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病理诊断与矫治对策

更新时间:2016-07-05

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托和精神动力,它为生态文明的发展与实现提供重要的道德行为保障。生态道德教育是对传统道德的拓展与升华,是针对目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道德教育模式。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素质较高的群体,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意识程度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效度。目前,不少大学的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透析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病理现象,积极寻求消除疾病的矫治对策,引导大学生群体催发环境忧患意识,提升生态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已然是一项既重要又迫切的任务。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解读

“生态”是指生物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道德”也叫“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在协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时所必须遵守的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要求人类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承担起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反映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教育追求。“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就是指高校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在校大学生确立生态道德世界观、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强化生态道德责任和培养生态道德能力。这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出现的一种崭新的道德教育范式,也是人类反思过去、担忧现在和期待未来的一种理性道德教育活动。[1]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既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直接对象,同时也是创建生态文明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态道德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放眼当下,部分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极其低下,甚至出现与生态文明相悖的恶劣行为。因此,全面推进与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超强的能力,还必须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只有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三重和谐中,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生态道德教育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高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尊重自然、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的行为,这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其二,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剧和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应发挥其集诸多资源于一身的优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社会变化的需求,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之中,通过发挥大学生群体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唤醒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低碳节能、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题中之义。

加强中药挥发油提取设备的研发,使其逐步转型升级,实现中药挥发油提取过程中可在线监控。自动化与智能化提取设备不仅可取代传统依赖人力制造的生产方式,降低工人劳动程度和人工操作比例,还可减少提取过程中的污染及人为的不确定因素,使中药挥发油质量得以提升,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26]。

其三,有助于社会协调永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协调永续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目前全球性的自然灾害的产生皆由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所致。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生态危机的问题,资源枯竭、空气污染、环境破坏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高校是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知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都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现。因此,帮助大学生厘清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在大学生中形成“协调永续”的伦理意识,自觉践行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永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2012年12月4日,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题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重要讲话,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我国宪法发展由此进入更高的水平。

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病理诊断

“病理”作为一种医学上的专用术语,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1890年德国教育家兼心理学家鲁道夫·司托里音伯耳借用“病理学”概念和思维方式来研究教育问题,提出了“教育病理”这一概念。之后,日本学者大桥薰系统地分析了教育病理的逻辑结构,并把“教育病理”定义为“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是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障碍(教育功能阻碍),结果派生出多种脱逸(偏差)行为的过程”。[3]据此定义不难诊断,目前高校正是受到内部和外部等不良因素的侵袭,引起了教育机体障碍,使生态道德教育出现了多种“脱逸(偏差)”的现象。其症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中Vout(φ)为校正后图像的输出值,Vij(φ)为像素(i,j)处的像素值,ΔV为像素(i,j)所在列的均值与图像均值的差值。在获取每列的差值ΔV后,即可对图像进行校正。在得到图4所示的差值曲线后,将不同照度下的差值ΔV进行曲线性拟合,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拟合系数ai和bi等[8-10]。在图4中,本文先后对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分段线性拟合,和二次拟合,得到差值ΔV与Vout(φ)的关系方程。以线性拟合为例,拟合后得到式(7),(8),其中Vout(φ)校正后的输出。

医院管理层(B1)主要从医院管理角度出发,考虑“药占比”指标考核管理C1、医保目录的控制管理C2、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C3等几个方面对药品费用的影响。“药占比”指标考核与绩效挂钩[3],是控制药品费用过快增加的主要手段之一;医保管理政策的实施,是医院对临床用药的有效监管方式之一[4]。

5、加强田间管理:大豆发生根腐病,主要是根的外表皮(切皮部)完全腐烂,影响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因此,及时趟地培土到子叶节能使子叶下部长出新根,使新根迅速吸收水分和养分,缓解病情,这是治疗大豆根腐病的一项有效农业措施。

