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部编新教材实施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古文字学习的必要性

更新时间:2009-03-28

基于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及未来识字教学的趋势,语文教师在文字学方面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从我国最早成熟文字体系甲骨文算起,汉字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古今汉字形体差异大,因此讲解字形、分析字义需要结合古文字才更加科学。汉字学通常将秦以前的文字称为古文字,古文字又分商代甲骨文、西周春秋金文、战国及秦的篆书这几个阶段。其中甲骨文、金文中的象形字和会意字丰富,对识字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小学识字教学的师资条件和客观需要两方面来看,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古文字学习非常有必要。

教师古文字专业知识薄弱

教师专业化水平决定国家的基础教育水平,教师专业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培育阶段的专业教育。“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研究表明:“师范院校依然是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非师范类高校在教师培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整体而言,我国基础教育教师培养集中在师范院校及非师范院校里的师范专业,分布在小学教育系、中文系、语文教育系、语文教育方向的专业硕士和汉语言文学方向的学术硕士中。但在上述专业中,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有专业的古文字学教育背景。马云鹏等调查了中学语文教师和即将毕业的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结果显示:师范生和在职的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状况不理想,且专业知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1]

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因素很多,[2]而师资培养阶段的专业知识影响最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汉字学,尤其是古汉字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明显不足,这在师资培养阶段就已经体现。各高校本科生阶段一般不设文字学课程,古文字学知识一般穿插于古代汉语课程中,而《古代汉语》教材中关于汉字理论的内容安排是有差别的:

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注意不但要阅读,也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王力本《古代汉语》(1962年中华书局)汉字理论部分只有两节:1.汉字的构造,介绍汉字“六书”理论;2.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郭锡良本《古代汉语》(1999年商务印书馆)汉字理论只有一节,而汉字结构和发展也只介绍了六书理论和字形演变的繁体字、异体字。汤可敬本《新编古代汉语》(1989年北京出版社)有“文字篇”七课,包括文字概说、汉字字体的演变、说文解字、汉字结构、假借和通假等。施向东和冉啓斌《古代汉语基础》(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字学部分包括:1.汉字的性质;2.汉字的构造:六书;3.汉字的形体源流(古文字阶段);4.卜辞选读、铭文选读;5.字与词;6.假借字;7.职能分化字;8.异体字、繁简字。王宁本《古代汉语》(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用两章内容详细介绍了文字学内容:第一章汉字形体演变及构形分析,包括汉字字体演变、汉字构形演变、汉字形体结构三节内容;第二章汉字使用与词义探索,包括因形求义、汉字使用两节内容。

再如,“人、从、众”。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就会采用顺口溜“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教学方法。教师把“人”字解读成一撇一捺,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人”的形象认识。“人”在甲骨文里写作“”,是象形字,象人侧立之形。“从”在

小学低年级阶段需要掌握的文字大多为汉语基本字词,这些字词往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古至今延续性强,多数字词在甲骨文、金文已产生。而甲骨文、金文又以象形、会意字为主,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而象形字和会意字都与图画关联,以形会意可以直接通过文字形状解读相关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年龄越小对形象的依赖性越强。根据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征,有机结合甲金文字的象形性进行识字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汉字不是枯燥、无生命的简单符号堆积,而是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教师将识字教学与汉字文化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汉字的生命力,让课堂变得更生动,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于司家营2期露天矿坑东坡施工3个钻孔揭露风化带分层,如表1所示。依据野外观察鉴定,钻孔揭露第四系底部卵砾含水层下部至较完整基岩之间可分为风化残积土、强风化石英砂岩、全风化片麻岩层、强风化片麻岩及中风化片麻岩层,地层编号为⑧~(12)。由⑨与(11)层钻孔取样得到零星碎石,(12)为较为完整的岩石,因此,⑧与⑩代表该区大洪峪组石英砂岩与前震旦系片麻岩典型风化层,且与各自下覆强风化层中的填隙物成分相同。

古文字在识字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从2017年9月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将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这套教材最大的变化在于,小学一年级教材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识字教学的一大变革。这意味着汉字摆回到第一位的位置,而拼音只是辅助学习汉字的工具。这一变革让教师更加关注识字教学,而古文字专业知识在识字教学中作用明显。

