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及其保护性开发刍议

更新时间:2009-03-28

著名藏学专家石硕先生曾说,藏传佛教之于藏族,犹如血与肉的联系,二者密不可分。[1]74如今,藏传佛教不仅是藏族的根基和藏族文化的灵魂,而且是藏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藏区“最能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业,也是最具前景的可持续发展产业。”[2]144康巴藏区作为藏区三大传统地理单元之一,是研究藏区人文地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目前在藏学领域中,康巴藏区研究总体上处于相对滞后甚至薄弱的状态,人们对康巴藏区的了解与认识尚不如‘卫藏’、‘安多’那样充分。”[3]2诚然,与卫藏和安多相比,康巴藏区研究和关注的较少,康巴藏区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也相对鲜为人知。此外,康巴藏区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虽然康巴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如火如荼,但不合理开发所带来的问题却往往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僧侣清修本怀的保持问题、藏传佛教理论的传承与建设问题、藏族宗教信仰淡化问题、宗派间发展平衡问题、寺庙生态承载力问题等。[4]48-50

因此,对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开发措施和对策,既有助于促进康巴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保护传承康巴藏传佛教文化精华。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阿东把阿里叫醒。这是母亲平常叫醒阿里的时间。阿里睁开眼睛便喊:“姆妈!”结果只看到阿东。

一 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康巴藏区,泛指当下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以及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5]1

“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对信仰者和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并具有经济、社会、文化开发价值的各种藏传佛教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包括藏传佛教的思想、教义、观念等非物质要素和藏传佛教圣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藏传佛教艺术、藏传佛教节庆等物质要素。”[6]88按照旅游资源的功能,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为观光型旅游资源、参与型旅游资源、购物型旅游资源、保健休闲型旅游资源。[6]89根据这一认识和观点,下文将简要阐述康巴藏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研究太湖流域的历史气候变化特征,可以为未来该流域的气候变化情景分析和气候变化趋势预估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环太湖地区1971—2010年江苏省和浙江省9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该区域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旨在为后期开展环太湖地区城市化进程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奠定基础。

(一)观光型旅游资源

“宗教观光旅游是以非宗教信仰者为主体,对有形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建筑、雕塑、绘画、园林等进行的以游览、欣赏、参观、考察为主的旅游活动。它主要侧重于对历史知识的、艺术审美的追求以及对宗教神秘性的感受等几个方面。宗教观光旅游可以进一步分为宗教人文观光旅游和宗教自然风光旅游。”[7]134康巴藏区观光型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神山圣湖

藏传佛教中的神灵观念深入藏族的骨髓,他们往往把藏区的雪山湖泊与神灵联系起来,虔诚膜拜。因此,藏区的山山水水都赋予了神秘的人文宗教色彩,加之这些雪山湖泊圣洁美丽,成为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康巴藏区著名的神山都带有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如:甘孜州稻城县的“三怙主雪山”;北峰仙乃日,南峰央迈勇,东峰夏诺多吉,就与藏传佛教紧密相关;云南迪庆州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为藏传佛教八大神山之一;西藏昌都江达县的生钦朗扎神山,是康区25座佛教神山之首;青海玉树的尕朵觉吾神山被誉为藏区的八大神山之一。[5]199康巴藏区的圣湖也很多,它们虽然没有玛旁雍措、纳木措、羊卓雍措、青海湖等那么闻名,但都是康巴藏族朝拜的圣地,也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如:甘孜州木格措和玉隆拉措、云南迪庆碧塔海和属都湖、西藏昌都然乌湖和布托湖等。

藏区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藏区生态的脆弱性愈加凸显,加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干预,出现生态环境退化甚至恶化现象。因此,全面监控和合理分配旅客流量,减少人类活动干预对藏区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是开发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必须考虑的问题。藏传佛教的文化旅游景区,游客接待能力和环境承受能力都有限,因而对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实行动态监控非常必要。动态监控可依托移动运营商网络信令数据,对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内游客总数、实时流量、驻留分析和游客来源等进行精确实时监测,并提供翔实的数据分析,为景区流量控制、交通疏导、景区安全、大数据营销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康巴藏区盛传藏传佛教的四大教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而且还是目前仅存的藏传佛教小教派——觉囊派的核心地区。[8]50康巴藏区藏传佛教各个教派寺庙林立,它们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场所,也是珍贵的文化艺术殿堂,更是独特的人文景观,在康巴藏区乃至整个藏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如:甘孜州葛托寺、白玉寺、协庆寺是宁玛派的六大寺之一;甘孜州长青春科尔寺(又称理塘寺,誉为康区第一大格鲁派寺庙)、迪庆噶丹·松赞林寺(誉为小布达拉宫)、西藏昌都强巴林寺、凉山州木里大寺是著名的格鲁派寺庙;玉树州结古寺、甘孜州塔公寺(誉为小大昭寺)、更庆寺是著名的萨迦派寺庙;甘孜的八邦寺、西藏昌都类乌齐寺是著名的噶举派寺庙。这些寺庙蕴含丰富的藏传佛教文化元素——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以及精美绝伦的装饰艺术品诸如佛像、雕塑、壁画,经文、书籍、法器、唐卡、酥油花等都是极具魅力的人文观光旅游资源。

