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红旗渠热为什么能经久不息

更新时间:2016-07-05

一、引人瞩目的红旗渠热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一种事物的外在表现重复出现的次数越多,该事物就越引人瞩目,人们探究该事物内在本质的愿望就越强烈持久,红旗渠(包括红旗渠精神,下同)热就是这种一再重复出现的现象。

粗略梳理,阶段性的红旗渠热有5次。

趁着雪还没有下下来,驮子驮着三轮车,载着常爱兰和周小羽离开了我们岭北镇。那天有很多人送他们,常爱兰是笑着离开的,她说,有空你们到我们江西来玩,有空一定要来。

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从始于悲壮到成于辉煌。红旗渠修建于两个特定时期:“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面对着4个不容易:一县之力不容易,特定时期不容易,降服太行不容易,顶住压力不容易。但是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县委和林县人民,在苦干与苦熬之间,坚定地选择了苦干,历时10年,修成了长达1500km的人工天河,创造了闻名中外的人间奇迹。真可谓是始于悲壮,成于辉煌。正因此,红旗渠才受到了人们的格外关注。修渠期间,河南省主要领导刘建勋、吴芝圃、何伟、史向生、杨蔚平、纪登奎等多次来到工地帮助和指导工作;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与摄影师们在工地与修渠民工同甘共苦10年,制作了弥足珍贵的纪录片《红旗渠》;1965年10月,林县被定为全国13个“大寨式先进县”之一并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参展,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前往参观;《人民日报》、新华社5次发表记述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建红旗渠的长篇通讯,《人民日报》还两次配发社论;前来红旗渠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包括新西兰共产党中央委员路易·艾黎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3人参观团;1970年12月,纪录片《红旗渠》公映,把第一次红旗渠热推向高潮,其主题歌《誓把山河重安排》唱红祖国大地,心灵的震撼至今仍镌刻在那一代人脑海中。

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从感动中国到感动世界。1971年,中央批准林县为全国第二批对外开放单位,自此,红旗渠作为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和人民风貌的窗口,面向世界拉开了帷幕。1974年邓小平同志率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会议,中央审定带10部电影片,放映的第一部就是纪录片《红旗渠》,在联合国大会引起强烈反响。美联社发表评论说:“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思想在红色中国的突出表现,看后令世界震惊!”[1]据不完全统计,1971年到1980年,来红旗渠参观的外国人士达11 300多人,涉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党领导人、多位国际知名人士,仅联合国各种组织到红旗渠参观考察就达18次之多。外国政要及各界人士,对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普遍给予了很高评价。还有不少外国朋友回国后写文章、办展览、放电影,向本国人民介绍红旗渠。

① 墙体变形情况分析:两测点深度12.5 m部位向基坑内位移接近60 mm;墙顶向基坑内位移接近20 mm,两处变形值均过大。

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从一度沉寂到声名鹊起。20世纪70年代末,红旗渠沉寂了差不多10年时间。林县县委和大多数群众认定,为民造福的事情任何时候也不会输理,红旗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他们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继战太行之后,又谱写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艰苦创业新篇章,重新赢得了尊重和赞誉。1990年3月,林县县委、县政府郑重作出《关于宣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第一次把红旗渠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四个方面,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总干渠通水25周年大会。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这一消息传遍神州大地,红旗渠与红旗渠精神再度声名鹊起。1993年,中共河南省委作出《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同年,时任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专程到林县调研,其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写的《关于河南省林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调查报告》被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批示并在《求是》杂志发表;1994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刘云山同志赴林县考察,撰写了《关于宣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调查意见》;1995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胡锦涛同志和政治局侯补委员的温家宝同志视察红旗渠;199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红旗渠,指出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并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视察或题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多达16位。1974-2016年的42年中,视察或题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超过40位。这期间,《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财经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共发表关于红旗渠和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长篇通讯、文章、调查报告近30篇。1960-2007年的47年间有150多家媒体,1600多名记者采写、拍摄过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发表的各类文章计约上千万字,仅《人民日报》记者报道过红旗渠建设和红旗渠精神的就有200多人、发表文章300多篇,新华社对红旗渠的公开报道也超过300篇。

