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广西京族哈节祭舞的文化内涵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各具形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也是共同发展的底蕴,京族舞蹈文化就是多方面集合。2016年7月11日至17日,笔者对万尾金滩哈节进行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对哈舞有了一些思考:哈节中哈妹所表演的祭祀舞蹈,形成独特的意识形态,是特定祭祀程序构成的一部分,也是在特殊场景中的情景表演,我们暂且可说为“哈舞”。分开来说:哈妹所表演的这种形态已具备了舞蹈的基本特征,以舞蹈来研究是可以讨论的。在京族多种文化的簇拥下,“蕴含着舞蹈表情达意的基质”[1]的哈节仪式之舞有其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

按照检索的时间范围及内容范围,该文共获取42篇相关论文。按文章发表的时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统计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海洋文化

哈舞体现浓郁的海洋文化特征,京族与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特殊的感情。古时候,人们对大海的风雨雷电没有科学的认识,变化莫测的海洋让族人对其恐惧与敬畏。每当男人出海,妇女为了丈夫平安归来,每次都要祭拜镇海大王,祈祷神灵恩泽渔民,保佑出海顺利。无论是祭神与禀祖,京人的祖先传说皆与海有联系,而保佑一方水土的镇海大王就是海上通灵之神。

岛屿民族与海亲近,生活中随处可见与海有关的劳动器皿。早起拾螺的腰篓和耙子,男人在近海捕鱼的高跷和细网,获取山珍海味的渔船和灯管。除了劳动用具,日常生活与海也有关联。鱼是岛民主要的食物来源,而且连跳“哈舞”中所穿的长衫,灵感或许缘于鱼儿在海中自由穿梭。

京族人民与水有情,与海为友,所建所居皆与海和水相关。京岛平地无太多高山,所以,建居兴庙多为背后有林,前有湖泊,水木相依,平顺吉乐。在哈亭的建造之初,都会选择前面有河流的地方。如果没有河流便会挖一池碧水出来,一边种莲,一边养鱼,房屋四周林木滴翠,水流鸟语。在哈节结束前一天,祭五方神位时,观看各处神灵的所选地址,皆为身后苍绿,前有溪流。研究证明哈节与水联系有几个方面内容:一是祈祷生活如水,细水长流;二是祈祷收产如水,源源不断,丰衣足食;三是祈祷子孙如水,世世代代,绵绵不绝;四是祈祷事业如水,如鱼得水,顺利福安。

二、道教文化

宗教信仰或诸神崇拜,是中国发展中乃至历朝历代中不能和不可缺少的朝圣之式。每一个时辰,每一个步骤在特定时空仪式中包含特殊的含义。京族信仰多神,信奉神灵大多源于道教、佛教和自然宗教,其中道教文化较为突出。

舞蹈中我们看到很多上身动作都是躬身、含胸等动作,其形态体现礼的价值和祭祀舞蹈意识中对礼仪的尊敬和重视。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进”与“敬”在哈节的仪式之中,两者本意不同,但是用意相同,前为奉上、送达,后者呈现的是一种心态,更加的修辞崇尚之心。每一次舞蹈前后的俯身行礼,都是一种敬重。若不敬神,京族人认为出海会遇险。所以,心中对神灵甚是敬畏,是发自内心对神的尊敬。

男徒与哈妹在哈节中虔诚迎神、祭神、祝神、颂神、送神,皆与道源相关。万尾五方神庙主管不同的事务与地界,在最后一项祭庙唱新中,几个哈妹分别到一方神位中唱哈。然后,男人单手持铜制阴阳珓杯(此物为法师与降生童所用圣器,古时用小蚌壳,也有用竹削贝仿制),口中念喃、祷告,两片铜片自然落地,碰触清脆的声音,一上一下皆为神喜。大吉大利,为胜珓。如两下属凶或两上属阳,哈妹要反复唱哈,直到阴阳珓杯一上一下才算成功。可见,道教信仰在此体现淋漓尽致。

三、日常生活生产

“通过对‘哈节’舞蹈所属不同动作类型及运动幅度等形态特征的分析,可以推断“‘哈节’舞蹈的部分动作,是以京族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动作为原型逐渐发展而成的。”[2]《进酒舞》《敬香舞》中的“轮指手花”“转手翻花”“压腕翻花”等动作表现,源于京族女子在家挑线、织网、补网等劳作原型的提取与变化。《献花舞》则来自京族女孩生活中爱净喜美,以花献佛,京族妇女喜欢在服饰上染花,于家中摆花,包括哈亭的神案两侧也有鲜花置放。《天灯舞》源于男人出海,女人在夜晚来临之时于海边点烛祈祷的生活习俗,和汉族地区放河灯有相似之处,希望海神看到灯光怜悯,亲人看到灯光平安归来。