(二)参与型旅游资源

“参与型旅游资源是使旅游者置身其中,并参与活动,得到亲身的感受和体验的旅游资源。”[6]90藏传佛教反映藏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精神状态,旅游者若是直接参与一些藏传佛教文化活动,不仅能享受参与的快乐,更能学习和了解和感悟藏传佛教的文化魅力。

1. 佛教仪式

藏传佛教仪式纷繁复杂,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巫术、禁忌、献祭、祈祷四类。” [9]138 当然,并不是所有藏传佛教仪式都适合作为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应该选取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的藏传佛教仪式让游客体验参与,如:藏传佛教中的禁忌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10]4献祭仪式中的“煨桑”,即用松柏枝等焚起带有香气的轻烟祭拜神灵;祈祷仪式中的叩拜、转经、诵经、祈愿。此外,游客还可参与转山转湖、转经筒等藏传佛教仪式。这些藏传佛教仪式不仅能给游客带来新奇感,还具有积极的伦理道德教化意义。

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试验饲养周期结束的前2 d,从每个处理组每个重复中随机取3只小鼠,分别用注射器抽取1 ml台盼蓝染色液注入小鼠腹腔内并将小鼠进行标记。试验结束后,抽取上述标记小鼠的腹腔液于镜下观察并记录不同视野下100个吞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和被巨噬细胞吞噬的鸡红细胞数。

2.2.3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力治疗前后的影响 不同分娩方式之间相比较,盆底肌力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故认为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治疗前后的变化与分娩方式无关。见表12。

藏传佛教节日是藏族的重要节庆文化,是藏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藏传佛教节日庆典也因此成为人文旅游资源之一。康巴藏区藏传佛教节日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甘孜州色达县“祭神节”、康定“沐佛节”,迪庆州“默朗钦波会”、德钦县升平镇“神山节”、维西县“转山节”等,西藏昌都类乌齐县“仲确节”、强巴林寺“酥油花灯节”等。此外,藏区传统的“藏历年”和“燃灯节”在康巴藏区依然盛行。康巴藏区藏传佛教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不仅能体验节日氛围,还能感悟藏传佛教文化厚重的人文情怀。

(三)保健型旅游资源

保健型旅游资源能为旅游者提供生理和心理的保健功能。康巴藏区藏传佛教保健型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神山圣湖和寺庙寺院

检测人员是影响检测结果最为直接的因素。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检测行业历时尚短,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有所欠缺,这就使从事检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高校对这个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具有专业知识、能力及素养较高的人才较少。此外,随着水利行业的不断进步,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相关检测方法却比较滞后,无法与之匹配,检测结果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目前,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往往片面追求门票收入,未实行动态的客流监控,给景区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如每年5月至10月的旅游旺季或者法定小长假,甘孜州塔公草原或者迪庆州噶丹·松赞林寺,都是超负荷接待游客,景区周边交通拥挤,景区内游人如织,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如此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破坏了景区形象。当然,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客流动态监控,有赖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4G移动网络建设、全光网建设、云平台数据信息系统建设等,康巴藏区必须加快这方面建设,早日实现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客流的动态监控。

“全域旅游”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理论和实践的热点之一,发展全域旅游战略是“资源优化的需要”和“服务优化的需要”,它依赖“平台优化的支撑”,是“管理优化和利益优化的必然”,[13]22-23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全”而在“域”,是一种“域的旅游完备,也就是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备”。[14]16具体而言,通过发展旅游景区周边的旅游、休闲、购物、饮食、住宿、娱乐等产业以及完善相对应的配套设施,建立健全的旅游服务和社会管理系统,全面提高景区及周边地区旅游体验产品的数量及质量。

