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湖北学生界》与日语借词的引进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有识青年为谋求富国强兵的治国之策,掀起了一股东渡日本留学的热潮。由于日本学习西方卓有成效,又与中国渊源深厚,留日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日语文献翻译、创办报刊杂志宣传先进文化知识等各种活动,在此过程中借用了大量的日语新词和译词到汉语。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大都是引进于这段时期,因此,日语借词的研究也主要聚焦于该时期留日学生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湖北学生界》(1903.1-1903.9)是清末留日学生于1903年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第一份以省命名的刊物,重在宣传爱国救亡和科学文化知识,是日语借词研究应该给予关注的一份历史文献[1]

为了较准确地把握清末民初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具体情况,现有研究已经对由黄遵宪、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的维新派报纸《时务报》(1896-1898)[2]、梁启超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1898-1902)[3]、留日学生在日本创办的《民报》(1905-1910)[4]进行了拉网式的调查。但从调查报刊的刊行时间、规模、涉及的领域等来看,还存在局限性。鉴于此,本文以《湖北学生界》为考察对象,通过整理、分析其文本及用词情况,探讨它在日语借词引进中发挥的作用,让汉语中日语借词的全貌更加完整、清晰。

、《湖北学生界的出版概况

《湖北学生界》为月刊,由湖北留日学生同乡会主办。编撰者有刘成禹、蓝天蔚、李书城、但熹等,发行人王芳、尹援一、窦燕石。该刊内容,分论说、政法、教育、经济、实业、理科、医学、地理、军事、时评、小说、外事、国闻、留学纪录等栏目,兼有时政性与理论性。《湖北学生界》从第6期开始改名为《汉声》,第7期和第8期为合刊,最终由于经济拮据等原因,于1903年9月21日停刊,共出8期。

(一)《湖北学生界》 的作者 发行的8期《湖北学生界》中仅有第1期和第2期登载的文章明确标明了作者,第3-8期都没有出现作者名,但由于杂志每期的内容板块固定,而且大部分文章内容具有连续性,我们可以推测《湖北学生界》有较多的固定作者,例如“经济”板块,从第1期到第8期都是以《普通经济学》为题的文章,且内容连续,作者应该是同一人。再例如“地理”板块,第1期刊登的是题为《中国地理与世界之关系》,作者是李步青,第2期刊登的是仍然是李步青写的《黄河》,第3期的标题是《地理与国民性格之关系》,虽然没有注明作者,但从文章标题和风格来看,作者应该还是李步青。因此我们通过第1、2期给出的作者信息就基本可以掌握《湖北学生界》的作者概况。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内部的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群众反清斗争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开端席卷全国。同治元年(1862)发生了陕甘回民起事,处在清朝西北边疆的新疆各地也发生了反对清朝繁重赋役的农民起事。

式中:(σn-ua)为净法向应力;Θ=θ/θs为归一化体积含水率;θ为体积含水率;θs为饱和体积含水率;τf为土体破坏时,破坏面上的剪应力;c′为有效黏聚力;φ′为有效内摩擦角;ua为孔隙气压力;uw为孔隙水压力。

经笔者统计,前两期共涉及18位作者,有:张继煦、但焘、王璟芳、屈德泽、范鸿泰、权量、蓝天蔚、刘成禺、李步青、陈文哲、张孝移、金华祝、程明超、李书城、万声扬、王荣树、傅汝勤、周维桢。这些作者大部分都是由清政府选派的官费留学生,在日本接受了先进思想、科学、文化的洗礼后回国,都在地方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成为影响一方的杰出人士。例如:张继煦回国后历任湖北省学务公所实业科长、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教育部视学、普通教育司司长、代理总长、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权量曾任湖北劝业公所总务科科长,京师商科大学监督,工商部秘书。《湖北学生界》的作者们大都是充满了拯救中华热情的国家栋梁之才,通过他们在日本创办杂志的举动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日本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态度。翻阅《湖北学生界》的文章,更是可以找到最直接的证据,例如在第2期《医学》中有这样的批注:

以上划线部分的词“慰藉、改良、保护、教育、保育、同情”在古代汉语中都只作为动词使用,后接宾语,如:慰藉老后,保护劳动者。但是在这里用在结构助词“之”后,作为名词使用,和“之”前面的词构成被修饰和修饰的关系。也就是说以上的译文是不符合传统汉语习惯的,而由于日语中存在动名词,即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使用的词,译者在翻译时受日语的影响,让这种兼类词汉语中也逐渐产生并普及。

日医学之发达,实可惊异,彼中自谓现世之医学界,德国而外,皆非其比,虽夸大,然非无故也。

李老师迅速地把手上的档案袋拉开,从里面抽出一张又一张的报纸,报纸上写着大大的字:农村孩童“画”出金奖。标题下面有好几幅画,最大的那幅画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他圆圆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和胡子。画面上,他正用力的抡起木捶,木捶的下方是一只大大的捣臼,捣臼里是正冒着热气的麻糍。下面的另一幅画同样是这个人推着一辆歪歪扭扭的独轮车行走在弯路上,旁边是水,是与路一样弯来弯去的水,确切地说,是水库。再旁边还有一行字,这行字是这些画的标题:我们岭北人。

朴素的字里行间透露着这些留日学生对日本先进医学等的认可,因此他们才积极地创办期刊,发表文章,将这些新知识介绍给国人,也因此他们的文章中一定不乏从日语中借来的新概念、新词。总之,《湖北学生界》的作者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吸收日本先进知识的积极态度以及在地方上的强大影响力,这都是促进日语借词引进和普及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湖北学生界》的文章 如前所述,《湖北学生界》主要有论说、学说、教育、经济、农学、工学、商学、军事、理科、历史、地理、小说、时评、词、杂俎、外事、国闻、留学记录等栏目,每期约20篇文章,具体内容分布参见表1。

首先,工具便利引发民意浪潮。新媒体平台上“人人都是发言人”,对政策的态度和情绪能够随时随地“漂入”政治流中,而数据库的存在进一步使得这些民意在短期内不会“漂出”,决策者需要时可以进行批量采集和提取,为政策变迁提供民意依据和参考。因此,新媒体工具大大增强了公众参与政策讨论的效能感,网络民意不断涌现。在本研究采集的500条微博文本中,有43条微博反映了普通公民的政策意向,占“政策观点”类样本总量的37.5%,远远高于传统媒体中民意表达的数量占比。

由于本研究的视角是《湖北学生界》中的日语借词,从含日语借词的概率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文章值得关注。小说、诗词等文学文体,还有传记、国闻等内容都是记录日常琐事,使用的语言比较生活化。与此相对,论说、经济、农学、工学等栏目都是针对社会热点进行的论说,或者是对科学知识的介绍,涉及的专业术语等会较多。现有日语借词研究成果显示:汉语引进的日语借词大都是社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的专业术语。也就是说如果调查锁定议论、说明性文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常晓宏(2014)对鲁迅的所有作品进行了调查,也总结出鲁迅作品中杂文的日语借词最多,其次是论文,而小说和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相对少很多。[5]借用先行研究的经验,本研究主要关注论说、时评等议论性文章以及经济、农学、工学等科普类文章。据笔者统计,这些栏目的文章数约占期刊文章总数的一半,凸显了《湖北学生界》作为日语借词研究文献的价值,隐藏于其文章中的日语借词有待我们去发掘。

 

1 《湖北学生界1期目录

  

栏目标题作者论说叙论张继煦学说黄棃洲但焘教育教育关系国家之成立张继煦经济普通经济学叙论王璟芳农学世界农业一班屈德泽工学应用工学叙电气范鸿泰商学世界平和的战争(发端)权量军事军解蓝天蔚理科植物学屈德泽历史历史广义刘成禺地理中国地理与世界之关系李步青小说日中露时评世界政策陈文哲词楚风集杂俎谈奇亡国之言外事张孝移国闻金华祝留学记录湖北同乡会缘起附章程余录壬寅史附录叙例程明超

