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双师教学”模式在知识产权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

更新时间:2016-07-05

社会法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姆斯大法官曾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他将法律的实质生命归于经验,将法律的形式生命归于逻辑(或理论)。此观点是对当时美国司法实践中适用法律僵化的批判,却也道明了法学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差异——法学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关注法律本身的逻辑,但同时更应将目光投向法律的社会实践,“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者”应当成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直至2003年,知识产权专业才作为法学二级学科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序列,迄今已有10批71所高校设立法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与其他法学专业相比,知识产权更具有交叉学科的特征。从职业人才的培养角度来看,知识产权专业的毕业生除了能与其他法科生一样从事公、检、法及相关职业,还能在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从事代理业务,或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基于此,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有别于其他法学专业,除了确保法学和知识产权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学习外,还需要针对知识产权人才的现实需求,加强知识产权专业技能的培养。

一、我国知识产权专业教学模式概况

(一)知识产权专业教学应符合该专业复合型的特点

知识产权人才应当是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知识产权归属法学,但鉴于知识产权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如基因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等紧密相关,因此知识产权人才除了需要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外,还需具备理、工、医、管等学科的知识储备。以职业为标准可将知识产权人才分为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和知识产权技术人才。因此在本科教育环节对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必须采取“法律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知识产权专业培养模式,进行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基础。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的理工科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知识产权法律基本原理和知识,具备知识产权业务实践技能,能够从事知识产权经营、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知识产权专业教学机构设置不统一

知识产权专业二级学科的定位导致了知识产权教学科研机构设置的不统一,进而影响知识产权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如知识产权师资人才队伍的搭建、知识产权专业学生招收名目不清晰、独立的知识产权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设置困难等问题。知识产权教学机构的设置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在法学院、管理学院、理工科学院开设知识产权专业,二是在法学院加挂知识产权学院,三是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因开设学院的不同,知识产权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文科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其课程设置更偏向法学、管理学,但在理工科学院开设知识产权专业,则会涉及更多物理、化学、机械、计算机等课程,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在课程的设置上也会考虑知识产权的专业特殊性,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文理科的课程融合。

二、“双师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论证

(一)知识产权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社会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应用型、复合型。以知识产权法律人才为例,无论是进行知识产权专业案件审理的法院还是企业知识产权法务人员,仅具备基础理论知识的法科专业学生无法很好地胜任。如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不具备相应技术知识背景的法官不能很好地通过技术性较强的专利比对判断专利技术是否侵权,尤其是随着知识产权法院与法庭的开设,对应用型、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此外,知识产权技术人才也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如专利代理人资格的考取需要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历,同时还要熟悉专利法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部将知识产权设置为法学类专业,是在知识产权专业未取得独立学科地位背景下的权宜之策,因此知识产权本科生的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要包含法学本科专业的核心主体课程外,还应当立足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客观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予以体现。知识产权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需要考虑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平衡,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这种课程体系区别于一般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应当是揉合了应用性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课程体系。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意味着在进行理论基础培养的基础上重视知识产权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如专利文献检索、专利撰写、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知识产权诉讼、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技能。

以上分析表明,分蘖期淹水处理恢复24 h后,水稻倒1叶的SPAD值和Pn值均发生变化,且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稻受淹1 d时,不同淹水深度处理的SPAD值和Pn值较对照均增加,但随着淹水胁迫的加重,SPAD值和Pn值逐渐低于对照,水稻1/1-5d处理的SPAD值和Pn值较对照减少幅度均为最大。

(二)跨学科知识产权课程设置的弊端

将双师教学模式运用得最充分的是职业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即通过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三)“第二课堂”法学实践课的经验借鉴

