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基础性抗荷体质高效训练探讨

更新时间:2009-03-28

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是基于飞行人才早期成长规律培养未来高素质飞行员的载体[1]。抗载荷能力是现代军事飞行人员的基本要求,提高飞行员抗载荷能力是发挥现代战机性能、确保实战打赢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抗荷体质是飞行员对抗飞行载荷身心素质的统称。强壮的抗荷体质是高素质精英飞行员的身心基础,也是现代航空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抗荷体质既有生物遗传因素,也有很大的后天训练的提升空间[2]。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抗荷体质高效训练就是要在敏

感窗口期,通过科学高效的训练实现培养对象抗荷体质的快速提升。长期以来,抗荷动作训练等航空医学研究成果为军事飞行员抗载荷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2],但是现代战机的超机动性能要求飞行员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抗载荷能力,飞行员航空抗荷体质能力建设成为空军战斗力提升的基础性工程。因此,集成创新现代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结合学生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推进基础性抗荷体质高效训练,对提升夯实抗荷体质基础、提高未来战斗能力、对抗飞行疲劳、延长飞行寿命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意义,对飞行学员、飞行人员的抗荷体质训练与维持也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1 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基础性抗荷体质训练特点

1.1 高中全程训练,适逢敏感窗口期 青少年航空学校是部队拓展飞行员培养链条,是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把起点向高中阶段延伸,超前储备飞行苗子,从源头上提高飞行人才选拔培养质量成立的航空班。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是指经过严格身体、心理、政治和文化选拔入选航空班定向培养的高一到高三的学生,训练对象年龄一般15~18岁。和飞行学员年龄一般>18岁相比,无论是力量、耐力和心理,他们都仍然处于训练敏感期,这是实现抗荷体质高效训练的前提和基础[3],经过实施3年系统科学的训练,将大幅度提升抗荷体质训练效率和训练效果,由此奠定高素质精英飞行员培养的强大身心基础。

审核管理——地震应急管理员可以对应急信息的审核状况进行管理,如查看所有提交的应急信息、对提交未审核的应急信息进行审核等。

1.2 教学任务繁重,无抗荷体质训练计划 培养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文化成绩优秀、抗荷体质强大的飞行后备人才队伍是青少年航空学校的重要目标。因此,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除了需要完成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的全部课程,教学大纲还规定了大量航空特色教育内容,其中包括航空体育的内容,但是该部分内容与抗荷体质训练的重点、方法及效果评价等多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研究抗荷体质训练计划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这也是抗荷体质高效训练的内在要求。

1.3 设备条件有限,需要结合实际拟制训练方案 实现抗荷体质高效训练关键是技术方法的合理应用,过度强调各承办中学的抗荷体质训练的设备条件,很多学生将失去3年宝贵的敏感窗口期机会。2016级一年抗荷体质训练结果显示,没有专门训练条件的学校,训练效果最多的学校核心指标提升了39%。因此,适当完善电动转椅等必要的专用设备,抓紧业余时间积极推进抗荷力量训练、前庭稳定性训练、抗荷动作训练,就能够在高素质精英飞行后备人才培养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 基础性抗荷体质包括的重点内容

2.4 抗荷心理 心理应激负荷高是当代高性能战斗机的特点之一,强大的抗荷心理能力也是飞行员抗荷能力训练的重要目标。有研究证实,模拟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即可引起飞行员血浆催乳素、AVP、ANP等调节肽的明显升高,而且对加速度作用有经验的飞行员的心率、血浆肾素活性恢复的速率也明显快于那些经验较少的飞行学员。同时,心理应激引起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大量释放,不仅会对心肌的正常结构产生有害的作用,也是导致心血管调节肽合成与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10]。因此,心理应激也必然参与了加速度对机体引起的心血管调节肽变化的影响。目前对于飞行员的心理应激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有报道飞行员因挫折情景造成的心理应激诱发过心因性空中晕厥。因此,进行针对性的航空心理训练,以及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挫折情景进行抗荷能力训练是抗荷体质训练的重要内容。

3.2 推进前庭功能稳定性主动与被动联合训练 空晕病仍然是导致我军飞行学员飞行训练停飞的首要原因。导致空晕病的原因很多,前庭功能稳定性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各国都广泛开展了提高飞行人员前庭功能稳定性的训练,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体能训练、四柱秋千训练、旋梯训练、固定滚轮训练、三维滚轮训练以及空间定向障碍模拟器训练等,飞行人员通过前庭功能训练,可产生前庭习服,从而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12-13]。调查结果显示,传统仪器设备对前庭器官主动训练较多,无论飞行学员还是青少年航空学校学员,正式列入教学训练计划;同时,针对现代仪器设备对前庭器官的主动刺激训练研究较多,但应用不足。事实上,在飞行员职业生涯中,特别是在青少年航空学校阶段及飞行学员基础训练阶段,在敏感窗口期结合实际条件组织主动训练与被动训练相结合的训练。前期我们发现,在青少年航空学校和飞行学员训练基础基地配置一定数量的电动转椅,联合既有的主动训练方法,既安全又实用,按照规范的训练方法,通过较少时间的训练即可大幅度降低前庭功能敏感导致的选拔淘汰。长期以来,前庭功能稳定性选拔主要通过转椅被动筛查,前庭功能稳定性训练主要采用主动训练。笔者的研究表明,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快速提高飞行学员精准医学选拔和基础性抗荷体质高效训练水平。

