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

更新时间:2009-03-28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的治疗方式,是终末期肾病最广泛的替代疗法,而透析则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患者在长时间的透析中则会引起皮肤瘙痒、顽固性高血压、肾性骨病、关节淀粉样病等慢性并发症,不仅给治疗带来复杂性,而且增加病人痛苦[1]。本文选取30例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分析其临床效果,研究内容如下。

②贾琏听了,忙要起身,又听贾蓉和他老娘说道:“……就和我这叔叔的面貌身量差不多儿。老太太说好不好?”(第六十四回)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30例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按照透析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18例,年龄范围24-72岁,平均年龄为(43.3±2.4)岁;对照组患者12例,年龄范围25-75岁,平均年龄为(44.2±3.2)岁。透析时间为6-24个月之间,3次/w,4h/次。分析两组的基础资料显示,资料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 方法

(1)设备要求:①水处理系统采用双级反渗装置、超纯碳酸氢盐透析液、容量控制的透析机、有内毒素过滤器、常规清洁消毒机器避免细菌污染,在常规血液透析标准下进行治疗。②治疗配方:威高HF15透析器,透析器选择参数有超滤系数:59ml/h.mmHg,透析仪器表面积1.5m2,血流量250-300ml/min,透析液500 ml/min,每周3次,每次4小时[2]。③高通量透析是增加透析膜的孔径,通过超滤使得溶质清除增加,其中调节其超滤系数(kuf)>20ml/(小时·mmHg),40~60ml/分的B一微球蛋白的清除率,高通量的透析与常规血液透析相似,在透析时使用专业的配置进行血液透析[3]。④高通量透析通过透析器面积的增加,使得小分子清除率增加,同时对于透析膜孔径的对流作用增加,显著提高了中分子和大分子的清除率,然后通过其吸附原理,使得特殊物的清除率显著增加。⑤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则需要使用容量控制透析机。当透析中的容量调控发生故障后,则需要将故障解决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负压模式完成高通量的透析。

(2)按血样标本采集方法,采集透析前的样本:在瘘管进针后不可以进行预冲,然后通过瘘管采集样本,若进行瘘管预冲或者通过留置导管透析,则应先抽取血样10ml,然后进行样本血的采集,以防样本遭到污染。采集透析后的样本:为了防止透析后样本再次被循环回血或者生理盐水污染,透析结束时,应调节超滤率为0,调节为50-100ml/min的血泵,在血泵停止10s后,从瘘管采集3ml的血液进行测定,以防过高的估计患者的透析剂量。对第1次透析前后血液标本进行观察,然后在以后的透析中每周留取一次透析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透析前两组患者的BUN、SCr、iPTH、β2-MG和血磷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透析后患者BUN、Scr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磷、iPTH则明显下降,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岳西在《悬崖上的爱》中,扮演了一位近乎圣母的白头叶猴救世主形象。岳西是一位热血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在皮革大会上,以夺人眼球的方式声讨使用动物皮革的贸易行为。岳西将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视为对人类自身救赎,因为人类对其他动物犯下的罪,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1.3 观察指标

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卡方值检验,文中数据以软件SPSS19.0进行计算,若观察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则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透析前后的BUN(血清尿素氮)、SCr(血肌酐)、iPTH(血清全段甲状腺素)的浓度、β2-MG(β2-微球蛋白)和血磷和透析后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对透析前后患者的BUN、SCr、iPTH、β2-MG和血磷进行分析

CD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当前胃肠道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有学者提出了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LH)可能作为CD发病的始动因素[2]。国内外已有动物试验证实在IBD的动物模型中,可观察到LH的活化水平升高。类似的研究都表明,LH水平的升高是肠道细胞免疫的炎症反应中重要的一环,其与IBD的发病密切相关[3-4]。

(3)透析的护理:①保持患者病房内舒适整洁,温湿度适宜,护理人员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与患者进行亲切的交流,有效拉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使得患者能够充分信任医护人员,为血液透析后的患者培养良好的心态。②给予心理辅导,向患者讲解透析相关的知识,消除其紧张感,让其对血液透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③监测血压:高通量的透析则对水和溶质有着较高的通透性,在透析中应给予患者心电监护,随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每隔0.5-1h进行一次测量。对于不能够耐受的患者则注意积极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当患者出现出汗、打呵欠、心慌、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减少超滤量,同时快速静脉补充200-300ml的生理盐水,调节血流量,使得血压回升。④严格无菌操作:在透析过程中由于为血液的更换,因此在此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细菌和外界污染物的进入,从而引起患者全身中毒性反应。同时在透析液的配送中应严格把关,并每月对水质监测及透析液的微生物学监测。中心静脉导管采用肝素液封管后用肝素帽阻断与外界的接触,避免暴露在空气过久引起污染[4]。⑤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管路也较为重要,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流管路的重要性,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共能够注意。然后用热毛巾对瘘管进行热敷,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患肢则不可承重和受压,不在患肢测血压。在内瘘进行穿刺时应在距瘘口3cm以上,以防刺伤吻合口管壁[5]。血流量要充足,才能达到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要求。

 

表1 分析透析前后患者的BUN、SCr、iPTH、β2-MG和血磷变化值(±s

  

组别观察组 对照组透析前透析后透析前透析后BUN(mmol/l)24.9±3.1 24.4±4.8 25.9±6.7 25.8±5.3 SCr(umol/l)887.35±111.42 880.13±107.31 886.59±109.38 884.36±99.76 β2-MG(mg/l)21.73±5.86 14.74±3.89 21.68±6.05 19.42±2.79 iPTH(Pg/l)921.4±8.4 598.4±4.2 923.4±7.4 576.2±4.6血磷(mmol/l)2.23±0.52 1.12±0.21 2.25±0.61 2.08±0.45

2.2 分析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透析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感染的有1例,贫血0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出现睡眠质量下降1例,食欲减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出现感染1例,贫血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睡眠质量下降2例,食欲减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3 提高课外活动质量,保障其功能的实现 课外活动是高校进行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来保障课外活动功能的实现。要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活动组织不仅有“量”,更要有“质”。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维持患者的生命,减轻临床症状。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透析患者的治疗质量,但在临床透析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情况[6]

常规的低通量血液透析方式以清除水以及小分子物质(Cr、BUN),但对中大分子物质(β2-M、iPTH、血磷)的清除率较低,通过长时间的透析,使得患者逐渐出现较多的与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如顽固性的皮肤病、肾性贫血、营养不良、胸腹腔积液以及淀粉样异变等,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了解到了低通量血液透析的局限性和危害[7]。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能够在清除小分子毒物时也可以将大分子的毒物清除,使得体内的毒性堆积物显著减少,显著提高透析治疗的效果。高通量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透析方式,其对患者的血压、心血管等影响较小,符合患者生理状态,且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小[8]。经本文研究发现,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后其BUN、SCr、iPTH、β2-MG和血磷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同时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较少,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我科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大分子物质(β2-M、iPTH、血磷)的清除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郭素萍,徐骏,吉小静.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4):28-29.

[2]嵇朝晖,潘慧斌,丁敏,等.心肾综合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通量透析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0).

[3]张宏,李新伦,伦立德.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效果[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6,25(5):425-430.

[4]魏学婷,白久旭,张妍,等.高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6):1490-1491.

[5]肖健,马兵,石平.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8):487-491.

[6]张颖莹,李晓珺,刘峰.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6):836-841.

[7]宋素珍,闵群燕,胡永玮.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2,12(10):462-464.

[8]刘伟,刘丽芳,王玉柱.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7,52(3):101-103.

 
李玉慧,王春惠,梁阳娣
《黑龙江医药》 2018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