视角一:人类视角。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第一,红旗渠精神是在林县人民与命运抗争中铸就的,其表现出来的即使遭遇艰难险阻甚至被逼到绝境,也要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地生存发展,执着地向前向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精神内核并且把这种精神内核发挥到了极致。其中闪耀的积极向上、坚忍、责任、奋斗、牺牲、智慧、团结等品质都是超时代、超国界的,是人类的共同情感,共同精神。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种精神就不会过时。那么多外国人认同红旗渠、点赞红旗渠、宣传红旗渠,纪录片《红旗渠》在联合国放映,连美联社都评论“看后令世界震惊”,原因就在这里。第二,红旗渠精神是人类实践超越本性的卓越发挥。实践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恒久本质最深刻的规定。所谓实践超越,简单地说,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展开点说,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他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4]拿红旗渠的修建来说,林县人民奋战十年不仅改变了严酷的生存条件,而且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断更新的主体。1968年红旗渠配套工程开工,以前需要全县统筹修建的重大工程,一个公社就能承担;公社统筹修建的建筑物,几个村就能干。三干渠第三支渠上的曙光渡槽,高16m,长550m,宽4.5m,由29孔桥拱组成,此时由东岗公社自己设计,自筹物料,自己施工,仅用2个月就修成了;红旗渠建成后,又上演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美活剧。这些都是实践超越本性卓越发挥的表现。

击球的力量是指用拍击球时给球的作用力大小,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体现物体运行的速度上。一个就是羽毛球面向球拍的飞行速度,另一个就是击球者通过身体协调配合做出合理的蹬转引拍挥拍鞭打动作。而鞭打动作的前期就是前臂的后回环引拍动作。这里由于是以肩为轴所以要获得高速要求肩关节要充分放松减少自身阻力。后期就是前臂向斜上鞭打到手腕闪动动作。这里是速度最快的部分需要手腕有好的爆发力才能快速闪动赋予球较快的反弹速度。练习方法:相似动作摸似练习法,如羽毛球掷高、掷远、掷准,学生根据学习到的挥拍技术做出转身鞭甩动作有目的性地将羽毛球掷出,以此体验不同的动作轨迹产生不同的效果。

除了进入常态化外,这次红旗渠热还呈现出另一个鲜明特点:宣传报道和研究更加深入。一是挖掘了红旗渠的新亮点,比如,红旗渠与党的领导、红旗渠与廉政建设、红旗渠与人民主体地位等;二是更多地聚焦于后红旗渠时期,诠释了林州发展五部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关系,林州自信与中国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关系,提出了林州作为中国道路、中国梦样本的命题、意义和理由;三是对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特点和时代价值作了进一步开掘,概括了红旗渠精神的六个特点即人民性、草根性、群体性、聚融性、内惠性、超越性;四是通过“两大历史追问”,用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证明了“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不仅在于拥有有形的物质力量,还在于是否拥有无形的精神力量”,提炼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当代红旗渠精神[3]。而这些,又进一步揭示了红旗渠热经久不息的内在原因,形塑了可以共同回望、守望、展望的精神家园。

二、红旗渠热为什么能经久不息

红旗渠不仅是水利工程的旷世杰作,更重要的是修渠过程中孕育铸就的红旗渠精神,已成为中国精神版图当中重要的精神地标。如果说,红旗渠“高颜值”带给人们的是惊叹,那么,红旗渠精神带给人们的则是心灵的震撼,因而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染力。对于这种向心力、凝聚力和感染力,需要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

(一)实体层面

式中,(0,σ2)分别为窃听节点处第1跳和第2跳的复加性高斯白噪声.本文中,符号上标(1)、(2)分别表示第1跳和第2跳.

