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黄侃《〈通俗编〉笺识》中的文字研究类疏

更新时间:2009-03-28

清代翟灏《通俗编》是清代俗语辞书中成绩最大者,共38卷,采集方言俗语5456条,分38类,每类下面分别收录相关词目。每一词目下引用书证以明词义与来源,或加按语。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先生极重《通俗编》,曾在书眉对该书364个条目作了“笺识”[1]417460,收录于《量守庐群书笺识》。因学界对《〈通俗编〉笺识》尚少系统研究,故拟对其作系统整理与研究。

变化处置网络化:①对照施工项目网络工期表,在变化环节管理上作出具体说明;②科队两级要详细掌握变化环节当班当日施工进度、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措施是否有效等;③科室要及时对变化环节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黄侃对《通俗编》所做的笺识,涉及到词源、词汇训诂、文字、音韵与方言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拟对黄侃笺识中牵涉到的文字研究进行分类疏证,发掘黄侃笺识在文字研究方面的成绩,避免后人误读,并由此进一步讨论黄侃关于“发明”的学术观点,同时就汉语文字学史研究的基础工作进行讨论。

本文所引《通俗编》据乾隆无不宜斋雕本,并参考了颜春峰点校本的标点(颜春峰点校本将黄侃笺识以脚注形式过录在相应条目之下)[2];本文所引黄侃笺识据《〈通俗编〉笺识》,引文后标示笺识在《量守庐群书笺识》中的页码。篇幅所限,每小类详述二至四例,其他则略述。举例时少数文字因需要而保留繁体字形式。

一、指明本字与借字

黄侃在笺识中经常有意指明某字为借字(包括音转记音字)、某字为本字。例如:

(1)《通俗编》卷六“申解”条:“《云麓漫钞》:‘官府多用申解二字,申之训曰重,今以状达上官曰申闻,施于简劄曰申呈,皆无重义。解,古隘切,训曰除,而词人上于其长曰解,士人获乡荐亦曰得解,皆无除出之义,举世用之,与欧阳子言打字正同。’”

黄侃于全条之末笺识:“‘申’训引,‘解’训判,皆本字。”[1]420

按,“申解”,《汉语大词典》作为两个词目收录。第一个词目列四个义项:1.说明、解释。2.申辩。3.申报。4.指上报的文书。第二个词目释义:“发送;解送。”第一个词目的义项三申报的对象是文书,第二个词目释义中,发送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文书,故二者实可合并。“申解”的本义是“说明、申辩、解释”,引申为“用文书向上级申辩、解释”(也就是“申报”,包括事情的申报与人的发送)与“上报的文书”。故两个词目可以合而为一。“申解”分而言之,“申”不是“重”(重复)义,“解”也不是“除”(除出)义。虽然“申”、“解”分别有此义,但在该词中并非此义。“申”,《说文·申部》:“申,神也。”又《说文·虫部》“虹”下解释:“申,电也。”按“申”古文字实为闪电。《说文》“虹”段玉裁注:“电者,阴阳激燿也。”闪电阴阳激燿,四下散开,因而引申指“申展”义,再引申指“说明、解释”之义。《楚辞·九章·抽思》:“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礼记·郊特牲》:“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通俗编》所说“申闻”、“申呈”之“申”亦此义。“解”,《说文·角部》:“解,判也。从刀判牛解。一曰解廌,兽也。”引申指解开,再进一步可以抽象为“解释、申辩”:《玉篇·角部》:“解,释也。”《庄子·徐无鬼》:“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汉扬雄《解嘲》:“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号曰《解嘲》”。黄侃所说“‘申’训引,‘解’训判,皆本字”,不能理解为“申解”一词中“申”训“引”、“解”训“判”,而只能理解为“申解”一词中“申”、“解”的语素义分别是由其本义引申而来的。另外,《通俗编》所说“词人上于其长曰解,士人获乡荐亦曰得解”,说明一个词可有多个义项,不可拘泥。

(2)《通俗编》卷十三“赖”条:“《鸡肋编》:‘渭州潘源讳言赖,太祖微时,至潘源与人博,大胜,邑人欺其客也,驱而夺之。及即位,几欲迁发此县,故以赖为耻。然未知以欺为赖,其义何本。’按:《左传·昭十二年》:‘楚子曰:“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外传·晋语》:‘已赖其田[地]而又爱其宝[实]。’《汉书·酷吏传》:‘责杨仆受诏不至兰池宫。’如淳注曰:‘本出军时,欲使之兰池宫,赖而不去。’《方言》:‘赖,雠也,南楚之外曰赖。’郭璞注曰:‘赖亦恶名。’据此,则‘赖’之为言已久,其义兼抵脱、雠忤,不仅欺而已也。”

