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历代唱和对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词的接受

更新时间:2009-03-28

秦观词俊逸精妙,被推为“词之正宗”*参王世贞《艺苑卮言》论述“词之正宗与变体”,言:“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也,词之正宗也。”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85页。,他的作品辞情兼称,对宋代乃至后世词人都有重大影响。唱和是考察创作接受的重要途径,据统计*本文的统计数据来自于《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99年版)、《全金元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全明词》(饶宗颐、张璋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全明词补编》(周明初、叶晔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全清词·顺康卷》(南京大学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中华书局2002年版)、《全清词顺康卷补编》(张宏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全清词·雍乾卷》(南京大学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从两宋至清代中前期,共有91位词人唱和秦观词,共作和词142首,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下面是这几首作品:《千秋岁·水边沙外》(35首和词)、《满庭芳·山抹微云》(8首和词)、《鹊桥仙·纤云弄巧》(6首和词)、《踏莎行·雾失楼台》(6首和词)、《八六子·倚危亭》(5首和词)。*此处数据来自《从历代词选、词评和唱和看秦观词的传播和地位》(钱锡生、陈斌撰,《中国韵文学刊》第28卷第2期,2014年4月)。此外,《千秋岁·水边沙外》一词原作统计数据是33次,现统计出35次,故作修改。显然,《千秋岁·水边沙外》被唱和最多,和作数量也远远超过其它几首作品。下面我们将具体探讨这首作品在历代唱和中的接受状况。

一、历代唱和秦观《千秋岁》词概述

秦观《千秋岁》词在历代共获得31人唱和,共有和词35首。除了金元时期,这首词在宋代、明代直至清代前中期皆保有一定的唱和“热度”,并呈逐步升温的趋势。随着朝代递变,这首词的唱和人数与和词总数也逐步增加,其在各个阶段的唱和情况如下:

我们把公共服务的税收价格定义为居民购买公共服务的边际成本,也就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公共服务消费量求偏导,即:

 

1 历代唱和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词一览表*本表统计的是宋元明清词人唱和秦观千秋岁词的作品统计过程中亦发现四位近现代词人的和词谭献千秋岁·曲栏干外》、吴湖帆千秋岁·庭前月外》、李宣龚千秋岁·闹红尘外》、汪东千秋岁·怒江江外》,录作备用

  

时代作者唱和作品词序数量宋代苏轼《千秋岁·岛边天外》次韵少游李之仪《千秋岁·深秋庭院》用秦少游韵孔平仲《千秋岁·春风湖外》黄庭坚《千秋岁·苑边花外》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遗墨,始追和其千秋岁词。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用少游韵题崔徽子王之道《千秋岁·山前湖外》追和秦少游丘崈《千秋岁·梅妆竹外》《千秋岁·征鸿天外》《千秋岁·窥檐窗外》用秦少游韵7人唱和,9首和词明代陈铎《千秋岁·断虹雨外》和秦少游茅维《千秋岁·绵绵春雨》忆旧,次秦少游韵王屋《千秋岁·一身之外》次秦七太虚韵徐士俊《千秋岁·飘然林外》次少游韵吊苏小妹叶小鸾《千秋岁·草边花外》即用秦少游韵卓人月《千秋岁·心从天外》次秦少游韵,吊少游吕希周《千秋岁·花飘阁外》春梦作,次秦少游韵《千秋岁·风生树外》愁思作,再次秦少游韵任环《千秋岁·堂开烟外》代人寿岳翁八十冠带8人唱和,9首和词清代王士禄《千秋岁·花间叶外》和少游韵尤侗《千秋岁·落花帘外》感旧,用少游韵吴绮《千秋岁·春风帘外》春情,次少游韵陆瑶林《千秋岁·风生郊外》秋日社集,用秦淮海韵冯云骧《千秋岁·黑云城外》云中登戍楼作韩纯玉《千秋岁·笛声牛背》同元驭晚步泉滋岭,和淮海韵范荃《千秋岁·画阑干外》祝寿。中秋,孙尔绳四十初度席上赋,次秦少游韵曹亮武《千秋岁·燕飞花外》春情,用淮海韵陈祥裔《千秋岁·春归帘外》和少游词《千秋岁·孤踪天外》寄感,仍用前韵张勰《千秋岁·碧梧风外》秋闺,次少游韵吴应莲《千秋岁·帆飞天外》九峰春游醉归,用秦少游韵侯嘉繙《千秋岁·玉屏风外》春景,再和少游韵姚大祯《千秋岁·霜飞林外》秋日社集,用秦淮海韵彭贞隐《千秋岁·碧桃花外》忆盐官故园,用淮海词韵孙扩图《千秋岁·小眉山外》春情,次秦少游韵邓林梓《千秋岁·雁行天外》夜宿峰渔舫,同业仙次韵16人唱和,17首和词

