务出资建设保安井、保平井,并以家族名义多次修缮残破的漆桥,维系了前代的历史景观遗存。清康熙六年(1667年),曲阜衍圣公委员会建设阙里分祠,规模庞大,抗战前一直是高淳四大宗祠之一,但不幸在抗战期间遭焚毁。此外各支派还建有支祠,其中迎六支祠得以完好保存,成为现今漆桥孔氏最具标志性的符号。

漆桥地势东高西低,茅山余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从镇境东部通过,东有遮军山和南北栗山,东南游山环抱,东北为低山丘陵岗地,适宜种植林、桑、茶、果;西南为平原圩区,主要圩围有朝阳圩、东王圩、者家圩、马家圩、四新圩、南者圩等,宜于种植稻麦、油菜。漆桥河承接龙墩水库,由东向西流入固城湖,为境内主要水源。2005年,全镇有耕地面积3057.07公顷,水面255.34公顷,林地面积794.34公顷。

三、漆桥村生态景观优化路径及策略

(一)动态跟踪保护原生建筑,发挥历史文化价值

历史悠久的漆桥古村落的一街一木、一砖一瓦都保留着历史的痕迹,漆桥村的古街巷、古井、古木、水系、码头都是村落的原真组成部分,各种碑刻石记都记载着这个村落的历史文化[5]。对漆桥村老建筑的保护应该秉持动态保护原则,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时期。在进行有效普查后,需按当时的风格进行合理的修复,使漆桥建筑古迹在保存的同时具备较明显的辨识度,让建筑古迹成为恢复历史记忆的符号和载体。同时进一步梳理与建筑古迹有关的文化典故,借助非物质文化形式,在内部还原其原真属性,努力实现遗产的文化价值。

对遗存状况较好的建筑古迹,可以通过简洁处理的方式,修旧如旧,彰显其时代符号,设计真实情境体验;对现状质量较差的古建筑,必要时可重新建设。建设时将原有建筑构件装饰进行原真性还原,将古建筑的历史性和当代建造的艺术性有机融合。

(二)还原村景村象,艺术化保留原生生活

建筑与空间是静止的,但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意识是鲜活的。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的失落使传统乡土景观呈现出边缘化的倾向[6]。以静态保护为特征的“博物馆式”形式,对漆桥村落创新利用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只有有了人们生活活动的漆桥村才会是永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因此在还原村景同时,还要艺术地去保留原生的生活方式,延续远古流传的生活意象。

漆桥村的保护,在修复重建物质景观的同时,更要关注非物质性景观的合理建构。妥善对待当地村民的传统生活样式和民间技艺,对特色民间饮食、艺术、工艺等,需要通过文字、影像、录音等形式记录保存下来,并且借助现代的展陈方法进行艺术展示;可以将村落技艺作为主题性素材,通过活动、节事等形式进行传播推广,扩大漆桥民间技艺的影响力及综合价值,使其代代传承。

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之一[7]。然而,社区居民参与意愿不明、参与受限,使得乡村旅游发展难以取得长足进步[8]。在未来漆桥旅游建设中,必须对原住民的利益进行规范保障,充分尊重原住民对乡村家园的情感关切。依托古村文化遗产,创新繁荣文化表现形式,使历史古村落持续保持对当地居民的强大吸引力,强化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及荣誉感,主动积极的加入到传统村落保护及生态旅游更新的进程中。

(三)宣贯保护知识,减少人为性破坏

漆桥古村的保护不是当地政府的单方面行为。具体开展保护工作时,一方面积极发动原住民,让村民主动参与保护与监督;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合理的招商引资,广开渠道,通过集资、联营、众筹等多种商业形式,弥补政府资金不足的困境。对传统古建筑的修缮恢复需要进行先期的规划设计,在建设过程中以不损坏原住民的利益为前提,同时要宣贯保护思想,传播合理保护的科学方法,使村民将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切实转化为有效的保护行为。

宣贯保护活动应因地制宜,具体开展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受宣贯居民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接受水平等,尽量采用简便通俗的方式进行。比如可以采取口头叙述的形式,叙述人可以是当地有名望的老人或党员干部,叙述内容可以以某段特定历史、事迹为主;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和桥文化、孔子儒家文化等有关的主题活动,强化当地居民及游客对漆桥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觉增强保护意识。

黄侃先生在《音略》[8]中将庄、初、崇、生归入精、清、从、心。清人钱大昕已论及照系三等字和端组关系密切。传世以及出土文献中都有不少章组与端组相通的例证。据此,则不能将照二归精、照三归端确定为楚方言的声母特点。郭点楚简中的通假字反映出的声母使用情况直接印证了上古音中“照二归精”“照三归端”的两大重要结论。

(四)建立健全保护法令,构建标准测评体系

我国村落历史文化景观保护长期依赖“人治”而非“法治”,虽然部分地区已经明确了法律标准及要求,但是贯彻实施总是遇到难题;同时,由于资金、政策、配套等一系列综合保障系统尚不完善,导致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开展不甚理想。一方面,在漆桥村整体生态景观优化提升过程中,需要依法依规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在执法过程以及规划保护实施工作中,必须引入人民监督,确保法律实施的公正性。另一方面,要研究开发一套适合于漆桥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标准测评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应用检验。漆桥村乡村生态景观的类型多种多样,生态景观要素在整体布局中的比重各有不同,因此评价因子的选择及权重也应有所差别。同时,参照评价体系及标准进行优化建设时,应密切关注实施进程及效果,根据预期效果和现实实施的差距,动态化调整指标体系,以期达到理想的优化目标。

刘 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投资多、覆盖广、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部门协调难度大,项目建设能够取得目前成效,在我国防洪减灾史上是首创,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杜小姣,苏进展,周林涛等.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工程建设创新发展及研发方向[J].江西农业学报,2018(2).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

[3]孙然好,许忠良,陈利顶等.城市生态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与技术构架[J].生态学报,2012(7).

[4]左宜鑫,刘玲,李歌等.生态博物馆视角下漆桥村整体保护探究[J].南方农业,2017(2).

[5]李畅.从乡居到乡愁——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中国乡土景观的认知概述[J].中国园林,2016(9).

[6]杜宗斌,苏勤.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J].旅游学刊,2011(1).

[7]仇志敏,沈苏彦.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六合恋山草原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4).

[8]仇志敏,沈苏彦.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六合恋山草原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4).

陆明华
《百色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
《百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