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创新文化生成的影响

更新时间:2016-07-05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文化等。创新文化指的是在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创新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但它的生成则根基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科学思想对于我国当前创新文化的生成必然有很大的影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及其对创新文化生成的影响对当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很有意义。

今天我们提倡的科学与五四运动时引入的 “赛先生”在理论内涵和要解决的时代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而对科学精神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有:1935年竺可桢提出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即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和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1]。1940年毛泽东提出科学精神是“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2]。1942年R·默顿提出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构成于四类制度性必需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3]。后来学者们对于科学精神的研究和探讨虽然多有争论,但是科学精神作为一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可以确切地总结出其包含的最核心要素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这其中包含了对客观事物的规范、对探求事物的规范和对事物规律的规范。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多种对待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科学精神,其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其中备受人们推崇的有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和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等。

1 传统文化中对客观事物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是创新文化生成的基石

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对立统一的。春秋时期齐相晏婴进一步对“和”与“同”进行了区分,孔子在继承他们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孔子所说的“和”与“同”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两种不同态度,从而引申出两种不同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看出,“和”的前提是“不同”,“不同”的目的是求“和”。只有尊重“不同”也就是说只有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和谐共生,和谐发展。这样对待事物才能做到没有私心偏见,以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对待他们,所以“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包含着我们推崇的尊重事物客观性的科学精神。

“和而不同”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不同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才促成了诸子百家学说共生的局面。而后中国对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文化也秉持了“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并加以改造,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至今,也正是在吸收、改造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发展自身的结果,这些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 “和而不同”的科学精神。

“和而不同”在创新活动中是常见现象。在对新产品设计中,经常有两种以上产品组成一种新的产品。在企业创新方式中有一种常用的混合开发的产品方式,从企业外部引进部分技术,再加上企业独立开发的技术,结合成新产品。创新人员和创新团队经常有技术外包服务,还有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进行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和而不同”实质上是创新活动领域提倡的合作共赢的精神内核。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为创新文化的生成奠定了基石。

2 传统文化中对探求事物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是创新文化生产的内在动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一个成功理念是大的成就前面必有大的困难,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对待困难的态度对创新活动很有启发意义。面对“路漫漫其修远矣”(屈原《离骚》)的求索艰难,我们的祖先推崇的是刻苦努力、克服困难。“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孟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荀子》)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就而艰苦奋斗、不畏惧困难的不断求索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这种不畏艰难的求索精神一直鼓舞着人们,成为后人奋发有为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习近平的讲话中,我们看出可以从两个维度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来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从纵向维度看,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精神的时代性特征,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从横向维度看,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精神的广泛性特征,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这样可以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而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易经》开篇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的一种精神,它表明了靠自己奋斗才能成功是中国优秀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信条。“未知生,焉知死?”(孔丘《论语·先进》)中国的民间祭祀大多敬祖先胜过敬鬼神,反映了人们更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以往的经验,而不是寄托于神力。这种精神能强有力地支撑人们不断战胜困难,不断推动创新文化的生成。

创新活动往往充满了艰难和困苦,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撑是很难成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求索精神包含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不畏困难的精神、善于学习的精神和辛勤奋斗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在革故鼎新中还强调要有居安思危的辩证精神。孔子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安身国家可保也。”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些经典名言都深刻体现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创新领域只有具备这种居安思危的辩证思想,才能推动创新活动不断发展。创新活动的方向就是不断地推出新东西,不断地向前。

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多处体现了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表明了国家的使命只在于革新。《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首,其中有丰富的研究客观规律变化的内容。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事物发展达到一定的点,就必须要发生变化,这样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这里的变通就是创新;《礼记》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的是人们要勤于创新、不断创新。明清时期王夫之提出的“天地之德不易,天地之化日新”,“日新”指的就是不因循守旧的变革精神。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提出“御政之首,鼎新革故”,把破旧立新作为了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尤其是其核心思想博大精深的内容不是静态存在的,而是不断转化、变革和创新的。相比较那些被历史所淘汰一些外民族的古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繁衍发展、传承弘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时代变化不断革故鼎新的结果。

