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好家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1]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家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家族、家庭的风尚习俗。近年来,特别是2014 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以来,传统家风迅速成为备受人们关注并引发热议的重要话题。家风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规、家风和家教受到了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诸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天下”等思想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当中。当前,好家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好家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中国古代生活辞典》认为:“家风,亦称‘门风’。指一个家族的传统风习而言,是在家长或主要成员影响下自然形成、潜移默化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2]家风是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概括,它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通过长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表现出来。家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

(3)网络型:MOOCs的受益群体不再局限于学校,随着网络广泛普及和应用,学习MOOCs课程不再受地域和播放终端的限制,教室、图书馆、宿舍、公交车等环境,手机、iPad、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都可以实现播放学习,师生交流也可随时随地。

(一)好家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真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和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3]高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将好家风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好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之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一,就好家风的本体而言,其传承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远离传统。教育是人类文化产生及发展的桥梁,好家风是在文化历史传承视野下,对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发展;第二,好家风也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存在,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教育范畴,教育使这种文化精神存在并保持活力,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第三,好家风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融的基点,将其文化精髓与大学生思想意识相结合,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从10月22日首次提出至11月12日完成备案,历时仅21天。从11月2日首只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计划正式完成备案到11月12日,仅用了7个工作日。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好家风的继承与弘扬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则是研究如何做人的工作、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6]好家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具体表征,因其具有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功能,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在规定的丰富性和高校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的需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道:“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好家风集聚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丰富的爱国主义和国民精神力量,好家风在内涵、目的、作用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有着众多的共性,对于丰富和补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好家风的传承是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再次解析,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直接体现,通过寻找和借用承载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好家风,并详细地了解和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其内容,能够从客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传递。因此,好家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的一部分,具有价值文化导向的优长,是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重要补充。

二、好家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动物学的英语篇章中常出现解释动物某一行为或者是针对某一特性对两种动物进行比较的句子,此时泛指词的使用可以避免词语重复使用而给人带来的乏味感,使语言精练,语篇连贯,高效的传达信息。

(一)以好家风为支撑,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好家风在不断发展、沉淀、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好家风“是一种最基础、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而且对人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无死角的,这种没有声音的教育、没有字的书籍、无声的力量,却在平时的生活中耳濡目染地改变和塑造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人的性格特点,道德水平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生活习惯等等。”[4]好家风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亦具有这一表征。好家风的教化功能多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好家风可以通过与生活点滴相结合,将好家风的思想道德情感传递出来,引起人们的共鸣,以文化的手段教育人,改造人,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好家风的元素,发挥其教化功能,有助于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将融入到好家风中,而且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不断丰富文化体系和深刻内涵。因此,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丰富了好家风的内容,又推动了好家风的继承与弘扬。

(二)以好家风为基点,有利于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学生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而好家风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传诵至今的优良作风,更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弘扬好家风可实现在传承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重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增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时代需要人文教育的回归,需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来完成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古代文化经典的好家风,浓缩了千百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大学生内化的素质教育意义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好家风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其思想政治教育中内涵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素质培养、道德品格形成、情感心理教育等不谋而合。首先,诸多优秀的好家风,例如周公的《诫伯禽书》中“一饭三吐哺”、诸葛亮的《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苏轼《汉书》中的“你成范滂,我即范母”等都是古代先贤圣人以身作则的真实写照。其次,古代先贤圣人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沿袭下来的好家风,例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修身齐家,为学治世”等。弘扬先贤圣人的好家风有助于清除一些消极因素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品格的侵蚀,最终提升其关于未来的构建与思考。

(三)以好家风为平台,有利于补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后来在他们的相处中,她还是发现了程江许多缺点,譬如坚持己见,大男子主义等,都让她不能忍受,她恃宠而骄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耳提面命。

好家风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满足高校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家风的载体或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大家族的家规、家训,另一种是普通家庭父辈( 或祖辈) 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5]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而言,弘扬好家风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要借助说理教育法、情感教育法、激励教育法、典型教育法、后进转化法、冲突缓解法和心理咨询法。[7]好家风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方法,更多的是对先贤圣人内心世界的探求,主要体现的教育方法为说理教育法和情感教育法。好家风渗透着先贤圣人的情感,弘扬好家风能够以情感人,以境化人,能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从思想深处得到转化,由此还可以丰富情感,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此外,弘扬好家风的形式,更注重对现有方法进行有效补充。首先,好家风的弘扬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能够以身作则,在言传的基础是更好的身教,保持言行一致,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体现榜样示范的方法;其次,弘扬好家风的重点在于弘扬,以弘扬的方式,可以加强人们对其递增性理解,重视其内容的渗透性,以不同的形式或活动有效开展,体现寓教于乐的方法;再者,弘扬好家风的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内心自省,按“认识—认同—践行”的循环模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体现自省教育的方法;最后,弘扬好家风需要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如:课堂教学、网络传播、社会实践等,体现包罗万象的方法。应充分利用好家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补充方法,使高校师生积极的接受和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好家风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途径