秦观《千秋岁》词刚问世就备受关注,它是当时词坛上唱和“热度”最高的一首作品。*据《全宋词》中数据统计,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在当时拥有最多的唱和人数与和词数量,共有5位唱和者,作和词5首;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仅次其后,有4位唱和者,作和词5首。诚如王水照先生所言,同代词人对这首作品的唱和活动,“具体地表现出所谓‘元祐党人’横遭贬谪后彼此心灵的交融和撞击”,是“‘苏门’诸公贬谪心态的缩影”[1](P112)。苏门群体对少游传递的身世之感产生强烈共鸣,他们纷纷唱和此作来感叹仕途蹭蹬或是追悼少游,如此盛况为其在后世的传播打下良好基础。

在作品流传过程中,不同的环境与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传播效果。我们以秦观《千秋岁》词在词选与词评中的接受作为补充视角,对这首词在历代的传播状况作出系统性梳理。借用《从历代词选、词评和唱和看秦观词的传播和地位》[2]一文中的数据,我们得到三条不同的接受曲线,请见下图:

图1 历代接受秦观《千秋岁》词走势图*词选数据来自于17种选本,其中宋代选本有四种:曾慥辑《乐府雅词》、黄升编《花庵词选》、赵闻礼编《阳春白雪》、佚名编《草堂诗余》;明代选本有五种:杨慎编《词林万选》、陈耀文编《花草粹编》、卓人月编《古今词统》、茅瑛编《词的》、潘游龙编《精选古今诗余醉》;清代词选有八种:朱彝尊编《词综》、先著、程洪辑《词洁》、沈辰垣等编《御选历代诗余》、黄苏编《蓼园词选》、张惠言编《词选》、董毅编《续词选》、周济编《宋四家词选》、陈廷焯编《词则》。历代评点数据主要依据徐培均先生的《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该书在每首词后都辑有汇评,资料来自历代笔记、诗话、词话、词选等书籍,收集相当齐全,具有广泛代表性。

 

常规模块级联型电力电子变压器采用了级联H桥(Cascaded H-bridge,CHB)和隔离双向 DC/DC变换器(Isolated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IBDC)结构来采用低耐压器件实现高电压输出,最大优点在于可以方便进行模块化扩展。但常规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整流环节多采用PWM调制,器件开关频率高,开关损耗大,控制策略相对较复杂。

设λ是F′(θa,0)在Sy上的特征值,它对应的特征函数是(u,v),则v=0,且u是方程的非零解。同理可知,上述方程没有大于或等于1的特征值,即σ=0。故当

王积薪在邮亭里精研这三十六手,觉得奥妙无穷,又勉力向后推算其余几十手,更是匪夷所思,无限可能,要形成婆婆以九子胜出媳妇的局面,却比升天还难。王积薪百思难解,后来又为东方宇轩所邀,隐入万花谷,就是为了精研两位女仙所传的“媪妇”无双谱。开局三十六手,七十二子,已经是天下围棋手皆知的常识,由子虚与乌有打出的棋谱来看,一代棋王已经将之推演到了七十余手,生杀变化,玄机莫测,不知是胜是负。

尚记横塘会。荷叶青如盖。纵已杳,魂犹在。(王士禄《千秋岁·花间叶外》)

(五)疫苗选择或使用不当 免疫接种时加抗菌素、剂量不够、接种方法不对,另外疫苗的质量、运输、保存不当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二、历代唱和对秦观《千秋岁》词的情感接受

