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对“药王昏死茶露醒”中茶的探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药王昏死茶露醒”是土家族医药著名的传说[1,2],流传甚广。相传在武陵山区曾经有一位药匠,他不以身份高低而区别对待前来求医的病人,加上这位药匠认识很多草药,土家族先民就将他尊称为“药王菩萨”[3]。有一天,“药王菩萨”在采集药草的过程中因为中毒昏睡在一棵“茶”树下。第二天清晨茶叶上的露水滴入口中之后,不仅人渐渐醒了过来,头发也变黑了,“药王菩萨”便给此药草取名乌头,且因此发现“茶”有解乌头毒的作用[4]

“药王昏死茶露醒”的传说流传久远,与神农尝百草传说类型之一“滴水得茶”的传说[5]有偶合之意。神农尝百草为大家熟知,相传在很久以前,食物匮乏,很多时候人们误吃了有毒植物,导致中毒甚至丢了性命。神农氏看到如此景象十分伤心,因此他决定将自己见到的可以吃的东西都试吃一遍,没有毒性的再告诉人们食用。这就是神农尝百草传说的由来。传说神农琉璃玉体水晶心,可以看到食物在胃肠道的消化过程。只要尝到有毒的药草,内脏就会变成黑色[5]。有一天神农氏尝百草中毒后昏睡在一棵树下,由于沿着树枝流下的露水正好滴在神农氏的嘴里他慢慢苏醒过来。他好奇地将身边这棵树的树叶放在嘴里咀嚼,只见树叶进入肚子后在肠道像巡查兵一样,把肚子里的毒素擦得干干净净,神农氏也恢复了健康[5]。因此,神农氏叫这种植物为“查”,后人几经传承演变为“茶”,于是便有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6-8]

众多学者认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的茶不是我们现在习用的茶[9-11](Camellia sinensis)。两种传说都提到茶有解毒作用,所以有必要对“药王昏死茶露醒”这一传说中茶的来源进行探究。

茶是最早作为饮料使用的,中国是茶的原产地[10]。但学术界对于饮茶起始时间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至于起源于神农时代的说法,国内外多数学者觉得值得商榷[11]。文献考证[8,10-12]的茶的饮用和茶叶的出现约始于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559年),秦汉的统一加速其传播。然而依据《史记补三皇本纪》、《周书》中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耕而作陶”等相关记载,可以推断神农活动时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早期[14],即约公元前12000年~前7000年。因此“神农得茶”中的“茶”是指现在山茶科植物茶树叶的说法缺乏可信度。但是早在有文字记载以前,人们已经将多种多样的的野生植物叶作为茶饮用。例如,瑶族的“甜茶”为蔷薇科植物(Rubus suavissims)的叶,其他地区也有类似这种称为“甜茶”的“茶外之茶”[11],包括苦丁茶(Cratoxylon prunifolium)、海棠茶(Malus hupehensis)、多穗稠(Lithocarpus litseifolia)等。再到后来,人们主要利用山茶科植物的叶,将其加以大量栽培并广泛饮用,从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传说中的“茶”极有可能是其它植物的叶,即“茶外之茶”。

底肥以尿素、磷酸二胺、硫酸钾速效肥料为主,并根据土壤中钙、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科学增施钙镁肥等,如种植品种用于淀粉加工则要增加钾肥施用量。在块茎形成期、膨大期开始追施钾肥,间隔1周左右叶面喷施尿素及磷酸二氢钾,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封垄或开花后不再进行根际追肥。

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无法考证“药王昏死茶露醒”传说形成的时间,但该传说可能在明代以前就已形成[21,22]。土家先民尊称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老药匠为“药王”或“药王菩萨”[23]。“药王”的称谓源于道教的影响,东汉末年道教在巴蜀地区兴起,因此在土家族聚居的地方至今还有多处道教圣地[22,24]。土家医的核心理论“三元学说”[25-27]的形成就受道教的影响特别大。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八》谓“头、腹、足为三元也”,最先将“三元”引入医学,也直接影响了土家族医学理论的形成[22]。孙思邈医学、道教兼修,具有医道合一的身份,使其成为土家族“药王”的原型。孙思邈不仅被土家族称为“药王”,还奉为神灵,出现了多种关于“药王”的传说,“药王”为虎疗伤升天成佛的传说便是经典之一[21,22],这也是土家族人图腾崇拜白虎的原因[28]。明代在沪溪县浦市修建了药王庙,说明“药王昏死茶露醒”的传说可能在明代以前就已形成[2]