2.动态监控客流

(四)购物型旅游资源

“购物型旅游资源能提供旅游者与藏传佛教相关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以满足旅游者购买、纪念和收藏等目的。”[6]91在康巴藏区,作为购物型的藏传佛教人文旅游资源包括藏传佛教书籍、转经筒、佛教艺术品(佛像、唐卡等)、佛教饰物(佛珠、手链、护身符)等。目前,康巴藏区比较成熟的藏传佛教旅游圣地,如甘孜州亚丁风景区和塔公寺、迪庆州梅里雪山风景区和噶丹·松赞林寺等,都有专门的商铺或场所销售丰富的藏传佛教旅游产品。但一些地方偏远、游人较少的佛教旅游景点,如甘孜州石渠县色须寺(格鲁教派)、玉树州玉树县禅古寺(噶举教派)等,旅游销售产品相对稀少。

二 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

保护性开发理念源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即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6]133根据“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目标”,[11]88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适度控制开发,对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强度上进行控制性开发,在方式上进行选择性开发;[11]88第二,系统效益开发,把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结合起来,保证这几个系统协调发展并争取综合效益最大化;第三,可持续性开发,确保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传承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适度控制开发

藏传佛教文化具有独特性、珍贵性和原真性等特点,为了避免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破坏,应采取适度控制开发措施。

1.选择性开发

选择性开发主要适用于藏传佛教脆弱且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第一,藏传佛教珍贵的有形人文资源,如年代久远的藏传佛教古籍文物或其他艺术珍品(壁画、木雕、唐卡),这种资源极易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破坏,且破坏后难以复原;第二,藏传佛教古老的无形人文资源,如藏传佛教传统的仪式、天文历法、教义教法等,这种资源易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要尽量避免佛教世俗化的消极影响。这两种藏传佛教人文旅游资源,应选择性开发。对于珍贵的有形人文旅游资源,尽量避免开放展览,即使展览也要做好周全的保护工作,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展览对象、展览时间和展览地点。而对于藏传佛教古老的无形人文旅游资源,即使作为参与型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应按原有的传统保留和传承,而不应该为了迎合游客的喜好而随意篡改,避免游客有意或无意对藏传佛教的亵渎行为。[12]44

上述两类脆弱且不可再生的藏传佛教人文旅游资源,在康巴藏区普遍存在,应选择性开发,加强这些人文资源的保护力度。如甘孜州德格印经院珍藏的朱砂木刻印板《大藏经》(包括《甘珠尔》《丹珠尔》《不共内明学》《共同名学类》《旧译十万续部集》)以及唐卡画版如《罗汉图》《释迦牟尼神变图》《莲花生八相图》《藏传佛教八大传承》等,都是珍贵的人文资源,应妥善保管珍藏,尽量减少对外展出的时间和频率。又如,迪庆州噶丹·松赞林寺近些年世俗化趋势明显,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些传统教义和仪式也发生了变迁。清净修持是藏传佛教的根本特征,噶丹·松赞林寺应适当减少旅游开发的力度,加强格鲁教派传统教义和仪式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庄子认为真正打动人的是言语背后的真诚,而不是虚有其表的华丽言辞。“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天道》),“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渔父》)。庄子的“说”饱含人生的智慧,它突破一张大网,解放出鲜活的性灵。“无谓有谓,有谓无谓”,没说等于说了,说了等于没说。庄子将辩与不辩,言与不言已经齐一了。老庄正言若反,正话反说这一模式,正是对道家口语传播理念最好的阐释。

藏医藏药与藏传佛教紧密相连。藏医方明是藏传佛教“五明”之一,藏传佛教高僧也往往是藏医大师,因而编写了珍贵的医典药典。康巴藏区最具代表性的藏医大师是已列入中国十大民医的迪庆州向·此称将初活佛,[8]2最具代表性的医典是德格印经院的《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八大秘诀》,它体现了著名藏医药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医学巨著《四部医典》的精华。[5]97此外,藏传佛教蕴含着积极的哲学思想,如“十善”“慈悲为怀”“万物平等”等,能净化游客心灵和思想,有利于游客的身心健康。

2.寺庙寺院

康巴藏区的神山圣湖和寺庙寺院一般远离嘈杂的闹市,祥和宁静,空气清新,徜徉其中,既能放松身心,又能领悟生命真谛。试想若站在终年积雪覆盖的梅里雪山或三怙主雪山脚下,仰望晶莹的雪山和蔚蓝的蓝天白云,必将心旷神怡,怡情悦性;若信步于塔公寺或松赞林寺,聆听高僧诵经祈福,感悟慈悲向善,必将身心俱养,怡然自得。

