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地高辛中毒122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地高辛是临床治疗慢性心衰常用药物,能改善心衰症状,缩短住院日及增加患者无症状生活天数,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临床用药窗口浓度窄,易诱发中毒,反而加重病情[1]。笔者发现临床上地高辛中毒症状常不典型,有时与原发病症状相似而被忽视,甚至影响病情预后。因此我们认为需要重视治疗中使用地高辛导致中毒的风险,探讨地高辛中毒有关影响因素,分析各项因素在地高辛中毒过程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用药,以便早期预防,避免因中毒产生不良临床后果。

1 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时间窗内住院患者监测血地高辛浓度总899例次,以血地高辛浓度>2.0ng/ml为中毒筛查标准,从消化道症状及心律失常、精神症状等方面进行统计,验证地高辛血液浓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探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血压、肾功能等与地高辛中毒的关系,为临床地高辛用药提供指导。帮助患者更好调整地高辛剂量,避免中毒事件发生。

收集地高辛中毒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肌酐及尿量,应用利尿剂情况及使用地高辛过程中合用西地兰等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分别对地高辛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上述数据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Z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对上述数个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排除混杂因素。

2 结果

本研究从总例数中共收集到地高辛中毒患者共155例次,同一病例多次复查及肝功能异常者未列入统计,共有122例入选地高辛中毒组。随机抽取地高辛浓度正常患者79例为正常对照组。中毒组性别分布:男性57例,女性65例,男女比例接近1:1.14,女性略多于男性[2]。所有患者皆存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部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

2.1 地高辛中毒时相关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统计结果

中毒组患者共122例,其中,入院前维持量中毒57例,占46.7%;院内新发中毒65例,占53.3%。65例院内新发中毒患者,地高辛的用量为0.125mg一天一次,其中,用药时间<7日共17例,占26.2%;用药时间>7日共48例,占73.8%;利尿剂加量后中毒13例,占20%;联用西地兰后用毒8例,占12.3%;低钾低钙血症11例,占17%。地高辛中毒时相关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统计表,具体见表1。

 

表1 地高辛中毒时相关临床症状出现情况统计表

  

率(%)临床症状地高辛中毒总例数消化道症状纳差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心血管相关症状胸闷气促(含各型早搏)心动过缓(含各型传导阻滞)心率增快(含房速房颤)室颤精神疲倦淡漠视觉异常例数(n)122 94 59 28 7 105 23 47 32 3 43 0 77.0 48.0 23.0 56.7 86.1 18.9 38.5 26.2 2.4 35.2 0.0

预后:中毒患者中发生室颤3例,因合并终末期心衰及其它基础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发现地高辛中毒后及时停药,加强补液补钾及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同时监测地高辛浓度降至2.0ng/ml以下。

从表1中可见,中毒患者发生心血管系统症状最常见,消化道症状次之[3],且常同时出现,特别以纳差恶心最为常见,精神症状再次之[4],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视觉异常。

综上所述,希望理论配合心理支持在妊娠合并精神分裂症孕产妇围生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孕产妇希望水平及积极应对能力,增强疾病控制效果,改善分娩结局。

2.2 地高辛中毒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压及肾功能、尿量、年龄关系

 

表2 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肾功能、尿量、年龄关系表(t/Z)

  

项目t/ZP值SBP HBP地高辛中毒组(n=122)130.55±22.57 71.68±13.89正常对照组(n=79)125.80±17.34 71.93±11.24 1.594-0.137 0.113 0.891

  

P值项目肌酐尿量年龄地高辛浓度地高辛中毒组(n=122)187.84±159.58 1455.20±764.34 71.77±10.38 2.89±0.79正常对照组(n=79)121.92±105.16 1574.11±595.96 69.00±10.55 0.90±0.46 t/Z-4.418-1.234 1.836 20.30<0.001 0.219 0.068<0.001

地高辛中毒与血压、肾功能及尿量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

组培香龙血树用到的是长了2~3个月的枝条,选用的都是解剖刀能切割下来的带腋芽茎段,外植体灭菌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生长时间来制定灭菌时间,需严格执行,探索中发现用升汞灭菌9 min能达到灭菌效果,诱导过程中存活数最高,死亡数较少,这与黄莉雅等[14]研究结果一致。

2.3 地高辛中毒与血压、肾功能及尿量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2数据分析发现,中毒组平均年龄(71.77±10.38)岁;正常对照组年龄平均年龄(69.00±10.55)岁,年龄上两组患者主要为老年人,符合心衰患者发病年龄分布,地高辛中毒组患者平均年龄更高,中毒反应发生率更高,且以心血管系统症状最为多见,与既往研究有所不同[5];分别对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年龄、肌酐、尿量、血压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后发现:两组患者地高辛浓度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肌酐水平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尿量水平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年龄比较P值为0.068,无明显差异,中毒组年龄呈偏高趋势。

6.2 青海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连山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生态监测项目的开展积累了包括原始监测数据、衍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专题数据、站网观测数据、遥感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大量的连续的基础性监测数据,但如何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提交科学的和有说服力的监测分析报告,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

 

表3 地高辛中毒组血压、肾功能及尿量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r)

