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浅议“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与应用

更新时间:2016-07-05

1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形成过程

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历史,勤劳智慧的中国人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发明了很多的农业生产方法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模式,这些方法与技术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近些年来,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更是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生产效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群众创造发明了“稻田综合种养殖”技术模式。其技术模式起始于2004年,历时10多年时间,该项技术模式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10年以前,稻田综合种养只有“虾稻连作”一种模式,现在有了“虾稻共作、鳅稻共作、鳖虾鱼稻共作”等多种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从解决“稳粮增效”发展到解决稻田的土壤修复,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产区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由十多年前的几百公顷发展到2017年一百多万公顷。稻田综合种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了产品品质,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不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而且生态效益显著,为生态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单位面积效益显著增加,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利益保障。

式(8)是土体开裂后,裂隙底部x向方向的应力表达式。当土体在距离自由边界(裂隙面)l处的σx达到土体的抗拉强度σt时,在相邻初始裂隙之间将再次开裂。实际工程中,我们关注的是裂隙最终发育的间距和宽度。由于土体的最大x向应力发生在x=0处(相邻裂隙的中间位置),将x=0代入σx,并令σx=σt,有:

“稻田综合种养殖”技术模式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首先她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单一种植与独立养殖相互分离的生产方式,虽然在我国福建、云南等省区传统上也存留有“稻花鱼”生产方式,“虾稻连作”和“稻虾共作”等则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新兴生产方式,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远高于“稻花鱼”生产方式;其次,“稻田综合种养殖”技术模式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对稻田的适度改造,既种稻又养虾,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水产养殖与保障粮食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生态友好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达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

2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发展背景与作用

为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强质量、增效益,今年年初农业部制定了《2018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调减方案》,计划调减东北寒地井灌水稻和南方双季稻产区籼稻1000万亩以上,长江流域是本次南方双季稻调减产区之一。水稻是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省区的粮食作物之一,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在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与此同时,长江流域相关省区也是我国淡水水产品重要产区。研究发展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大力示范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辅助粒子s、t的上述正定算子值测量后, Alice 和Bob能以如下概率确切地获知O1,O2,O3和O4,

2.1 技术模式实施可促进农业生产转变方式

“稻田综合种养”是近几年发展起来新的技术模式,她与传统的稻作生产方式有明显的不同,从业者需要同时掌握种植和养殖技术。目前,大多数生产者是以模仿的方式学习示范点的水稻品种选用、虾苗供应、繁育,水稻高效栽培,无公害养殖,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等技术。社会化服务技术支撑比较弱小。在本公司的示范区内,部分农户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影响了稻谷产量和水产养殖收益。面对产业发展技术人员缺乏问题,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技术人员培训,期望通过技术培训与示范活动,引领带动生产技术标准建设,确保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及生产模式健康发展。

“虾稻共作”模式的特点是,在稻田中养殖克氏原螯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放养克氏原螯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虾稻共作”是在“虾稻连作”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稻田种养新模式,本公司在湖北省潜江市,江苏省兴化市,湖南省南县,安徽省宿松县,江西省乐平县等重要产区开展了试验示范,该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是,(1)水稻品种选择。一般情况下,养虾稻田只种一季中稻,水稻品种要选择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能力强,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穗型紧凑的水稻品种;(2)稻田耕整。稻田整理时,田间如存有大量小龙虾,一般采用稻田免耕抛秧技术和轻简化栽培技术;(3)施肥。原则上,种养结合稻田应施足底肥,严禁施用对小龙虾有害的无机化肥;(4)秧苗移栽。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移植,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5)水位控制。7~9月份,稻田水位应控制在20cm左右;(6)科学晒田。原则上要求是轻晒,当晒到田块中间不陷脚,田面不裂缝或表土发白即可。该模式除利用冬闲稻田养殖一季小龙虾外,夏、秋还可再产一季小龙虾。

2.2 技术模式实施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虾稻连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冬季在稻田养殖小龙虾,次年5~6月捕捞完小龙虾后种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完后再投放种虾或虾苗继续养殖小龙虾的一种轮流种养的方式,她源于早期的“虾稻轮作”。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以及本公司在湖北省潜江市、仙桃市,江苏省兴化市,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安徽省的宿松县、安庆市,江西省的九江市、乐平县等重要产区的试验与示范,该模式的技术要点是:(1)稻田环境条件选择。通常选择远离污染源,黏性壤土、保水性能好的稻田。面积大小不限,一般以50亩左右为宜;(2)稻田改造。开挖环形沟,面积达到100亩或以上的,还应当开挖“十”字形田间沟;(3)移栽植物和投放有益生物。移栽如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面积控制在30%左右;(4)苗种投放。一般的种虾养殖投放模式是,初次养殖的,8月底至9月往稻田的环形沟中投放亲虾,每亩投放25kg左右,二次养殖的稻田,每亩投放7kg左右;(5)饲养管理。8月底投放的种虾,除自行取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及水草等天然饵料外,少量投喂动物性饲料,每日投喂量为种虾总重的1%左右;(6)水位调控。 11~12 月保持田面水深 30~50cm,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加高水位至40~60cm。次年的3月份温度回升时,可利用稻田水位深浅的办法来控制水温,促进小龙虾生长;(7)收获。根据稻田小龙虾生长情况,捕虾时间可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下旬结束。