视角二:民族精神视角。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和深化,是民族精神的一种具象化彰显,而它的形成,又使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提升,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正如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指出的,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那个时代或者说在当代的缩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红旗渠精神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孕育铸就的,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其他精神相比,它所具有的特点,特别是它发挥影响力的广度和持久度,都是出类拔萃的,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精神坐标。

(二)精神层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红旗渠热所以能经久不息,是由它的内在品格决定的。这种内在品格,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解读。

第五次是2015年前后,步入常态,走向深入。2015年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50周年,中央各主要媒体(含网络媒体)抓住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在头版或开专版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把多年来的红旗渠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4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发通讯《红旗渠——奔流半世纪的精神丰碑》,并配发评论《守护心中不倒的旗》;4月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专版《总干渠通水半世纪:红旗渠精神不老》;4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通水五十载红旗渠精神流淌五十年》;4月2日、3日,《新华每日电讯》相继刊发专版《红旗渠通水半世纪,精神坐标一世名》《红旗渠通水50周年》;4月4日,《光明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发《太行红旗永不倒——写在红旗渠总干渠通水50周年之际》,并配发评论《凝聚筑梦正能量》;4月4日、6日,《经济日报》头版相继刊发《红旗渠:满载精神财富的“天河”》《河南林州纪念红旗渠总干渠通水50周年》。其实,这次红旗渠热并不限于2015年。往前,2011年,新华社发表了李从军等采写的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感动了无数中国人。2013年8月,红旗渠干部学院成立,以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为基本内容的干部培训如火如荼,四年多来,已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2万多人,承办涉外培训班11个,培训外籍学员300余名。仅2017年,就培训学员49 000多人,其中省外学员31 000多人,占比接近70%,举办来自坦桑尼亚、越南、老挝、马耳他等4个国家的6个涉外培训班次,培训学员近200名。“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河北西柏坡革命教育基地,河南焦裕禄、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已成为党性教育的精神‘磁场’”,是新华社记者在《立根固本,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教育培训跃上新台阶》中的评价;“培训和考察都是提前几个月就预约好了,否则根本排不上”,这种“火爆”的场景已经成了学院的常态,《河南日报》在一篇文章中如是说[2]。往后,2016年以来,深度研究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的文章不断见诸于各大媒体,比较重要的有:武警部队原政委孙思敬上将在《学习时报》发表的《红旗渠·太行山·中国梦——守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8000余字长文,各大主流媒体网站纷纷予以转发;中国知名智库、北京拓维研究院院长王毅的长达17 000余字的文章《回望、守望及展望:建国后百年中国梦之三个三十年暨“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的林州样本》在《中国改革报》网站首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大公网等各大权威网站跟进转发……。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社科院生态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派人前来考察,加入到对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的研究之中。还有一件事引人瞩目:由人民日报社、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评选活动,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于2016年7月揭晓,在入选的20个纪念地中,红旗渠名列第10。凡此种种表明,红旗渠热已告别阶段性模式而步入常态化。

红旗渠作为水利工程,本身就是旷世杰作而令世人惊叹。香港凤凰卫视称:红旗渠气势磅礴,构筑于悬崖峭壁,横穿过青山绿水,有人称世界奇迹、人工天河,有人称中国的水长城、地球的蓝飘带,雄浑壮阔,气势如虹,雄哉,伟哉,红旗渠!红旗渠不仅秀于外,有超高的“颜值”和“回头率”,而且慧于中,是我国水利工程建筑中的一朵奇葩而屡获殊荣。2012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评选“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红旗渠名列其中;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把分量最重的经典设计奖授于红旗渠,此前的2011年和2012年,获得过这个奖项的分别为“天安门观礼台”和“青藏铁路”;其1/8000的落差设计,历经半个多世纪仍携一渠漳河水流淌不息的施工,用炸出的大石砌渠墙、小石烧石灰,用挖洞的石渣铺路面等既改造自然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就是在今天的专家们看来,也可圈可点可赞。

第四次是2004-2005年,从北京展热到巡回展热。为了纪念红旗渠总干渠通水40周年,2004年9月29日,安阳市委、林州市委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红旗渠精神展”。原定的展出计划因反响热烈得出人意料而一再变更。第一次是展出期限的变更,原计划在北京展出12天,但直到最后一天,参观人数仍是上万,只好把展期延长了6天。18天展出的统计结果,观众达到了22万人次。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从白发老人到莘莘学子,从部队官兵到企业职工,从新闻记者到国外游客,无不为之震撼,无不产生强烈共鸣。第二次是展出地的扩展和再扩展。北京展出的轰动,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在中宣部召开的上海、广东、重庆、陕西4省市宣传部长会议上,作出了让“红旗渠精神展”扩展到上海、广州、重庆、西安4个城市展出的决定。展出的效果和北京一样出人意料,不得不把展出地再扩展。结果,原定12天的“红旗渠精神展”,历时14个月才暂告结束,展出地也由北京扩展到了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郑州、香港、福州、杭州、苏州、天津、青岛、大连、沈阳等14个城市和部分高校,行程近3万公里,接待观众累计近100万人次,观众留言、题字、签名120余本,近2万条。以至于不少媒体报道说: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种精神让你泪流满面;40年前的钢钎铁锤之声,依然感动着今日之中国。