此外,以上栏目中的“时评”尤其值得关注,该栏目刊登的文章全部是译自日语的翻译文。《湖北学生界》很好地继承了之前留日人士创办的《时务报》(1896-1898)、《清议报》(1898-1902)等报刊的传统,设有外国报刊的翻译栏目,例如:《时务报》的“东文报译”,《清议报》的“东报译编”等。翻译是日语借词进入汉语的主要途径,是日语借词研究应重点考察的内容,《湖北学生界》中虽然只有5篇时评(具体见表2),其中的用词情况仍不容我们忽视。

 

2 《湖北学生界》“时评栏目的翻译文

  

期号标题原文出处译者第1期世界政策『太陽』陈文哲第2期最近之板垣伯『太陽』周维桢第3期俄人于西藏死支那与活支那『時事論評』第4期痛黑暗世界『支那論叢』第6期内政外交二大争斗时代『太陽』

、《湖北学生界中的新术语

《湖北学生界》和前人已经调查的《时务报》、《清议报》等报刊不同,不是单纯的政论性报刊,其文章涉及的领域较广,既有教育、经济等人文社会科学,也有农学、医学、植物学、电学等自然科学。当然,留日学生介绍的新概念、新术语大都是借自日语,而且在第2期《植物学》的标题后有这样一个标注:“篇中名词中国书中多未经见以其理自西人发明,更之恐失原意姑就日人所译者仍用之阅者惊焉”。明确指出文章借用了日语译的英语术语。

任何一个新概念的普及都不能一蹴而就,通过考察《湖北学生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留日学生为其普及所做的努力,以下从人文社会科学术语的引进和自然科学术语的引进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

(一)人文科学术语的引进 《湖北学生界》中有6期都设有“经济”一栏目,刊登了长篇科普文章《普通经济学》,本节主要以经济学相关术语为代表进行介绍。《普通经济学》主要引进了“经济学、经济、个人经济、家族经济、社会经济、国民经济、世界经济、货财(goods)”等概念。在这篇文章的第一章首先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进行了详细说明:

欲知经济为何学必先知经济为何事经济二字之原文英语为economy,从希腊语之oikos romos二字而出,Oikos者家屋或地宅之意,Komos者法则也,谓治家之法则使其秩序整顿生计优裕后日于economy之上冠之以political之字,Political者,国及市政府之意,旁通其意于治理遂至适用于一村一乡一县一府一省一国各种团体理财之政。

吾国字训,经字作名词解法也。常也作动词解有治理之意经济也。二字连用殆本于经国济民用之,自秦始包含富国强兵之事为治国平天下之手段意义辽阔不专属于政治理财近今用之无稍变焉。

日本用吾华文字之国也。始亦以经济为治国平天下之术,如太宰纯所著经济录、与吾国治平略等书相伯仲驯至今日所谓经济者一身一家,皆可适用其意为简约为计算于国,为理财之政。西文由小推之大,日文由大通之小,变迁不同,意义尚可吻合,故日本径以经济二字译英语之political economy。夫既明二字沿用之新义,则此中之包含可得而进论焉。

在《现代汉语词典》[6]中对“经济”这一概念的释义是:社会物质生产和在生产的活动。现有研究已经证明该词义是借自日语,《近现代辞源》[7]提供的早期用例有:

有一位同学,军训时总是说饿。他就想了个办法,每天去买鸭脖,放在塑料袋里然后绑在腿上,用裤腿盖上,准备在休息的时候吃。军训都要踢正步,那天他没有把鸭脖绑好,踢正步时鸭脖甩了出去!教官正好在他前方,鸭脖直接就飞到了教官的身上,教官捡起鸭脖,一脸疑惑地说:“你小子还随身携带暗器?”