秦观《千秋岁》词是唐宋词中的经典名篇,经典的魅力在于能够打破重重阻隔引起读者共鸣,这首词正是以丰富的、共通性的情感博得历代词人的唱和。其篇幅虽短,却包含了三层情感。第一层,以“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之语传递羁旅漂泊的痛苦与迷茫;第二层,“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通过追忆往昔欢乐时光,表达对亲友的相思;第三层,“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感慨时光飞逝,以春天的归去暗示个体青春的消亡。情感表达层层深入,由生理上的苦痛到情感上的折磨,再转为对生命的思考,而这三层情感似乎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中,心灵的共鸣促成了他们的唱和活动,同时和者以原作为基础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个性化补充,共同丰盈了这首词的情感维度。

和词中接受的第一类情感,是羁旅漂泊所带来的迷茫惆怅。最典型的便是苏门词人对这首作品的唱和,一方面,他们与秦观一样经历着贬谪人生,对原作传递出的流放凄苦有极大共鸣,李之仪写道:“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千秋岁·深秋庭院》)不仅生存环境艰苦,更扰人的是心灵深处缺乏归属感;另一方面,面对相似的苦难,他们能报以不同的生活态度,其个性在和词中得以体现。少游绝望,东坡倔强,东坡词《千秋岁·岛边天外》虽有“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的低徊悲吟,却不乏“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的抗争之音,隐藏其后的正是一个孤独而自爱、落寞而又坚定的灵魂。

和词中接受的第二类情感,是相思怀人的缠绵沉痛,这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部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每个人都品尝过相思的苦涩,通常思念的对象是亲友,黄庭坚对秦观《千秋岁》词的唱和,既是对这首词的赞赏与推崇,更是赠与已故挚友的一曲悼歌,其以哀痛的口吻缓缓道来:

尝记西园会。明月芙渠盖。同赏豪英何在。(吕希周《千秋岁·风生树外》)

开篇即响应西池相会的美好回忆,遥想当年苏门好友欢聚京城意气飞扬,醉赏歌舞通宵达旦;下阕突然由喜转悲,从欢畅的昨日切换至好友已逝的残酷现实,物是人非之感汹涌而来。山谷此作贵在情感上与原作紧密贴合,而章法上能摆脱原作“先写景后抒情”的模式,明代茅维亦唱和此篇来追忆亲友,然却一味模仿少游而缺乏自己的创作个性,其“文酒西郊会。几辈同轩盖。回首故交谁在”(《千秋岁·绵绵春雨》)之语更是机械地沿袭原作,相比之下,更显山谷和作的灵动与才气。

其二是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句的接受。早有词评家关注到此句乃点化李后主句而出,陈师道《后山诗话》云:“世称‘愁如海’为新奇,不知李后主《虞美人》词已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以‘江’为‘海’耳。”[4](P342)少游此句贵在截长作短,以此警语收束情感而全体皆振,诸多唱和者在创作结句时选择化用少游原句,或是承袭原作以海喻“愁”的构思,如“肠断也,每年赚取愁如海”(叶小鸾《千秋岁·草边花外》)、“无奈是,愁心一寸深于海”(王士禄《千秋岁·花间叶外》)等语;或是变换本体,既有以海喻“春”者,如徐士俊:“归去也,墉城花月春如海”,使人感觉春意涌动、扑面而来;也有以海喻“情”者,如“君信否,夜长脉脉情如海”(曹亮武《千秋岁·燕飞花外》)、“春去也、此情深处还如海”(孙扩图《千秋岁·小眉山外》)等,情感的真挚醇厚得到体现。总体而言,和者对该句的接受处处有少游原句的影子,不似“花影乱,莺声碎”之句的接受富有变化性与创新性,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之句的经典地位。最有说服力的现象便是该句在唱和之外也受到许多文人的摹仿与接受,如“红雨愁如海”(刘辰翁《春景·落花香满泥》)、“落红那得愁如海”(林宗放《陪郡守游西园》)、“春深草色愁如海”(张仲深《莫春感怀·其二》)、“虫声四壁愁如海”(曹贞吉《渔家傲·燕市秋来风色改》)等语皆由此句点化而出,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可以说“愁如海”已成为文学创作的固定用语,其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