现象二:思想观念偏差,生态道德教育弱化

在当前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的大背景下,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遗憾的是,有些高校管理者对这项教育活动的认识产生思想偏差,误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环保部门或者是企业的事,不关乎学校的教育。因此,没有意识到要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划之中。具体表现为:一是课程设置失衡,学科定位不明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开设与生态相关课程的院校只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言下之意,真正能够接受生态教育的学生人数非常之少;二是师资力量不足,且任课教师缺乏生态道德素养。目前高校承担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师,多为思政老师和辅导员,这些兼职教师缺乏系统而专业的生态道德教育培训,没有专业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而且他们还常被日常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所羁绊,实难胜任生态道德教育的教学工作;三是教材匮乏、不统一。目前高校用于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不仅少,而且还不统一。有些教材虽然增加了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章节,但内容单薄,涉及面窄,不够系统、连贯、全面,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更多、更深层的生态文明教育。而且这些教材,过于注重知识性、理论性,缺乏趣味性、实用性,无法对教学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教师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直接造成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整体水平低下。

环境的优劣会潜意识地对人们的内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不良的社会氛围正慢慢地消解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为家庭环境。家庭是学生启蒙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榜样,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然而在当下,有些家长生态道德素质较差,道德行为失范,如铺张浪费、破坏公物、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的养成。二为学校环境。校园是学生的另一重要的活动场所,在进大学之前,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而忽视了道德方面的培养。学校虽然也开设思想道德课,但涉及生态道德方面的内容很少,导致学生进大学之后,存在诸多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如“课桌乱写乱划”“教室长明灯”“水龙头长流水”等。三为社会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不断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加以保护,如“毁林开荒”“毁田造房”等。这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行为,不但直接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侵蚀着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消解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反观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失效的原因在于:一是重讲授,轻体验。大部分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课堂中,仍然沿用讲授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录像等多种媒体材料于一体的“动态”画面,使学生无法从课堂中真切地获得感悟,产生情感体验,进而激发他们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实践活动的愿望和热情。二是重理论,轻实践。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尤其忽略了实践性,导致学生理论识记多、参与环保实践的机会少,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生态道德素养。三是重形式,轻实效。尽管部分高校也开展了一些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但往往流于形式。或仅仅停留在宣传政策的层面上;或是在老师的设计和指导下被动地进行,学生的主体生态意识没有真正激发出来;或脱离实际,没有将教育实践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种既无内化于心又无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直接导致了生态道德教育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现象四:良好环境缺失,生态道德教育消解

现象三:理论实践脱节,生态道德教育失效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矫治对策

道德教育,贵在践行。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在理论上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更要在实践中体现生态行为,做到知行合一。为此,高校应该把生态道德的思想内涵与各种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相融合。首先,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环保实践活动,利用“地球日”“爱鸟周”等纪念日,在大学校园举办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如开展知识竞赛、环保签名、公益劳动等活动,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道德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其次,高校要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基地,鼓励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学习、野外生存体验、志愿者宣传等活动。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促进自身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最后,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开辟生态道德教育实践的第二课堂,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磨炼品质。如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生态调查、搜集数据、撰写调研报告等,培养他们感受自然、敬畏自然,进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情感,以增强他们的生态危机感以及道德观念,提高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对策一:重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高校管理者必须更新思想观念,改变过去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的状况,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其一,完善课程体系。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不应只局限在地理、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领域内进行,应该将其引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计划中,使之形成一个层次广、覆盖面大、价值塑造能力强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4]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环境问题的危机,激发他们的生态安全、忧患和责任意识。其二,重视教材开发。高校应该组织专家编写系统的、适用的、通俗易懂的教材和读物,内容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如社会普遍关注的PM 2.5、雾霾等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充分挖掘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素材,以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的认知水平。其三,加强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高校应当加大投入,强化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以培养一批优秀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师资;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讨活动,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聘请知名环保人士作兼职教师,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用典型而生动的案例培养大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其四,加强科学研究。高校应发挥自身科研优势,鼓励相关科研人员和教师积极申报课题,研究生态道德的相关问题,加强与校外科研机构合作,进行科技创新,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现象一:价值取向固化,生态道德教育滞后

