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兰州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化办学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条件下,借用公司建架结构,以集中合作指导为手段发展教育,调节行业、企业、学校及社会资产之间的兼容关系,以培养知、技、能人才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多效能教育团体.兰州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成立于2011年11月,集团以服务区域产业为基础、以整合资源为纽带、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理念进行建设,由兰州女子职业学校牵头,通过引进包括3所省内重点本科院校,吸引涵盖5所省市重点高职学院,联手省内外20多所中专学校,联合50多所大中型企业,纳入2所行业协会组建而成[1].集团自成立以来,为改善学生实训场地紧缺的现状,先后建成8个市级重点实训室;为统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员,与5所省市重点高职学院签订了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培养协议,先后输送包括学前教育、计算机和医学类特色专业学生1102名;为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组织276名专业课教师赴全国知名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为培养技能人才,成立校企“冠名班”56个、定向培养了13400多名毕业生;为帮助企业提高职工综合素养,对兰州市30000余名企业员工开展了综合业务培训,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集团启用理事会统筹管理,理事会负责人由院校领导担任.内部成员所属关系、产权性质维持原单位体系,不重新整合.理事会下设集团办公室,用于处理集团包括校企合作、中高职一体化、成人函授教育、国际交流等总体事务.《集团章程》为各成员单位行事准则.

(2) 对于溶洞无充填的情况下,利用泡沫混凝土的轻质性、可注性,以及良好的水下不分散性能对溶洞进行充填,可以有效防止溶洞坍塌,同时不增加过大的附加应力。如有更高的变形要求,可同时开挖桩孔,直接进行灌注成桩。桩体到达溶洞底部,与充填体形成一个整体即可,桩体穿越溶洞并不能有效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由于充填体与桩体能形成一整体,可以有效提高单桩承载力,同时桩底应力可以被充填体有效扩散,降低对地基下卧层的附加应力。充填体与桩体以及桩间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相比于桩基基础,桩体应力较小,可以充分利用覆盖层土体的承载力。

通过对集团化办学的整体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找到问题的症结,为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提供数据支持.

1 兰州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办学情况调查

1.1 教师进入企业能力提升情况调查

集团自组建后,多批次组织专业课教师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实操能力培训,期望通过实践技能项目训练增加双师人员比例、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教学水平.

1.1.1 教师层面

通过从培训参与率及培训效果这两个维度对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9.38%的老师表示非常不愿意参与这类培训活动,21.88%的老师对参加培训并不排斥,只有12.5%的老师非常愿意参与这类培训.

教研活动对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课程实践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3].因此,集团要求各成员学校教师通过交流教学、教改和科研等活动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目的.笔者对教师教学交流和科研活动开展情况频率这一维度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有6.25%的教师表示经常参加交流活动,68.75%的教师表示只是偶尔开展教学交流活动,而18.75%的老师则认为学校教师之间极少进行业务交流.

1.1.2 企业层面

为了更深层次分析教研活动的开展,又对教师校际交流课时津贴的发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课时津贴有显著增长的教师所占比例为零,认为津贴略有增长的教师为零,而认为课时费在校际交流期间没有产生变化的教师比例高达96.88%.

一向循规蹈矩、自以为活得很小心的欧阳锋还是闯了祸。这个祸是欧阳锋一不小心就闯下了的,要说出来都有点难为情——他稀里糊涂地睡了别人的老婆!

1.2 企业“委托”学校培养学生情况调查

(2)在对人力资源部主管的访谈中得知,教师进入企业后,公司管理层抽调一部分员工亲自带领教师进行培训,这中间既包括对企业配套制度的讲解,也包括实践操作.企业领导及员工不愿意接纳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部分员工的整体文化素养水平低于教师,和教师在沟通过程中存在隔阂;第二,手把手带领教师学习实践技能使得员工的正常生产活动受到影响,员工感觉很不自在;第三,教师进入企业培训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为了不造成更大的人力、财力损失,培训时间一般较短.

“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大部分国家及亚洲的土耳其都是NATO的成员国,NATO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是其成员国应遵守的标准。NATO标准组织制定的相关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如表2所示,其中SRD是标准相关文档,主要包括实施指南、目录或国家数据等文档资料。

(1)对于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培训效果不理想,老师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耗时长、与职称评审无关联、课时费低、实践技能知识较难掌握和顾及颜面不愿参加.教师对参加技能培训积极性偏低的原因见图1.

1.3 教师教学交流和科研活动开展情况调查

对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有了一定了解后,为了进一步探究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对培训效果做了相应调查,调查结果:认同进入企业培训非常有助于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教师为零,而仅有15.63%的老师认为有一定的效果,认为培训没有效果的教师比例高达71.88%.

从教师层面收集到有效数据后,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进入企业培训的情况,选择对集团内某百货集团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有84.21%的员工不愿意接收、安排教师在本单位进行技能培训,有10.53%的教师愿意接收教师在本企业培训,只有2.63%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接受教师在企业学习技术.