两种传说源于同一地区,又有偶合之意,我们认为可能具有同源性。因此,在“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后面加上“得荼以解之”的依据很可能源于“药王昏死茶露醒”的传说。传说中的“茶”应为“茶外之茶”,这种“茶外之茶”是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两种传说中的茶出处相同,为同一种“茶外之茶”。这种“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种“茶”在武陵山区域确有其物,且大量野生,二是这种“茶”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同时,这种茶应为武陵山区域所习用。我们认为这种“茶外之茶”是湖北海棠的可能性最大。

此空间小中见大,首先是还露斋与中间水景庭院的空间对比,与狭小的建筑还露斋相比,水景庭院尺度适宜,空间宽阔;其次是中间庭院的水景与建筑的虚实相映,使得空间疏朗雅致;最后是整个隐谧空间植物相互掩映,削弱建筑的空间限制感[3]。

资料表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的说法,是后世渐次增益集成的[10]。神农尝百草较早见于西汉陆贾《新语·道基》:“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12],淮南王刘安著《淮南子·修务训》:“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时,一日而遇七十毒”[15]。《史记·三皇本纪》、《搜神记》等均有相关记载[16,17]

猪为六畜之首,粮猪安天下。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养猪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生猪产业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畜产品需求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

U/D={D1={x1,x2,x3,x6}(售卖), D2={x4,x5,x7}(进一步评估), D3={x8,x9,x10}(禁止售出)}。

以上文献考证中均没有发现“得茶”。现存的可查阅的书籍中,“神农得茶”可见于陈元龙的《格致镜源》,原文如下:“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荼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18,19]。孙壁文的《新义录》中也有同样记载[17]。陈元龙,康熙24年(1684年)进士,担任过广西巡抚,官至礼部尚书,大学士[18,19]。《格致镜源》中所引用的资料,据称都是根据原书善本,并且这部书是被收入皇室的“四库全书”中的。孙壁文,安徽人,同治六年(1867年)中举[20]。这一时期茶已在我国广为饮用。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写“得茶以解之”,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添加“得荼以解之”有一定的起因或依据;二是“得荼以解之”所言“荼”不是现在的茶。

土家医药传说可借助道教文化广泛传播。道教素有借医传道的传统[29],唐代土家族地区道教兴盛进一步影响了土家医药,同时也使土家医药及传说借助道教文化向外传播。所以,在“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后面加上“得荼以解之”,很可能源于“药王昏死茶露醒”的传说,是道教传播的结果。

土家族不仅有“药王昏死茶露醒”的传说,还有将湖北海棠嫩叶作为茶饮用的习惯[1]。此茶在明代以前就已在土家族地区盛行,武陵山区习称为林檎茶、花红茶等。野生湖北海棠无论是武陵山区,还是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随处可见,成片分布[30,31]。“药王昏死茶露醒”的传说明确说的是茶解乌头之毒[4],湖北海棠林下常见乌头生长,符合传说的生境。

文献记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名多物或多名一物的情况。湖北海棠是植物学家后来的命名[32],在1933年独立命名之前,湖北海棠称谓是林檎、花红,所以武陵山区历来习惯将湖北海棠叶称为林檎茶、花红茶。林檎始载于《千金食治》[33,34],花红叶药用始载于《滇南本草》[35]。夏季采叶,具有“泻火明目,杀虫解毒”的功效。这是花红叶具有解毒作用的最早记载。《滇南本草》为明代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于公元1436年完成。由此可知,早在明代时期,花红茶就已食药两用,具有解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湖北海棠的叶、果实等不同组织中均富含黄酮类成分[36-38]。现代研究表明,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草药与乌头配伍药用之后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39],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影响乌头碱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对抗乌头碱所导致的心率失常[40]。唐斓[41]的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如染料木黄酮等可以明显地影响乌头碱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活性位点之一可能是黄酮类化合物A环5位上的羟基。现代研究表明[42],湖北海棠富含5位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根皮苷、根皮素和木犀草素等,实验也显示湖北海棠总黄酮能对抗乌头碱的毒性。同时,湖北海棠总黄酮对急、慢性肝损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43,44],也可能减少乌头碱毒性。上述研究提示“药王昏死茶露醒”传说中的茶的原植物极有可能是湖北海棠。

野生湖北海棠无论是武陵山区,还是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随处可见。古代记载应为林檎,土家族有将湖北海棠嫩叶作为茶饮用的习惯,称为林檎茶、花红茶。对林檎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孙思邈的《千金食治》,该书虽然记录的是其果实,但对“止渴”功效的描述,为林檎茶的发现与应用提供了依据。《滇南本草》已有花红叶具有解毒作用的记载。可见,明代林檎茶就已食药两用,具有解毒作用。现代研究也证明湖北海棠具有保肝解毒作用。但林檎茶解乌头毒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田华咏,潘永华,等.土家族医药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2] 杨付明,刘哨兵.土家族药物概论[M].科学出版社,2015.

