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民间辟邪文化的内蕴与特征

更新时间:2009-03-28

辟邪也称避邪,辟邪器物、行为与现象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辟邪文化占据着独特的地位。通过关注民间的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不难发现,辟邪的精灵,辟邪的文物以及辟邪的仪式是如此丰富多样;辟邪的概念,辟邪的心态,辟邪的行为是如此奇怪而深奥。虽然,在当代中国文化中,辟邪长期以来一直被学者描述为迷信。然而,在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里,辟邪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辟邪文化不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已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并深入到中国民众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体系之中。对辟邪文化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先服务好月嫂,才能服务好客户”是菩提果独特的服务理念,在菩提果内部的KEEP赋能体系中包括知识赋能(Knowledge)、效率赋能(Efficiency)、情感赋能(Emotion)、模式赋能(Pattern),通过KEEP赋能体系给好月嫂提供帮助,让更多家庭受益!

一、辟邪文化的内蕴

通俗地说,辟邪文化就是人们对不可预知的现象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采取祭祀、祝颂、祈祷、忌避等方式,达到人类来适应自然的一个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方式的模式。生活中,每一种辟邪现象、辟邪行为和辟邪器物均蕴藏着中华文化的丰富信息,包括了民俗、伦理道德、传统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社会心理、行为规范、地域文化特征等因素。简单来讲,辟邪文化是通过人类具体的一些行为方式来避免灾祸的行为。

(一)辟邪是源于对自然与科学的不了解而产生的

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辟邪现象无处不在,一些不寻常的东西的改变,例如天上的星星移动,人们认为会有厄运,需要辟邪;气象的演变,雷电风雨雪霜的肆虐,也会使人联想起神灵震怒降祸,故要设祭坛禳灾;在河流、湖泊行驶的船只,或是在大山深处进行劳作,随时会遇到恶魔的侵扰[1],这一切都需要辟邪。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成人和儿童的患病,也会认为是恶魔附身,必须采取各种辟邪行动。在古代的民间,婚礼和葬礼,农业,捕鱼和狩猎,旅游出行,人们往往敬拜上苍来辟邪祈祷。

This is the reason why he was late.(这就是他迟到的原因。)why只用于reason之后的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在定语从句中做原因状语。

辟邪是人民一种朴素美好的愿望,充满了禳灾辟邪的意蕴;民间文化用其独特的声音和形态,衍生出许多辟邪的方式。古老的巫术、祭傩、傩舞,是辟邪消灾,保佑人类平安祈福的重要载体;古代妇女的生育过程,充满了辟邪和苦难,也产生了大量的辟邪行径[2];佛、道二教在民间历史上影响巨大,它们也各有其独特的辟邪体系。按照节日的顺序伴随着各种复杂的仪式活动,成为辟邪的永恒主题。因此,辟邪现象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民间人们日常生活中,为中国人积累了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心理状态。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了解辟邪的要旨,有助于科学掌握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现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现代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二)辟邪活动的兴起是由中国人的宇宙观决定的

由此拓展思路,照妖镜成了应用广泛的辟邪物件,比如古代武士甲胄的后背或前胸部位,多嵌有一块“护心镜”。一方面,镜材的铜质本身具有抵御剑矢之类武器侵害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又可以发挥镇吓诸多鬼怪妖物的功能。再比如,把一块小圆镜镶在大门顶端中间部位的民居建筑习俗,在中国许多地区盛行,甚至直到今天,这块具有镇邪驱怪意义的古老的镜子,还常常出现在现代风格的建筑物上。

在传统的婚礼风俗中,铜镜是使用场合和次数最多的祛邪工具,新娘穿着有铜镜的新衣上轿去婆家;在花轿进入婆家大门前,还要由专职人员用铜镜在轿厢内上下左右仔细地“搜寻”一遍;用作合晋的洞房里,一面大铜镜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器物。此外,铜镜也被使用在民间丧葬活动中,人们将其置于墓穴顶部,或棺床的四角,这些安排均出于辟邪的需要。

龙掌管着雨水和洪水,狮子是万兽之王,天下无敌,中国人过年时却拿它们出来耍一耍,这就可以减轻平时对它们的畏惧,还可以借助其威,驱逐邪魔[5]。这不仅表明中国人对大自然的主动性,对环境的融合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乐观和幽默,还显示了中国人“天人合一”。

一般说来,由于灾害性的自然力量往往是古人无法抵御的,当时人们认为是有邪魔的力量在作怪,因此,必须寻找到能够对付的神灵或圣物来镇邪,避免再给人类带来更大灾难。于是,人们便将各种巫术仪式、咒语、圣物器皿用来镇邪,试图影响或对这些非人力可以管制的事情加以控制,为了生命安全和顺利,祈求免灾得福[7]