历代词人对秦观《千秋岁》词的唱和过程,充分体现出接受者的能动作用,他们并不是一味摹仿原作,也有“再创造”与“再接受”的表现。

和词中接受的第三类情感,是关于时光飞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这类和词擅长就自然风景的转换作出人生层面的思考。一则在暮春或晚秋时节,唱和原作以悲叹个体生命的流逝,如吕希周在看到“荷筒乱,蝉簧碎”(《千秋岁·风生树外》)的残败风景时,联想到自己又何尝不是饱受岁月的摧残,“短发不胜搔,革孔常移带”。最后词人感慨“转睐几经秋,人代须臾改”,时光荏苒、逝者如斯,流露出词人多情而敏感的个性。一则上升至历史的高度,通过追慕先贤事迹来咏叹宇宙永恒而人世短暂,如王屋和词中先是赞美蔺相如渑池之会气势如盖,转而感慨道:“青史上,风流在。人情惊雨散,世事翻云改。”(《千秋岁·一身之外》);冯云骧在重登戍楼时也发出类似喟叹,“忆昔兵戈会。龙虎纷旌旆。寻战垒,今犹在。千载精灵灭,几度江山改。”(《千秋岁·黑云城外》)英雄难抵岁月的流逝,个体于世事变幻中就好比沧海一粟。这些关于生命与时光的思考,为秦观《千秋岁》词的传播沉淀了一份历史的沧桑。

三、历代唱和对秦观《千秋岁》词的语言接受

对秦观《千秋岁》词的语言接受,最明显的就是摹仿与化用原作中的两处名句。其一是对“花影乱,莺声碎”之句的接受,此处化用唐人“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春宫怨》)语而成,以其凝练传神为后人所称道,范成大守处州时特地以“莺花亭”来命名新建亭台*参范成大《石湖诗集》卷十《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并序》:秦少游“水边沙外”之词,盖在括苍监征时所作。予至郡,徐子礼提举按部来过,劝予作小亭,记少游旧事,又取词中语,名之曰“莺花”,赋诗六绝而去。,充分表现出他对少游此句的欣赏。历代唱和者对“花影乱,莺声碎”句同样高度关注,一方面,他们借鉴原句以简写繁的手法,以精练的语言来概括充沛的景物感受,如“桂风香、蛩声碎”(姚大祯《千秋岁·霜飞林外》),结合嗅觉与听觉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桂香四溢、蟋蟀声声的动态世界,弥漫的香气扩展了词的空间,断断续续的蟋蟀声则增加时间长度,文字的张力使得词境得以拓宽。类似的例子还有“荷气馥,槐阴碎”(王之道《千秋岁·山前湖外》)、“虫语乱,蕉声碎”(张勰《千秋岁·碧梧风外》)、“丛桂馥,禽音碎”(陆瑶林《千秋岁·风生郊外》)等,兹不赘述。另一方面,和者摹仿原句以景传情的手法,侧重通过景物描写来表露幽微心境,获得语简而情深的效果。少游以“花影乱”传递前途迷茫之感,以“莺声碎”实现凄凉心境的外化,创造出恍惚迷离的意境;李之仪和词中写道:“天幕迥,云容碎。”(《千秋岁·深秋庭院》)苍穹之下更显个体的渺小与孤独,云气离散使人联想到黯然离别,寂寞无助的漂泊感氤氲而生;又如“悲笳响,惊蓬碎”(冯云骧《千秋岁·黑云城外》)之句,笳声悲绝似能穿透心底,疾飞的断蓬像是战争中殒逝的脆弱生命,渲染出词人登临戍楼时的悲壮心境。

要滋润每位学生的心灵。对待每位学生付以真诚的情感,尊重他们感化他们,让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热爱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工作者只有把爱的情感播种到学生的心田,让每位学生在新教育形势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师生间才能做到心心相印,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除了两处名句的接受外,历代和者还接受了秦观《千秋岁》词今昔对比的抒情手法,这是对原作语句组织方式的接受表现。少游原句:“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将欢聚一堂的往日场景同形单影只的当下作对比,点明仕途蹭蹬、亲友离散的落寞主旨。一些和者在抒发怀人忆旧的情感时,多借鉴原作今昔对比的手法,主要体现为结构安排的一致性与语意的承袭性,请看下面一组例子:

