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双微”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三重维度影响

更新时间:2016-07-05

对于当代社会公众而言,网络已经不仅仅限于工具这么简单的概念了,尤其以“微博与微信”为代表,已经形成了它们各自的信息传播环境。微博和微信的发展与流行,对民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1]大学生朝气蓬勃,是青年人中富有活力、极具创造力的群体。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青年乃至社会的道德素质。

一、“双微”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

双微,即微博和微信。微博,是一种用户通过分享简短的信息和关注其他用户以获得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的大受欢迎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用户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借此平台发布内容供其他用户知悉的平台。发布内容的形式非常多样,例如图片、视频、音乐等。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作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微信可以通过网络快速给经用户许可存留的其他用户,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的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其他应用功能,例如朋友圈,将信息分享给用户可控的对象浏览。

微信和微博这类网络环境的特点,就是在快时代的当下,迎合人们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互动性传达信息需要;用户在使用中获取信息的目的性与自主选择性很强。这些优势让此二者的使用范围急速增长。

基于VMI模式的供应链集成中,生产需求计划是整条供应链开始运作的源头,而物资供应段向供应商提报的供应计划是最终的生产用料需求。生产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取决于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对生产计划的合理安排,包括其对生产设备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对设备寿命的检测,组织周期的诊断,组织事故储备类物资的需求预测;而物资供应段通过分析库存消耗历史数据找出库存消耗规律、分析物资供应市场发展趋势提出储备策略等措施调整并生成供应计划报给供应商。因此,供应计划的制定才是物资供应段进行库存管理的主要手段,而对生产需求的预测是进行库存管理决策的根本依据。

《中国校园微博发展报告2015》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底,新浪微博的青少年用户共计超过5200万名,其中,大学生用户占了七成多,剩下将近三成是高中生用户;与青少年微博用户相比,大学生用户的活跃用户明显较高。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底,微博学生活跃度有明显增幅;其中,大学生用户活跃度由0.6增至目前的0.69,高中生用户活跃度由0.56增至0.59,大学生活跃用户明显高于高中生;从15—35岁用户的活跃情况来看,学生用户的活跃率明显高于非学生用户,这说明了微博用户活跃度有年轻化的特征;2015年上半年,除去晚上睡眠时间外,青少年用户的登录时段没有特别明显的峰值,即数据峰值和谷值相差不大,这意味着,学生用户已经进入了全天候的活跃状态。[2]

1.“双微”使道德榜样引导力量增强

“双微”由于集信息发布和传播交流于一体,在商业价值和休闲娱乐方面的功能不断被开发应用,例如微信中的支付功能和小型手游。“双微”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了解社会动向、交流情感、传播信息、娱乐社交、宣泄情绪的主要窗口和平台。相对的,基于双微而形成的网络环境也会使大学生知识储备量和人际交往圈扩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二、从家、校、社维度看“双微”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

青年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状况,可以说他们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作为青年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又正处在道德形成和确立的时候,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是使用微博和微信时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的群体。所以,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而且大学生的道德建设,绝不应该仅仅是高校一肩挑起的重担,家庭和社会都有其相应的优势特点和义务责任。“双微”时代,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一)家庭维度

2.“双微”促进大学生提高自主性的道德学习能力

1.“双微”促进父母针对性教育

微博和微信形成的信息环境,具有内隐的、广泛的、自主的并且带有实践性的、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等特点,通过不容易被人意识到的方式来影响大学生受众的思想观念。对于微博上拥有千万粉丝的的大V,微信上有千万关注的公众号来说,某种意义上,他们就是网络世界的意见领袖。这类意见领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更大,在一些社会热门的道德事件发生时,他们的观点甚至能够左右大学生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双微”广为流传的分析问题深刻、见解较为独特、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言论,更容易为大学生接受。

但是,多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同学和老师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交集对象,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使得多数学生同父母的亲子关系有所疏远,减弱了家庭对个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双微”的出现,缓解了这种情况。

微信和微博拥有更新及时和传播迅速的特点,能够弥补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滞后的不足,例如利用微信可以建立家庭群,增加父母与大学生子女的互动交流,更及时地了解子女的思想动向。“双微”的信息公开也使子女的一些潜藏着的信息得以呈现在父母眼前,甚至有时候不需要子女发布自己的原创内容,例如通过微博点赞功能,或者在朋友圈转发一些文章,家长就可以由此去思考这些信息背后所折射出的子女的思想状况,从而做好预期,准确把握子女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等,有利于父母对子女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也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很多人认为家庭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只在幼儿和少年儿童时期有显著作用,实际上,家庭在个体的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是终身性的。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建设而言,血缘和情感的优势是其余二者无法超越的。