推进基础性抗荷体质高效训练的基本要求,训练内容要有针对性,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抗荷体质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训练,纠正传统训练存在的偏差;训练技术要有先进性,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最先进成熟的研究成果组织训练,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充分;训练方案要有可行性,必须尽可能在不打乱既往教学训练计划的前提下组织训练,训练对象可接受性强;训练成效要有可见性,必须做到训练时间缩短,训练成效通过具体数据快速体现。实现基础性抗荷体质高效训练的基本途径,要科学推进航空医学、体育科学、传统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完善现代抗荷体质训练教程,积极推动抗荷体质训练创新实践,逐步实现抗荷体质训练变革发展。

2.1 肌肉适能 肌肉适能是抗荷体质的重点内容。早在1977年,Epperson就证实了举重训练能提高G耐力,1980年,Gensler借鉴该研究成果制订了举重和体操帮助飞行员增强腹肌、臂肌和颈部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案,之后的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0~12周中度以上强度举重或类举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Gz耐力[4]。研究还表明,各肌群力量训练不能够孤立起来而是应该把臂、胸、腹、颈及呼吸肌进行全面训练,并且加强各肌群协调性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明显提高抗荷能力[5]。肌肉适能提高G耐力的机理一般认为是,力量训练初期,神经肌肉调节作用加强,改善了神经分布和运动单位协同的结果,长期训练则增加了肌肉收缩蛋白的合成速率,在抗荷动作时可以形象比作人体获得生理性自然抗荷服[6-7]

3 推进基础性抗荷体质高效训练研究与实践的切入点

2.2 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指人体心脏泵血和向全身输送氧气的能力,代表循环与呼吸系统进行调整并从全身锻炼所产生的影响中恢复过来的能力,心肺功能为人体肌肉群持续完成各种任务提供保证,良好的心肺功能可以支持人们长时间进行长跑、骑行、游泳、越野滑雪等运动,而不会产生过度的不适感,同样为身体抗载荷提供保证。研究证实,一定量持久性有氧训练能够保持+Gz耐力,但过量训练则会降低+Gz耐力。过量的有氧训练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弱了在G作用下心率的代偿反射机制,使头水平血压下降、血流减少,甚至造成+Gz引起的意识丧失(G-LOC)[8-9]。2.3 空间定向 空间定向是抗荷体质的重要内容,一般认为,参与空间定向的器官功能主要有视觉、前庭、本体感受器和皮肤外感受器等。其中视觉定向包括中心视觉和周边视觉,是人体在三维空间内运动和自身定向能力的最主要控制系统,中心视觉主要用于获取定向的视觉信息,周边视觉首要作用是使个体在环境中定向。前庭功能在定向中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当人体和头部的运动要使网膜视像模糊时,前庭系统通过相应的反射使影像稳定,同时依据熟练动作和反射性运动自动进行的情况提供定向信息,在没有视觉的情况下可以提供相当准确的运动感觉和位置感觉。空间定向障碍、运动病等航空医学问题的发生与空间定向具有密切的关系。

3.3 科学组织有氧与无氧训练 首先,要正确搭配有氧与无氧训练,基础训练实践中,因为训练时间少等原因,有氧与无氧训练往往被安排到一起训练,有氧训练结束立即进行无氧训练,或者无氧训练结束后立即组织有氧训练,研究表明,这种安排会导致有氧与无氧训练的冲突,最终效果属于低效训练甚至是无效训练[5],因此,有氧与无氧训练之间最好能够间隔48 h,同时防止过度有氧训练。其次,要吸收应用科学方法,特别是与飞行载荷高度一致的离心训练,飞机超机动加速时,飞行员为了维持稳定和保持姿态,往往被动完成颈部及腹部肌群的离心收缩,平时加强离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训练针对性和时效性;结合日常训练教学计划开展的静力练习,能够有效解决训练时间不够的难题;其他比如通过科学控制训练强度,不断增加力量训练阻力,正确应用核心区力量训练方法等,都能够起到立杆见影的训练效果。另外,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颈肌的强健训练是提高抗荷能力的重点,积极将现代科学的训练方法转化成方便应用的高效训练装备刻不容缓。

例如,在学习了长度单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测量一下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一量自己脚步的长度,算一算从家里到学习的路程,又如在学习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测量自己房间的地面面积,再假设铺设30cm×30cm的地板,一共需要多少张。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1 紧紧抓住敏感窗口期训练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发现,很多身体素质和能力的发展都有特定的敏感窗口期。敏感窗口期是指特定行为和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敏感窗口期所对应的身体素质能力发展相对迅速,在对应能力的敏感窗口期发展相应的能力素质将为今后的职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11]。如果错过了敏感窗口期,相应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容易达到理想的状态。身体能力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多集中在青少年时期,通常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协调能力等。其中,速度训练的敏感窗口期为7~13岁,男孩的力量训练的敏感窗口期处于13~18岁不等,耐力素质训练的敏感窗口期在14~16岁不等,灵敏性训练的敏感窗口期期在7~12岁不等,并且这个年龄段节奏感和空间定向能力好,可以为前庭稳定性训练提供较好条件。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处于15岁左右,仍然还是抗荷力量、前庭稳定性训练的较好阶段,充分抓住该时期按照科学的方法组织训练,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夯实飞行训练抗荷基础,实现飞行员基础性抗荷体质的高效训练。

