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亲历危机事件家属的心理过程及干预建议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自杀是中国15岁至35岁年龄段青壮年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且在全球,自杀同样是导致15至19岁青少年死亡的五大原因之一。[1]可见,青少年或青年自杀类危机事件日益严重且极大程度影响相关人群的正常生活。虽然逝者已矣,但如何做好危机善后工作以及降低危机事件对死者家属等周围人的影响等方面,越来越受到高校行政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类似危机事件中,往往存在责任划分问题的争议以及死者亲属到学校“闹事”的情形,从危机善后角度说,了解家属面临危机事件后的心理过程对处理善后事宜大有帮助,之前已有研究大多关注校方善后处理工作的难点[2]以及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谈判机制[3],而对于死者家属的整个心理过程以及危机后的心理干预却很少提及。因此,想要做好危机善后工作,对家属面对该事件的心理过程的探讨以及提供相应的干预建议是十分必要的。

东南亚华族因其历史原因,在中华文化的认同上迷茫甚多,尤其是当今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华裔子弟,其中不少不但不懂中文,而且对自己的族群亦毫无归属之感。华裔青少年是未来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族群意识,促进他们传承中华文化,不仅是老一辈华人的责任,也是中国政府和广大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校园危机事件的特点及其性质

(一)危机的定义及其本质

什么是危机呢?危机多指重大生活意外事件对个体造成的情感创伤,使个体无法控制或解决以致精神崩溃的状态。[4]危机的本质是人们身心系统的巨大失衡,即个体遭受自认为无法解决的境遇或困难时,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如若这些情绪不能及时有效缓解,就会导致认知、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5]

这种说法是不被东道国(加拿大)文化所接受,于是,译员在口译时做了改述:“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对美国有负面的看法,总的来说是个政治问题。我们对于美国的印象就是对于那些引起拉丁美洲问题的那些人的印象。而且我们也不想住在美国……”

(二)校园危机事件的定义以及判断标准

校园危机事件则专指在未有预警的情况下发生 (或即将发生)在校园内的危害学校师生身心健康、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威胁事件,也是一种个体无法预料、不可控制的负性应激事件。[5]

判断校园危机事件,一般要符合以下标准:首先是在校园中发生的、存在重大威胁性或影响师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其次,个体暂时无法应对、无法解决该类事件;再者,遭遇该类事件的个体或群体会存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强烈改变或功能失调。[5]

(三)校园危机事件的特点

紧张恐惧阶段,一般为家属突然听到子女离世消息时的情绪反应,在这一阶段,家人陪伴是必要的,会使家属感受到家庭支持,在这一阶段心理干预以倾听共情为主,帮助其宣泄负性情绪,而不是压抑、逃避,同时告知家属并不是只有自己独自面对丧失或体验痛苦,防止出现急性应激障碍相关症状。

1.突发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的发生一般是突然地、不可预料的,家属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往往会带来晴天霹雳般的心理创伤。

2.紧迫性。自杀等危机事件发展迅速,影响巨大,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做出紧急的处理措施,不仅是对危机当事人的处理,更要做出对目睹人、同学、家属等人的应对方案。

抑郁则是在家属们经历短期适应阶段后对子女离世事件的再次评估,试图将这一事件整合到自己的原有信念之中,在这一阶段,面临着在内心重新安排逝者以及重新适应新生活的双重压力,如果这期间内可以很多好地适应并调节自身情绪,家属则会渐渐走出丧亲的阴影,过渡到下一接受分离阶段。但倘若家属一直沉浸在丧亲的痛楚中难以自拔,极有可能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系列症状,[11]如,闪回、噩梦等等,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4.危害性。危机事件的危害往往是多方面的,对学校名誉、教学秩序、甚至整个学校安全安定存在巨大影响;对师生也会造成情绪恐慌、心理压力;对家属更是一种沉重打击,带来“丧失”感、哀伤感,严重可导致心理应激障碍。

(1)针对辨识内容要准确把控好三种状态,即正常状态、异常状态以及紧急状态。在具体把握时,基于正常状态,准确辨识和衡量另外两种状态。举个例子:针对设备运行,首先明确正常生产状态,从而对不正常运行状态进行识别,当设备运行效率低、速率慢、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设备运行处于异常状态;并且如果异常状态达到一定地步时,将会形成紧急状态。

