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校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探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释放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教育改革新动力,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创造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教育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措施。其中,教育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为其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创新人才[1]。高校如何落实“放管服”政策,接好用好下放的权力,推进职称改革,是目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主办方刚刚经历了一次换帅。在集团任职26年,并且连续15年组织巴塞尔展会的董事总经理Sylvie Ritter离职。

1 高校职称评审放管服的具体内容

“放管服”首先出现在行政管理领域。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 ‘放、管、服’三管齐下。”[2]“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是基础,是前提;放管结合是手段,是措施;优化服务是目的,是目标。

在职称评审方面,“放管服”改革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简政放权,激发活力。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改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机制,包括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审批权和改进教师职称评审方法,明确高校可自主制订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1]。将高校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能够充分发挥高校自主权,建立切合实际的评审机制,优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生机活力。

三是优化服务,以人为本。《关于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职称改革要立足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职业特点,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为客观科学公证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明确责任,强化监管。为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高校教师职称评选的监管工作,2017年10月20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各方责任[3]。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校后,各高校承担评审的主体责任,高校主管部门对所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具体监管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监管。

2 职称评审权下放给予高校的机遇与挑战

2.1 激发高校治理变革

高校职称评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历来是高校矛盾的焦点之一。高校职称评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高校治理能力的问题,高校治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各类权力的分配和制约。

四是服务地方经济。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对教育改

当前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行政化问题。许多中高层行政领导干部同时也是各学科带头人,不仅具有行政权力还拥有学术权力。如何协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校部权力与院系权力,平衡职称评审中的各种利益诉求,完善监督体系,是对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一个挑战,也是提升高校内部治理能力的一次良机[5]

2.2 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业绩、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在现有体制下,高校职称评审不仅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认定,同时也关系到其职业生涯发展和薪酬待遇等实际问题。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能够有效发挥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教师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高校是高等学校的简称,涵盖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医科大学、戏曲学院、音乐学院等都属于高等学校系列。不同的学校,其发展定位、主业方向和人才培养层次决定其对教师人才队伍的需求,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对师资的要求就高于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要求。就同一所高校而言,因不同学科的发展定位不同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侧重点也不同。因此,高校需立足实际,确定适合自身的职称评审方式方法。

一是着力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接好用好政府下放的职称评审权,高校要着力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提升管理能力,进一步改善自身条件,配齐配强职称评审机构和人员。统筹协调财务、科研、人事等部门协调建立职称评审组织机构,以制度的形式确定其职能和定位,并根据教育有关政策和高校发展规划变动作出相应调整。明确职称评审的责任主体及其权责范围,包括职称评审的标准、条件和程序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聘后管理制度,确保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和延续性。

3 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的路径

接好用好下放的权力,将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职称评审“放管服”政策落实落地。高校要立足本校实际,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

3.1 立足实际,确定评审方式方法

高校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高校可自主制订本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和操作方案,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在人才培养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职称评审标准制定过程中,应以学校主业发展方向为引领,结合学校和学科发展实际,突出教学工作重点,围绕教学工作中心,注重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职,鼓励开拓创新,强化高校服务职能,充分发挥职称评审指挥棒的作用,调动高校教职工尤其是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引导教师向着学校主业方向发展,优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明确学校资源配置情况。职称评审工作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一个综合评价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高校人事、科研、财务等部门,涉及权力及利益分配问题。科学分析校级权力和院级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根据院系学科发展和学术水平合理分配指标;预测、分析和理顺职称评审过程可能涉及的权力与利益分配问题,确认是否具备独立开展职称评审的条件,特别是是否具备独立开展高级职称评审的能力,进而确定是采取独立评审还是联合评审的方式。

李强开始周密计划。光轮椅就准备了三种,可充气的、实心轮胎的和简易好折叠的。想到母亲腿不好只能坐便,在外上厕所可能不方便,他还准备了便携式的坐便椅。

二是科学制定职称评审标准。高校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主业方向等,决定了其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和要求,决定了相关职称评审中标准的制定。一般来说,高水平大学必然注重培养和造就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学校层次越高,其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也越高。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高校应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要求,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的教师,科学确定和调整评审标准中教师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等参数的比重。