根据预案类别、名称、编制单位、适用范围等不同条件,对预案进行查询,并能够将查询结果以HTML、EXCEL、PDF等常用格式进行输出、打印,并支持打印预览、设置。业务流程如图8,图9所示。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渴望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人格的群体。利用微博和微信树立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道德榜样,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因其多样性的传播形式、平等的网络语言文化和推崇个性化交流的环境,容易被大学生群体理解与接受,这就调动了青年学生道德建设的主动,相应地就减少了依赖老师和高校的非自主学习。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告诉媒体:“5G将会是一场革命。有了5G,我们能在科技创新中更进一步,实现想象中的“可能”,比如无人车、机器间的连接,我们将会有完全不同量级的人工智能服务,如机器人、新的商业区域等。”

“双微”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关注相关类别微博用户或公众号,例如“果壳网”“博物杂志”“一席”等对象,来查找和学习感兴趣的学科知识。同时,大学生网民还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例如“扇贝网”“下厨房”等,加入有相同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的小组,通过“双微”和同伴进行交流,来提高自己。

3.“双微”易诱导大学生对权威的反叛

因为我国传统社会形成的文化对当下社会的影响,仍然有一些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简单粗暴,认为父母的对子女有完全的支配力,长时间的这种教育,对亲子关系造成了极为不好的结果,就是子女厌恶父母的教育,反而更愿意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情绪做出行动,有的甚至故意抱有同父母相反的态度,单纯的“为了反对而反对”。到了大学期间,离开家庭里父母的约束教育,再加上微博和微信的跨地域跨时空的网络联系,很容易使得具有相同心理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交流些具有错误倾向的言论思想。以至于这种起初对父母的不满,更进一步地发泄到对学校对国家上。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出于好奇来围观,很多人认为这类言论不过是大学生不成熟的想法,是他们这个年龄段常有的心理情绪,其实这背后的实质,是反权威性的一种愤怒情感。这种情感的传播,对青年学生群体来说是非常消极的。

(二)学校维度

高校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对于高校来说,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就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

1.“双微”有助于建立平等的教育关系

近年来,通过与北京、上海、山东、吉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十个区县党委统战部门的交流,结合重庆基层统战工作的现状,发现尽管基层统战工作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重庆的个性,但就其他方面的问题来说,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样的问题。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如下:

1.5.3 质量控制 US-FNAC操作由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及录入由医学专业人员进行,以保证数据准确性。对于穿刺结果为BSRTC1级者采取再次穿刺直至能达到诊断标准。对于BSRTC 3级至6级定义为穿刺结果为恶性。

2.“双微”有助于生动教育内容和丰富教育方式

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创造、传播、接受各式各样的信息。高校里的教育者应当充分意识到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平台也应当推广到借助图像、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传播,这就扩大了高校道德建设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打破了传统教育方式渗透力小、教育场合固定的束缚。例如很多学校都开通了校方的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这些官博官微容易博得学生的主动关注和了解,甚至这些官方微信和微博成为了社会监督学校教育的有效方式。校内教师个人有的也使用微信微博,这就能够借助微博、微信将道德教育内容充分与网络文化或时下大学生的关注热点进行融合,使教育内容生动形象教育方式多样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易于青年学生的接受与学习。

3.“双微”加大了教育难度

网络的一大特点就是符号化,即交往主体通过用户名、声音、头像、个性签名等符号体系成为“化身”进行交往。[5]借助微博和微信平等公开的交流平台,信息传播的碎片化迅速性,使得微博上有影响力的账号或微信内的公众号对大学生受众的判断和选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同的价值观念在青年学生头脑中相互冲突和激荡。但是网络上也存在着海量的反面消极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的传播,加剧了多元价值的分化与对立,引发了青年人的自我认知缺失、信任危机、网络犯罪等问题,甚至导致他们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有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网络围观、网络谣言等情况。这都使直接提高了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难度,给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困扰。

微信和微博消解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的时间、空间、文化、种族、阶层、财富、地位等因素的限制,这种依赖于网络的虚拟信息有一种交互性,能够让大学生受众主动寻找和选择所需要信息。[4]在微博微信这种平等的交互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大学生道德建设能否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育受众的意愿和认同程度。在微博微信这种平等的交互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这有利于教育主客体的对话,在主动思考和自主发声中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在平等交流和多元碰撞中培育出大学生道德思想方面的判断力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辨别力,这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奠定良好的交往实践基础。