黄侃于词目下笺识:“‘欺赖’之‘赖’,‘讕’之音转也。”又于《方言》郭璞注“赖亦恶名”下笺识:“此则‘’之借字。”[1]424

按,黄侃对《通俗编》所讨论的“赖”区分为两个义项。“欺赖”之“赖”为“诬赖”义,即以虚假言辞诬枉他人。《说文·贝部》:“赖,赢也。”本指赢利、获利。指诬赖、抵赖,则当为借字。“‘欺赖’之‘赖’,‘讕’之音转也”,“赖”,古音来母月部(黄侃称曷末部),“讕”,来母元部(黄侃称寒桓部)。月元对转。“讕”,《说文·言部》:“讕,抵讕也。”段玉裁注:“各本作诋,误。抵讕,犹今俗语抵赖也。”即以言辞掩己之过。又可指诬赖,即以言辞增饰他人之过。《玉篇·言部》:“讕,诬言相加被也。”“欺赖”之“赖”为“讕”之音转借字。

又,《方言》:“赖,雠也,南楚之外曰赖,秦晋曰雠。”郭璞注曰:“赖亦恶名。”此“赖”非诬赖、抵赖义。《汉语大字典》“赖”义项八仅据此释为“仇”,意义尚不明确。黄侃说:“此则‘’之借字”。“”,同“盭”。前者为《说文》小篆隶定字形,但古籍通常作“盭”。“赖”、“盭”二字古音均为来母月部(黄侃称曷末部)。《说文·弦部》:“盭,也。从弦省,从盩。读若戾。”即乖戾、乖违之义。段玉裁注:“此乖戾正字,今则‘戾’行而‘盭’废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盭夫为之垂涕。”司马贞索隐:“字或作戾。盭,古戾字.”故«方言»所记“赖”则为乖戾、乖违之义.

(3)«通俗编»卷三十五“”条:“寒山诗:‘儿弄曰.’田画«祭王和甫文»;‘童譍孺,群舌毛起.’«玉篇»:‘,音戈唆,小儿相应也.’按,‘唆’字旧唯此义,今俗云‘唆使’,始见于«正字通».”

黄侃于全条之末笺识:“‘唆使’即‘撺掇’之‘撺’,而正字当为‘嗾’.”[1]454G455

又,«通俗编»卷三十三“呢”条,黄侃于词目下笺识:“此即‘尔’字.释典作‘聻’,俗字也.‘呢’非古字,今检«商君书»亦无之.”[1]449按,“聻”用于句末,相当于“呢”.“呢”在句末作语气词的用法与之无关,语气词用法最早见于元曲.又,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七:“尔,犹‘乎’也.‘尔’在口语作‘呢’,‘呢’即‘尔’之古音也.”

(4)«通俗编»卷三十六“”条:“«类篇»:‘蓬逋切,雉膺肉.’«松漠纪闻»有‘杀鸡炙股烹’语.«暖姝由笔»:‘谓鸡胸下白肉也.’按,俗亦呼人之胸曰‘胸’,元人«倩女离魂»曲作‘胸脯’,盖通借.”

黄侃于词目下笺识:“即‘脯’字.”[1]456

(2)«通俗编»卷三十六“”条:“«升庵外集»;‘京师俚语,目形短矮为,«文选»有脆语,«唐书��王伾传»:形容陋.«通鉴音义»作七禾切.’按,本作矬,«博雅»:‘矬,短也.’«北史��宋世景传»:‘道屿从孙孝王,形貌矬陋,而好臧否人物.’”

此外,如«通俗编»卷十三“暗中摸索”条,黄侃于词目下笺识:“‘索’正作‘’.”[1]423按,“”即“”.该字部首«说文»小篆作“宀”,而金文作“冖”.«说文��宀部»:“,入室(搜)也.”段玉裁注:“搜,求也.«颜氏家训»曰:‘«通俗文»云:入室求曰搜.’按,当作入室求曰.今俗语云搜索是也.,经典多假‘索’为之.如‘探啧索隐’是.”引申为搜索、寻求.«广雅��释诂三»:“,求也.”但“”、“”使用不广,典籍习用借字“索”.