观察上图,我们发现每个朝代对秦观《千秋岁》词的接受状况各有不同。宋代既是这首词传播的基础,也是它传播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时代。它不仅拥有极高的唱和“热度”,同时选者与词评家也对其高度关注,宋代4种选本中就有2本选录此作,且宋代论词者对其作出14次点评,在数量上远远胜过其他时期。金元词人对秦观《千秋岁》词的接受几乎呈空白状态,当然,这段时期也是整个唐宋词传播与接受的低谷期。发展至“花草”之风盛行的明代词坛,秦观《千秋岁》词迎来了其在词选领域的接受巅峰,统计的五本选本中有四本皆收录此篇;然而明代词评家对该作却兴味索然,仅有2次点评,与其在词选领域的火热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到了清代,秦观《千秋岁》词则呈现出“边缘化”的接受状态,词选与词评两块领域对这首词的接受热情并不高。析其原因,阳羡词派、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的创作主张相继成为清代词坛的主流,而秦观《千秋岁》词既无稼轩之豪放、也未及白石之骚雅、亦不似飞卿之蕴藉寄托,自然被排除在词坛主流之外;唱和领域虽然有许多和作产生,然而和者多是中小词人,鲜有词坛大家参与次韵活动。

文酒西郊会。几辈同轩盖。回首故交谁在。(茅维《千秋岁·绵绵春雨》)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3](P532)

全面了解之后,我们亦可对三种方式的传播效果作出区分。相较于词选与词评,唱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受环境影响较小的接受方式。词选与词评都受到特定的审美标准影响,词选的内容取决于选者的喜好或是时代风尚;词评的参与人群主要是文艺批评家,他们往往以特定的理论标准作为出发点,再进行作品的点评;而唱和活动发生于词人内部,词人在选择时没有固定的标准限制,情感共鸣就是最大的接受动机,每一位词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作出不一样的选择,可以说唱和为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宽泛的条件与更多的机会。这就可以明白秦观《千秋岁》词在清代传播的“边缘化”境遇,因为不符合当时词坛的主流审美,所以在词选与词评两块皆不受关注;然而经过前代的传播与积累,这篇作品已然确立其经典地位,而足以引起词人的关注与共鸣,即便没有词坛名家的带动也能获得中小词人的唱和,在唱和人数与和词总数方面均呈上升趋势。试想,如果秦观《千秋岁》词能够符合清代的论词主张,那么在词选与词评领域会产生更好的接受效果,和词创作的数量与质量势必也会大为提高。

曾向瑶池会。荷柱初擎盖。挥别泪,痕犹在。(曹亮武《千秋岁·燕飞花外》)

记得初相会。翠被和春盖。忘不了,般般在。(陈祥裔《千秋岁·春归帘外》)

结构安排的一致性,指多数和者参照原作,将今昔对比的场景安排在下阕开头处,词的上阕使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换阕再以今昔对比来增强思念迸发的力度,这是对原作章法策略的接受;语意的承袭性,指表述的内容同少游原作极为类似,回忆往日相会场景在先,感慨今日离别续后,缺乏个性化表达,原作韵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和者的思维,生成明显的摹仿痕迹。

在农村的体育教学当中主要以足球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在每周至少都开设一节足球教学课程,能够把足球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断提升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并把足球学习列入到学习的目标当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关于足球的比赛和足球技术交流会等,让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足球交流,但是教师在活动比赛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学生在参加足球比赛或者是足球活动的时候,应该时刻的听从教师的安排,避免安全事故发生[5]。

四、唱和过程中的“再创造”与“再接受”