“第二课堂”是与传统课堂(第一课堂)相对的概念,指课堂教学以外,以学生自行组织和自愿参与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专业性或非专业性的学习活动,其形式包括讲座、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法学专业的“第二课堂”还包括旁听观摩、模拟法庭、专业见习等。成为职业法律人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辨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应变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仅靠“第一课堂”无法实现,需要在“第二课堂”中反复实践与锻炼。当前,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完成,除了校内的讲座、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活动外,更专业化的实践是在从事知识产权审判、代理、管理、服务的法院、事务所、行政机关、交易所等机构的专业见习过程中完成。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推广,“第二课堂”的开设从形式上已具备较为完备的体系,尤其是专业见习,基本已成为所有大学本科教育的必备阶段。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法学本科教育而言,旁听观摩、模拟法庭等形式的第二课堂也在具备相应条件的高校进行推广。就目前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来看,“第二课堂”能有效服务于应用型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但由于专业化的见习时间短暂,且大多只能选择一个见习场所,因此这样的集中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应用能力以及辅助未来职业选择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657 Single channel laparoscopic extraperitoneal high ligation treating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三、“双师教学”模式的实证分析

“双师教学”模式是由两位教师承担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即便是知识产权实践课程,也需要专业教师与实践教师协作完成。因此,“双师教学”的课程安排既包含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也包含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无论采取先理论后实践,还是由实践回归理论的教学顺序,最终目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双师教学”是指一门课程由两名或多名教师参与的教学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双师教学开始在中小学以及职业教育中推行,部分高等院校也在开始“双师教育”的尝试。

Markov转移概率是IMM算法的重要参数之一,影响子模型之间的交互与模型切换速度,一般是先验给定的。这必然会与目标的实际运动状态不匹配,引起滤波跟踪精度下降。因此,转移概率的实时自适应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重要内容[1-4]。

1.通过“汽车匀速行驶时,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在变?什么没变?初步感知“正比例的意义”。

(一)中小学教育的“双师教学”模式实践

F&EI[9-10]是美国道化学公司提出的评价化工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及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一种方法,已在国内外化工领域得到大量推广应用。

(二)职业教育中的“双师”结构

出于知识产权专业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高校通过在法学课程外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以期通过综合化、交叉性的课程体系构建,加强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课程知识的交融整合,从而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华东政法大学于2003年成立知识产权学院,其作为国内第一个招收知识产权专业的高校,将培养具有理工科基础、掌握管理和法律知识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专业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其培养目标,该校知识产权专业课程分为四类:一是理工类课程,包括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机械制图、现代生物基础;二是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三是法学基础类课程,包括民法总论、物权法学、债权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概论;四是知识产权课程,包括知识产权总论、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专利文献检索与分析、商业秘密法、公平交易法、计算机软件保护、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评估等。这种课程设置依赖于跨学科的师资,尤其是关于理工科类课程的开设,必然需要其他学院的师资支持。由于学科跨度大,实现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十分困难,例如专利撰写实务课,必然涉及各种学科的基础知识,如机械、计算机、生物、化学等,但懂得理工科知识的教师无法向学生传授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技能,最终导致跨学科、低融合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知识产权技术性人才的培养需要。

(三)“双师教学”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支撑,高校应当顺应知识产权人才的现实需要,培养知行合一、专业基础扎实,实务能力过硬的专业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知识产权专业技能是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双师教学”模式的开展,在确保知识产权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造,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宽口径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知识产权职业需要不失为一种可以实践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四)知识产权教学的“双师教学”实践

将“双师教学”模式融入知识产权本科教育是培养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广西民族大学在知识产权“双师教学”模式的实践上有诸多可借鉴的举措。2011年,广西民族大学报教育部批准设立法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是全国第六批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高校,在此之前仅有7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技能型知识产权人才,广西民族大学首倡针对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实行“校内学术导师+广西实践导师+东部实践导师”结合的“三级导师制”联合培养模式,加强对知识产权人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知识产权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广西民族大学以培养高水平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确保基础理论课的开设之外,还加入了大量的知识产权实践课程,如专利代理实务、专利文献检索、商标代理实务、品牌管理实务、著作权管理实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法律实务、知识产权诉讼。这些实务课程的教授由校内教师与校外实践导师共同承担,校外实践导师由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代理律师、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版权经纪人等实务领域的专家组成。知识产权实务课程的开设满足了知识产权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双师教学”模式的运用也避免了低融合的跨学科知识产权课程设置弊端,确保了由专业的人讲授专业技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较为深入地了解不同的知识产权职业特征以及掌握相关知识产权职业需要具备的相关技能。