由于彝族特殊的风俗习惯,异性之间忌谈生殖、性相关问题,加之凉山州许多彝族孕产妇习惯在家分娩且大部分村医生为男性,村妇保员在彝族聚集地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村妇保员进行传染病(特别是性病)防治知识、孕产妇管理与随访、儿童保健、计划生育以及健康教育宣传等的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或提供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的同时,向彝族妇女宣传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梅毒等性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宣传住院分娩的好处以及有关孕产妇救助或补助的政策等,动员与促进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防止一些传染病经母婴传播。

又,«通俗编»卷三十三“阿”条,黄侃于词目下笺识:“正作‘’.”[1]444按,“阿”作为象声词,是慢应或吆喝的声音记音字.«说文��丂部»:“,反丂也.读若呵.”朱骏声通训定声:“气之舒也.”指气行畅达.此乃其本字也.

对于公路施工期噪声而言,为了在今后工作的开展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还必须在防噪设备的使用上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设备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加强变频系统的选用,这样不仅可以在噪声的分贝上有效降低,更加能够促使施工设备的损坏有所减少。与此同时,防噪的一些装备应有效佩戴,针对基础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加强防噪设备的使用,这对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可以有效的降低,对于公路施工期噪声防治而言,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又,«通俗编»卷二十五“金鋄玉瓖”条,黄侃于“鋄,音减”下笺识:“正当作‘钳’,以铁有所劫束也.”[1]432按,“钳”,«说文��金部»:“钳,以铁有所劫束也.”段玉裁注:“劫者,以力胁止也.束者,缚也.”此与“拑”同源.«说文��手部»:“拑,胁止也.”徐灏注笺:“从手曰拑,从竹曰箝,从钢铁曰钳,通用则不别也.”铜铁器上镂金银,即金银与铜铁器紧密胁止、相束.黄侃说“鋄”本字当作“钳”,可从.

又,«通俗编»卷二十八“作獭”条,黄侃于词目下笺识:“当为‘蹴蹋’.俗又书‘糟蹋’.”[1]435按,“蹴蹋”表示“蹂躏、摧残”的用法晋代即有,«南唐近事»所述之事当是当时人们不解该词理据而谐音造出“作獭”一词.同样,后人也不明“蹴蹋”理据,又音转为“糟蹋”.

又,«通俗编»卷三十三“夥颐”条,黄侃于词目下笺识:“服虔谓‘颐’为助声,谛也.夥,«说文»正作‘’:‘惊辞’.”[1]443按,“夥”本为多义,作为惊辞,则与“多”义无关,仅是借字记音而已.«说文��部»:“,屰恶惊词也.”钱坫斠诠:“云惊辞者,人遇有惊异则呼声如,今吴语犹有之.”

(2)虽然坝肩槽总体岩体质量较好,但局部受层间及层内错动带切割、风化卸荷等影响,爆破后局部容易产生裂隙,在坝基槽开挖的平整度、超欠挖、半孔率等质量质量指标控制上难度较大。

黄侃在笺识中经常有意指明正字与其异体字(包括俗字)的关系.例如:

算法1、算法2和算法3采用C++语言实现,在Linux下使用g++编译器编译;算法4则采用C语言实现,在Linux下使用gcc编译器编译.使用MCNC和ITC99基准电路在配置为Intel Core i7-6500U CPU 8GB RAM的个人计算机上对算法1进行验证,并与其他采用不同信号概率计算方法的MPRM电路功耗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又,«通俗编»卷三十六“奤”条,黄侃于全条之末笺识:“当作‘嬯’‘儓’.”[1]455按,«说文��女部»:“嬯,迟钝也.阘嬯亦如之.”“儓”是“嬯”的异体.«方言»第三:“儓”郭璞注:“儓,驽钝貌.”“奤”则是“嬯”的后起会意俗字.

为判断上述两种连接方式的优劣,采用SAP2000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两种连接方式分别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高架桥和地铁站同位合建结构如图6所示。

又,«通俗编»卷三十六“颏”条,黄侃于“此字音孩,而世俗讹转若杷”下笺识:“读‘巴’者乃‘辅’字.”[1]456按,«说文��车部»:“辅,人颊车也.”据姚文田、严可均校议,本指车榜木,辅在两旁,俌相之俌、颊之,皆取此象,故经典皆借“辅”为之.“辅”指颊,音转若“巴”.

又,«通俗编»卷三十六“”条,黄侃于全条之末笺识:“应作‘饡’.”[1]459按,«说文��食部»:“饡,以羹浇饭也.”又指含油的粥类食物.«集韵��换韵»:“饡,«说文»:以羹浇饭.一曰以膏煎稻为也.古作.”则“饡”“”“”本为异体,“”为«说文»所录,“”“”则古异体.如以古为尊则为“”;宗«说文»则“应作‘饡’”.