5.转变性。危机事件并不是一直都存在负面影响的,只要应对方法和解决措施得当,便会转危为安,回归正常的教学生活。

再过两年多的时间,中国就将庆祝共和国五十周岁的诞辰;而人类将喜迎一个新世纪的千岁新年。我深信不疑,香港将在那个双喜临门的时刻,用更加美好的生活,向祖国献礼;带着更加辉煌的成就,跨进新世纪。

二、危机事件家属的心理过程及解释

结合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以及一些危机事件案例,总结出危机事件发生后家属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并从哀伤过程的系列理论对其进行解释。

(一)死者家属应对危机的心理过程

2.否定事实。在经历丧失亲人的精神打击和恐慌情绪之后,家属往往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开始否定和怀疑事件的真实性。

1.紧张恐慌。由于突然被告知子女自杀离世的情况,家属并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常常反应为恐惧不安,紧张焦虑,甚至产生濒死感。[6]

3.讨价还价或愤怒。当家属赶到学校认清子女离世的事实后,便开始深层次的追问离世原因,追究校方责任,也会产生理应得到经济补偿的想法。此时校方如若积极配合满足家长需求,愤怒情绪则会有所缓解,此过程历时较短;若此时校方与家属在谈判过程中并未达成一致,家属便会讨价还价,出现敌对攻击,与校方不断僵着,甚至在校园中闹事、干扰教学秩序。

5.接受分离。如果上述阶段都能顺利度过,家属则会真正接受子女离开的事实,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也慢慢通过其他方式(转移情感到第二个孩子或养宠物等)弥补失去子女的遗憾。

4.抑郁。在家属与校方沟通完毕后,家属回归原来的生活,但由于家属丧失感并未消失,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认知反应,如注意不集中,应对困难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严重者则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家庭幸福和个体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特早熟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张 琪,孙宾成,郭荣起,孙如建,柴 燊(41)

可以看出,电压暂降深度约为20%,持续时间约为2~15个周波,根据仿真分析及监测数据可总结出短路故障引发电压暂降的典型特征如下:

(二)家属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也是一种哀伤过程

高校危机事件发生后,家属面临着丧失挚爱亲人的巨大伤痛,而哀伤便是指个体在失去所爱或者依恋的对象时所面临的悲伤状态或者过程。[7]也就是说,家属在面对危机事件时所表现的一系列行为规律和心理特点也是一种丧失亲人的哀伤过程。

在家属经历危机事件时,其心理过程往往是从紧张恐慌、否定事实、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分离等按阶段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其接受至亲丧失、重新适应生活的阶段性过程,那么,校方在进行危机善后工作或者心理工作者对家属进行咨询时,可以参照家属的阶段性心理过程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由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心理与行为反应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在进行心理咨询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咨询方法也是可以帮助家属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的有效方式。所以,本文的就危机事件的善后工作及对家属的心理干预提出以下建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普遍重读写译、轻听说练,教学内容偏重对课文的讲授、重难点分析及课后习题的讲解。在我校听说课只占总课时的1/4左右,其中听力部分只是单纯完成听力教材上的填空,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缺乏兴趣;而口语部分则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甚至被省略,因此造成英语学习普遍偏离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具备“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大部分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聋哑英语”学习者。因此,视听说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愤怒情绪和讨价还价是死者家属面对危机事件时的短期适应策略,主要是使个体能够调动自身资源是自己得以保护,不至于被击垮。而许多家属一味追求经济补偿,一方面可以暂时转移丧失亲人的悲痛情绪,另一方面,个体也希望通过金钱补偿得到心理补偿,以此试图缓和身心系统的平衡。

