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食品专业课程改革中的意义与对策

更新时间:2016-07-05

食品工程专业是培养全方位、高素质和现代化食品系统人员的基地,众所周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也是食品专业、食品系统绿色发展的出发点。当前,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发展循环经济、供给侧改革和质量型社会建设等等都需要多科学和多系统的合作,因此,加强高校专业课程中生态文明意识建设,从生产者环节把握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将是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少,而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不断加大。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会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被工业和服务业所逐步取代,这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优化的必然过程。国内学者杨琳、李建伟(2002)采用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ISR)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用公式表示则如下所示:

一、现实背景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发展进程的核心内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明显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1]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并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报告,且在表述中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基本方略。习近平同志从哲学思维看待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认识与行为实践相统一的辩证关系。[2]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是国家以及党中央所共同关注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后,中国将进入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承期,既要完成2020年的生态发展目标,也要为2035年乃至2050年的生态发展目标夯实基础,现阶段,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和经验已有一定基础,同时也处于攻坚期和改革期,[3]因此,如何进一步的深入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极为重要。[4]

针对教学方法不适、无机化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与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与现今的科技发展相脱节等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从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特点出发,遵循建构主义等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按照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当前高校无机化学教改的基本思路[5]。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近几年在教学方法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具体包括衔接与导入式教学、基于科研转化教学的研究式案例教学、思维导图式教学、翻转互动教学、形象化教学、化学哲学教学等,探讨了基于小组学习模式的成绩考核方法。

食品系统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脉相连的。之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使我国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其中一大部分问题是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引起的生态资源破坏。食品安全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要求,也是经济新常态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质量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高校食品专业是食品产业链的生产、品控、管理和营销人才的摇篮,如何培育从业人员的生态文明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是解决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5]是落实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首先,“以人为本”与全面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必然需求。从马克思主义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可知高校各个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硬知识”和“高技能”,更要有力强调“高素质”和“全方面”的发展,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培养紧密相关,是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8]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另外,产业结构进步中生产规律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息息相关,是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崭新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建设与高校教育规律是一脉相连的,必须进行有机的耦合,因此,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始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的融入专业课程改革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需求的理论依据。

顶层设计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导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求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13]这也是食品专业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点之一。食品专业课程改革要培养具有生态意识的“食品人才”,就要在引导课程改革中,在统筹教学资源中,提炼办学核心和构建科学体系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意识。因为,只有顶层设计上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观,才能继承和弘扬科学发展观理论中所存在的精神实质,才能更明确培育主体的全面素质建设目标来引导专业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同时,也将增强人才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态资源科学化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食品专业课程改革融入生态文明意识的依据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讲过:“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分层次,从上至下全方位的落实食品专业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融合。

(一)理论依据

康乾南巡与江南景观文化双向互动,一方面推动了江南景观建设,提高了江南景观的知名度,增加了江南景观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在将北方元素融入江南景观的同时,在北方的皇家园林中全方位、多层次地写仿江南景观。这不仅体现了康、乾二帝对江南文化数千年传承的认可,也促使南北文化尤其是造园技艺得到充分交流。

(二)政策依据

新形势下,我国总体规划和政策规定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各领域贯彻的有力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科技方面进行布局,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中体现多系统和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中更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千年大计”。当前政策[9]要求鼓励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承担生态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决策,积极稳妥地发展民间生态环保组织,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着重提出了要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来专门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10]生态文明建设期待高校哲学教育体系的融入,期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更期待生态文明建设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和升华,[11]因此,国家发展战略和思想导向为推动生态文明意识在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政策依据。

(三)现实依据

教学载体设计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石。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等载体要与新时代生态文明意识保持紧密性,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模式、政府职责以及法治思想等内容有机渗透和融合到食品法学、营养科学等食品专业学科知识中,才能发挥教学载体中各层面生态文明意识对受教者的渗入,才能确立教育载体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能动性。载体要铺垫好生态文明意识温床,要基于历史背景和区域特征,[14]也要与时俱进,融学校、企业、环境和社会的时事载体为一体,融教师与“工程师”的思维载体为一体,才做到教学过程与新时代生态文明意识的全程化和动态的结合。

三、科学促进食品专业课程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

高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智力支撑,更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培养摇篮。高校的本体以及职能等方面的发展必须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以专业建设为例,目前,我国食品专业正在大力推行工程教育认证,[6]许多研究认为,食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国食品工业专业人才工程能力的培养的关键,提出在学生个体、培养目标、毕业标准、终生学习、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接轨的理念,不可否认,这是食品专业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的需求,也是食品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基于我国的食品专业发展和经济、生态的背景和特点,不能一味按西方的工程教育认证模式生搬硬套,[7]食品专业课程改革要有中国化或者说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块和内容,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有机的贯彻到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全过程,才能让食品专业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一)顶层设计导向