现如今,如何挖掘出食品老字号的新动力,使其再现昔日辉煌?这都是食品老字号在大胆改良和不断创新中需要思索和实践的核心问题。通过开设无人智慧餐厅、跨界合作新产品、时尚的视觉传达,老字号纷纷开始圈粉……

3.4 将抗荷动作训练融入日常训练 抗G收紧动作(anti-G straining maneuver,AGSM),通常简称为“抗G动作”“抗荷动作”或“对抗动作”。AGSM是以收紧肌肉、升高血压、提高飞行(学)员抗荷耐力为目的的某种特定的对抗载荷的动作。AGSM是提高飞行(学)员抗荷耐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飞行(学)员自身抗荷技术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熟练掌握并实施AGSM能够有效对抗2.0 G左右的载荷,在做高载荷机动飞行时,飞行(学)员必须做AGSM才能耐受持续性高载荷的作用,从而避免黑视或G-LOC的发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抗荷动作是抗载荷效果的主要因素,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耿喜臣等提出的HP抗荷动作是一种新型的抗荷动作,具有抗荷效果好、心脏负荷小、呼吸节律易于控制、疲劳程度低、易与装备结合等优点,并且提出了一套针对HP抗荷动作特点的专项抗荷体能训练方法[14],将抗荷动作融入敏感窗口期的日常抗荷体质训练,是实现抗荷体质高效训练的一条有效途径。

3.5 积极加强营养、心理、传统医学等多学科综合支持 人体在缺氧、加速度及相应的应激环境下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都有特殊要求,维生素的改变对抗载荷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按照航空营养学要求合理膳食是促进飞行人员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提高飞行耐力和延长飞行年限的重要措施[15]。心理抗荷能力同样是抗荷体质训练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心理学研究基础上建立完善航空心理抗荷能力训练技术方法,比如飞行学习效率提升、恐惧快速消除、动机快速扭转等,从而实现抗荷体质的全面提升。另外,祖国传统医学在抗荷体质分类矫治、训练后疲劳恢复等具有显著作用,加强抗荷体质训练传统医学研究有望建立一批原创性成果。

推荐理由:《小老鼠又上灯台喽》是“九神鹿绘本馆”的一本新作。文字作者袁晓峰在传统儿歌的基础上,围绕“阅读”这个主题,结合多年阅读推广经验及儿童阅读特点进行了全新创作,读起来朗朗上口,好玩风趣。在文字的基础上,绘图作者赵晓音用色彩鲜明、稚气脱俗的表现手法,将老鼠、小猫、大猫、小狗、孩子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让绘本充满了节奏感和电影的动感。

【参考文献】

[1] 王 玮,段祥龙,叶晓军,等.1 281名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应征学生定选体检不合格异常谱分析[J].军事医学,2017,41(1):1-4.

[2] 耿喜臣,金 朝.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高+GZ综合防护进展[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2,13(1):60-64.

[3] 苏士强.力量素质训练敏感期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4] Epperson WL,Burton RR,Bernauer EM.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ial physical conditioning regimens on simulated aerial combat maneuvering tolerance[J].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82,53(11):1 091-1 097.

[5] 耿喜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体能训练[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6,10(2):82-84.

[6] Tesch PA,Hjort H,Balldin UI.Effect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tolerance[J].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83,54(8):691.

[7] Burton RR.Guideling for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program for high sustain G[J].Physiologist,1993,36(1)Suppl:S94-S97.

[8] Balldin UI.Physical training and +Gz tolerance[J].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84,55(11):991-992.

[9] Whinnery JE,Parnell MJ.The effect of long-term aerobic condi-tioning on +Gz tolerance[J].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87,58(3):199-204.

[10] 李 茜.高+Gz暴露时人体某些生理应激反应及其机制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3.

[11] COLE TJ.The secular trend in human physical growth:a biological view[J].Econ Hum Biol,2003,1(2):161-168.

[12] 于立身.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严重飞行错觉特点和预防措施[J].航空军医,1999,1(2):66-67.

[13] Clement G,Deguine O,Parant M,et al.Effects of cosmonaut vestibular training on vestibular function prior to spaceflight[J].Eur J Appl Physiol,2001,85(6):539-545.

[14] 李立华,耿喜臣,陆 霞,等.专项抗荷体能训练对HP动作抗荷效果的影响[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4,15(3):151-155.

[15] 余 红,伊长荣,杨秀芳,等,不同热源质比例膳食餐后血糖水平及葡萄糖负荷的影响[J].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4,6(4):225.

 
邹志康,王安利,耿喜臣,吉保民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02期
《空军医学杂志》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