2.3 技术模式实施既可融纳生态发展理念,又可保护稻田资源

本公司在湖北省、江苏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等相关县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进行了示范研究,稻田养殖需开挖沟壑、加固田埂,且每年需要维护,还需配套田间道路、给排水和电力工程等。此外,虾、鳖等价值较高的水产品苗种购置一次性投入较大,生产投入成本较大。

3 “稻田综合种养殖”技术模式主要类型与特点

3.1 “虾稻连作”技术模式

多年来,我国水稻生产形成了“以高投入换取高产量”的惯性思维方式。水稻生长对化肥、农药和水资源严重依赖,农村环境负担沉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随着国内外贸易活动日益广泛,单一粮食经济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我国的水产养殖也一直沿用过度地依赖资源、环境等要素进行发展。一方面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制约水产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水产养殖废物随意流放又影响了外部农业生产环境。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粮食生产,淡水水产品生产的有机结合问题,能够较好地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较好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 “虾稻共作”技术模式

(2)The angular spreads,) and),k=1;2;...;K,;...;T,are also temporally i.i.d.realvalued zero-mean random variables with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such as the uniform function and Gaussian function(see Appendix).20

4 “稻田综合种养殖”技术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投入成本较大

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省区水土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特别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地区、鄱阳湖地区,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高效率地利用土地空间,实现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地保护与利用稻田资源,可推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4.2 技术支撑比较薄弱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涉及农业农村方方面面,重要的事项是产业兴旺发展。比较研究过去长江流域及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的生产实践,自21世纪初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效益偏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形成了打工经济,农村土地不同程度上出现抛荒现象。为扭转困局,农业技术部门致力寻求粮食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现实实践证明,“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是一项既能够实现高效,经济效益好,又能够保证水稻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有效减少农田抛荒,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环境友好的技术方法。以小龙虾为例,该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养殖、加工、流通”三产快速融合,借助互联网发展了“农业互联网+”,各要素围绕小龙虾联动实施,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推广处于产业起步阶段,种养区域分散,缺少经营大户与龙头企业。种植和养殖产业联结机制不健全,养殖的水产品主要通过经纪人进行鲜销,养殖农户在交易中话语权较弱。稻田养殖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

[25]参见瞿云岭:《再论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为<买卖合同解释>第3条辩护》,《法商研究》2015年第6期。

4.3 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自2018年农业部发布了全国水稻种植面积调减1000万亩方案之后,各地加大了对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工作扶持,政策支持主要针对示范地区,覆盖面有限,缺乏全国层面的政策扶持。

4.4 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

目前,国内无土栽培基质消毒基本上还是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安全性差,对环境影响大。部分设施生产单位采用了进口的基质蒸汽消毒设备,存在设备价格昂贵、占地面积大、零部件更换仍要全部进口,售后服务无法保证等弊端。根据我国设施农业基质消毒设备发展的需要,设计开发了无土栽培基质蒸汽消毒机,生产率达到2.8m3/h,通过灭菌检测达到99.9%以上。

5 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建议

5.1 “稻田综合种养殖”技术模式发展空间预测

稻田综合种养具有增粮、增鱼、增收等方面的优点。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300多万公顷,适宜于进行“稻田综合种养”的稻田大约在40%左右,按照1%~1.5%比例的保守估算,5年内,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五省区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可达300万公顷以上,特别江汉平原、洞庭湖地区、鄱阳湖地区由于水源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发展稻田综合技术,上述地区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空间大,综合效益显著。

5.2 培育产业化经营联合体

“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适宜地区大都在平原湖区,交通运输便利,非常适合推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建议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引导稻田综合种养从业者走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之路。鼓励采用 “企业+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服务方式,通过联合体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有条件的地区通过整建制推进,集中连片整体开发,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5.3 创新服务方式

打破传统种植技术推广和渔业技术推广条块分割的现状,在做好种养模式、标准规范、良种繁育工作基础上,遴选出一批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种养模式和有地方特色的种养品种,培训一批既懂种植又懂养殖的乡、村农技员。利用“互联网+”,公众号、手机信息等多渠道向种养户推送相关技术和市场信息,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5.4 大力推进品牌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

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着力提升稻渔产品加工能力,支持深加工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有条件的地区,可试验稻田综合种养的“文化+”“旅游+”和“生态+”,依托稻鱼景观发展体验、观光休闲农业,延伸产业链。

5.5 将稻田综合种养纳入农业绿色补贴

落实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制定的《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将稻田综合种养纳入绿色补贴试点对象,从土地流转、农田水利、田间工程、种养品种、农技推广等环节制定扶持措施,与产业扶贫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相结合,扩大和整合扶持资金来源。对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农户给予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支持。

参考文献

[1]张从义.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C].湖北省农学会论文选编,2018-02-27.

[2]程建平,汪本富.湖北省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17(22):192-193.

[3]卢春玲,李丁未.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10):160-161.

[4]李嘉尧,常东,李柏年.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水产学报,2014(9):112-114.

[5]祖智波.免耕稻——鸭生态种养模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07.

徐辉,张业成,胡定志,杨涛,徐维烈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年第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