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当代教育福利的模式选择及价值追求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教育福利的含义

教育福利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出发,教育福利指处于社会不利地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学习权保障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其对象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属于补缺型教育福利,是基于事实上的教育不公平状态和促进教育的整体效用考虑,倾斜性为某些自身障碍或缺乏经济、政治、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保障其受教育权利落到实处。从广义出发,教育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保障国民中适龄成员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为受教育者提供免费或低费教育成本的福利制度”[1]

线下实体被唱衰,与线上平台的崛起是在同一时刻。不过,实体店大批门店的关闭,主要力量并非来自电商的冲击,而是消费者行为在向小众化、垂直化、细分化方向发展,过去更多倾向于“我需要”,现在转变为“我喜欢”。

刹车失灵的情况很多车主在开车的时候都遇到过,造成刹车失灵的原因很多,一是对刹车系统缺乏必要的保养,二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机件失灵,还可能是因为严重超载,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加大了车辆运动惯性,直接导致刹车失灵。

第一,保障教育权利公平是教育福利的目标,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为扶持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出努力,达到提高国民素质、推动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效果;第二,教育福利的对象是一切的社会公民,即全体人民受教育权利保障,通过各种制度保障人民享受到令人满意的、好的教育;第三,就目前来看,教育福利的性质属于普惠性教育福利,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它强调所有社会成员都有权享有一定年限或某种类型的教育,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维护其受教育权利或机会。

二、当代教育福利的模式及其价值追求

(一)当代教育福利模式分析

当代教育福利的提供主体依然是国家和政府,但市场所提供的资源和家庭成员的支持也是教育福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教育事业的发展来看,应充分发挥国家、市场、家庭等主体之间形成的合力,真正做到人民群众享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和普遍性。

情境教学不能过于形式化,所谓的形式化是指单一地注重形式的丰富,这样就会本末倒置。就好比为学生精心创设诗情画意的课文情境,却在锻炼学生语言文字上过于粗糙简单,没有分清课堂内容和形式的主次关系,这种情境教学所带来的作用就是开创了学生的眼界,加深了对课堂新奇事物的记忆,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收获。

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种数比为122∶34,常绿灌木占总数的78.2%,冬季的灌木层景观能较好维持。调查的101个样方中有30个样方缺少灌木层,林下总盖度大多集中在1~3这个级别中,且有30%的样方无地被覆盖。

是指存在于外周血循环中的游离DNA 和RNA。与传统肿瘤标志物检测相比,循环核酸类作为基因水平的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同时其标本来源方便、无创,可进行动态检测,在肿瘤易感性预测、早期诊断、监测疗效、预测复发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肿瘤基因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当代教育福利的价值追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力求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尤其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教育福利的价值追求涵盖了社会共同善和个人权利两个层面。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依赖于教育福利。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不仅影响自己的认知和心理状态,还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概括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通过教育,人们获得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依据认知的内容处理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若要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对他人以及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教育的力量促使人们追求真理和价值,对他人能够友爱相待,对社会公共事务能够积极关切。由此,教育福利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

4.免费义务教育的开展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求因地制宜,均衡发展。具体来说,我国目前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也大不相同,以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专业和学历层次上有所不同,义务教育推动的程度和方式受这些因素的制约,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情况而有所差异,既保障公平也强调效率。唯有在宏观政策上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才能真正逐渐缩短城乡、区域、群体教育之间的差距。

2.当代教育福利遵循公平与效率平衡的价值原则,在满足大多数人基本教育需求的同时,满足不同个体的特殊教育需求,即实现社会整体公平与个体自由平等的混合平衡型的福利。“社会共同善与个体权利平衡”是当下我国教育福利政策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3.当代教育福利价值追求的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教育福利的对象是一切社会人民,引起它所追求的发展是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既是民生之基,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教育程度客观决定每个国民的发展机会。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服务的对象,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要想增强国民幸福感,提高民生水平,保障并提升教育福利,无疑是最有效的实现途径。“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其次,全面发展意味着育人为本,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坚持德育、美育、智育共同发展。

嵌入式系统的教学方式要体现温故知新和学以致用。任课教师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授课内容的次序,根据学情适时复习一些先导课程的内容,如C语言、51单片机、数字逻辑等。紧密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和实际项目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当代教育福利的切入点

