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后人类时代的审美:技术追问与机器之瘾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后人类时代

1950年,被喻为“人工智能”之父的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创造了“图灵测试”来判定计算机是否智能。图灵测试认为,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而不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便具有智能。他发表了《计算机和智力》(Computing Machinery anIntelligence)一文,第一次提出“机器能够思维”,并回答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定义等问题。1956年,“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正式提出。自此,来自神经学、计算机、语言学、信息论等各行业的专家,纷纷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去。

广义的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狭义的人工智能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的意识、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开发和延伸相应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目前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无人机、机器人、数据挖掘等。特别是近期阿法狗围棋(AlphaGo)连续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事件,给予人们极大冲击。“2016年3月,阿法狗围棋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2016 年末2017年初,该程序在中国棋类网站上以“大师”(Master)为注册帐号,与中日韩数十位围棋高手进行快棋对决,连续60局无一败绩;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围棋峰会上,它与排名世界第一的世界围棋冠军柯洁对战,以3比0的总比分获胜。”[1]人工智能的初衷是模仿人类智能,然而在技术的加持下,特别是在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里,人工智能的发展却大大超过了人类智能极限。人类一方面希冀人工智能代替人类从事一些繁重、复杂的劳动,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

五是全面推进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主要开展全国重点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重要防洪城市和部分中小河流等57万km2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工作,完善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强洪水风险图成果应用研究,组织制定全国洪水风险图编制中远期规划。

伴随着当今人工智能热潮而来的,是人文学界对后理论时代、后人类时代、后人文主义等一系列“后(post)”概念的重新关注。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国内外的一些理论家就聚焦于理论与文学的未来,提出了所谓的“后理论时代”。文学理论的衰落和文学研究的低迷宣告了理论“黄金时代”的终结。在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和9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理论曾经是如此盛行和包打一切。“理论的作用和功能竟被发挥到了极致,它不仅被用来解释文学和文化现象,甚至被一些左翼理论家用来解释社会和政治现象”。[2]在伴随着“后理论时代”浮现的一系列概念中,最引人瞩目的乃是当今人类正直面所谓的“后人类时代”。与人类时代不同,飞速发展的科技将机器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了人工智能的机器使得人类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受到了质疑:人类是否还能驾驭机器?机器会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已经开始步入与机器相结合的、人机合一的“后人类时代”。对于“后人类时代”的态度,各理论家是褒贬不一的。在后人类时代的思潮中,一批学者热情地拥抱科技,对后人类时代持肯定或憧憬的态度,充满了对技术乌托邦的向往。而另一批学者,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对后人类时代的未来则表示了担忧,他们以技术介入身体的社会现实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人类的整体与社会变迁,以及未来人类将受到的冲击。在这些研究中,“后人类时代的审美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成为人文社科学者广为关注的议题。

二、审美的背后:技术追问

“后人文主义”在全球学界的兴起,一方面源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在于当今科技对人自身的深度改造。从古至今,技术与人、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互相交融发展的。“如果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那么技术就是人与客观世界之实践关系的中介。[3]人从一开始就是技术的人,而社会从一开始就是技术的社会。技术与人类相伴而生,人类漫长的史前时期都由工具来标识,如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技术的物化形态——工具的出现,打破了人类发展的自然进程,使人类开始了与动物进化完全不同的技术自我进化过程。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人类手、脑等生理器官的变化与进化,还改变和塑造了人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了人类的审美方式。

技术如此深刻地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思维、生存、交往模式,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技术?技术将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人类应该如何自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技术开始进入哲学家的视野。在以往西方哲学史中,哲学家们关注的主题是理性、存在、真理、上帝、世界本源、逻辑、美、政治等,唯独没有技术。直到20世纪后半叶,哲学界才将技术纳入到研究视野中。而美学作为哲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在技术带来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革之中,也不断更新着自己的审美价值和观点。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对于报刊行业而言,提高报社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是尤为重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只有不断的提升报刊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报刊新闻的质量,以此来逐步的提升报刊行业在当前新闻传播领域的竞争力度,使其能够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

马克思著名的论断:“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4]这正是将技术看作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而得出的结论。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技术已经成为基本文化现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史前时代对石器的使用,到蒸汽时代引起的工业革命,再到信息时代整体生活方式的变革,技术都参与其中并起了巨大的作用。技术的介入使得人类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现象呈现出各异的形态,每一种形态都对应着这个时代人类的生活和存在方式。人类正是经由对技术的使用,才从抽象的人变为具体的人、现实的人。而每选择或接受一种技术,就潜在地接受了隐藏在背后的行为逻辑、价值和审美方式。如钟表,正是由于精确计算时间钟表的出现,人们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形成推崇效率、精确、秩序等的价值观念,从而改变了一系列人类的交往活动。然而,机器和工具的高速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令人陷入到了工具理性的异化之中,人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颗机械螺丝钉,被关进了理性的牢笼。面对这些困惑,哲学开始对技术进行追问。

