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慢性跟痛症的手术治疗

更新时间:2016-07-05

跟痛症是以足跟底面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采取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局部冲击波、局部注射类固醇激素、应用小针刀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经形成共识[1-2]。但对于疼痛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或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跟痛症患者,采用继续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目前缺少这方面的研究。

本文收集某市医院、某高校附属医院两家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5例慢性足跟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S1:利用线性排序得到个体适应度,参考截断选择法的基本思想,将个体按照适应度的高低进行排序,保留父代种群中前1/5的个体;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被教学的对象。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求教师应具备在教育改革“深水期”独驾扁舟,溯流从之而从容不迫的能力。教师应同样具备核心素养培育意识,增强自身学习容纳度,汲取改革的养料,为学生创设核心素养培育大平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5例病例中,右侧足31例,左侧足20例,双侧足4例,男28例,女27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为47岁。纳入标准:明确的临床症状,足跟部疼痛,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病程大于3个月者;局部皮肤条件良好。排除标准:足跟部外伤手术或骨折病史;局部感染及皮肤破溃;跟骨高压症;跟腱炎,跟腱滑囊炎等引起的足跟疼痛;足部畸形及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疼痛,如马蹄内翻足,糖尿病足、末梢神经炎等。手术采用跖腱膜+足底外侧神经松解术,其中微创切口12例。

1.2 手术方法 早期采用直视下切口行跖腱膜+足底外侧神经松解术。患者均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者神经组织麻醉。大腿根部上气囊止血带,压力为300~350 mmHg之间。足底部标记压痛点,做压痛点垂直于足长轴划线,以划线与足底内侧缘(足背皮肤与足跖侧皮肤交汇处)交点为中心,沿足底内侧缘切口,长约4~6 cm,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筋膜进入并到达跟骨表面,跟骨部分直切到骨膜,并向对侧剥离,切除增生的跟骨骨刺,松解跖腱膜,粘连严重者,可部分切断跖腱膜,同时松解足底外侧神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松止血带,止血确切后,关闭切口。后期采用微创切口,关节镜下跖腱膜+足底外侧神经松解术。同样选取压痛点垂直于足长轴划线与足底内侧缘交点做长约0.5 cm切口,建立内侧工作通道,分离皮下组织和跖腱膜,建立人工腔隙,沿内侧工作通道方向继续向前分离,触及足跟外侧皮肤,切口并建立外侧工作通道。关节镜下探查并松解跖腱膜,清理跖筋膜表面增生及退行性变的纤维结缔组织。

对跟骨骨刺的处理的原则是:骨刺压迫神经或者跖腱膜者,则术中切除;如术中未见明显压迫,则术后不予处理。

1.3 术后处理 术后给予局部加压、抬高患肢、消肿止痛等对症支持处理,术后早期即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切开组术后2周后即可下地逐步负重,至4周后可完全负重行走;微创关节镜组术后3天可下地部分负重,2周拆线后即可完全负重。

1.4 效果评价 评价标准 该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均停用止痛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随访调查表均为同一组调查员根据患者本人表述如实填写。依照疼痛VAS评分及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通过对比观察该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评分,评价手术效果。

1.5 统计学处理 用 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5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术前 VAS 疼痛评分平均(6.92±0.45)分,术后评分(2.09±0.32)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术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46.57 ±8.98)分,术后评分为(89.32 ±4.84)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诊断及病因 922年,Stiell提出“后跟痛”这一症状学诊断,沿用至今[1]。跟痛症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晨起足跟下疼痛,行走后症状逐渐减轻,到下午症状逐渐加重。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国际疾病分类 (ICD) 及国际疼痛学会 (IASP) 将慢性疼痛定义为持续或复发的时间超过3个月的疼痛[3]。笔者据此提出,将疼痛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病程超过3个月的跟痛症定义为慢性跟痛症。

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诉求,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口服药物、局部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特别是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跟痛症患者,再继续长时间的口服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加重患者痛苦;若行牵伸疗法、穿矫形鞋以及冲击波治疗等一些方法,由于治疗周期长,对于一部分生活节奏快的患者缺少依从性,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对于慢性疼痛的患者,特别是经历过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要一种微创、痛苦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保守治疗1年,已不再适应患者的治疗诉求,笔者认为,病程超过3个月的慢性跟痛症患者,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即可进行手术治疗。