另一类相思对象是恋人,秦观原作中有“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之句,以落寞相候的场景来渲染仕途失意与离别友人的苦闷。一些和者则对此处虚写进行聚焦与放大,将和词情感完全转换为对恋人的思慕。同原作类似,这些和词多是因春景而引发万端情思,*如吴琦和词《千秋岁·春情,次少游韵》、曹亮武和词《千秋岁·春情,用淮海韵》、侯嘉繙和词《千秋岁·春景,再和少游韵》、孙扩图和词《千秋岁·春情,次少游韵》,皆是闺恋词。词人笔下的“春情”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也暗指男女之情。最早以闺恋题材唱和秦观《千秋岁》词的,是与苏门词人交游甚密的惠洪,他突破当时和这首词的悲恸基调,而是赓韵此作以题崔徽画像,刻画出慵懒的思妇形象,“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妆成而无人欣赏,此种寂寞心境使人联想到温庭筠笔下“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闺中少妇;下阕点明相思情愫:“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如此便完全将少游原作中的友朋情谊转换为旖旎恋情。惠洪此作有力影响了明清词人对这首词的追和,唱和秦观《千秋岁》词来写闺恋相思的作品近10首之多,颇有“花间”风味。他们偏好使用“代言体”,以女性口吻作细腻的心理刻画;且花大量笔墨在妇女的体态、服饰与闺房描写上;此外,风格愈发软媚香艳、用语浅显露骨,如“任教伊念绝,难使侬心改”(孙扩图《千秋岁·小山眉外》)、“合欢金缕枕,双绶红鸳带。人去也,银灯晕里羞相对”(王士禄《千秋岁·花间叶外》)等语,充分体现了“词为艳科”的本体特征。秦观原作形象似乎在此过程中被淡化与遗忘,这种现象反映出不同接受环境中的读者,对原作具有“再创造”的能动作用。

除了上文提及的以花间风格写相思之情外,和者的“再创造”还体现在对原作题材的扩大上。秦观《千秋岁》词始终聚焦于个人的情感天地,一些和者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笔触伸向心灵之外的自然世界,或是由私人化的吟咏转变为社交活动的记录。题材上经历了由内到外的拓宽,更多事物得以进入和词的描写范围。其一,和词中出现了咏物题材。南宋丘崈连和3首秦观《千秋岁》词,以咏梅刻画出孤独清高的梅花形象,“亭亭浅立人无对”(丘崈《千秋岁·梅妆竹外》)之语似乎暗暗贴合秦观原作寂寞伤感的基调。其二,和词中出现了写景纪游的题材。这类作品多作于词人携友游玩山水的旅途中,*如陆瑶林和词《千秋岁·秋日社集,用秦淮海韵》、姚大祯和词《千秋岁·秋日社集,用秦淮海韵》、韩纯玉和词《千秋岁·同元驭晚步泉滋岭,和淮海韵》、吴应莲和词《千秋岁·九峰春游醉归,用秦少游韵》、邓林梓和词《千秋岁·夜宿峰渔舫,同业仙次韵》等。它们皆一改原作愁苦哀婉之貌,谱奏出明媚欢快的乐章。也许是秦观《千秋岁》词中既有大量的景色描写,而下阕又涉及到友朋相会的场景,因而引发游玩者们的唱和动机。和词中又充分体现了唱和者们的猎奇心理,似乎故意要将原作“改头换面”,原作写凄苦愁寂之景,而和作则是惠风和畅、一片闲适安宁,如“柳阴迷画舫,花气侵衣带”(吴应莲《千秋岁·帆飞天外》);少游饱尝亲友分离之苦,而和者偏偏极写良朋欢聚,“池上朋来会。松荫垂青盖。”(陆瑶林《千秋岁·风生郊外》)。其三,和词中出现了祝寿的题材,充分体现出唱和诗词的社交性。这也与《千秋岁》词调的来源有关,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此曲题解,是唐玄宗生日,大宴群臣,百官上表请定此日为千秋节,可能由此产生《千秋乐》调。*参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八十《千秋乐》题解:“《唐书》曰:‘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玄宗以降诞日,讌百僚于花萼楼下。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请咸令讌乐,仍著于令,从之。’《千秋乐》盖起于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6页。文人筵席之上喜好唱和诗词来助兴,秦观此篇作为《千秋岁》词调下的名篇,自然容易被效仿。这类和词中往往一派祥和之气,如“清昼永,祥云霭。春风荡箫鼓,淑气邀蓬海。”(任环《千秋岁·堂开烟外》)以寄予和者衷心的祝福。