(三)辟邪活动的宗旨是抵御自然灾害,避免天灾人祸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辟邪的仪式和圣物并没有作用,但它能给人以心理暗示,这是辟邪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例如,在孕妇分娩辟邪,古代民间有所谓的“产子禁水”的法术[8]。这是一个特定的法术,在生产过程中,巫师默念咒语数遍,而咒语是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利于怀孕妇女的顺利生产。当然,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是不可能有实质性的作用,但如果一个孕妇相信这句咒语能驱除辟邪的话,就能够缓解产妇的恐慌、焦虑。辟邪在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安慰不可否认的,有时候人的精神和身体抵抗力合二为一是,就会产生真正地抵御能力,从而避免了不幸。

二、辟邪文化的特征

回望来路,不改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举全省之力,守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呵护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努力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一)从精神层面战胜恐惧,帮助人类走出阴霾

出生于这个世界,成长在这片土地上,尽管自然与气候不尽人意,往往是风暴灾害;但世界充满了温情,同时也充满了苦难、仇恨和斗争。人类在生存艰难的状况下,不时地承受着巨大的挑战,所以,人类借助于智慧的发展,创造各种新的工具,同样在精神上也通过辟邪活动,改善了社会组织,消除一切邪恶,缓解人类痛苦,这些努力无疑将发挥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6]。虽然,人类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并不可能彻底消除自然灾害,有时候,人类创造了许多人为的灾难,幻想制造灾难,使自己的永久性笼罩在灾难里,无法摆脱自己。因此,辟邪活动实际上是人们为了避免灾难,改变厄运,祝福众生的一种特殊的行为。

(二)以小的代价来换取避免大的灾难的心理

民间文化以及辟邪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人们愿意以小的代价来换取避免大的灾难的心理。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很早就意识到,灾难的幽灵是不可能彻底清除,一些物质上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为了使生活更顺利,让生活环境更令人满意。所谓“破财免灾”是一个生动的描述的心理[9]

(三)利用高度吉祥的通灵之物来辟邪 (以镜子为例)

当前,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完成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约为国家提供了50%的税收总额,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60%以上的出口额,以及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因此,中小微企业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其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利用高度吉祥的通灵之物来辟邪是民俗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吉祥的预兆和厄运是相反的;通灵是恶魔的克星,由于精神性的东西是与全能的神互相沟通,可以迫使后者降妖除怪。例如,大米是南方人的主食,被誉为“金珠玉粒”,非常珍贵,在民间很早就用吉祥物来抵御辟邪的灵魂[10]。在浙江省的一些地区,新郎新娘必须发车袱巾装了一包米放在花轿,这叫“坐轿米”,当地人相信邪祟,保佑平安的新娘。

又如,民间广泛流行的辟邪的镜子的习俗,在门或窗框的人,挂镜子,俗称“照妖镜”[11],人们相信,这样做,恶魔必将显出原型落荒逃走。古人认为邪魅妖魔会化为人形来害人,惟有“照妖镜”可使之现出原形,保人们平安无事。为什么铜镜被认为可以辟邪呢?一方面,铜镜在古代乃珍稀之物,价格十分昂贵,在人们心目中地位很高;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古人认为铜镜具有强大的驱邪功能。铜镜是古人梳洗化妆的实用器,它能照出人体和万物的形貌,由此推测也可以照出妖魔鬼怪,让其现形,从而达到震慑作用[12]。由此,科学知识缺乏的古人,对铜镜增添了崇拜。因而,铜镜在古代长期扮演着通灵显圣之物的角色,任何隐形或变形的妖魔鬼怪都会在它的面前原形毕露,鬼魅现形定会惭愧万分,凶焰顿敛,惟恐逃之不及,于是乎,人们就可高枕无忧了。如葛洪《抱朴子》言,世上万物久炼成精者,都有本事假托人形以迷惑人,“惟不能易镜中真形”,它们一看见铜镜,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于是赶快溜走。基于这一原理,凡巫师道士们在从事捉鬼拿妖等活动时,照例都要先用一面镜子当识破妖怪的法宝。这种看法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乡村城市仍可不时地看到“照妖镜”高悬[13]

在中国人眼里,邪气属阴,必以阳刚退之。年俗中惯用大红色,大红即表示火热吉庆,又代表炽盛的阳气,用以辟除妖邪。辟邪的图画一概是刚正不阿、威猛难挡的阳刚形象。例如忠义千古的关公、勇猛骁强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法力无边的姜太公和张天师,以及吃鬼的钟馗和挟弹射天狗的张弓[3]