一项任务所处位置的周围环境包括其他任务的定价、数量,会员的分布与数量以及这些会员对应的信誉值。已知会员信息数据,为使每个任务定价不受其周围任务价格的影响,同时发布所有任务的定价。但是,一项任务的定价由周围的任务数量、会员数量与会员的信誉情况所决定。在每项任务所在的单位网格内,综合考虑每项任务的位置与周围环境,定义与任务定价有关的另外三个影响因子:

视角三:党的性质和宗旨视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回望修渠岁月林县共产党人的所思所虑、所言所行,能让我们更真切地感悟到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担当、奋斗;它又像一堂永远的党课,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民才会满意;它还昭示我们,只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作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从事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立足点,我们党就能无往而不胜。

视角四:中国梦视角。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林州发展“四部曲”的奏鸣,实际是林县人民追梦、圆梦、续梦的一部交响曲。这部执着地追求梦想的交响曲,带给人们太多的启迪,最重要的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心中有梦,才会有不竭的前行动力,不惧路远且艰。其二,梦想,不仅关乎一个人的命运,也关乎一个群体乃至一个地域的命运,更关乎一个国家的命运。个人追梦,贵在执着;群体、地域、国家追梦,除了执着以外,还要把分散的个体梦汇聚成群体梦、地域梦、国家梦。正如刘云山同志指出的:总书记讲,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所以,红旗渠精神在当下,又有了新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把红旗渠精神赋予时代意义。我们实现中国梦,可以从林县修红旗渠里面得到很多启示。红旗渠精神就是中国力量。

视角五:红旗渠精神的特点视角。红旗渠精神所以能引起上下内外持久而广泛的关注和认同,与它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密不可分。笔者在《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特点与时代价值再认识》[5]一文中,曾初步把红旗渠精神的特点概括为人民性、草根性、群体性、内惠性(传承性)、聚溶性、超越性六个方面。鉴于其中一些特点已归并于前述几个视角,这里仅解读两个特点。①群体性:十年寒暑,参加修渠的民工总计有二三十万人,他们不计得失、不怕困苦、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展示了实践超越意识的集体觉醒和实践超越能量的集中爆发,诉说着个体与集体至关重要的互为依存关系。正是这种群体性,让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从中找到了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把它作为精神镜子和价值坐标。也正是这一群体性特点,使它具有对全党全民进行教育的广谱性,堪称思想政治教育的百科全书。教育资源的广谱性和震撼性,加上(太行)山魂(红旗渠)水韵的独特魅力,又使红旗渠具备了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条件。②内惠性(传承性):红旗渠精神成于渠却并不止于渠,也不只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而是墙内墙外都香。特别是在林州,不仅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且不断丰富发展,走出了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穷的地方出精神,出了精神依然穷”的怪圈,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多年位居全省前十,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互变力。而这又转化为很强的外部说服力。中国人历来讲究内圣外王、修齐治平。先内圣,后外王;先修身齐家,后治国平天下,这不能不说是红旗渠热能够经久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不是起点却写满初心的地方,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郝建生.难忘岁月:李先念情系红旗渠[J].党史博览,2009(12):16-18.

[2]惠婷,王绿扬.红旗渠畔,传承奋斗火炬[N].河南日报,2016-10-27(1).

[3]李从军,刘思扬,朱玉,等.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EB/OL].新华网,(2011-10-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16/c_122163097.htm.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摘选[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47.

[5]王友洛.红旗渠精神的内涵、特点与时代价值再认识[J].学习论坛,2016,32(7):9-11.

王友洛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