  

项目SBP HBP肌酐尿量年龄地高辛r 0.113 0.007 0.159-0.151 0.163 P值0.110 0.922 0.024 0.032 0.020

对地高辛中毒与血压、肾功能及尿量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地高辛中毒与患者年龄及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值分别为0.02与0.024),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163与r=0.159,即年龄越高或是肾功能水平越差,发生地高辛中毒的风险越大,与既往研究一致,与血压无明显相关,但与尿量呈负相关关系P=0.032,r=-0.151。

3 讨论

(1)研究认为低钾、低钙血症等可促进地高辛在体内蓄积而中毒,本组资料中发现发生地高辛中毒患者存在电解质紊乱者仅占小部分,因此我们认为患者年龄,肾功能水平等可能是影响地高辛中毒的重要因素,且发现采用隔日疗法可避免大部分中毒症状出现,具体疗效是否等同于每日疗法,有待于下一步收集数据分析。本组资料还提示,院内地高辛中毒情况不容忽视,在本组122例中毒患者中,发生在住院期间达65例(53.3%),提示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洋地黄类发生中毒的风险需给予足够重视,住院期间因病情使用药物增多,药物间相互作用可能促进地高辛中毒,且中毒症状常与原发疾病症状相混淆,致使地高辛中毒事件未能及早识别。目前临床上对服用地高辛进行血液浓度检测尚无硬性规定,但对老年患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患者,我们建议给予严密监测预防中毒,在服用地高辛3到5天给予监测地高辛浓度,以评估用药风险,特别是病情出现变化时应随时监测[6]。临床上我们还可见个别患者应用地高辛时出现中毒症状,但监测地高辛浓度多在1.5-2.0ng/ml之间,对此类患者仍然采用停药方式处理,多可见症状缓解,我们考虑与患者对地高辛较为敏感有关[7]。(2)地高辛口服主要经小肠上部吸收,起效时间0.5~2小时,获最大效应时间为2~6小时,作用维持4~7天;吸收后广泛分布到各组织,存在肝-肠循环,体内代谢很少,主要以原形由肾排除;地高辛清除半衰期约为35小时。本研究发现地高辛浓度与年龄及肾功能损害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地高辛中毒组大部分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下降,因此地高辛对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即应慎用或减量使用,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地高辛,因地高辛易在体内蓄积而中毒,且常规血液透析无效,需使用血流灌注治疗清除[8]。(3)地高辛中毒临床表现多变,本研究中以心律失常及消化道症状为主,视物颜色改变等未见;门诊慢性心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及心衰症状加重而来诊时,应询问有无地高辛用药史,有怀疑时可检测地高辛浓度以明确;部分心衰患者住院期间持续应用地高辛或西地兰时,在治疗中出现病情早期改善随后恶化,或新发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泻等,即应注意地高辛中毒,给予检测及停药观察。研究中也同时发现部分血肌酐水平正常的老年患者服用小剂量地高辛3-5天即可出现中毒症状,服用最少者地高辛累积剂量为0.375mg即出现恶心呕吐,发现中毒后及时停药,恶心呕吐即消失;提示我们老年患者应用地高辛时更应慎重,老年人肌酐清险率下降,且与年龄相关,因此地高辛在老年人应用中应特别注意,即使肌酐水平在正常范围,仍较易发生中毒,而老年人为心衰发病主要年龄段,因此临床上注意监测地高辛浓度及仔细观察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4)既往研究认为利尿药等可增加地高辛中毒风险,在本组发现有13例(20%)患者在使用利尿药加量后出现地高辛中毒症状,可能解释为何尿量增加或尿量正常患者仍发生地高辛中毒,即尿量增加未能抵消利尿药加量导致的地高辛蓄积风险,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5)地高辛中毒的处理:本组中发现中毒后及时停药为关键,加强补钾,发生心律失常者多数仅需观察,少数存在严重心动过缓可给予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疗效不佳时可安装临时起搏器;呕吐剧烈可止呕处理;适当增加补液,促进药物经尿排出,一般停药2-3天中毒相关症状即逐步消失,监测地高辛浓度常降至正常范围。本组患者绝大部分发现及时经上述方法处理即可很快脱离危险,病情危重时可考虑尽早应用地高辛受体拮抗剂或行血流灌注治疗。

参考文献

[1]高磊,肖建强,何国平.78例地高辛中毒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10):66-69.

[2]都丽萍,李喜西,杜小莉,等.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中毒的药物治疗管理[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1):2000-2002.

[3]晋继红,杜金凤,韩强.1例服用地高辛致中毒的案例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12):190-191.

[4]李倩,王雪明,西娜.我院101例地高辛中毒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2):209-212.

[5]毛小琴,贾雄飞,张渊.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与疗效及中毒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0):3813-3814.

[5]封云,俞菁华.我院2013年127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研究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28(3):557-560.

[7]高磊,肖建强,何国平,等.78例地高辛中毒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10):66-69.

[8]范媛,魏安华,李娟.心衰伴肾功能不全患者地高辛中毒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6,25(8):527-528.

 
周浩粤,陈瑞滔,方旭城,邱汉婴
《黑龙江医药》 2018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