二、指明古字与今字

黄侃在笺识中经常有意指明古字与今字的关系.例如:

(1)«通俗编»卷二十五“假金方用真金镀”条:“李绅«答章孝标»诗:‘假金只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按,«说文��口部»:“咄,相谓也.”段注:“谓欲相语而先惊之之词.”«通俗编»归纳“咄”的用法有“乍见招呼,每作此辞”“猛醒人”“小叱”,甚是.此字«广韵»当没切,又丁括切.黄侃笺识则指明其在当代方言中“或变为‘退’音”,这是语音的方言小变.“俗仍作‘’”乃是字随音改,“”是后造的俗字.此字据«汉语大字典»元代已见,佚名«陈州糶米»第三折:“!这个村老子好无礼.”用法与“咄”完全相同,只是用字的不同.

按,“镀”,«玉篇»:“镀,金镀物也.”«广韵��模韵»:“镀,以金饰物.”黄侃说:“‘镀’正作‘塗’、‘图’.”此“正”当理解解为“古本字”.«说文新附��土部»:“塗,泥也.”郑珍新附考:“古塗、途字并止作涂.”“凡以物傅物皆曰涂.俗以泥涂字加土作塗.”即表示以物傅物时,“塗”是“涂”的后起字.然此字上古即用.«书��梓材»:“若作家室,既勒垣墉,惟其塗塈茨.”“塗”是以物傅物,而以金饰物后来新造了“镀”字表示.«集韵��莫韵»:“镀,金饰也,或作塗.”“塗”又是“镀”的古字,“镀”是今字,唐代才出现用例.而“图”,«广雅��释诂四»:“图,画也.”«左传��宣公三年»:“远方图物.”“图”与“塗”古音同属定母,是同源字.黄侃说“‘镀’正作‘塗’、‘图’”当理解为:古本字当作“塗”,今字作“镀”,“图”是其同源字.

(2)«通俗编»卷二十五“粗缲”条:“«元典章��选丝事理»有‘夏季段疋粗缲不堪’之语.按:字书‘缲’乃缣属,早、悄二音,又通为‘缫’,未尝有音操、训麄者,谓之‘粗缲’,盖时俗借用字也.东坡«大慧真赞»有‘麄慥’文,則但以性情言.”

黄侃于词目下笺识:“缲、糙皆作草次之‘草’.”[1]432

按,“缲”,«说文��糸部»:“缲,帛如绀色,或曰深缯.”(“深缯”朱骏声校改为“深绀”)又同“缫”,«广韵��韵»:“缫,«说文»:‘绎茧为丝’.或从喿.”表“粗缲”义当是借字,如«通俗编»所言:“盖时俗借用字也.”“糙”,«玉篇��米部»:“糙,粗米未舂.”«正字通��米部»:“糙,凡米不精者皆曰糙.”引申可泛指粗糙.而究其本字,则当如黄侃所说:“缲、糙皆作草次之‘草’”.«战国策��齐策四»:“食以草具.”鲍彪注:“草,不精也.”«史记��陈丞相世家»:“更以恶草具进楚使.”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曰:“草,粗也.”因此,黄侃所说“缲、糙皆作草次之‘草’”当理解为“缲”表粗糙义,是借字,本字作“草”;“糙”表粗糙义,是后起字,其古字当作“草”.

西安的厚重,不只是在秦砖汉瓦上能感受到,在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身上更能感受到。西安人堪称大西北人的豪爽和洒脱的集大成者,他们身上有着典型的关中人的性格,可以说是陕西人的缩影。

(3)«通俗编»卷三十一“齣”条:“青藤山人«路史»:‘高则诚«琵琶»,有第一齣、第二齣,考诸韵书,并无此字,必之误也,牛食吞而复吐曰,似优人入而复出也.’按,音笞,又音师,无读作‘折’音者,岂其字形既误,而音读亦因之误耶?”

黄侃于词目下笺识:“此即‘曲’之变也.”[1]436

按,“齣”是传奇中的一个段落,与“折”类似,旧读“尺”(«字汇补»“读若尺”),与“折”音亦相近;现读“出”(现在简化字借用“出”).«字汇补��齿部»:“齣,传奇中一回为一齣.”“齣”当是传奇为区别于杂剧之“折”而有意改读“尺”,后又变为“出”音,与“曲”音又近也.故黄侃说“此即‘曲’之变也”.清代时为表义明确,遂造出后起区别字“齣”.