3.复杂多变。触发危机事件的原因往往是复杂多样的,而危及事件的处理也必须根据原因不同或解决过程中的变化而区别对待。

接受分离,在丧亲家属成功度过抑郁阶段后,慢慢接受子女的离世,回归正常生活。

此外,依恋与哀伤的双程模型提出,依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年人的情感生活。[12]根据bartholomew等人提出的依恋四种模式:安全型、冷漠型(不安全型)、恐惧型(不安全型)、专注型(不安全型)。[13]安全型依恋的人在遭遇亲人离世等危机事件时,他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回忆与依恋相关的记忆,虽对亲人离世感觉悲伤但不会因此被击垮;而冷漠型、恐惧型、依恋的个体往往均表现出对他人缺乏信任,在丧亲后也会可以回避与之相关的回忆、压抑自己的情感,更容易引起抑郁、甚至丧失依恋等心理疾病;此外,专注型依恋的个体通常相当情绪化,丧失亲人后会一度沉浸于悲伤之中难以自拔,难以做出积极的应对方式。所以,在对危机事件家属做心理干预时,针对不同依恋类型做出不同干预方案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

三、针对危机事件家属的心理干预建议

悲伤过程假设[8]认为,哀伤过程是当事人与离世亲人在心理上逐渐分离的过程,包括哀伤者回避丧失、直面丧失、回顾过去生活事件、心理与死者分离的过程。库布勒-罗斯模式也指出,人们在面临亲人死亡后的丧失过程都要经历否定、反复怀疑、抑郁、恢复等过程,而且基本按顺序发展。[9]具体来说,恐慌悲伤是丧失者常见的情绪,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理比较脆弱,悲伤情绪可以很好的引发别人的同情和回应,[10]从而使哀伤者获得一定的社会支持;否定事实是因为危机性事件(失去亲人)会极大地挑战或动摇个体的自我信念,而且一时难以将危机性事件整合到原有信念中。所以,为保护自身免受伤害,在经历危机事件后,个体会通过防御机制把悲伤信息压抑到无意识中去[11],外在表现为否认事实。

工业建筑设计开始前,设计人员必须对工业建筑整体情况有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区域环境也有着不同气候条件与地质条件,这给工业建筑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在工业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因地制宜性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工业建筑特点,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为后续设计做好铺垫和准备工作。比如:以北方地区的工业建筑设计为例,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风向、采光等多方面条件,确保冬季建筑物能够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而作为南方工业建筑来讲,夏季炎热,建筑设计要关注通风系统的,保证内部环境优良,在具备良好的外观质量同时,保证与建筑周边环境和自然环境相适应。

(一)根据家属应对危机事件的不同阶段提出干预建议

校园危机事件一般存在以下特征:

否定阶段往往是家属暂时不能接受危机事件对原有信念挑战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家属甚至出现内疚、自责的心理,所以要帮助家属唤起与逝者的相关回忆,使之慢慢接受事实。并及时疏导家属其内疚、自责等体验是每一个亲历丧亲家属必须经历的过程,并不是无能的表现,以此提高家属对危机事件应激反应的认知水平。

讨价还价、愤怒阶段是比较容易出现校方与家属冲突、甚至滋事、闹事等情况的阶段,此时校方必须做好多样的善后方案,与家属进行谈判,首先要做到对于家属心情与行为反应的理解,并尽可能满足家属合理的需求,给予校方支持。当然,谈判也要配合心理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针对那些存在无理需求,干扰教育教学秩序的家属,帮助其宣泄愤怒情绪的同时,更要在理解、安慰的角度上使其认清危机事件的本质,以及自己行为的不可取之处。倡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给予希望,以便使其看到光明的前景。

抑郁阶段,多半是家属开始回归正常生活的适应过程,还未真正接受子女离世,却不得不开始适应丧亲的生活,更容易出现长期情绪低落、社会功能受损等症状。那么,在这一阶段,心理干预要发挥很大作用,首先,做好认知干预工作,认知干预是应激亲历者出现应激反应的中介和推动者,帮助家属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并通过一些方法原谅危机事件,原谅自己,试着以健康的心态纪念亲人。[14]这期间许多家属可能更希望忘记危机事件,这其实也是一种逃避事实的做法,这时便告知家属这一想法的误区,虽然危机事件会永远存在于记忆之中,但可以慢慢淡化哀伤,积极地投入新生活。此外,帮助家属们建立新生活的目标,重新培养起对工作等其他方面的兴趣和向往,以此转移注意,缓解精神压力。再者,倘若一些家属存在比较严重的自责、自恨甚至自我毁灭的念头,或者可能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时,要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改善躯体症状,帮助度过抑郁期。