(一)借助新技术和教材立体结构,以好家风丰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书本为主,缺少必要的影视作品为依托,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力大,渗透力强。凭借各种校园新媒体平台的资源共享性、多媒体性和互动性,教育者能够迎合大学生的心理,针对他们的品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道的方式传播出去,使他们愉快地、主动地接受思想教育。[8]好家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的实现,需要能借助新媒体技术。首先,可以将好家风与新媒体技术进行结合,通过网络影视媒体技术的手段,对好家风视频进行编辑和控制,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地理解家风家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形成。其次,通过对视频的编辑,可以突出强化好家风中的核心部分,营造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上形成迁移。第三,可以尝试将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以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好家风的优良元素。大学生思维敏捷,表现力强,音乐是其进行表现的重要推力,通过音乐和好家风的结合,以音乐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音乐强化其感性认识,巩固记忆;借助音乐深入分析好家风,品味好家风的情感。“教材无疑是当代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缺乏良好的教材是当代学校不能有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又一重要原因。”[9]好家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的实现,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立体建构。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多涉及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多学科的交融性研究;第二,以教育部规定教材为核心,相关配套教材为辅助,建构立体教材体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好家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性教育,完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属性的定位。因此,借助新媒体技术和教材立体建构,是好家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的首要途径。

(二)倡导好家风进校园,加强校园社团活动中的文化渗透

高校发展的评价标准,更加注重的是校园文化的熏陶,是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潜移默化的间接性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校创设特色,提升形象,体现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同样也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主流文化精神的需要。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首先,以校报和工作简报为基点,通过发布好家风的信息,加强对好家风的宣传;其次,开设弘扬好家风论坛和知名专家论坛或邀请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来校讲课,以国学讲坛、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校园文化内涵的深讨中,加强文化的渲染,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引导学生进行弘扬和学习好家风,感受好家风的人文魅力,提升自己对好家风的感知;第三,可以借助大学生社团,以“文学社”“书社”等形式,基于学生的爱好,广泛的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戏剧表演和文化沙龙等活动,并以交流会的形式,寻求唐诗宋词的意境美;最后,以画展、书法展、古文化展的形式,探讨关于对好家风的认知。

(三)借力社会实践,凸显时代精神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10]知行结合,是当下教育和宣传的根本目的。基于现今社会“和谐”的视角,可以通过借力社会实践的方式,在弘扬好家风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凸显时代精神内涵。第一,可以组织学习好家风的学生进入社区,走进敬老院或老年大学等地方,通过弘扬好家风系列交流活动或举办弘扬好家风比赛,与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交流大学课堂的基础内容,将好家风的知识融会贯通,以践行好家风的形式完成对优良家风的升华,在教义上也有所提升;第二,组织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第三,组织开展“阅读经典,感悟家风”读书活动月,推荐大学生阅读《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范仲淹家风家训、朱德家训以及其他革命伟人的红色家训等经典家训图书;第四,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如曲阜三孔、曾国藩故居等,对好家风进行多层次的解读,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对好家风的认知。同时,结合高校学生成长的社会背景以及思想意识的变化性,在社会实践中保持与时俱进,尝试运用新的措施。

(四)以多媒体宣传为主渠道,发挥新媒体宣传的合力

网络传媒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好家风与网络多媒体的结合,主要是指新媒体——微博、微信平台的推广与传播,将好家风与图片、文字或动画相结合,生动的呈现。首先,可以通过开设弘扬好家风的微博和微信号,定期分栏将弘扬好家风的知识呈现在网络媒体上;其次,建设包含弘扬好家风在内的中国传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辅助弘扬好家风的专门软件,利用网络多媒体的独特优势,对好家风尽心传播,引导大学生关注好家风,吸取其中的精华;最后,要善于整合高校网络资源,健全信息监管体制,建设符合高校学生的认知观的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系统,为高校学生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引导和服务,通过新媒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线上线下的交流,将弘扬好家风作用于学生主体,与自己所学专业相结合,形成新旧媒体宣传合力。因此,好家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路径,需要以新媒体宣传为主渠道,发挥新旧媒体宣传的合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1-26.

[2]何本方,李树权,胡晓昆.中国古代生活辞典[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846.

[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8.

[4]陈景胜.家风是什么[N].广州日报,2014-2-20.

[5]孙兰英,卢婉婷.家风家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N].思想教育研究,2014(12) .

[6]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62.

[7]付晓男,付秀荣.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4(23):58.

[8][9]王湘云.试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9):71.

[10]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黄咸书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