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儒家责任思想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更新时间:2009-03-28

责任在整个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如康德所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1]10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人格健康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对自身、他人、集体以及国家的担当态度,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对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高度重视,曾在许多场合向青年大学生强调“责任”、“重任”、“使命”的重要性,勉励他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于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招投标是一项公平公正公开工作,招投标的有效管理能够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以及水平,所以招投标管理工作对企业施工项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要想解决油田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要规范招标代理内部控制机制,其次要对报价指导的策略有明确的认识,最后要完善招投标的管理机制。希望此次文章能为油田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良好的建议。

“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文化的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智慧和文明成果,而且还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与合理性之所在。”[2]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强调积极有为、勇于担当的入世之学,蕴含着丰富而富有哲理的责任思想,可以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丰厚的资源和有益的启迪。

表现之三是仅仅关注精英群体。精英史学的影响太深了,以至于清代碑帖之争史的研究几乎成了书界翘楚研究史,鲜有关注其他未知名个体及群体在碑帖之争中的态度。如声势浩大的碑学运动不仅仅包含了包世臣、康有为、邓石如等书界翘楚的努力,更包含了无数名不见经传的书人们的支持和响应。但是对于后者的研究,对于他们的书学思想、实践,往往无人问津。

一、儒家责任思想立论之基

儒家本体论认为“天”始终处于一种形而上的“超验”存在,是人必须参照效法的对象。人只有参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为,后天而奉天时”。[3]29尊重天道运行规律,不逆天悖行,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儒家同时指出作为“超验”存在的“天”具有两大品德:一是具有好生之德,能够生长化育万物,“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包着地,别无所作为,只是生物而已。异古异今,生生不穷”[4]1280;二是具有大公无私的品性,对待万物公正而无偏私,正如《中庸》中所言:“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者”[5]38。因此,人道效法天道,就是要求人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将天的“好生之德”“大公无私”禀之于己,摒弃一己之私,对他人、他物表现出理解、维护、包容和奉献的态度,承担起“胸怀万物、道济天下”的责任。儒家的本体论以“天人合一”为逻辑架构有效回答了人为什么要承担责任的问题。

总之,自先秦孔孟以降至宋明儒学通过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贯通,既回答了人的责任终极来源问题,也解释了人的责任如何向现实层面落实问题。他们在“天人合一”的恢宏语境下,强调人作为“天地之心”,能够与天道秩序相互感通、连为一体,对万物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儒家责任思想。

那么,人能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呢?儒家认识论认为,人具有认知自身内在本性而上达天道的能力。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5]327意在说明人能够发挥心思之能,了解自己的本性,并由此理解和认识天道。朱熹提出人可以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来“格物穷理”,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达到对天地万物“脱然贯通”的境界。正是人具有主动认知的能力,使得人在天人交感相通的过程中能够“上本天理,下理人情”,将“人道”有效地参配“天道”,实现人“应当”负责到“能够”负责的转化。

二、儒家责任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儒家的责任思想内涵丰富,按照《大学》中所提出的人伦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分类,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天下的责任。

三是儒家责任思想强调责任的递进性。《中庸》指出:“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5]30儒家认为责任的践履应该以自我为起点,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履行好切己能及的责任,然后由近及远,将这种责任意识推广出去,进而对家、国家、天下尽责。基于这样的逻辑,孟子批判陷于一己之私的杨朱之学和沉于强调兼爱思想的墨子之学,认为两者都不是人间正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5]253。儒家责任思想既反对“以个人为中心”的一己之爱,也反对毫无差别层级的兼爱泛爱,提倡“近譬诸身,施由亲始”的可亲、可信、可行的递进之爱,主张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路径,从而达至“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理想境界。

通过以上对儒家责任思想理论基础的分析和主要内涵的概述,可以发现其体现出以下特征:

对国家的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是指一个人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繁荣与进步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儒家对国家尽责的思想充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徐复观说:“把一切问题的责任交给神,此时不会发生忧患意识,只有自己承担起问题的责任时,才有忧患意识。”[7]20无论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黄宗羲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不仅表达了儒者们对现实政治的忧患,也蕴涵着他们勇于承担国家责任的强烈愿望。二是“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牟宗三曾这样评价:“在危疑时代,能挺起来作中流砥柱的,只有儒家。”[8]49正是在儒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尽忠报国思想的深深影响下,中华民族每到危难关头总会涌现出一批仁人志士甘愿为国家民族的和平安宁挺身而出,舍身忘我。三是“天下为公”的政治抱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是历代儒家学者倾其一生所追求的国家政治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他们恪尽职守、夙夜为公,以天下为己任,把实现国家公平正义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精神发育迟滞是临床中常见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不全、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等特征,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活能力,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目前临床中尚未有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疾病的特效药物,主要通过康复治疗来改善患儿智力发育,并取得良好干预效果[2]。可视音乐疗法是一种全新的音乐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将视觉和听觉系统结合的方法对患者多重感官进行刺激,以帮助患者调动机体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治疗目的[3]。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可视音乐配合康复治疗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能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儒家学派非常重视家庭道德规范建设,认为良好的家庭关系关乎个人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正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5]10孔子把周朝贵族家庭中讲究“亲亲”、“尊尊”的宗法制度和普通百姓家庭中表现出的朴素情感相结合,建构了以血缘亲情为基础,以孝悌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规范,形成了 “父慈子孝、夫义妇贞、兄友弟恭”的家庭责任思想,规定了每个家庭成员应当履行的家庭责任。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围绕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中的三重关系,即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不断地丰富完善孔子的家庭责任思想,强调家训、家规、家风建设,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优良传统。这些宝贵的家庭责任思想不仅成为千百年来协调中国家庭关系中的润滑剂,也对中华民族宽容仁爱、守望相助、友善乐群、和谐融洽的社会关系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儒家对天下负责的思想是基于“万物一体”的价值判断。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下万物莫不与己相关。张载提出“民胞与物”的思想,认为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的,天下之人都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天下万物都是与自己休戚相关,“我”对于整个天地万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基于这种对宇宙万物的责任情怀,儒家认为“我”应该跳出小我的束缚,将小我融入大世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从“万物一体”的高度出发,将责任思想的内涵扩展为人对自然万物都应当持有的一种道德规范,对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共荣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人工智能对其创作结果缺乏理解力和创作意图,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判断和选择出其中真正符合人类精神需求的创作,这个过程就是对人工智能创作数据的挖掘。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越强,创作生成内容数量越多,就越需要数据挖掘。否则对人类有价值的艺术表达埋藏在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之中无法被人类消费利用,也就无法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人工智能创作结果的价值的发掘者,可以类比物权法中先占或加工的规则获得对其挖掘出来的独创性表达的知识产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阐释,挖掘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儒家责任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价值理性,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鲜明的特征,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是儒家责任思想重视情感因素,强调知行合一。张载认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下万物莫不与己相关,吾人之身与他人之身、天地万物之身是一体相通的。立足于“万物一体”的通感,人不仅要对自身负责,还应该“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将这份责任推及家、国、天下。儒家责任思想从关系性存在角度考量责任主体,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共同性,易于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深化人们的责任情感。儒家责任思想还强调知行合一,重视责任的践行。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也听其言而观其行”。[5]76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1]1944责任行为是判断一个人责任感强弱的重要标志,只有将责任思想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责任的修养才算真正完成。

对自己负责是对家庭、国家、天下负责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都不能负责,自我生存和发展都无法保障,也就谈不上对家庭、国家、天下尽责。儒家充分肯定“个体责任”在整个责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如《大学》中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5]5。《论语》中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135,“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5]149。对于个体应该如何对自己负责,儒家认为首先要反躬自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50再次,要为自身寻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创造美好的生命状态,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左传》中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6]1088历代儒者们把“三不朽”的思想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精神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生命境界。