“哈舞”是生活生产的延伸,是京人对幸福生活期许,也是对族群绵延的希望。一碗两盅,灯火烁明,远望如萤火飞舞。近眼似巧技之工,盅碗之中的烛残已积累多年,哈妹们熟练的舞动却更加轻盈。行为之初,也许京民感受到光的用处,捕获海鲜为了保持长期储存,便利用日照将其晒干,便于在出海的日子有饱食之物。

四、双边文化

在哈公唱祭文,哈妹唱桃跳哈的仪式中,无论是从动作还是神态而言,作为仪式陪衬或是佣女,有一定的作用。众男围办的哈节中,女者唱跳目的为讨神灵欢颜,有舞女、乐女之意。除了远古女系氏族对族群强大的迫切需求而生殖崇拜,历史更替中,慢慢男权为尊,很多比喻男人是山,女人为水,男天女地。拿戏曲来说,女扮男装得到社会承认,一般都以正面形象居多。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大将之风,以此为荣,而男扮女装多是非议、嘲讽、反面、被动。又如孙润代姐拜堂,安排心中终难情愿,以此为耻。从京族哈节跳哈与坐梦的过程中,感受到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五、内涵文化延伸

(一)舞乐经像“四位一体”艺术结构

新Bobath建立在传统Bobath基础之上,在理论方面有运动控制理论、可塑性理论、运动再学习理论,身体图式理论,生物力学、运动发育等为依据。随着康复治疗不断发展完善中,新Bobath技术发展更新为影响张力性姿势、诱导姿势模式及活动性负重、改善核心稳定、近端稳定性、选择性运动、触变性、关健区及任务解决型方法等治疗技术,体现了对运动控制障碍的基本技术不同。

在四川大学李祥林教授的文章《舞台表演中跟女性相关的身体技术及其他者化》中,则从性别的角度探讨了“身体”作为文化符号的多维度和多层次表现形式,认为“身体也是一种社会建构”。进而引用了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身体是知识分类和权力的产物”“把女性身体看作社会关系的隐喻”等观点,审视“女身法”在梨园舞台上的运用。[4]

(二)真实内心的敬仰

京族依海而居,海洋赋予京人生存与生活“有限资源”。因此,京族要祈祷海神给予保护与恩赐。京族信神,按供奉场所,可分为“家神”“庙神”“哈亭神”。万尾哈厅中供奉的是镇海大王、高山大王、广达大王、安灵大王、光道大王,合称“五灵官”。镇海大王为主神,其他为副神。镇海大王全称“白龙镇海大王”,是三岛的开辟神和海上保护神。高山大王全称“高山神邪太上等神”,是专管山林之神。广达大王全称“圣祖灵应广达大王”。安灵大王全称“点雀神武安灵大王”。兴道大王全称“陈朝上将敕封兴道大王”,又称“陈朝上将”。京族人崇尚降妖除魔的镇海大王,这与京族人靠海为生,畏惧大海又渴望征服大海、战胜大海的心理相呼应,其中呼应京族的海洋文化特征。例如:哈亭祭神求镇海大王保佑出海平安,满载而归,如果平时出海欠收,也会到海边拜祭。由于科学匮乏,京族人民对于捕不到鱼、海上遇险都会请法师做法。

(三)展现与重现的高度融和

香舞在唱哈,敬酒之后开始表演。在进香之中,笔者的感受是,请神欣赏,请神光临,青烟缕缕飘向空中,一线线、一圈圈,烟随流动的身姿步伐,手臂在身周环绕,已如仙,仙看演。在进香的单一程序中,把这一仪式让哈妹来进行表演也是一种特色。例如: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主人烧香,由佣人或地位稍低的人或晚辈帮抽香点燃,叩拜完毕。然后再由他们将香插至香炉。京哈仪式中的进香,由女子来跳,估计也是此意,与坐哈相似。坐梦全为男子,女子不可上桌,一是不允许,二是难为情,这也看到京族男女分工与身份地位差异。