3.2 治疗方案的选择 跟痛症的治疗,胥少汀等[2]认为: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热敷理疗,局部注射泼尼松龙等类固醇激素封闭治疗,采取增高鞋垫(或缓冲垫)等治疗,多可治愈,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治疗。Michelsson等[8]提出了跟痛症治疗三模式四阶段,指出保守治疗至少1年,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者应行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中外学者都提出应手术治疗[5]

引起跟痛症这一临床症状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已知的的几种可能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假说:①脂肪垫退变,足跟脂肪垫介于皮肤与跟骨及跟腱间,是跖底面重要的弹性结构。脂肪垫退变后,胶原、水分以及弹性纤维组织逐渐减少,脂肪垫弹性降低,导致足跟部撞击后引起足跟部疼痛。脂肪垫退变可部分解释跟痛症的病因,但不具备特异性。②跖腱膜炎,跖腱膜主要部分起源于跟骨结节内侧突的跖底面,向前与足趾屈肌腱鞘及跖趾关节跖板相融合。跖腱膜是维持足纵弓的重要力学结构,跟骨结节跖腱膜止点处是足部应力集中的部位,长期站立、行走及剧烈活动,使跖腱膜受到反复牵拉刺激,当跖腱膜承受了超过其生理限度的作用力时,最终将诱发炎症过程,引起疼痛。跖腱膜炎是目前已知引起足跟痛的主要原因[4-5]。③跟骨骨刺,跟骨骨刺是一种慢性保护性应激性骨质增生,多个研究表明,单纯跟骨骨刺不引起足跟疼痛,但其增生部分对周围软组织压迫可引起疼痛症状,特别是压迫足底外侧神经第一分支,会引起足跟部疼痛[6-7]。④其他学说。

笔者早期采用直视下切口行跖腱膜+足底外侧神经松解术。该术式可直视下直接松解跖腱膜及足底外侧神经,手术方法直接、简单,但该术式也存在手术切口偏长,局部创伤大的缺点,为该组较早期患者所采用的方法。其中1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但皮缘出现坏死,最终经再次手术清创植皮后愈合。后期采用关节镜下探查并松解跖腱膜,松解足底外侧神经,同时去除跟骨骨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创伤小,切口小于1 cm;松解彻底,关节镜下对病变组织的分辨更加清楚。疗效肯定,该组患者术后随访均对术后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慢性跟痛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疾病,选择跖腱膜+足底外侧神经松解术,效果满意,尤其是关节镜下跖腱膜+神经松解手术,局部创伤小,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史记》中写道:飞将军李广喝酒喝到很晚,回去的路上走到霸陵亭,被霸陵尉拦下。李广虽然自报家门,霸陵尉却仍牛哄哄地说:“大将军尚且不允许夜行,何况你呢?”李广只好在亭子里挨了一宿。可见到了秦汉时期,夜禁制度已经颇为严格,就算是位高权重也不能逾矩。

参 考 文 献

[1] Frederick M A,著,唐佩福,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3版):第8卷:足踝外科[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3667-3668.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876.

[3] Treede R D,Rief W,Barke A,et al.A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pain for ICD-11[J].Pain,2015,156(6):1003-1007.

[4] Tisdel C L.Heel pain[M]// Rosemont I L.Orthopaedic knowledge update:foot and ankle.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s Surgeons,2003:113-119.

[5] 王正义,主编. 足踝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42.

[6] 吕厚山,谷国良,朱绍同.跟痛症与跟骨结节骨赘[J].中华外科杂志,1996,34(5):39-41,66.

[7] 周游,杨明宇,陶旭,等.跟痛症发病机制新见解与治疗策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7,36(9):829-833.

[8] Michelsson O,Konttinen Y T,Paavolainen P,et al.Plantar heel pain and its 3-mode 4-stage treatment[J].Mod Rheumatol,2005,15(5):307-314.

孙代同,徐林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