Characteristics of an unstable rock mass in Ziyang WANG Han-xu FAN Lei-wei LI Ge(53)

接受事实阶段一般表示进入恢复期,此阶段可以通过为逝者写信等方式弥补遗憾,同时家属要培养自己积极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参与一些社会活动,乐观的面对新生活。当然,在每一阶段的干预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毕竟每个人并不是完全按阶段顺序发展,阶段和症状表现也有可能交叉出现,在每一阶段的干预都要依据家属的行为特点随机应变。

(二)根据不同依恋类型的家属提出不同建议

依恋与哀伤的双程模型[12]提出,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应对危机事件时的行为反应会存在很大差别。那么,在干预过程中,对不同依恋特质的家属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法会使心理恢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人来说,他们比较容易接受亲人去世的事实,给予他们一定理解和社会支持,倾听其暂时的困惑是主要方式;但对于不安全依恋类型(恐惧型、淡漠型、专注型)的人来说,会更多的压抑自己的情感或是情绪化地面对一切事务,那么宣泄负性情绪对他们而言是最迫切的,给他们更多的倾诉机会,使之发展出关于逝者的一致性陈述。[10]同时要辅助认知干预、社会支持、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帮助其认识到亲人离世的事实,感受到更多的支持与关怀。对于那些一味沉溺于危机事件的个体,应促使他们及时避开与死者相关的一切,通过参加更多的活动来转移注意,使之尽快摆脱痛苦,开始新的人生规划。

四、不足与展望

本文依据一些高校学生自杀案例以及前人研究,详细总结了亲历危机事件的家属的整个心理过程,以及从应激过程角度进行详细解释,根据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性特点对危机善后工作以及心理干预提出详细建议,为高校行政或心理工作者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但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经历应激时间后人的心理过程相当复杂,本文只是总结了一般的心理规律并提出建议,并不能一概而论,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者,由于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面对应激事件是的反应不同,所以本文针对不同依恋类型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干预方案,但区分类别不仅只有依恋类型,其他人格特质也可以考虑进来,比如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等等。此外,就多例校园危机事件以及后续处理来看,校方在处理国际生和国内生危机事件时是有差异的,本文对于国内生的类似事件可能具有借鉴价值,但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可以将两者差异考虑进来。最后,危机事件不仅只影响逝者家属,还会严重干扰相关同学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且高校心理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心理干预可能相对便捷,所以,之后的研究也可以探索危机事件相关同学应对危机的心理特点并提出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苏俊清.加强对中学生尊重生命教育的思考[J].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4(17):19-20.

[2]赵文永.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善后处理工作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02-104.

[3]唐春林,钟钛申.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谈判机制刍议[J].高校后勤研究,2015(5):106-109.

[4]MITCHELL J T.The history,status and future of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s[J].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1988(13):47-52.

[5]聂振伟.心理学视角下的校园危机事件管理与干预[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13-19.

[6]乔长英,周涛红.急诊患者心理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12):1245-1246.

[7]VARVIN S.Mourning&Depression[J].Journal for the Psychoanalysis of culture and society,2003(2):234-240.

[8]STROEBE M,SCHUT H.The dual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bereavement:rationale and description[J].Death studies,1999(3):197-224.

[9]KUBLER-ROSS E.On death and dying[J].New York:Macmillan,1969(1):369-389.

[10]陈冬冬.急诊死亡患者家属心理危机干预实证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9:19.

[11]HOROWITZ M J.Phase-oriented treatment of stress response syndrome[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1973(27):506-515.

[12]STROEBE M,SCHUT H,STROEBE W.Attachment in coping with bereavement: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5,9(1):48-66.

[13]BABTHOLOMEW K,HOROWITZ L M.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26-244.

[14]贾晓明.从民间祭奠到精神分析——关于丧失后哀伤的过程[J].中国心理卫生杂,2005(8):569-571.

 
张红,吕悦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