(一)理念层面:确立教育福利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无论是教育的接受者,还是教育者本身,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影响环境,探索未知领域,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的那样:“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推动教育福利主体间良性运转的构建,从国家层面说,实行普惠性教育福利制度。公立、私立学校均享受免费教育机会。对贫困儿童、残疾儿童、流动儿童等给予特别教育支持。在强调国家角色的同时,不能忽视来自市场和家庭的教育福利。从市场层面来看,学校的人才培养需要评估市场的有效需求,针对各类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需求调整并完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实现学生从校园向职场的顺利过渡。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其社会价值,但自我实现的前提是一个安全、轻松的生活环境以及一个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些只有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才能实现。由此,若要真正实现教育福利的普惠性,就应该继续发挥国家、市场和家庭等三者的力量。政府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指导主体。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和私营企业主,都可以在法律规定内投资办学。鼓励社会合力办学、捐资、集资办学、中外合资,逐步实现中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教育福利改革中“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共同善优先”也是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福利政策的价值目标定位。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之后,我国教育福利政策价值目标随之融合了“个体利益”层面的考量。“政府作为教育改革的设计者、执行者站在教育理论和教学的立场上,敬畏教育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更多地从学校自身因素、内部规律出发思考变革”[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育人为本,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为战略目标。

(二)政策层面:合理调控教育资源

2.提高公共教育资源分配,我们应从政策层面加大对非重点学校和职业学校技能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正如列宁在《关于提高人民劳动生产率》中所说:“提高劳动者生产素质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职业技术知识的本领。”[5]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要考虑受教育群体的年龄分布、认知特征和心理状态等影响条件,培养一批适应职场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人才。

1.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保障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解决农民以及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促进农村子女共享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成年人来说,应该加强继续教育方面的投入,为投身农村教育的志愿者提供一定的激励机制。

3.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还包括已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唯有因材施教,才能确保一种实质性的平等,即根据地域特征、个人兴趣、职业取向等因素去使用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因此,在教育投入加强的同时,各地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政策优势、产业结构、地域资源比较优势甚至专业特色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探索。以高等教育为例,目前已培养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有力地促进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资源分布、产业结构、政策优势乃至市场需求状况,这些都是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的切实依据,唯有对上述情况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了解,才能推动教育福利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发展。

1.当代教育福利强调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从普惠性来看,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福利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从公益性来看,对于特殊群体实施一定的政策保障,比如,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证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由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们需要走适合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目前,我国教育福利按照一个思路发展,即坚持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免费性,保证高等教育的低费性,保持社会教育的开放性和公益性,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惠及全民的教育福利制度。

(三)经费来源层面:积极拓宽教育福利筹资渠道

坚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是衡量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国家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拓宽办学筹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举办学校或者投入项目建设。创新教育投融资机制,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扩大办学资金来源。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发适合民办学校特点的金融产品,探索办理民办学校未来经营收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提供银行贷款、信托、融资租赁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捐赠;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学。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积极鼓励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相互购买管理服务、教学资源、科研成果。探索举办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鼓励营利性民办学校建立股权激励机制。”[6]这里强调政府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社会力量不仅是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还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由于政府的支持,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一直在财政支出方面占据重要位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的通知》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7]

社会力量作为教育资源的另一个投资者,他们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中指出:“着力增加教育投入,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使教育经费来源更多样化。例如,学校举办公司等商业活动;学校通过“转制”来扩大教育资源,提高经济效益[8]。社会力量在教育资源方面的投入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建立民办院校,依托地域特点和社会资源,打造自身的办学优势。例如,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作为独立二级学院已经形成优势专业,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社会工作等,不仅为大量学生提供了教育机会,还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专业人才。二是对公办院校进行公益性捐赠,增加收入渠道,增强社会捐赠意识,建立合理的基金制度增强社会对教育的投资。

(四)微观层面:充分发挥学校与社区的力量

基于教育福利自身的全民性和公益性,教育福利的发展既需要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也需要基层社会组织的基础性支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挥学校与社区的力量,让教师、社区工作人员成为基本的推动力量,让学生、家长乃至社区居民共享教育福利的成果。

在当代社会,学校所扮演的角色发生转变,它不但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而且是教师向学生传播正确价值观、培育其人文关怀意识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不仅是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传承者,还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通过教师的引导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有一个合理的判断;家长的支持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不可或缺,他们既可以从教师那里学习代际互动,也为学生提供情感慰藉和生活关怀,通过塑造这种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让学校成为教育福利的基层推动力量。

一直以来,社区工作人员都被认为是处理家庭、邻里关系的工作者,以至于他们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被长期忽视。就当代社会而言,越来越多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加入社区工作人员的行列,不但在家庭关系处理、邻里关系营造等方面发挥更为专业的作用,而且在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方面也成为重要的教育工作者,因此,社区在教育福利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克庆.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77.

[2]贺武华.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学校重建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385.

[3]李 兵.教育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J].教育科学论坛,2005(1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175.

[6]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6〕81号.

[7]中国教育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优先发展篇[N].中国教育报,2017-10-10.

[8]李 楯.中国社会政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9.

 
杜珉璐
《继续教育研究》 2018年第03期
《继续教育研究》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