哈舞是祭祀仪式中的身体语言展示。从哈舞的表演中感受到舞蹈、音乐、服饰、道具等艺术之间的彼此关系。在哈舞艺术的表演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唱哈、跳哈等相关的舞、乐、经(一般用喃文记录的祝福语及神话传说)三要素,还必须有置于仙台的神像彩绘,以此构成“四位一体”的艺术结构特征。基于哈舞的多元构成,要采取多学科、多维度,实践联系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在四元素包围中,哈舞在哈节祭祀仪式中才发挥通灵献媚、酬神祭祖的文化功能。每一个组成都有其特定文化因素包涵其中,也是长期发展中哈舞所形成的主客观审美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

(四)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

杜一朵是窖藏的酒,窖藏并不等于密封。美丽女人杜一朵散发着成熟女人独特的芬芳,浓烈的气息从细密的毛孔透出,时刻招引着雄性的蜂蝶。酒的苦处是没有找到品鉴的人,酒的落寞,只有懂酒的人知晓。

NA培养基:蛋白胨1%,牛肉膏0. 3%,NaCl 0. 5%,琼脂1. 5%,pH 7. 2~7. 4。

中国舞蹈历史的发展,经历了由模拟客观生活动作到表达情感世界的过程。古老的原始舞蹈多以模拟劳动、打猎、求偶及动植物形态为主。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在提高着审美意识和表现形式。开始掌握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类的情、志、心、意,展示人类丰盈的内心世界,由此舞蹈逐渐转入到表现与再现和谐统一的阶段。[3]在“敬香舞”中,哈妹一手执香,一手在燃香上方不停轮指转腕,收放自如。但是,此处涵义已经升华,而是一种辅助。希望将喃歌祝福融入袅袅升起的烟气中,将美好围绕于神灵左右。舞蹈开始与结束,身体呈现“收”的状态。这些模拟性的动作经过捕捉、提取转化为内容有层次,表达有情感的舞蹈语言。哈舞语言形象传达着京岛人民对神灵、祖先的缅怀,以及出海捕获、劳作丰收的喜悦。这其中内容与动作的结合与转换,便是京族民间舞蹈展现与重现的高度融合。

万尾地理位置属于沿边、沿海,所以这里的边关经济、贸易、文化具有交溶性。哈节表演中的师公与哈妹经常行走于关口,进行仪式交流与生活物品采购。在访问中,得知一个哈妹在2005年左右悄悄潜入越南,和越南人民生活了几个月没被察觉。关键在于她们的共使语言喃语,是保证她们在越南境内彼此交流的方式。笔者也曾到越南民族博物馆,对武红述老师进行访问。他也曾多次来到东兴进行文化调查。他对笔者说,花棍舞中双棍交叉从起到落成圆形,是否与日升月落有些许关系。回国后,笔者曾翻阅资料,没有具体对花棍舞蹈中线路进行分析的研究与文章,或许圆、弧线与太阳、月亮有关,脚下、手臂的连绵与大海有关。可见,哈节、哈舞属于两地文化,双边对此仪式有共同语言。诚然,中越各类研究者才会跨境往返两地进行文化调查。

由此造成的网点生存环境恶化,很可能导致出现网点倒闭现象,影响的不仅仅是总体业务量,更易造成全网络链条不稳。因此,无论何种影响,跨区取件最终造成的后果都是在损害快递企业的利益,造成的结果都需要总部买单。

结果显示,干预1学年后,儿童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和行为有了较好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①认为很难找到时间来安排体育活动的比例下降。②一周最少参加3次体育活动的比例上升。③认为参加有规律体育活动会感到精力充沛比例上升。④同学看到自己参加体育活动会尴尬的比例下降。⑤认为体育活动会占用太多时间的比例由下降。⑥认为体育活动很有趣的比例上升。见表3。

六、结 语

文化全球化日益发展,哈舞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传统的、民族的、民间的文化正在接受现代文明的冲刷。城市文化在影响农村衣食住行的同时,纯粹的哈舞在经济的运作下慢慢物化、去神化。因此,哈舞文化不仅要研究本体还需要保护田野,研究中不仅要查看文献资料,而且还要参考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多面结合,共同寻找哈舞的文化气质与品位。

参考文献:

[1]资华筠,王宁,高春林.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3]黄小明,胡晶莹.舞祭:广西民间祭祀舞蹈文化田野考察与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2、137.

[4]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的本土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122.

 
李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