(4)«通俗编»卷三十三“儘著”条:“«左传��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贷于公.’«礼��曲礼»:‘虚坐盡后,食坐盡前.’按,盡,即忍切,即俗云‘儘著’之‘儘’,‘儘’字惟见«字汇»,前此未收也.白居易诗:‘世上争先从盡汝.’亦用‘盡’字,而自注云‘上声’.宋间有用‘儘’者,若陆游诗‘儘将醉帽插幽香之类’.”

从唐努乌梁海被沙皇俄国侵占到被苏联兼并的历史来看,这个结果的出现既反映了俄国扩张的本质,也说明了当时的中国政府力量软弱不堪,领土和主权意识亟待加强,没有对唐努乌梁海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具有极大的意义。中俄边界的彻底解决为两国合作领域的扩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未来中俄两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边境地区安全的维护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对抗领域,更要依赖信任和合作的力量。对于中俄边界争议的历史,我们既应该铭记,同时也应客观看待。

黄侃于词目下笺识:“盡前盡后,即‘儘前儘后’.翟说谛.”[1]441

按,此条因为牵涉到“儘”“盡”二字,故不用简化字.否则均变成“尽”,无从讨论.“儘”“盡”有别.«说文��皿部»:“盡,器中空也.”段注:“«释诂»:‘觳、悉、卒、泯、忽、灭、罄、空、毕、罊、歼、拔、殄,盡也.’«曲礼»曰:‘虚坐盡后,实坐盡前.’即忍切,俗作‘儘’,亦空义之引伸.”“盡”为“空”义,亦有“全部、都”义.后者由“空”义引申而来.«礼记��曲礼上»:“虚坐盡后,食坐盡前.”刘淇«助字辨略»卷三:“按«曲礼»‘虚坐盡后,食坐盡前’,此‘盡’字当读即忍切,今作‘儘’也.儘前、儘后者,言极至于前,极至于后,不容余地,今俗云‘儘让’是也.”也就是说,“儘”实际上是“盡”表示“全部、都”义的后起字.“儘”产生之后,“盡”仍继续使用.

三、指明正字与异体

又,«通俗编»卷三十四“冷湫湫”条,黄侃于词目下笺识:“今云‘冷火湫烟’,‘湫’正作‘’,“湫”乃借字,«高唐赋»亦用之.”[1]454按,«说文��宀部»:“,无人声.”段注:“,今字作寂.”“”是“寂”的异文(古字).“”是从母,“湫”是精母,二字声近,故黄侃“‘湫’正作‘’”.“冷湫湫”即““冷”.

(1)«通俗编»卷三十二“一匹”条:“«小尔雅»:‘倍丈谓之端,倍端谓之两,倍两谓之疋.’«淮南��天文训»:‘四丈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风俗通»:‘«论语»“匹夫匹归”传云:一男一女成一室,古男女作衣用二匹,今人单衣,故言匹.’«隋书��礼志»:‘庶人婚,绢可三十匹.’按,匹、疋二字,古多混杂用之,其实以匹为是.又,世人言马亦以‘匹’为数.«史记正义»:相马及君子,与人相匹,故曰匹.或曰:马纵横,适得一疋.«索隐»引«韩诗外传»曰:‘孔子与颜回登山,望见一疋练,曰:马也.视之果马.马之光景,一疋长也.’«演繁露»:‘自古言匹马,皆一马也,«文侯之命»有“马四匹”,不知当时何指.«韩诗外传»谓马夜行,目光所及,与匹练等,或言价与匹帛等,不知孰是.刘勰«文心雕龙»曰:古名车以两,马以匹,盖车有佐乘,马有骖服,皆以对并称,双名既定,则虽单亦称匹,如匹夫匹妇之比,其说为长.’”

黄侃于“匹、疋二字,古多混杂用之”下笺识:“‘疋’即‘匹’之变,非«大疋»字也.”[1]437

按,«说文��疋部»:“疋,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弟子职»曰:‘问疋何止.’古文以为«诗•大疋»字.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记也.”(段注本校改为“«诗•大雅»字”,可从.)据此释义,则“疋”有五个义项:一,足也;二,“雅”之异体;三,“足”之异体;四,“胥”之异体;五,记也.然犹有未备者.«字汇补��疋部»:“匹,匹、疋二字自汉已通用矣.”«白虎通��嫁娶»:“配疋者何?谓相与偶也.”则“疋”汉代时已用为“匹”的异体.