最常见用来辟邪的动物是雄鸡和猛虎。在民间传说中,雄鸡吃五毒,猛虎食恶鬼。这样的门神贴在大门上,一派凛然之气,邪魔不逐自退。有趣的是,在民间画师的笔下,这些猛禽猛兽既威武雄壮,又娇憨可爱。比如陕西凤翔有幅古版门画《镇宅神虎》,一条大虫,目瞪如灯,张牙舞爪,极是猛悍,然而在它身旁那只小虎犊却淘气地模仿着它的神气,一边还晃头扬足,向它撒娇,于是画面就生出一番亲切,与过年所需要的吉庆气氛取得一致。辟邪的虎,只吓鬼而不吓人,中国民间玩具中的布老虎,以及孩子们头上戴的虎头帽和脚上穿的虎头鞋,都是这样[4]。中国人往往把伤人的猛兽画得可以亲近,这造成心理的祥和与安全感。

不只是铜镜被人们奉为辟邪之物,奇特的石头,经过一番打磨或刻上符咒,也转变为通灵之物,被古人视为镇魔驱妖的圣物。如民间广为盛行的树“泰山石敢当”辟邪的风俗。另外,细小轻微却锋利无比的铁针、日常生活中用于切割的剪刀、匕首、剑等都被人们当作避鬼的利器,至于珍贵的银器更是长期被百姓视为避鬼驱恶的神物[14]。这些都是民间文化的特点。

三、辟邪文化的思辨

每个人从降生到死亡,要经历无数的沟沟坎坎。众生不是病魔缠身、无名中毒,就是财源枯竭、生产受损,甚至丧妻折夫、儿女早夭[15]。这一切,在中国古人看来,皆是邪祟鬼怪的危害。它成为中国辟邪文化产生的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壤,同时也是中国辟邪现象长期延续不衰、在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门槛的今天仍然广为流行的最深层的根源。从根本上说,思想的雾霭不能靠“利斧”去驱散,历史的现象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解释。中国辟邪现象源于先人科学知识的贫乏、生产力的低下,其中蕴含着大量愚昧、迷信的成分,迫切需要我们对其中落后的积垢用科学知识来扫除。

总体上看,中国辟邪文化是光怪陆离的复合体,是传统民俗文化精华与糟粕交融的观念形态和行为系统。中国辟邪现象既有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积淀,又有无孔不入的滋生蔓延土壤,更内含衰荣再生的顽强生命力。正因为它是复杂的,就更需要我们去整理它、分析它、透彻地理解它。随着当今世界范围“中国文化热”的兴起,辟邪文化与海外汉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对传统民俗民风的宣扬遥相呼应,在现代中国有复燃的苗头[7]。这种精糟不分、清浊难别的现象是很令人担忧的。如果不去考究源流、明辨是非、正确引导,陈旧的风气和腐朽的习俗将会再度在民间蔓延。

四、结语

中国是个农业古国,一年四季,春耕秋收,循环往复,过年是新的一轮的开始,每逢此时总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祈福与辟邪也就来得分外强烈。中国民间辟邪文化渊源流长,丰富多彩,理解辟邪的渊源、理念和远古先民的动机,掌握其基本特征,是理解中华辟邪文化的重要一步,但要科学和全面地把握它,还需要人们深入其堂奥,探寻民间辟邪文化所蕴含的内在规律。

金枝在夜的哈尔滨城,睡在一条小街阴沟板上。那条街是小工人和洋车夫们的街道。有小饭馆,有最下等的妓女,妓女们的大红裤子时时在小土房的门前出现。闲散的人,做出特别姿态,慢慢和大红裤子们说笑,后来走进小房去,过一会又走出来。但没有一个人理会破乱的金枝,她好像一个垃圾桶,好像一个病狗似的堆偎在那里。

[参 考 文 献]

[1] 王秀梅.北京地区的婚礼辟邪习俗初探[C].北京学研究文集,2008,(6).

[2] 王玉金.从汉画看汉代辟邪风俗[J].民俗研究,2000,(6).

[3] 葛臻明.汉代画像石辟邪兽的历史渊源及文化意义[J].许昌学院学报,2010,(1).

[4] 毕旭玲.桃的驱鬼辟邪功能探源[J].中文自学指导,2006,(9).

[5] 孙晔.民间服饰中的辟邪现象[J].纺织学报,2012,(9).

[6] 曾庆硕.浅议汉画中升仙辟邪的汉代谶纬思想[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1).

[7] 郑小江.中国辟邪文化[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8] 郑晓江.中国民间辟邪文化探幽[J].寻根,2005,(6).

[9] 章孔畅.辟邪及其名称的中西文化误读[J].美与时代,2008,(2).

[10] 郑明璋.论汉代辟邪文化视野下的汉赋创作[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1] 王梓奕.从《太平广记》看桃的辟邪功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8).

[12] 田敏.汉代铜镜铭文研究——以相思、吉语、规矩纹镜铭文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09.

[13] 卢昉.汉代马王堆墓漆器装饰特点研究[J].兰台世界,2015,(24).

[14] 朱莉莉.大众文化视野下非遗衍生品研究[J].博物馆研究,2015,(3).

[15] 高国藩.敦煌唐人树神崇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西夏研究,2015,(3).

 
査靖冰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