(一)古文字的字形特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思维

例如,在教学“木、林、森”这组字时,大部分语文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一个木头是“木”,两块木头是什么字呢,请大家猜一个汉字(林)。那么三块木头呢(森)?其实,这样的引导并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木”及相关字义。“木”在甲骨文里写作“”,是一个象形字,取树木轮廓以象形表意,本义指“树木”而不是“木头”。两个“木”成“”(林),三个“木”成“”(森)。古代经常用两三个事物放在一起表示该事物数量多,因此,两个或三个“木”放在一起都是表示树木多。可以看出,“林”和“森”是同义词,同义连用作“森林”来泛指树木多。与“木”字形近的“本”“末”二字,小学生在识记时也易混淆。“本”在金文里写作“”,即在“木”字树干的下端加“点”,指事符号作“本”,表示树根,是“本”字的本义。“末”在金文里写作“”,在“木”字的树干上端加“点”,指事符作“末”,表示树梢,引申为末端;因为树冠非常茂盛,所以横很长,这就与“未”的短横区分开来。理解了“本”与“末”本义之间的关系之后,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等成语就能轻松理解与记忆了。汉字里还有很多由“木”字构成的合体字,但凡是构件为“木”的合体字,都与表示树木这一意义类属有关。教师识字教学时,将这些知识穿插进去讲解,让学生大脑里形成汉字字族意识,对学生识记汉字、理解字义很有帮助。

古文字学的课程开设情况不理想,因此未来可能从事语文基础教育的学生并没有系统的文字理论知识。简单地介绍汉字“六书”理论,并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字理论素养,而文字理论素养的提高直接反映在识字教学水平中。例如,有的教师在探讨“字理识字”问题时称:“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我们了解的字理识字法记忆字形的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几种。”但是,“六书”分“四体二用”,“转注、假借”是用字法,“字理识字”主要是以汉字构字理据为依据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因此,汉字构字理据不包括转注和假借。如果这些教师懂得文字学基本概念,那么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由于教师缺乏古文字学专业素养,因此当他们担任小学语文教师时,还是会沿用诸如“顺口溜识字”类经验性识字教学法。这类识字教学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形近字,但学生记忆负担较重,仍需要先习得字根。字根字的习得若借助古文字,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

字义的理解与记忆也是小学识字教学的重难点。有效掌握字义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顺口溜识字法对汉字字形牵强的拆分与讲解易误导学生,不利于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和字义的正确理解。

(二)古文字有助于对汉字形义的正确理解与牢记

根据陪护在患者身边时发生跌倒坠床时的状态描述可以看出,搬运患者、陪护在身边睡觉、患者床边大小便后陪护未安置好患者等情况为主(见表3)。

小学低年级是识字的关键阶段,学生具有年龄小、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自觉性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等特点。初识汉字时,如果教师仅采用数笔画、笔顺等机械的教学方法,那么课堂效果就会不太理想。因为在枯燥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些机械的教学方法只停留在汉字教学表面上,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并未挖掘出来,因此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把汉字的笔画、部首当作无生命的符号来记忆。由于大多数教师采用的顺口溜、儿歌、故事等识字法缺乏汉字文化的融合,因此也不利于汉字教学。

上述教材中,施向东、冉啓斌版介绍了甲骨文、金文选读,但选文数量也不多。《古代汉语》文字学内容的比较表明,虽然部分古代汉语教材已经有意识强化古文字学,但通用度较高的王力版和郭锡良版《古代汉语》中文字学部分的内容很少,而与古代汉语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由于教学时数、师资力量等原因,开课较少。

泸州市9家医院10种中药注射剂行政干预和药学干预前后使用情况分析 ………………………………… 罗宏丽等(6):847

甲骨文里写作“”,表示一人跟随另一人之后,具有跟随、跟从之意。“众”是“眾”的简化字,甲骨文里写作“”,三个人在烈日下劳作,具有人多之意。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教师只编顺口溜帮助学生死记硬背汉字结构,而忽略汉字造字原理,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常常写错字、会错意。

因此,汉字教学尤其是字根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汉字形义的正确分析与讲解。学习汉字,如果探求字源、分析字形、理解字义,那么学生就会知道汉字的每个笔画都代表一定的意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这也使汉字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更加科学,为后续学习做充分的准备,从而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

综上,基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需要、识字教学的现实需要以及古文字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古文字知识学习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小学师资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在探索更加科学的识字教学法,但各类识字教学理论都是建立在汉字特性的基础上的,因此了解汉字特性及其汉字演变源流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特别是古文字学,这样教师才能得心应手地利用古文字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1(3).

[2] 马云鹏,赵冬臣,韩继伟.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状况调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 严素兰.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及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4] 关宏宇.小学语文字源识字法教学研究[D].吉林:北华大学,2016.

[5] 周慧霞.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黄艳萍
《教育观察》 2018年第10期
《教育观察》2018年第10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