(2)«通俗编»卷三十三“这箇”条:“«寒山诗»:‘不省这箇意.’«传灯录»:‘僧谓南泉愿:有这箇在.愿曰:争奈这箇何?’王安石«拟寒山»诗:‘人人有这箇,这箇没量大.’按,«朱子语录»用此等字甚多,如云‘那箇是易之体,这箇是易之用.’‘那是未有这卦底,这是有这卦了底.’‘那箇唤做体时,是这易符合那里生,这箇唤做用时,揲蓍取卦,便是用处.’又,‘这’亦作‘遮’.«东坡集��十二时偈»:‘遮箇在油铛,不寒亦不热,不唯遮箇不寒热,那箇也不寒热.咄,甚叫做遮箇那箇.’”

黄侃于词目下笺识:“‘这’,正作‘者’.此古今语之未变者.”[1]441

按,“這”(以下均用简化字)在«广韵»中是疑母缐韵,音yàn,«玉篇��辵部»:“这,迎也.”«正字通��辵部»:“这,周礼有掌讶,主迎.讶古作这.毛晃曰:凡称此个为者个,俗多改用这字.这乃迎也.”“这”本为“迎”义,俗书用作“者个”之“者”,遂成其俗字.

由于未设置准入门槛,“粮食银行”运营主体可能会冲破道德的约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或破产,出现“跑路”风险,损害农民利益。江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表示,农民将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存在一定风险,粮食行情下行时,经营者的资金链一旦断裂或遭遇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无力支付利息或提供农资时,“跑路”就不足为奇。

(3)«通俗编»卷三十三“咄”条:“丁骨反.«说文»;‘相谓也.’«集韵»;‘一曰呵也.’«汉书��东方朔传»:‘舍人痛呼謈,朔笑之曰;咄!’«李陵传»:‘任立政曰:咄!少卿良苦.’«后汉书��严光传»:‘帝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袁谭传»:‘追者趋奔之,谭顾曰:咄!儿过我,我能富贵汝.’«晋书��山涛传»:‘石鉴言:卿何虑?涛曰;咄!石生无事马蹄间耶.’«殷浩传»:‘浩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按,今人乍见招呼,每作此辞,又猛醒人及小叱皆然,合前史均有其证.”

黄侃于“丁骨反”下笺识:“今或变为‘退’音,俗仍作‘’.”[1]444

黄侃 于 词 目 下 笺 识:“‘镀’正 作 ‘塗’、‘图’.”[1]432

(4)«通俗编»卷三十六“”条:“音砌.«说文»:‘察也.’«博雅»;‘视也.’«集韵»;‘衺视也.或作.’嵇康«琴赋»:‘明婳惠.’颜延之诗:‘聆龙九渊,闻凤窥丹穴.’按,今谓短视曰‘近’,当用此字.俗作‘觑’.考«汉书��张良传»‘与客狙击秦皇’,师古注:‘狙,本作覰.’«唐书��张说传»:‘北寇覰边.’‘覰’为密伺之义,而字从且.其从虚者,未当见字书.惟苏籕记栾城遗言云:‘欧阳公读书,五行俱下,但近觑耳.’若远视,何可当此,疑近本传写讹.”

黄侃于全条之末笺识:“作‘覰’是.”[1]456

按,«说文��目部»:“,察也.”«類篇»:“一曰袤视.”«说文��见部»:“覰,[覰也,一曰]拘覰,未致密也.”(依段注补)«通俗文»:“伏覗曰覰.”«广韵��御韵»:“覰,伺视也.”即窥视之意.引申指一般的看视义.«广雅��释诂一»:“覰,视也.”.«正字通��见部»:“覰,俗作觑.”依«说文»,“”“覰”词义是不同的.黄侃说““作‘覰’是”,当是指“覰”为正体(“觑”为俗体).

利用生态、人文、区位等资源,以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和休闲疗养机构等为载体,开发健康旅游不同市场的系列产品。结合游客群体特征,打造适合不同群体的独特卖点;结合生育政策调整,推出中医优生优育等旅游精品。通过宏观调控、市场运营和区域合作等方式,推进旅游资源与养生康复、美容保健、文化创意等资源组合,发展高度关联的细分产业,形成无缝衔接的健康旅游产业链。科学设计整体发展架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区域性特色化集群发展模式,将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

此外,如«通俗编»卷三十二“万”条,黄侃于词目下笺识:“‘万’乃‘宀’字之变,犹‘’下‘’之变为‘万’也.‘萬’之本字为‘贎’,作‘萬’乃其省.而其语根当为‘宀’,交覆深屋也.或云:‘万’为‘曼’之省,‘曼’或作‘’,因省作‘万’耳.”[1]437按,“万”为“萬”之俗字.关于“万”之产生原因,黄侃举二说,未能定其是非,但后一说似更确.