对策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实践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漫延和我国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高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培养重地,应该顺应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深刻认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担当起培养具有良好生态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责任和重要使命。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依然固守着“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道德教育,注重于“人的教育”。因此,德育课主要围绕着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尊重他人并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等内容而展开,而往往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及其他生命体的关系,如何尊重自然并对其他生命体和人类未来承担责任。这种片面的道德教育,造成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知识缺乏,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生态道德行为失范。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仍然存在的乱扔垃圾、践踏草坪、随地吐痰、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浪费水电等现象中,已经折射出了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非常严重的生态道德问题。这也说明当前我国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明显滞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种种病症,高校理应积极寻找矫治对策,引导大学生从灵魂深处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道德认知,培育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

对策三: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设计旅游产品时应研究市场需求,针对市场需求,推出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产品,以期达到分流的目的。开展休闲游、体育游、探险游、度假游、农家乐、周末游、生态游、工业游、疗养及健身游、农林采摘游等多样化的旅游方式;加强周末游、周边游等短途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建设,让旅游者的出游需求在平时也得以释放;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具有新、奇、特、参与性强、有趣味性等特点;各地可选定平时某个周末举行民俗节庆活动,这种民俗旅游要具有文化内涵,并不断创新完善以吸引游客;旅行社在平时应注意推出一些耗时在1~3天的短线旅游精品。加强旅游产品创新,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以提高游客的出游品质,以期实现旅游业的持续、繁荣发展。

校园文化是隐性道德教育的重要元素,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因此,高校应当积极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一方面,在硬件上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生态规划,并体现节约、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态文明理念。诸如,开辟校园小径、制作主题雕塑、创建生态长廊等,让大学生对美丽校园产生爱心,激发他们参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从软件上建立健全校园生态制度文化体系。针对当前大学校园存在的诸如乱折花木、乱扔垃圾、浪费水电、过度消费等道德缺失现象,高校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大学生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和观念。高校还可以依托校园各种载体,如网站、广播、图片、宣传栏等,宣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环境保护法等,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道德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生态道德素质。

对策四:构建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高校应制定科学、客观、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可从学校的部门、教师以及学生三个层面进行考核评价。其一,对相关部门组织的考核评价。高校应根据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实际水准,制定出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与计划,将它下达到相关部门,并对这些部门组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其二,对教师教育质量的考核评价。通过考察教师对教材目标的制定、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使用等,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过程、多角度的评价,并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其三,对大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核评价。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建立有利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考评办法和奖惩机制。学校可从生态道德培育课程成绩和参与生态实践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并对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测评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良知,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演讲目标是否明确是是否能够进行有效演讲的基础。在明确演讲目标后才能把握听众想了解什么,听完后会获得什么,在演讲过程中才能与听众建立联系。在此基础上打磨演讲内容,有效传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采用讲故事,引用名人名言,描绘想象场景等方式吸引听众,组织有序的内容让听众跟随自己的思路接纳自己的观点,才能获得积极的演讲效果。而我在后来对项目组成员做研究思路展示时,并没有明确物探处理研究同事是我的重点演讲对象。所以在演讲内容方面产生了偏差,一味强调研究思路是我自己独创的,这个研究思路会给自己的研究带来多好的效果,而没有展示这个研究思路其实也会帮助物探处理研究取得积极的成果,所以最后演讲取得了相反的效果。

总之,高校应正视目前生态道德教育出现的病症,认真分析发病原因,主动寻求矫治良方,努力提高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输送“生态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根记.夯实生态道德教育之基[N].河南日报,2015-12-02(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3]卢真金.教育病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7(6):104-105.

[4]刘必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 (7):124-125.

陈超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