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水平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围绝经期俗称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该阶段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亦开始萎缩并向衰退变更[1]。此阶段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也会出现紊乱,症状明显时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一个有效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性激素水平与HRV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96例,年龄在40~60岁,平均年龄在45±10.8岁,分为绝经过渡期组和绝经后期组。绝经过渡期组的纳入标准是:40岁后月经开始改变至最终绝经的妇女。绝经后期组的纳入标准是:绝经1年后的妇女。此外随机选择育龄期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在29.23±4.26岁。纳入标准是:自性成熟期至40岁,月经规律具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所有研究对象均具有完整的子宫及附件,未予任何激素或避孕药替代治疗。纳入研究的排除标准是:无心血管疾病史,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

本次检测期间,天气晴朗,气温35℃左右,由于混凝土中钢筋吸收探地雷达电磁波脉冲信号,返回信息较弱,对测量数据造成一定干扰。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试剂,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stradiol, 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再同时均使用美国DMS300-4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进行三通道24 h长程心电图监测。将闪光卡经主机回放后统计HRV相关数据。HRV时域分析指标包括:SDNN(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 to normal R-R intervals,即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ANN(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means 5-minute R-R intervals,即全程记录中每5 min窦性心搏平均值的标准差)、PNN50(percent of NN50 in the total number of NN intervals,即全程24 h记录中相邻窦性心搏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个数占所有心搏个数的百分数) [2]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次和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围绝经期妇女的E2水平下降,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HRV降低。绝经后期组E2水平较绝经过渡期组降低(t=23.77,P<0.01)。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的E2与HRV相关指标(SDNN、SDANN、PNN50)均呈正相关(r=0.94、0.99、0.99,均P<0.01;r=0.35、0.31、0.32,均P<0.05)。

2 结果

2.1 围绝经期组与对照组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

机构人员的任免,国外同类机构的做法有四种情况:一是由国会和国家元首任免,二是由行政首脑任免,三是由政府的部门首长任免,四是由反贪机构的首长任免其成员。鉴于我国廉政总署的隶属关系,机构人员的任免应由人大和国家主席任免。

围绝经期妇女在心电图异常的具体类型上,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绝经过渡期组和绝经后期组的不同类型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妇女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25% (χ2=27.2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围绝经期妇女与对照组动态心电图结果比较[n(%)]

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短阵房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对照组30(75.00)5(12.50)3(7.50)1(2.50)1(2.50)00绝经过渡期组12(21.43)4(7.14)15(26.79)4(7.14)8(14.29)8(14.29)5(8.93)绝经后期组8(20.00)5(12.50)6(15.00)6(15.00)4(10.00)5(12.5)6(15.00)

2.2 围绝经期组与对照组HRV相关指标比较

女性从新生儿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也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从发育到成熟到最终衰退的过程。其中围绝经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1994年的定义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1年内。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卵泡数量逐渐减少,卵巢功能迅速衰退,E2水平下降,FSH和LH水平升高,对下丘脑-垂体轴的负反馈功能减弱,月经紊乱直至停止,植物神经系统平衡状态被打破。该时期的女性常会出现潮热、易出汗、情绪波动大、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头痛、抑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对女性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可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原因可能与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3]。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主要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ANS对心律失常的发生、维持及症状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3]。由于受到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在正常状态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当迷走神经活性降低和(或)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时,HRV降低;反之亦然。当性激素水平波动,内分泌调节出现异常时,自主神经的活动规律被干扰,因此受其调节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随之发生紊乱,从而导致上述临床症状的出现[4]。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儿茶酚胺活性增加,使心房、心室与希氏束、蒲肯野纤维在活动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同时,原来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在儿茶酚胺增多时可产生异常自律性,从而形成主动性异位心律,导致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产生,如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

表2 围绝经期组与对照组HRV相关指标比较

nE2(pg/mL)SDNN(ms)SDANN(ms)PNN50(%)对照组4056.89±8.70136.60±20.35124.36±26.3232.85±11.20绝经过渡期组5633.94±1.18a116.34±17.81a102.98±20.85a24.51±8.45a绝经后期组4010.16±1.25b90.62±10.20ab88.52±19.68ab18.26±8.34ab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 与绝经过渡期组比较bP<0.01

2.3 E2与HRV相关性分析

目前的技术水平已经可实现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如氢弹等核武器早已登上历史舞台。但如要使核聚变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可有效为人类所利用,则必须对其进行人为控制,即受控核聚变。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绝经过渡期组、绝经后期组的SDNN、SDANN和PNN5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经后期组的SDNN、SDANN和PNN50均低于绝经过渡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4、15.29、10.03,P<0.01)(见表2)。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下降,同时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失常、情绪多焦虑或抑郁等,导致围绝经期妇女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5],本研究中围绝经期女性动态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79.17%,明显高于对照组。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在许多疾病中均有表现,而HRV分析则是一种无创、简便、易行的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目前,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预后评价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检测。它是指在窦性心律的一定时间段内,逐次出现的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是反映自主神经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SDNN可反映24 h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整体活性的指标,尤其是反映交感神经张力大小的指标,当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SDANN降低。PNN50是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当此数值增高时提示迷走神经活性增强,降低则提示迷走神经活性降低[6]。HRV相关指标降低程度代表自主神经受损的程度。

本研究通过比较围绝经期组和对照组的HRV相关指标,发现围绝经期组24 h 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PNN50均较对照组降低,提示围绝经期女性由于性激素水平出现不稳定变化,且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导致HRV降低。再将围绝经期妇女中绝经过渡期组和绝经后期组HRV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绝经后期组24 h 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PNN50较绝经过渡期组有进一步降低,提示随着衰老程度的加重,女性性激素水平进一步降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更加明显。

2.2.1 每穴秧苗株数的调整。水稻品种不同,每穴秧苗株数也不同。一般每穴秧苗为3~5株,如不对,应通过调节纵向取秧量和横向送秧量来调节秧针取秧量,从而改变机插时每穴株数。调节手柄位置每调整一档,就改变取苗量1 mm。手柄向左调,取秧量增多;向右调,取秧量减少。一般先固定横向送秧的档位位置后,再用手柄改变调整纵向取秧量,以保证机插后每穴有合理的秧苗数。

由此可见,HRV作为一种无创性、定量监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个敏感指标,用于评价围绝经期妇女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程度,提高围绝经期妇女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 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10.

[2] 张开滋,郭继鸿.临床心电信息学[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82-583.

[3] 王玲莉,邓国兰,何文一,等.女性患者十二导联远程动态心电图与门诊动态心电图对比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6):2302-2307.

[4] 吴克颖.围绝经期综合症心电图特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3):59-60.

[5] 樊静静,张 剑,赵瑞富,等.绝经前后健康女性的心率减速力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6,25(6):423-427.

[6] 常 杰,杨 春,薛朝霞.有或无更年期症状妇女的短程心率变异性分析及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7):1086-1089.

虞春宜
《巴楚医学》 2018年第1期
《巴楚医学》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