(二)系统效益开发

在有效保护藏传佛教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根据系统化和效益化的原则,把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系统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人文生态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结合起来开发,发展本地全域旅游。此外,把当地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系统和整个藏区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系统整合起来开发,打造区域旅游一体化,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1.发展全域旅游

2.节日庆典

2. 藏医藏药和佛教哲学

1) 该项目使用的黑水角阀在开车3个月后即出现阀体被穿孔现象,由于气化炉及洗涤塔底部排出的黑水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装置运行中,固体质量分数较高的黑水在高速流动中对黑水角阀阀芯阀座形成冲刷腐蚀造成破坏。通过初步分析,黑水流动状态为阻塞流,由于阀后压力远小于阀前的饱和蒸汽压,阀后存在严重气蚀现象。介质在阀腔拐点和出口缩径处流速极高,黑水中的硬质悬浮固体颗粒对阀腔造成严重的冲蚀破坏。出口法兰与管道筒体连接处内壁厚度不均匀,而该结构在铸造时很容易引起厚度突变,容易产生砂眼和裂纹等缺陷,在该恶劣的工况下,阀体容易出现穿孔。

康巴藏区独特的地域风貌和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康巴藏区除了藏传佛教文化,还有红色文化;除了神山圣湖,还有冰川温泉;除了寺庙寺院,还有藏寨民居……此外,康巴藏区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雪山湖泊、森林草地、酥油糌粑等会对游客产生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因此,把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与当地其他自然人文资源综合开发,发展全域旅游,将极大提高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效益。如以甘孜州为例,2011年,首次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把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整合开发,坚持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不断完善旅游景点体系、旅游产品体系、旅游营销体系、旅游应急救援体系、旅游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互联网、广播电台、移动通信等一体化智能优化平台,由此甘孜州入选国家旅游局发布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打造区域旅游一体化

2.1.2 3组小鼠气道压力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6 h后的气道压力升高,18 h后的气道压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6 h后,两组气道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后,甲强龙组气道压力较脂多糖组下降,18 h后,甲强龙组气道压力较脂多糖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 h后,两组气道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b。

LIU Lu, GUO Jungang, YANG Yukun, et al. Process mineralogy study on a gold ore in western Henan Province[J].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2018(6):77-80, 86.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指区域之间达成共同发展旅游业的战略性协议,消除现存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交通、信息、制度和政策等障碍因素,制定并实施区域旅游业共同发展战略,促进旅游者、旅游服务和旅游产业的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区域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15]129虽区域旅游一体化面临诸如“如何开发地区间差异性和互补性的旅游产品?如何共同招徕和接待游客?如何相互输送客源?如何鼓励跨区域的旅游投资?”[16]17等问题,但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扶持力度的增加以及游客对跨区域旅游意愿的增强,加之区域旅游一体化带来的动态效益,如:“节约行政开支、增强区域内竞争、获取旅游产业经济规模、促进区域内旅游产业要素合理配置、提升区域旅游形象。”[15]129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必将成为跨区域旅游开发与合作的趋势之一。

康巴藏区共同打造区域旅游一体化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康巴藏区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加之藏传佛教赋予“藏族极强的社会认同感”[9]140,这些都有利于克服上文所提及的区域旅游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从而促进康巴藏区旅游合作与开发。康巴藏区的甘孜州、迪庆州、玉树州、昌都地区正致力于建设区域旅游一体化,努力打造以康巴文化为核心的“康巴藏区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及“世界生态文化遗产黄金旅游线”“康巴风情旅游线”“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为主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这一过程可视为一种特别的电镀:在精铜上再镀铜。在粗铜中的杂质有三种去向:①比Cu活泼的Fe、Zn、Ni等失电子后变为Zn2+、Ni2+、Fe2+进入溶液,由于氧化性比Cu2+弱,故不会在阴极上析出;②比Cu2+不活泼的金属Ag、Au、Pt还来不及失去电子就以单质形式下沉;③泥沙等物理杂质与上述不活泼金属一同沉入槽底成为阳极泥,因此阳极的杂质对电解铜产品的纯度无影响。

(三)可持续性开发

藏传佛教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与此同时,有些藏传佛教资源却很脆弱,极易受破坏,且破坏后不可再生。因此,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必须采取可持续性开发,既能有效保护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又可促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政府主导,整合资源

鉴于此,以京津冀城市群为载体,以土地综合承载力为基础,扩大生态环境容量,不断调整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空间结构,确保区域经济健康增长,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增效策略,促进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由良好协调向优质协调发展转变。