她的言语像安魂的歌谣钻进我的耳朵,我很讶异,她瞳孔里的世界竟然与我的孤寂是同一个星球,不过在大部分工作时间里,我总是让理性神经盘踞大脑内层,但是,对于面前这个忧郁的女孩,我胸中立即燃起了一股强烈的、不合时宜的渴望,一种我自己也为之惊讶的渴望,那种猛烈的渴望,在我的体内像野火燎原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我想抚摸她的骨骼的可鄙想法从火中迸发出。

四、“双师教学”模式的构建

实务课程在法学教育中不可或缺,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本科课程设置中,实务课程所占比重少,而且通常也是由理论课教师兼任,因此取得的预期效果也不尽人意。围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目标,将从事第一线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引入课堂,不但弥补了高校知识产权教师实务经验缺乏的短板,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多元化和务实性。为确保“双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双师教学”模式。

(一)改革僵化的教学体制,建立高水平的校外兼职师资库

教育部主张高职教育的实践技能课程应当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但在高等院校中设置校外实务部门和机构的兼职教师还面临诸多障碍,因此,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当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专业化的实践教师队伍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制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专利文献检索、专利撰写、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经纪、知识产权诉讼等知识产权实践课程,应当由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专家讲授。

(二)建立适当的考核机制,确保教学质量

校外兼职实践教师授课面临的最大质疑是不具有教师职业资格的人员授课如何确保教学质量,因此对校外兼职实践教师的人员选择和考核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专业教师推荐、试讲、学生考评等方式优选兼职实践教师,并通过适当的考核机制对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评价,从而确保教学质量。

(三)完善实践课程的教学安排,做好“双师”协作

教学模式设置应当始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需要匹配相应复合型的教学模式。短时期的专业实习一方面由于脱离统一的实习模式安排,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学生选择一个单位,必然无法了解更多单位的工作情况,这不利于学生将来的择业,实习效果因人而异,因此,为确保实践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安排,以及增加学生对更多知识产权职业的了解,定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应当对课堂教学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多种职业所需的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在法学教育中运用已有“双师教学”的范例,以培养实战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教育目标的公安院校,采用“专职理论教师+兼职实践教师”的“双师教学”模式,弥补传统理论教学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弊端,将实践执法人员引入课堂,弥补理论教师实战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用性。通过统筹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校、局(厅)联动,择优选取实践教师,通过理论实践交叉融合,精心组织授课内容和环节,结合学生与实战单位意见反馈等方式保证“双师教学”的教学效果。

在中小学课堂上的“双师教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慕课的开设而逐渐试点引入的。2013年9月,由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友成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1+1慕课教学”在五个省区的13所乡村学校开始了与人大附中的“双师教学”试验。通过“线上名师教学+线下课堂管理”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两位老师各司其职,主讲老师由线上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担任,线下的课堂管理老师负责课堂管理和监督,这种模式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弥补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有积极意义。

注释

①吴汉东.知识产权的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要求[J].中华商标,2007,(11):11。

②陈良伟.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和专业学位教育[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03-24:008。

③丁娟.应用型知识产权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究[J].现代物业旬刊,2012,(3):34-37。

④邵燕芬.第二课堂在应用型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定位[J].大学教育,2012,(5):42-43。

杨梅并没有被打晕,之所以装作被打晕,不与盗贼冲突,是爸爸教给她保全自己不再受二次受伤害的上上之策。就在杨梅佯装倒下后,她听见盗贼从工具包里窸窸窣窣翻东西的声音。还没等杨梅反应过来,嘴巴就被胶带封住了。杨梅立即睁开眼瞪着盗贼,盗贼一看晕倒的杨梅突然睁开眼睛也有点懵。但这个操着东北口音的盗贼连忙说:“我就跟你爸谈点事。你合作点,我就不伤害你。”

⑤杨建生.第二课堂活动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3,(5):117-119。

⑥王军.构建双师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16-17。

⑦刘会娜.双师教学在公安院校中的应用——以刑法学课程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268-269。

胡丽
《法制与经济》 2018年第04期
《法制与经济》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