对特发性炎性肠病患者予以跨理论模型联合动机性访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动机性访谈与跨理论模型干预有效结合,其是以跨理论模型作为框架,并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分为意图转变时期、行为落实时期,其中,在意图转变时期患者已经认识到不良的生活习惯、不遵医行为会再次诱发加重特发性炎性肠病,但出于进退两难,此时给予动机性访谈为主,以此挖掘患者的行为改变动机,不断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意识,在行为落实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互帮互助小组或成立特发性炎性肠病病友会,以此确保健康教育的实施连续性,对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方面具有积极肯定的价值[14-15]。

按,“唆”在«正字通»之前,字书只记录了“唆”(小儿相应)的用法,“唆使”之义首见于«正字通��口部»:“唆,又俗云使唆.古无唆字,通用嗾.”“嗾”,«说文��口部»:“嗾,使犬声.”段注:“使犬者,作之噬也.«方言»曰:‘秦晋之西鄙,自冀陇而西,使犬曰哨.’郭音骚.哨与嗾一声之转.”黄侃笺识之意,指“唆使”之“唆”义同“撺掇”之“撺”,而正字当为“嗾”.是也.

又,«通俗编»卷三十四“斜”条,黄侃于词目下笺识:“‘ ”字,«量守庐群书笺识»中均误录为“夭”.或可转音‘歪’,然‘歪’自有正字作‘’.”[1]450按,«说文��立部»:“,不正也.”段注:“俗字作歪.”«正字通��止部»:“歪,俗字.«说文»,训不正.俗合‘不正’二字改作‘歪’.”

又,«通俗编»卷三十六“”条,黄侃于“苦假切卡,流俗亦读为 此乃黄侃归纳之语.下笺识:“‘卡’乃‘’之俗字.”[1]456按,“卡”字出现得较晚,«字汇补��卜部»:“楚属关隘地方设兵立塘谓之守卡.”«说文��辵部»:“,互,令不得行也.”段注据«玉篇»改作“牙”,注:“牙,今音叠韵,古音双声.”徐锴系传:“互,犹曰犬牙左右制也.”不管是“牙”还是“互”(当然“牙”更有说服力),都是“牵制”之义,由此引申指道路险隘之处或其地哨岗,也是牵制人令不得行之所也.“”字少见难识,故明代出现由“上”“下”相合而成的俗字“卡”,其造字之意,当是现今俗语所谓“上不能上,下不能下”,正与“”之本义密切相关.

旅游精准扶贫的新媒体营销运作模式初探 ………………………………………………………………… 任传阳 杨永德(2/21)

四、指明同源字

黄侃在在笺识中经常有意指明同源字关系.例如:

(1)«通俗编»卷二十四“东西箱”条:“«仪礼��觐礼»:‘俟于东箱.’注云:‘正寝之东西室皆曰箱,言似箱箧之形.’«尔雅��释宫»:‘室有东西箱曰庙,无东西箱曰寝.’«史记��司马相如传»:‘青蚪蚴蟉于东箱.’«龟传»:‘入于端门,见于东箱.’«汉书��周昌传»:‘吕后侧耳东箱听.’«晋书��鸠摩罗什传»:‘龙出东箱井中.’史游«急就章»:‘墼、垒、廥、廐、库、东箱.’«学斋佔毕»:‘箱取箱箧,今世误作东廂、西廂,非.’按:«说文»自有‘廂’字,训云‘廊也’.«汉书»‘侧耳东箱’,«史记»作‘东廂’.又«汉��诸侯王表»‘不降级序’.师古注曰:‘序,谓东西廂.’«晋书��五行志»:‘永建三年,旱,天子亲自露坐阳德殿东廂请雨.’«王羲之传»:‘郗氏求婿于导,导令就东廂徧观子弟.’凡此均作‘廂’字,然则‘箱’与‘廂’古本通用,未得议今世之误矣.”