食品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于食品绿色生态发展的需要、食品专业培养课程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意识是食品人才安全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工程教育认证下,我国食品专业教育水平发展迅速,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部分高校课程改革中缺乏精神实质和道德法治的课程内容设计,是专业人员生态意识缺失以及整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众多的重要原因。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贯穿食品专业课程改革中,如何把生态文明意识导向贯穿于食品生态发展全过程,推行绿色生产加工、生产食品,构建绿色食品保障体系,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是食品专业课程改革的导向和行动指南。

(二)教学载体设计

如何用科学的思想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才能践行党中央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文明相处,这也是高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目前,食品工程专业教育所推行的工程教育认证改革,要求食品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相继修改了培养计划和课程大纲,增加了工程教育的内容,设计初衷是要从质量管理体系去把握人才培养,但是部分高校落实偏差较大,普遍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即过分强调知识能力建设,缺乏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思路。当前,课程改革的模式主要是要求所有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质量考评、师资结构、课程实践、就业创业规划等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进行,使学生在毕业及毕业后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12]这种模式过于片面化,缺乏指导思想,没有思想的高度和理念的深度引领,将导致培养的食品专业人才能力素质与道德素质不均衡,这也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以及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融入课程改革的现实依据。

(三)教学队伍建设

教学队伍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首先教师是教育理念的落实者。教育受体的知识能力与精神生态文明的匹配度和有效性,与教学队伍的生态文明素养直接有关。其次,教学队伍的实践经验也关系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效率。一方面要在实践中提升教学队伍的整体生态文明科学观念,另外一方面,要引进高层次、专兼职企业等一线高级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15]做到现实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和食品专业教学的匹配。另外,教学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生态文明意识长效性的关键。职称评定体系、绩效标准、评价的考核措施,要有生态系统的和谐性理念,更要有生态文明的结合度导向考评依据,这才能提高教学队伍的生态文明的教科研水平,尤其使生态文明意识对具体食品类专业的载体建设和执行力度上具有更应积极激励作用,如此,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和不断融合。

(四)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食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核。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课程体系改革既要关注对象的共性,更要尊重对象的个性。[16]一方面,要全方位的增强食品专业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道德层面使得人才沐浴在良好生态文化氛围中,养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另外一方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个性发展特点,开展原则性和创新性结合的宣导,让受教育者更能接受和吸收。要注重人本思想,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基础,这样,生态文明建设才落到课程改革中的实处,才能更好的从价值观导向、道德层面等精神实质方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取得适合我国文化和制度特色国情下应有的成效。

(五)内外资源保障

内外部资源保障是食品专业课程改革中生态意识融合的关键。第一方面,构建课外体系中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绿色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氛围,有利于保障生态文明意识在课程改革的成效,比如,开展生态食品创业比赛,生态食品高峰论坛,健康食品营销比赛以及绿色生态食品挑战杯竞赛等。第二方面,设计开放性课程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对食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影响力。比如设立调研课程和科研实践课程、主动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互动、调研区域食品生态发展、聚焦地方食品生态热点以及开设绿色生态文明项目等,主动向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建言献策能借助地方优势保障课程改革;[17]第三方面,就业创业导向中激励生态文明意识沉淀。区别化专业主题设置就业创业教学课程,比如,以食品专业就业领域和就业创业案例为导向,把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就业创业课程中,可以从实践中指导两者的结合,也能为食品专业学生立好上岗前的课程法治和道德教育的最后一道门槛。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身边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发生偏离,不利于大学生今后的成长〔1〕。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徐春.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37-45.

[2]董兴华.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哲学分析[D].昆明:云南大学,2016.

[3]常纪文.党的十九大后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党政研究,2017(6):1-3.

[4]汪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6.

[5]邵政,王彬.食品类专业高职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建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9):41-42.

[6]张华,赵电波.食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72-175.

[7]王殿常.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J].红旗文稿,2017(19):11-13.

[8]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兼述我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8-30.

[9]杨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J].行政管理改革,2017,(10):4-11.

[10]莫纪宏.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思想的特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7.

[11]吴博.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高等教育[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72-73.

[12]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13]刘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生态化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14]刘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破解“中国式难题”的战略思维与现实路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五大发展理念”解读[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5-9.

[15]朱来斌.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1):99-102+107.

[16]欧阳锐,施源德,项雷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革路径探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6):87-90+95.

[17]崔会敏,李勤,杜春艳.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以潍坊市部分高校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17(4):101-102.

施源德,欧阳锐,陈文韬,项雷文,叶瑞洪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