2 集团化办学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订单式”委托培养单位对学校教学的影响,在调查舞蹈团进校园指导频率的同时,在学生中对舞蹈团指导学校教学的满意度展开调查,结果显示:3.33%的学生对企业定期指导表示非常满意,33.34%学生对指导效果表示满意.但仍有55.3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

部分科室人员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与意识,加之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并未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也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对这一岗位进行规范和考核,因此各个科室的资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不仅为盘点工作增加了困难,也不利于国有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图1 教师对参加技能培训积极性偏低的原因调查

由图1可以看出,超过30%的老师们认为培训耗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的直接原因在于学校不能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制定出确保校内上课与培训提升并行的保障措施,而是要求教师在保质保量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进行实践技能的提升学习.这使得忙于教学的教师筋疲力尽,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研究如何掌握生产实践技术,只是形式化的完成培训任务.28.13%的教师认为职称晋升与其工资待遇有关,而职教集团的职称评定没有与企业实践培训经历挂钩,仍然将晋升的条件放在教学成果、教学科研、教学专著、优质课、观摩课和新秀课等重大或突出业绩上.因此,职称评定制度对于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技能提升的不认可使得教师不愿意参与这类培训,是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15.63%的教师认为影响培训项目推进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于学校对于教师培训没有出台保障措施,教师参与培训期间的课时数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导致课时费降低,而课时费又是教师基本工资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收入得不到保障,教师参加积极性大打折扣.另外12.5%的教师认为进入企业后对生产实践环境不适应,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校的教学性质与企业的生产性质相冲突.

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岗位结构安排要求学校定向进行学生专业培养,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用人之需,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委托培养”,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顺利入职就业扫除障碍[2].但近几年培养过程并不顺利,以集团内牵头学校兰州女子职业学校与甘肃省某民族歌舞团就舞蹈专业 “委托”培养为例来说,2013年学校与甘肃省某民族歌舞团达成委托培养协议,代为培养舞蹈专业学生30名.协议要求文化课由学校讲授,专业课由校企双方共同教授,同时歌舞团应定期派专家和师资对委培学生进行指导.对歌舞团派演员来学校指导专业教学频率的情况开展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93.33%的学生反映舞蹈团只是偶然来学校指导教学,6.67%的学生认为舞蹈团没有来学校进行过指导.

2.2 校企学生“委托”培养发展不稳定的原因

(1)通过和学生的交谈了解到,在第一年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企业还有舞蹈演员来校督学指导,但之后一直是本校教师上专业课,没有再单独安排指导.就这一问题与学校教务主任进行了了解,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企业对“委托”人才培养缺乏教学经验,没有花费心思研制校企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本校的文化课及专业课负担较重,学生每天从7点开始进行早功训练,一天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再无精力学习其他舞蹈专业课.

(1)当t

(2)企业没有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对“委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对该舞蹈团包括团长、演员及工作人员在内的45名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企业方对于无法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育及定期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的原因.见图2所示.

有35.5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学校没有履行“委培”协议,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舞蹈团专业考核时无法通过;有22.22%的成员觉得学生的功利心较重,在团内实习期间只完成对自己有利的任务,对于收益较少的演出任务得过且过,且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总认为自己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功利思想导致很多学生不服从企业的工作安排,私自参加省内外其他艺术团体的招聘,毁约现象严重.另有一部分学生在占有 “委培”班名额的同时继续参加高等院校升学考试,导致企业蒙受人财损失.正是基于上述“委培”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导致企业对培养过程缺乏信心,对学校的培养能力及学生的道德水平产生怀疑,合作无法进一步推进.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校没有和企业共同研制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做舞蹈专业课程构架体系设计,导致学生专业“委培”特征不明显;另一方面,学校在学生的职场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做得很不好,导致学生严重缺乏职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利己主义现象频繁出现.

图2 企业对“委培班”信心不足的原因调查

2.3 较少举办师资交流活动的原因

(1)各类交流活动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学校没有给予协助.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发现,教师非常渴望互助教学交流,通过交流有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但学校并没有对交流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和后勤协助.有老师反映,学校要求的教学任务不能耽误,想参加交流活动只能利用课余时间.学校没有为这类活动提供包括场地、资金及交通方面的协助,交流活动完全成为民间自发活动.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不愿意再耗费个人时间参与此类活动.

(2)校际教师交流课时费无增长.为了解决校际师资紧缺的困境,老师们迎难而上帮助学校克服危机.但在其他学校代课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和压力,教师在完成本校备课任务的同时还要研究其他教材,保质保量的完成他校的工作.教师普遍认为课时费应该与在原学校代课有所不同,否则自己的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因为增加的劳动量得不到回报而有所降低.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集团受体制约束,没有法人权利因此无法调配资金.但是集团也没有就教师的实际困难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活动经费,没有对教师的互助教学提供职权范围内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卓.兰州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6,(4):70-73.

[2]罗宇飞,张永栋.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12):53-55.

[3]沈洋.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6,(9):49-51.

王卓
《甘肃高师学报》 2018年第02期
《甘肃高师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