3.2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一个科学合理公平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的建立需要高校统筹协调本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校级权力和院系权力,统筹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需要高校正视并解决自身管理能力和具备的实际条件之间存在客观差距的问题。

研究料液循环流量对膜性能的影响,使其他条件不变(料液浓度:2 mol/L;料液温度:60 ℃;冷侧冷却温度:5 ℃),改变料液和冷凝液的循环流量,配制NaCl溶液、MgCl2溶液和KCl溶液 500 mL,分别在 300,500,700和900 mL/min循环流量下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此外,语料中的古汉语词、古越语底层词、古楚语词等,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本字进行甄别和考证。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深厚的语言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需要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1.7 数据处理 (1)检出率(occurrence frequency,OF)=(某个种出现的土样数∕总土样数)×100%〔13〕。

二是探索多样化评审模式。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结合不同学科需求,严格实行教师分类管理,探索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制定差异化的评审标准,细化职称评审内容,提高客观性,减少主观性,探索多样化评审模式,增强制度透明性,严格保密制度,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

三是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强化聘期管理和考核,真正实现按需设岗。建立人才评价机制,严格执行匿名评价机制,同行评议科研能力,学生评议教学能力,同事评议工作能力,实现能上能下的动态用人制度,营造优良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

我国高校长期为事业编制类单位,处在以政府为主导的集中型教育管理模式中,高校职称制度由教育行政部门出台制定,具体操作过程和教师职称评定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组织和审批,权力结构简单,内部治理能力较弱。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市场经济深化变革、政治体制不断转型,高校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高校的权力结构从单一的以政府为主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政府、市场和学术等多种权力共同作用的结构[4]。推进高校职称“放管服”改革,意味着具有独立评审能力的高校完全掌握本校职称评审的权力,进一步丰富了高校的行政权力。

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生物息息相关,生物和生活是相辅相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依靠饮食来保证人体健康,而吃的蔬菜和杂粮等都属于植物类;肉蛋等都来自动物;人在生活中离不开氧气,而氧气是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人所穿的衣物包括棉麻制品和毛皮制品,这些衣料有的来自植物,有些则是来自动物。可以说,人们的健康生活与生物息息相关,同样的各种有害的真菌和病毒也是会导致人们生病的主要微生物。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生物,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1]。

革发展的宏观指引,离不开所处地方经济的发展。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将鼓励创业创新等切实符合社会需求的指标引入职称评审机制,发挥职称评审指挥棒的作用,探索多样化的职称评审方式方法和渠道,建立差异化标准,切实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教育体系。

比较两组的前降支(LA D)、左主干(LM)、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 )、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重度狭窄≥50%、显著钙化、弥漫病变、侧支建立复杂病变的例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利用Gensini评分进行定量分析。

3.3 构建多维度的监督体系

探索建立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能够有效防范职称评审人员舞弊及经费滥用等行为[6]。职称评审涉及多方权力和利益分配问题,要有效避免高校内部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职称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探索建立多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一要增加职称评审相关程序的透明度。职称评审标准的制定过程、参评人员的情况、评审流程等相应环节必须按规定及时公示公开,实时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

二要扩大广大师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关于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师生作为参评者的同事和学生,他们对参评者教学、科研和工作能力的评价是对教师师德考核的重要参照值之一,可为后续评审委员会综合评价提供意见和建议,促进评审结果公平公正。

三要提高职称评审委员会票决的科学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组建应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客观公正性,提倡评审实名制,实现权利与责任的统一[7]

此外,还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科学评估和评价职称评审标准和评审过程,通过社会化、科学化评价,进一步强化对职称评审权使用的监督,构建多维度的监督体系。

4 结语

“放管服”改革大背景下,《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为新时代进一步深化高校职称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接好用实下放的权力,协调各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审机制体制,稳步推进职称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Z].2017-04-06.

[2]新华社. 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5-12(1) .

[3]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教师〔2017〕12号)[Z].2017-10-22.

[4]牛风蕊.权力结构转型中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困境与推进策略[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6):91-94.

[5]刘金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逻辑、变革与瓶颈[J].中国高教研究,2017(7):81-86+93.

[6]陈丰,许敏.高校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对策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3):40-43.

[7]李福华.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的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37(2):44-50.

 
罗星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