黄侃于词目下笺识:“廂,‘序’之转语,未制字耳.”[1]431

按,«通俗编»认为“‘箱’与‘廂’古本通用,未得议今世之误”,即认为是二者是同源通用.其说是也.黄侃进一步证成其说:“廂,‘序’之转语”.按,“序”本指堂屋的东西墙.«尔雅��释宫»:“东西墙谓之序.”邢昺疏:“此谓室前堂上东廂、西廂之墙也.”因又可指东西廂.«书��顾命»:“西序东向.”孔传:“东西廂谓之序.”“序”转为“廂”,是借用了表示“廊”的字,而“廂”与“箱”同源,“正寝之东西室皆曰箱”,故“廂”、“箱”、“序”三者同源.

按,«通俗编»引«类篇»“蓬逋切,雉膺肉”,又«广韵��模韵»:“,雉有肉也.”脯,«说文��肉部»:“脯,干肉也.”“”“脯”本不同义,至元曲“”引申指人胸,且将“脯”用作“”,“脯”遂成常见用法.黄侃说“”“即‘脯’字”,当是就“脯”的通假用法而言.

黄侃于词目下笺识:“只当作‘脞’.”[1]457

按,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通俗文»:“侏儒曰矬.”«字汇��矢部»:“矬,身短.”最早用例见于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塞难»:“或矬陋尫弱,或且黑且丑.”“”是“矬”的异体.张慎仪«蜀方言»卷上:“形貌短矮曰����«唐书��王促传»:‘形穷人陋.’«通 鉴 音 义»:‘,七 禾 切.字 亦 作 矬.’”今音cuó.

黄侃说“只当作‘脞’”,是因为“脞”出现最早.该字«广韵»创果切,清母果韵,今音cuǒ,是“细碎”之义.«书��益稷»:“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孔传:“丛脞,细碎无大略.”因“脞”有细碎之义,故后人常用以形容言论著作琐碎杂乱的自谦之辞,如“脞说”“脞言”“脞谈”等,又有“脞录”,如清孙志祖著有«读书脞录».“细碎”义与“矮”义相通,所以后来造出“矬()”专用以记录“矮”义.但是,不能因为“脞”出现最早就说“只当作‘脞’”.“矬()”是后起俗字,也是“脞”的同源词.

五、结语

本文对黄侃«‹通俗编›笺识»中关于文字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类疏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三条结论:

其一,扩展研究资料的搜求范围.本文所述之文字研究的材料存在于训诂资料之中,

推而广之,所有的研究材料都有可能存在于其他研究方向乃至其他学科的资料中,因此,务必扩大眼界,扩宽搜求资料的范围。黄侃精通语言文字研究,强调语言研究必须形、音、义的结合。“形、声、义三者,形以义明,义由声出,比而合之,以求一贯,而剖解始精密矣。”[3]8因而在其惜字如金般的笺识中,时时有意识地做一些文字研究,这些资料值得后人重视。

其二,要重视“发明”的学术研究方法。黄侃治学,强调“发明”。他曾说:“所贵乎学者,在乎发明,不在乎发见。今发见之学行,而发明之学替矣。”[4]221“发见”(即发现)是指由新资料尤其是出土文献出发而进行研究,而“发明”则是由已有的传世文献出发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罗振玉、王国维两人的学问,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发现,换句话说是倾向资料主义的。而发明则是对重要的书踏踏实实地用功细读,去发掘其中的某种东西。”[4]63黄侃的《〈通俗编〉笺识》就是其“发明”的表现之一。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黄侃的研究站在语言文字学的高度,其所“发明”的文字研究成果对传统的文字与训诂研究有丰富、补充之功。本文踵步前贤,用“发明”之法对黄侃笺识中的文字研究进行了分类总结。

其三,汉语文字学史的研究要重视基础工作。汉语文字学史的研究到现在已经颇有规模,但是前人的相关研究工作甚多,很多基础材料如未能充分发掘,未能总结归纳,势必影响到文字学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我们不但可以对黄侃关于文字研究的方法、关于“发明”的学术研究观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也可以为全面、深入的汉语文字学史研究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实验步骤:①各小组取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叶片;②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叶片的两面磨去叶片的角质层;③各组用棉线一端系住需要脱色叶的叶柄,另一端系住写有组别和实验名称的小纸牌。

[参 考 文 献]

[1] 黄侃.《通俗编》笺识[A]//量守庐群书笺识[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2] 通俗编(附直语补证)[M].颜春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黄侃,黄焯.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 黄焯.黄先生语录[A]//蕲春黄氏文存[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5] [日]吉川幸次郎.我的留学记[M].钱婉约,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曾昭聪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