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师专院校《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2001年1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02年秋季,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作为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师专院校,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费时长、收效低,教师只是单向进行知识的传授,不关注学生的需求。这种“填鸭式”教学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研究背景

近年来,很多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开始尝试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课程肩负着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任,在英语专业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学时最多。[2]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很有必要关注学生需求,了解学生对于《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的看法,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研究的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发展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在外语教学领域,受到语言专家广泛认可和推崇的是“建构主义理论”。20世纪末以来,由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主要人物皮亚杰、布鲁纳、乔治·凯利所倡导和支持的“建构主义理论”逐渐受到许多语言教育专家的认可和接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融进自己的亲身经验,强调学习者作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强调要重视和发挥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3]

C.用SPSS绘制。利用SPSS绘图,需要将整理表中的数据恢复为原始数据,如图2所示。这里有两个变量,分别是“班级”和“成绩”。变量中数字代码的意义为:“班级”变量中的1—甲班,2—乙班;“成绩”变量中的1—优,2—良,3—中,4—差。代码的中文意义可在变量视图中,通过设置变量值标签来赋予。之后可依次点击菜单中的“图形”→“旧对话框”→“条形图”→“复式条形图”,在个案组摘要中,将“成绩”变量移入类别轴,将“班级”变量移入定义聚类,如图3所示,再点击确定就可得到如图4所示的成绩分布复式条形图。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两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中开展。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每所学校发放的问卷数量一样,均为60份。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240份,实际收回237份有效问卷。

第二,课堂活动丰富程度及学生的参与度(问题4-5)。在第四题中被问到“老师是否会紧扣教材,联系学生兴趣和现实生活精心组织各种课堂活动”时,113(48%)位学生选择了“有时”,84(35%)位学生选择“很少”。在回答第五个问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大约占整节课的多少?”时,106(45%)位学生选择“1/4”,72(30%)位学生选择“1/3”。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超过80%的学生认为课堂活动不够丰富,75%的学生认为课堂参与度不高。

王家会站按精度划分属于三类精度站,根据该站各年汛期总水量Wf,计算频率并绘制曲线,取汛期径流量频率p为10%、50%、90%所对应的径流量相近的年份为丰、平、枯水典型年。依据汛期径流量频率p为10%、50%、90%所对应的径流量相近的年份为丰、平、枯水典型年,分别为2008年、2006年、2002年。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课堂互动情况(问题1-3)。在回答第一个问题“课堂上是否有机会和老师及同学交流”时,123(52%)位学生选择了“很少”;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您认为在《综合英语》课堂上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否足够”时,144(61%)位学生选择了“较少”;在回答第三个问题“老师会给同学们提供和大家分享的机会吗”这个问题时,150(63%)位学生选择了“有时”,74(31%)位学生选择了“很少”。从学生的对这三个问题的反馈来看,课堂互动的总量偏少,学生发言机会不多。

第三,教师的授课方式(问题6-7)。从学生的对第六题的回答来看,226(95%)位学生选择“教师喜欢站在讲台上讲解或操作课件”。在第七题中被问到“当老师讲解课文时,你能集中注意力听吗?”时,130(55%)位学生选择“注意力经常高度集中,生怕跟不上老师的速度,理解不了课文”,47(20%)位学生选择“注意力经常高度集中,因为担心老师会随时提问到我”,60(25%)位学生认为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从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反馈,可以看出教师的授课模式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另外,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的(75%的学生选择“注意力经常高度集中”),但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担心老师会随时提问到我”,而是“生怕跟不上老师的速度,理解不了课文”。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但主要是跟随老师的思路走,而不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当前课堂教学现状

由于调查问题分为主观和客观两部分,因此研究结果也分两部分进行报告与分析。第一部分为当前《综合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现状;第二部分为学生对《综合英语》课堂的期待和要求。

对村庄空间的整治规划应分为2个方面进行规划:首先是村庄布点规划,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提高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其次是村庄建设规划,主要是从微观角度上对村庄之间的问题进行解决[2]。

此问卷为课题小组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讨论设计,共有十个问题,其中前八个问题为客观题,主要调查了四个方面的情况:(1)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情况;(2)课堂活动是否丰富,学生是否积极参与;(3)教师的授课方式;(4)课程评价方式。后两个问题为主观题,主要想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期待和要求。

(2) Clinical Findings: i.Appearance of gallop rhythm; ii.Decreased precordial activity; iii.Hypotension;

经过前面放大处理电路后的三路模拟输出信号均为电压信号,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才能够输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中再进行信号处理。本文中A/D转换电路采用了ADI公司生产的AD7794芯片来完成,配合采用了5 V和3.3 V的电源电压及4.096 V的外部差分基准电压,其中通道AIN1,AIN2和AIN4三路伪差分输入来完成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电压V-CO2,V-DUIBI,Vt的转换。

第四,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问题8)。课程评价方式主要和学校有关。参与本次调查的四所学校中,两所学校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另两所学校分别是“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和“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属于过程性评价,而期末成绩属于终结性评价。可见,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学校多于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学校。这种“轻过程,重结果”的考核方式可能会导致师生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2.学生对《综合英语》课堂的期待和要求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尽量以学生为主,自主预习,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把课文内容编排成新颖的英语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表现出来;课前三分钟英语演讲;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小组PK;通过游戏、答辩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尝试讲课,有问题的老师补充纠正;进行角色互换,唱英文歌,多看一些英语电影。”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大部分学生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希望课堂上有更加丰富的活动,能够展示自己。这反映了平时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课堂互动较少的现实,也体现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

第一,假如您是《综合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您会设计哪些形式的课堂活动?(问题9)

第二,通过《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您最希望提升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中的哪些方面?请简单说明理由。(问题10)

对于这个问题,大概有一半的学生更希望提高听、说能力,他们认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只有说出来,让别人听得懂才有实用价值;希望能与别人进行流畅的沟通;英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听力水平的限制和影响;听懂是交流的基础,有流利的口语,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多听地道标准的发音,有助于矫正和学习正确发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语言学习应该是全面的,“学习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都需要具备,学习一门语言,就需要精致,将专业学好,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学好英语的关键是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取得更大进步”。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写、译的能力更需要提高。他们认为:“读会使人对英语产生兴趣,从而培养英语语感;写能使自己对英语的语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译能让外国语言变成中国文字,用汉语了解西方思想。”

从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可以有两个发现:(1)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能力的认识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认为听说更重要,就可能会喜欢参加课堂互动,来展示自己。有的学生则认为读写更重要,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喜欢一个人学习,而忽视小组活动,不与别人讨论,不参加课堂活动。(2)学生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弱项和困难之处。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希望提升听说能力”,说明学生在英语听说方面感到更差一些,这一点符合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情况。交际法教学高度评价了“听”的重要性,认为“听是教学的第一步,听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说的基础。学会听有助于学会其他技能”。[4]

结语

通过本项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课堂互动的总量偏少;(2)课堂活动不够丰富,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3)教师的授课模式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4)课程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5)学生希望参与更多的课堂活动,更大程度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因此,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建构主义”强调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然而,探索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2]贾凌燕.基于翻转课堂的五年制英语师范生口语训练实践研究[J].大学教育,2015(7):63-64.

[3]William, M & Burden, R.L.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1-28.

[4]Cook, V.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92.

 
赵荣娜,卢秀丽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