从文学、审美的层次上来看,后人类时代人工智能和人类无法自拔的机器之瘾,究竟给美学和审美带来了什么挑战?机器写诗带来的震动,将这一看似遥远的话题摆在了人们面前。2017年5月,微软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部诗集由湛庐文化出版、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作序,号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在微软小冰的学习库中,存有1920年代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微软小冰耗时6000分钟进行了多达10000次的迭代学习。在被触发“灵感”的情况下,微软小冰创作了70928首现代诗,研发者从中精心挑选了139首集结出版。在看到一幅小鸟在海面上飞翔的图片时,小冰写下这首名为《一只鸟看见我的时候》的现代诗:“一只鸟看见我的时候/这美妙的梦儿便会变了/在梦里的月光下/丛间的白昼是这么暗惨的影子。”而她的这首名为《她嫁了人间许多颜色》的短诗:“看那星/闪烁的几颗星/西山上的太阳/青蛙儿正在远远的浅水/她嫁了人间许多的颜色,”[5]被认为颇具林徽因诗作的神韵。曾有人断言,未来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的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唯独不能取代的是审美的创造性工作,因为人工智能不懂什么是美。然而机器人写诗却给予人们极大触动,经过深度学习、拥有海量大数据和模拟人类神经网络技术的人工智能,可以在被富含信息的图片激发后形成“灵感”,自主地写下以上符合现代诗语言形式的作品。小冰用不同笔名发出的多首匿名投稿作品被北京晨报、长江诗歌等传统媒体刊发,谁能想到在这些形式化诗句的背后,是一个机器人作者?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侵入人类的审美范畴?

论及对机器人诗作的看法,不少业内人士直言,这些作品大部分是词语的随机组合,空洞夹生。基于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机器人,只能模拟前人诗歌的意象、句式和形式,而对于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圆熟的写作技巧,还无法领会和完成。诗歌作为一种意义生产的方式,形式化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形式背后想要表达和传递的情感、思想。“在2017年5月举行的中国当代文学南京论坛上,多名作家谈论人工智能对文学的影响。在作家韩少功看来,人拥有千差万别的契悟、直觉、意会、灵感、下意识、跳跃性思维,一旦面对实际生活的千变万化,如何创造出新的审美和价值,超越成规俗见,目前可能是人工智能无法逾越的障碍。”[6]“写作背后的广阔性是人的生命、人的世界观。这些包含了生命的感动、生命的升华、生命的伤痛、生命的恐惧、生命的黑暗、生命的爱、生命的愚蠢、生命的局限性。但小冰不可能有生命,小冰太聪明了,它没有疼痛,没有生命的脆弱感和恐惧,而诗歌正是这些的产物。如果没有这样的来源,只剩下漂亮的句子是没有意义的。”[7]因而,空有形式和审美对象,而没有人类情感的文学作品,只能是模仿、重组形成的空洞堆砌,人类的精神、心理、情感无所寄托。

三、后人类时代的审美:机器之瘾

在人工智能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人类来说,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和深度嵌入,带来了一系列人类基本认知坐标的更改,如对真实、时间、空间等概念的感知,都完全脱离了以往的人类认知方式。传统科技主要为人的外围服务,流水线、机械臂、轮船、汽车、飞机等,服务的是人力所不能及的繁重劳动,或者是提高物理效能和劳动效率,将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当今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渐渐将机器的触手深入到人的内部,更多的是通过机器与人的结合,深刻影响人的精神、思维和价值观。当今社会,人机合一的现象已如此深刻地嵌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时刻手握智能手机的低头族、机器写诗、机器创作小说、机器下围棋、微博、微信、各种应用软件客户端,机器所能做的不再只是外部体力劳动,而是开始嵌入到人类的思维活动之中,无法剥离。面对这些新变化,首当其冲的问题乃是伦理和审美上的困惑。后人类时代什么是真实?脑电波接收到的信号在意识中的呈现就可称之为真实吗?如何看待游戏中的情感?虚拟的电子宠物带来的是真实的情感体验吗?和网络另一端的网友谈恋爱是确有其事,还是两个虚拟符号的在线交流呢?既然虚拟的场景就能满足观看人的审美需求,那么它真实与否还有什么意义呢?从虚拟景象中已经得到了审美愉悦,还有审美理由要去真实的世界中探索吗?这一系列问题都直逼人类社会道德、伦理、审美底线。

1) 若突发事件造成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随机波动,仅依靠基准的数量弹性契约是无法实现三级供应链的协调;由此可见,价格随机的突发事件暴发后,供应链各成员需要协商一个合理的批发价以促进三级供应链协调,减少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的冲击.