[3] 杨德胜.土家族药物发展史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3):98-101.

[4] 杨长花.乌头属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进展[J].科技视界,2012(29):417.

[5] 陈 红.历史记忆与现实适应——对神农尝百草传说的解读[J].农业考古,2014(2):28-32.

[6] 薛德炳.神农与神农得荼的传说[J].茶博览,2015,41(4):46-49.

[7] 游修龄.神农氏和茶叶起源的再思考[J].茶叶,2004,30(2):110-113.

[8] 方 健.神农的传说和茶的起源《茶经·七之事》考辨之一[J].农业考古,1996(4):261-267.

[9] 许利嘉,肖 伟,刘 勇,等.再论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功能定位[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10):68-70.

[10] 吕 飞,赵亚男.中国茶的起源学说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6):131-133.

[11] 周达生,曹建南.茶的起源和传播[J].农业考古,1996(2):179-181.

[12] 史念书.茶业的起源和传播[J].中国农史,1982(2):95-105.

[13] 吴觉农.茶经述评[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4] 周书灿.东周文献对炎黄以前古史体系的构拟——兼论科学的中国古史体系重建的方法和理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1(1):15-30.

[15] 王巧慧.《淮南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27(3):7-12.

[16] 刘 欣.“神农尝百草”新解[J].中国医学人文,2016,2(9):62.

[17] 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J].农业考古,1991(2):196-200.

[18] 赵天相.“神农得茶解毒”考补[J].农业考古,1994(4):189.

[19] 竺济法.“神农得茶解毒”由来考述[J].茶博览,2011(6):60-63.

[20] 黄 艳.清代江南举人研究[D].湖南大学,2016.

[21] 田华咏.论土家族医药的承传载体[J].湖北中医杂志,2002全国土家族苗族医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3-6.

[22] 曾楚华,胡玉萍,饶顺清,等.土家医起源、形成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1):58-60.

[23] 惠 磊.孙思邈药王文化考[D].陕西中医学院,2012.

[24] 曾楚华,袁德培,胡玉萍.土家医“三元学说”探源[J].河南中医,2014,34(12):2291-2293.

[25] 田华咏.土家医气血精与三元学说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999(6):311-312.

[26] 汪鋆植,闫喜明,田华咏,等.以土家医三元论为指导的反选法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J].中草药,2015,46(15):2189-2192.

[27] 洪宗国.土家医三元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4):37-40.

[28] 陆 霞.道教对鄂西土家族民俗图案艺术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3.

[29] 潘 勇.论道教在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传播与民族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30(6):152-153.

[30] 陈琳琳,吴瑞姣,刘连芬,等.湖北海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北方园艺,2013(16):217-221.

[31] 魏要武,向 俊,匡仁亮,等.湖北海棠植物资源研究进展[J].园艺与种苗,2012(8):37-40.

[32] 钱关泽.苹果属(Malus Mill)分类学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

[3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155-156.

[34] 孙思邈撰,吴受琚注释.千金食治[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

[35] 兰 茂.《滇南本草》[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12:101-102.

[36] 李 艳,黎开燕.湖北海棠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6-229.

[37] 郭东艳,李 瑾,师延琼,等.三种海棠黄酮类成分分析[J].中药材,2011,33(7):1026-1029.

[38] 薛冰洁,曹 丹,周继刚,等.湖北海棠总黄酮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5):12-14.

[39] 董 晞,赵世萍,刘 岩,等.甘草苷对乌头碱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163-166.

[40] 王凤华,杨玉梅,徐继辉,等.蒙药广枣3种黄酮类成分对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4):1096-1098.

[41] 唐 斓.黄酮类化合物和乌头碱代谢机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

[42] 党娟丽,郭东艳,王 露,等.一测多评法测定湖北海棠叶中5种黄酮的含量[J].中成药,2017,39(8):1733-1736.

[43] 冯天艳,汪鋆植,周继刚,等.湖北海棠叶总黄酮抗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71-75.

[44] 杜幼芹,冯天艳,邓改改,等.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23(5):551-554.

汪鋆植,余海立,田华咏,张宏岐,李湜,王爱玲,吕慧芳,贺海波,邓张双,邹坤
《巴楚医学》 2018年第1期
《巴楚医学》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