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必须由政府主导,整合各方资源,完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各项保护和服务设施。政府主导模式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经验和主要途径,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等行政手段,强化资源调配,调动旅游业发展涉及的各方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格局,使政府在旅游规范、项目建设、宣传营销、人员培训、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承担起组织、协调等职能。[17]151康巴藏区各级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整合资源,强化政府主导下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开发机制。第一,制定颁布藏传佛教珍贵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世界遗产(如德格印经院)、国家级风景区(如稻城亚丁的“三怙主”神山和梅里雪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噶玛嘎孜画派的藏族唐卡、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南派藏医药、格萨尔说唱)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甘孜藏戏、康定四月八跑马转山会、德钦藏族神山祭祀)等核心资源由政府掌控;第二,利用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和资金,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资金投入有针对性地向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核心资源倾斜;第三,有序招商引资,整合各方资源,引入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对藏传佛教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17]152

2.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程晓看了售车MM给他的分期付款的预算表:首付四成,需交26万元首付款和6万元的购置税,分5年还贷,每月要还款6500元。他突然觉得头皮发麻,但又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藏传佛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文化特色是这种文化资源可持续性开发的基本前提之一,为了突出康巴藏传佛教文化特色,必须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和精品旅游路线,提高旅游质量与旅游收入,促进旅游开发与旅游创收的良性发展。

康巴藏区藏传佛教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便于打造藏传佛教文化精品旅游景点和精品旅游路线。以甘孜州为例,州内可打造以“塔公寺+塔公草原”为主的观光型或参与型精品旅游景点,以稻城亚丁“三怙主雪山”为主的观光型精品旅游景点,以德格印经院为主的参与型的精品旅游景点。此外,该州可打造亚丁机场—稻城亚丁—长青春科尔寺 (理塘)—木雅风情旅游区(雅江)—木格措、跑马山、康定情歌城(康定)—康定机场以及成都—雅安—泸定桥 (泸定)—木格措、跑马山、康定情歌城(康定)—八美土石林、慧远寺(八美)—灵雀寺、道孚民居、龙灯大草原(道孚)—寿宁寺、炉霍石棺墓葬群 (炉霍)—郎吉曲登佛塔、佛学院(色达)—甘孜寺、甘孜雅砻湾、扎日拥康(甘孜)—成都的观光型、参与型、保健型和购物型的藏传佛教文化精品全域旅游路线。就康巴藏区区域一体化而言,可打造甘孜康定—甘孜—德格— 昌都江达—察雅—洛隆—拉萨;甘孜理塘—巴塘—昌都芒康—左贡—察雅—洛隆—拉萨;迪庆香格里拉—德钦—昌都芒康盐井—芒康—察雅—类乌齐恩达—洛隆硕般督—边坝—工布江达—拉萨这三条区域一体化的精品旅游路线。[5]171-172

结 语

康巴藏区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这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康巴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不过,藏传佛教毕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活体文化”,不当开发会使藏传佛教文化内涵发生变异,导致其生命力下降甚至消亡,其旅游魅力也将大为减弱。因此,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应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保护性开发,这样既能促进康巴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保护传承藏传佛教文化精华。

注释:

①五明指声明(语言文字学)、工巧明(包括一切工艺、技术、历算等)、医方明(医学和医术)、因明(论理学)、内明(各宗教自有的教义)。引自尹志邦·藏传佛教史话[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参考文献:

[1]石硕.藏传佛教与藏民族的形成[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2]石硕.藏区旅游开发的前景、特点与问题[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2).

[3]石硕.试论康巴的人文特点[J].青海民族研究,2015(3).

[4]闫润清,冯天春.香格里拉藏传佛教之发展现状考究[J].西藏研究,2015(3).

[5]陈家晃,谢先泽,潘文.康巴胜地 旅游天堂[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6]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7]张桥贵,孙浩然.宗教旅游的类型、特点和开发[J].世界宗教研究,2008(4).

[8]杨嘉铭.四川藏区藏传佛教的基本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2).

[9]钟玉英.论藏族社会中藏传佛教仪式及其社会功能[J].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10]尹志邦.藏传佛教史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1]杨桂华,王跃华.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新思路[J].经济地理,2000(1).

[12]朱德亮.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2).

[13]厉新建,马蕾,陈丽嘉.全域旅游发展:逻辑与重点[J].旅游学刊,2016(9).

[14]张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9).

[15]戴斌,黄璜.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理论建构与战略设计——以津京冀为例[J].人文地理,2016(3).

[16]刘德谦.关于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考——当前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难点和机遇[J].旅游学刊,2008(3).

[17]银元,庞君,罗眉.新一轮四川藏区旅游开发主导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陈家晃,付挺刚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01期
《红河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