(三)社会维度

《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9月份,微信的平均日登录用户达到7.68亿,与去年相比增长了35%,其中超过九成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50%的用户每天使用微信时长达90分钟,其中月活跃用户中17-21岁的用户占比14%;消息日发送总次数较去年增长67%,17-21岁用户日人均发送次数最高,为81次;日成功音视频通话总次数1亿次,较去年增长180%,17-21岁用户月人均成功通话时长65分钟,仅次于82分钟的老年用户;61.4%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朋友圈发表原创内容17-21岁用户占比最高,为73%。[3]

父母同子女之间,由于天然的血缘关系而形成的特殊情感是极为强烈的。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亲子关系间的情感,能够大大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使道德意识更易于为子女接受,并取得较好的成效。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交流,二者之间建立起的信任关系是道德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亲子基础伴随着深厚的情感关系,彼此间信任而产生的安全感,无疑更有利于培养子女优秀的道德品质,这是家庭在个体道德建设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这要求社会应该有意识地培养网络意见领袖,让其能够参与到高校学生的网络生活中,让网络意见领袖发挥出在学生舆论方面的引导作用,通过掌握网络形式的话语主动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例如利用“双微”发布有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方面的主流意识形态,为青年群体关注社会增加了多种渠道。大学生网民也通过“双微”的引导,传播和学习社会中的正能量,尽快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需求的“四有”青年。人民日报利用官方微博、光明日报利用微信公众号,把先进典型的事迹、精神传播开,去引导教育大学生,这种方式更具有生动性直观性鲜明性,也更具有影响力、号召力和感染力。

大学生道德建设工作,首先要入学生眼耳,才有可能入学生心脑,最终学生能够体之行之。充分利用在微信和微博上具有影响力、具有时代性、交互性与趣味性的“双微”账号,对青年学生进行正能量的道德传播。“双微”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一个当前社会所要求的青年应该有的思想觉悟的平台,使大学生群体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

试验材料取自漳州市引种的大花序桉优良单株,选择连续晴天2 d以上且枝条无露水时(一般在上午9∶00—10∶00左右)进行取样,剪取正处生长季节、当年生、幼嫩部分、无病虫害、芽体饱满、生长健壮的枝梢。保鲜带回实验室。

2.“双微”易使大学生道德认知混乱

王八母羔子有段时间迷上了散步,非得拉上人做陪,说什么一个人会怕。笑话,她那特色花腔女高音嗓门一亮出来,爬墙的小偷都该吓跳楼了。

网络环境是与现实社会互动的一个动态环境,因此网络环境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现实社会的微小状况都有可能在网络上掀起巨浪。微博和微信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已经使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新闻性媒介,当今中国又正处在社转型期,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合适的新闻事件都是在微博上率先爆出,大量转发,进而在微信上广泛传阅议论,之后发酵酝酿滋生出非理性的态度或情绪。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主要群体,在使用微博或微信时,接受的信息量远不是在使用传统媒介时可比的,海量的信息使得大学生在对待相同的道德事件时,更加“宽容了”。例如娱乐人士经常被爆料对待婚姻和恋情的不忠诚行为,以至于“再也不相信爱情”这句话在朋友圈里流行了起来,进而有人对前几年的艳照门事件表示同情,因为比起现在的出轨不忠行为,艳照门似乎已经算不上道德败坏事件了。这种宽容的实质,是因为同类事件在微信和微博上频频爆出,使青年学生容易产生出普遍性大众性的感觉,从而模糊了正确的道德意识,偏离了正确的道德准则。

1.1.3 仪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Coulter MAXM血球分析仪;电子称(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产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Thermo BIOFUGE PRIMO R型离心机。

三、结语

从环境看,网络世界中的道德,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象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也是我国道德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将这二者相结合研究,是应对新形势下道德建设中重点问题。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探讨了“双微”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它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对“双微”发展抱有积极态度,也要积极推进相关的立法进程、加强管理力度,做到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坚定跟党走 为祖国展才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之一[N].光明日报, 2017-05-04(01).

[2]=琨. 《中国校园微博发展报告(2015)》发布[EB/OL]. (2015-08-24)[2017-07-07]. http://www.chinaxwcb.com/2015-08/24/content_324157.htm.

[3]邱鑫. 2016微信数据报告:日均登录用户7.68 亿[EB/OL].(2016-12-28)[2017-07-07].http ://mobile.zol.com.cn/621/6215508.html.

[4]谢晓娟,王东红. 多学科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

[5]曾国屏,李正风. 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吴雪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