然而,尽管机器人写诗、机器人创作,更多的是形式上的模仿和借鉴,尚不能达到人类表达情感的高度,但在这个技术广泛介入文艺创作的时代,人类审美的诸方面确实开始发生改变。王安忆认为在消费机器的通讯时代,文学作品的情节开始消逝: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城市还有故事吗?“在手机发明以前,小说里的人物在城市里可能相遇、也可以错失,情节就这么展开了,可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立刻就可以打给你,因此许多情节就变得不可能了。”[8]技术的介入,令生活世界发生了极大变化,生活的过程开始消失、退后,小说情节、人物关系都受到极大影响。作家迟子建认为:“新媒体形势下,有一些生活,起码文学生活失去了,比如说钱钟书先生写到的《邮轮》,谁还能发生这样的故事,比如说法兰西情书,也是在邮轮上写的情书,现在当然也不会有了。”[9]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和艺术,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形态,存在状态和传播格局的突变,也改变了作者的思维形态和读者的审美习惯。技术和科学话语的嵌入,是当今审美范式改变的最显著特征之一。电子屏幕上栩栩如生的水族馆画面、投影在商场穹顶美轮美奂的星空、VR 眼镜中展示身临其境的丛林探险,都是经由计算机0与1的合成得以显示的。那么问题是,既然观看这些数字形成的虚拟影像已经令人得到美或者娱乐的享受了,我们还需要真实的水族馆、星空和森林吗?审美对象营造的真实感,是美感的来源,而技术的介入,最后产生的可能是真实的荒漠。人们在虚拟的符号、想象的世界中获得了审美需要的真实感,对于真实世界如何已无从追问。技术带来了审美对象的变化,虚拟和逼真合二为一的符号代替了生动的现实,同时改变了我们看待审美对象的心理和视角。

伴随着技术发展,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大量崛起。传统审美的文字书写方式在后现代消费社会的图像符号中被肢解。图像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只能为少数人所欣赏和接受不同,以图像为话语、诉诸视觉的审美创造,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青睐。人机合一的技术时代,人们习惯于带着技术的混合视角来看待美、制造美和欣赏美。在当今社会,人们更习惯于参和着图片和视频的片段化阅读、更喜欢网络IP改编而成的电视电影,而不是小说本身,更热衷于各种综艺节目和电子游戏,这些混合着画面、声音、新媒体技术的大众传媒产品,得到了众多粉丝的追捧,成为新媒介社会中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命印记。因此,技术在这个社会中无所不在。然而,无论是审美对象的改变还是审美范式的变更,人们对情感的需求永远不会动摇。无论是电视、电影、游戏还是微博、微信推送,引起人们共鸣和感动的、留下深刻印记的永远是那些包含着真情实感、动人的部分。

AECL方法是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开发的多级评价方法,包含非常保守的一级到更为接近现实的三级。该方法中包含一些适用于加拿大地区的传输参数,在无法获得因场地而异的数据时则会采用科学文献的数值(尽量是加拿大的)。为了确定剂量,他们会从各种已出版的来源获取剂量转换因子以及用来估计这些数值的方法。

因此,在后人类时代,人文学科也许将会是人类最后的文化阵地。人工智能的嵌入、大数据的挖掘、审美方式的改变无法动摇人类对思想、真知的不懈追求,也无法磨灭人类对美的向往、对情感的渴求。而这些恰恰是技术工具冷冰冰的计算、模仿和重组所不能实现的。文学不会消失,但必须认真探讨和发掘它在后人类时代的坐标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网易:AlphaZero问世:8小时完爆围棋、国际象棋、日本将棋 http://tech.163.com/17/1207/07/D51N9MMG00098IEO.html.

[2]王宁.“后理论时代”的理论风云:走向后人文主义[J].文艺理论研究,2013,33(6):4-11.

[3]张桂芳,陈凡.技术与生活世界[J].哲学研究,2010(3):138-14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2.

[5]小冰.阳光失了玻璃窗[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6]搜狐:AI面前,文学会是人类最后一片情感领地吗? http://www.sohu.com/a/149491488_630344.

[7]中国作家网:人工智能将攻克诗歌?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703/c403992-29380174.html.

[8]詹明信.王安忆关于写作、技术与历史经验的对话[J].书城,2013(7).

[9]中国作家网:人工智能将攻克诗歌?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703/c403992-29380174.html.

叶大扬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