和者的“再创造”还表现为将通俗文学元素引入唱和当中,一些和词以秦观与苏小妹的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别样的风貌。苏、秦故事在南宋时就有相关记录,谓苏小妹乃“东坡之妹,少游之妻也”[5](P14),明末冯梦龙对二人之间的爱情互动加以凸显,《醒世恒言》中“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引起了时人关注,在民间传为佳话,戏曲小说皆热衷以苏秦之恋为题材。徐士俊、卓人月二人通过唱和秦观《千秋岁》词的方式,将苏秦爱情故事引入词体当中,特别是徐士俊的和词《千秋岁·飘然林外》,在主题上就体现出词人的求新意识,前人多是追和《千秋岁》词来悼念少游,而该篇则是以少游韵吊苏小妹,无形中融入苏秦的爱情基调。这首和词将通俗文学中塑造的苏小妹形象概括而出,一是才女形象,上阕写:“文章兄父授,聪颖前生带。冲口处,尽教雅谑成佳对。”一是秦观恋人的形象,以“恰与秦佳会。苏蕙声明盖”之句点出二人恋情,卓人月和词也着重点明苏秦之恋,其中写道:“风肆好,更夸静好苏娘对。”(卓人月《千秋岁·心从天外》)不仅体现出和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实则也是通俗文学与传统文学体裁相融合的一种表现。

唱和过程中的“再接受”现象,是指和者不仅接受了秦观《千秋岁》词的文本元素,并且和者与和者之间也会相互借鉴,接受的对象不再完全是秦观《千秋岁》词,一篇和作中的优秀成分也会被其他唱和者所接受。秦观《千秋岁》词的历代唱和中,充分展现出和者的“再接受”行为,如陈铎和词结句是“情剧也,欲随精卫填东海。”(陈铎《千秋岁·断虹雨外》)化用精卫填海的传说,既贴合原作“海”字韵脚,又能表现情感的坚定不移,如此巧妙构思获得后代和者的赏识,尤侗与吴绮皆在和词中效仿此结尾,分别写下“魂去也,化成精卫填青海”(尤侗《千秋岁·落花帘外》)、“君不见,南山帝女能填海”(吴绮《千秋岁·春风帘外》)的词句,显然是接受了陈铎的和作。再举一起 “再接受”案例,请看下面三组摘录:

花间叶外。又见蜂黄退。(王士禄《千秋岁·花间叶外》)

春归帘外。蝶粉蜂黄退。(陈祥裔《千秋岁·春归帘外》)

小眉山外。一抹蜂黄退。(孙扩图《千秋岁·小眉山外》)

发放40份教学满意度调查表,回收40份,均有效。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这三首和词明显存在相互借鉴的成分,“蜂黄退”是秦观原作中不曾出现的,却多次出现于后人和作中,是和者对他人和词的一种接受表现。“再接受”现象背后是词人唱和的竞技心理,表明词人在次韵时会先了解秦观《千秋岁》词已有的和词内容,接受一些和词中的优秀元素,这既是借鉴、更是想要超越的表现。

秦观《千秋岁》词在历代词人的解读与唱和中,其文本的情感、语句与表达手法得到彰显与接受,是逐步走向经典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唱和者对原作进行“再创造性”接受,在和词中扩大题材或是融入通俗文学故事,这些出乎意料的新元素正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精彩之处。和者与和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如此和者选择接受的范围就扩大了,不再局限于秦观《千秋岁》词的文本接受,也可以接受其他和词中的优秀元素。不可否认,和者的“再创造”与“再接受”也有消极影响,若是一味求新尚奇而忽略与原作的联系,那么原作的文本形象将被解构,沦为词人之间逞才斗艺的载体,这也是唱和诗词遭受批评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水照.苏轼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2]钱锡生,陈斌.从历代词选、词评和唱和看秦观词的传播和地位[J].中国韵文学刊,2014(4).

[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无名氏.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A].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C].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钱锡生,陶映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