从纵向维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在长期演变过程中积淀的文化成果,它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即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以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要求。“创造性转化,就是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的文化的优秀成分进行现代的诠释、加工和改造,在新的层次上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今社会相适应,与当代人的文化要求相吻合。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有利于使传统文化在创新活动领域实现现代化转化,使其在超越自我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挖泥司机根据船上的测深仪器控制开挖深度,测量工用测深水砣进行校核,每挖完一排斗位,即向前移,每挖完一条船位,即移往另一船位开挖。挖泥船移船时,要准确定位,控制移船前进的距离,以免造成漏挖。

3 传统文化中对事物规律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为创新文化生成指引了方向

学习是掌握科学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善于学习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然后知不足”(戴圣《礼记·学记》)表明了学习的重要作用。“朝闻道,夕死可矣”(孔丘《论语·里仁》),形容了人们对真理的迫切追求。还有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丘 《论语》)、“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陈寿 《三国志·魏志》)、“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等。甚至在教学上也流传有一套原则,例如引发学生思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丘《论语·述而》)等,进一步反应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精神。对于创新文化生成来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各地通常将智慧城市建设等同于建网络、装探头,或者热衷于建云计算中心、指挥中心。对如何推进符合本地特殊的应用软件开发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存在拿来主义的思想,将多地的先进模块引入、组合、拼装就变成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GPHG新增两项大奖。第一项是“最佳挑战表”(Challenge Watch Prize),专为零售价低于4,000瑞郎的产品设置,GPHG有意凸显制造此类腕表的挑战性,并嘉奖所有价格段产品的卓越表现。第二项是“无畏制表奖”(Audacity Prize),使评委团能够表彰大胆而不拘一格的制表方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最佳挑战表”的加入,“小指针奖”(Petite Aiguille)的价格覆盖范围也提高至4,000至10,000瑞郎。

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创新文化。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理论创新不断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实践创新,也不断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同时世界创新活动的趋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创新竞争的核心技术领域,区域链、人工智能等大数据的应用在科技上突飞猛进。在创新资源的整合上,各种行为主体共享与合作、跨界与融合使创新活动日趋全球化。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产品、新业态催生出了一系列新的消费方式、新的消费习惯和新的消费群体。创新领域竞争的加剧、矛盾的深化、成败的压力造成了一些抄袭、伪创新等扭曲效应。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可以为当代创新文化生成指明方向。

4 促进当代创新文化生成需要把握好两个维度

苗木移植成活率是衡量绿化工程成败的关键,经常因为移植环节不到位使苗木“假活”枯死,严重影响景观效益和经济利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1 纵向维度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周易·乾》)就是古人勤勉谨慎的写照。“废寝忘食,以夜继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等经典名句也是现在许多优秀科研人员的工作状态。“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应间》)、“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等都是中华民族辛勤求索精神的重要表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4]。创新活动更是一分辛勤一分收获,创新文化必然也要体现这种辛勤奋斗的理念,所以创新文化的生成也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种自强不息的求索精神提供动力。渴望获得更大的创新成果是促使人们在科技求索上付出更大努力的内在动力。

从纵向维度看,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是受到时代条件和当时的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制约的,所以我们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时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新的时代创新活动的要求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引导人们在创新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结合新时代的语言文字特点,转化成现代语言表达形式,赋予其新时代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的内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现代价值。

4.2 横向维度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从横向维度看传统文化,就是在特定时间段内,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国内外多个领域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要实现其创新性发展,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现代社会各领域方方面面的发展相融合。“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活动领域的创新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活动的时代特点,使其与现代科技文明相融合,拓展新的内容,阐发出新的理念,从而开辟适用新时代的创新文化。

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发展实际相融合。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国家已经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气氛已经形成,新时代的创新文化会不断涌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积极主动地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在创新活动领域进行创新性发展,这样有利于创新文化及早生成,并发挥其影响力和时代价值。

促进创新文化的生成,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相融合。习近平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不但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融合,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在创新活动领域的融合。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创新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就必然要积极同世界各国加强创新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国外创新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这样才能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吸纳新的东西,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在创新领域的创新性发展。

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应重视基础概念、定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物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逐渐形成完善的物理知识框架,为自己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要养成自主思考和探究的习惯,进一步加深自己对各种物理现象的认知,善于对物理习题进行总结,从题型、考查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促进自己解题能力的提升,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思路清晰、步骤严谨、正确率高,提高自己解题质量,以达到提高自己物理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竺可桢.利害与是非[J].民主与科学,2010(2):60-6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罗伯特·K·默顿.科学社会学[M].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3:267-278.

[4]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9-27(1).

关利平,周传鹏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年第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