三、儒家责任思想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启示

一是儒家责任思想认为责任动机的形成不仅需要调动责任主体的内在自觉性,还应该借助外在力量的约束。儒家责任思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自觉,认为主体的道德自觉是履行责任的前提,提出以“反求诸己”的内省方法和“君子慎独”的自律法则来激活人们践履责任的内在动机。其中,“为仁由己”就是强调责任的养成应该是出于内心自觉自愿的选择。而“吾欲仁,斯仁至也”意在说明只要责任主体经过自我反思产生了道德内求,就能够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儒家还非常重视“礼仪制度”和“刑罚律令”对责任动机形成的促进作用。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9]14现实生活中礼仪制度起着塑造社会成员责任意识的作用,但因其非常强制性,还需要刑罚律令予以补充。《礼记》指出:“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10]728儒家强调将礼仪与法制相结合从而促成了人们践履责任的外在动机。

(一)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

儒家责任思想内涵丰富,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儒家责任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天下的责任四个方面:诸如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以孝为先、由孝而敬”的家庭伦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的大同情怀。对这些价值资源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进行充分挖掘,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激发大学生奋发有为的青春志、家国一体的爱国情、经邦济世的报国心,促使他们自觉地将个人理想和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结合起来,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高校开展武术散打课程是综合素质教育下的观念,是促进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是高校为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一种措施。为学校提供了培养人才的新观念,在修养方面,武术散打运动课程在理论思想学习上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和修养,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以巧智取、顺势借力等技击原则,还能传承中国人礼让为先、有礼有节、刚强而不狂野,注重内外兼修的文化传统。由此可以看出武术散打在教育上并不是单单地传授技术练习,更加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升,对促进学校综合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二)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形成动机

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形成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儒家责任思想认为责任动机的形成不仅需要调动责任主体的内在自觉性,还应该借助外在力量的约束。当代多数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角色与地位,不能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国家应尽的社会责任,形成社会责任的内在动机匮乏。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使他们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将社会责任感建立在主体的理性自觉和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形成的内在动机,增进大学生的责任主体意识。此外,大学生社会责任动机的形成不能单纯依靠责任主体自觉自愿,还要借助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校规校纪教育的规范和约束。以外在强制手段来引导大学生外在责任动机的形成,清楚知道什么是自己必须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不能以侥幸心理逃避或者冒险。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方式

责任的构成要素有以下三个方面: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有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应是一个以提升责任认知为基础,深化责任情感为核心,践履责任行为为目的的过程。目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以知识性的责任概念和责任规范传授为主。此种教育富有逻辑性,善于“讲理”,对增进大学生责任认知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因其缺乏“情论”,忽视“实践”,仅凭一腔热情的责任说教,不考虑学生个体的感受与体验,长此以往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恶之感,影响教育效果。儒家责任思想不仅为增进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而且肯定情感和实践在责任养成中的重要作用,为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方式给予有益的启示。为此,大学生社会培育不仅要“晓之以理”,增进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还要“动之以情”,加强“社会实践”,重视大学生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的培育,实现教育方式从“认知为导向”向“认知—情感—实践为导向”的转变。

(四)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

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时常会出现强调责任的“实现目标”,而忽视“实现路径”的错误。从责任的“实现目标”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应该从大处着眼,着重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怀、民族担当以及爱国精神。但是,一个对自己和家庭都无法负责的人,也就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谈及对社会、民族、国家尽责。儒家责任思想家强调责任的递进性,认为个人首先要做到对自己负责,然后再将责任推及家庭、社会、国家以及天下。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一方面,要把培养他们对社会、国家、天下的责任作为教育目标,这是维护中华文明绵延永续的思想保证,也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要求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的实现路径,敦促他们以个人为起点,不断超越、扩展自我的人格疆域,实现责任承担范围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天下的升华。

[参 考 文 献]

[1] 姜丕之,汝信.康德黑格尔研究(第1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 郝良华.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创新[J].理论学刊,2004,(10).

[3]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 黎靖德.朱子语类(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 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先秦篇[M].上海:三年书店,2001.

[8]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 王先谦.荀子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1986.

[10] 班固.汉书[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11]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陈健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