二是对于农业保险认知度与农户参保意愿之关系的研究。钟涨宝等[5]发现,随着农户对保费补贴政策认知度的提高,对此项惠农利民政策理解的加深,农户接受农业保险的可能性会提升;S.Ghazanfar等[6]通过对巴基斯坦300户农户数据的分析表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越高,农户越愿意参与农业保险;李琴英[7]认为,无论是兼农型农户、农兼型农户还是纯农型农户,对其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其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聂荣等[8]采用辽宁省农户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认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度越高,其参与农业保险的概率越高。

1876年李默庵《申江杂咏·招商局》: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1890年《日本国志》:现今小学需用者,共一百七十四种,文部省官板五十八种,各官省官板二十八种,私板八十八种,以地理书、史略为最多,其他则物理书、性理书、经济学。1899年张大镛《日本武学兵队纪略》:经济,土产消长之原。

《近现代词源》列出早期用例都早于《湖北学生界》,可见“经济”一词在此之前就已经被借用到汉语中,但是仅凭几次借用很难让国民完全理解并接受此新概念。《湖北学生界》的作者为了帮助国民理解“经济”所代表的新概念,并促进该词彻底融入汉语,在受众较广的期刊杂志上介绍该术语,和一般的专业书籍相比,无疑加速了“经济”概念的普及。

刊行于1903年的《湖北学生界》,刊行时间短(不到1年),每期的容量也有限(20篇文章以内),其影响力不能和其他大型期刊相比,但它的刊行时间正处于日语借词引进的高峰,而且其优秀的作者团队、丰富的文章内容等特点决定了它在日语借词研究中的价值。通过调查其文本,它在人文、自然科学术语引进上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清晰明了。

(二)自然科学术语的引进 理科是自然科学的代表性领域,《湖北学生界》中有6期都设有“理科”一栏目,前4期刊登了长篇科普文章《植物学》,最后2期刊登了名为《物理学》的文章。本小节主要以理科栏目中出现的术语为中心进行介绍。经笔者调查文本,该栏目主要引进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液、结晶体、淀粉粒、原子、分子”等概念。第1期的《植物学》中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的解释如下:

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二篇:平滑筋纤维:细胞核。

(2) 将从GIS中导出的预处理后的模型数据导入HEC-RAS软件,以实现河网的几何属性编辑。这些属性主要包括:河网形状、河流走向、河道断面、研究区曼宁系数。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水工建筑物,例如堤防、水坝、桥梁、堰、孔口等。

细胞质生于细胞之中,本炭养淡轻四要素合成,半为流动体,无抵抗力,待细胞渐长此质亦渐凝初生数小腔继则合数小腔成一大腔或数大腔。腔之中含有液体是谓细胞液。至是细胞质处于细胞膜与细胞液之间转动不已,或前进或后转或向左或向右或二流交合或突然反向。其缓急之率有由于种类者。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在《近现代辞源》中的最早用例分别为:

可见《近现代辞源》提供的最早用例时间都晚于1903年1月,虽然笔者不能完全确定这些新术语是否最先由《湖北学生界》从日语借入,但不可否认《湖北学生界》在这些新术语的引进和普及上发挥了先导作用。

1941年沈志坚《奇异的生命》第二章:核的周围是较薄的流动体,称为细胞质。

在咱东北,桓仁、新宾到通化这一带,小孩儿要是哭、闹,不听话,大人就吓唬:“再闹,老杲子来啦!大虎杲子来啦啊!”“老杲子”这名是啥时候留下来的呢?在王杲做古埒城城主的时候留下来的。

细胞之生蓋原始于原形质被于外者曰细胞膜司保内部构成物质甚夥,无独生活者又其质中含有小球体曰细胞核。

同治五年(1866)二月初八日,塔尔巴哈台士兵撤离途中,在南湖营一带与起事者交锋,结果,军营被起事者占领。图库尔所奏满文档案记载:

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植物》:细胞有三成分,一,坚韧之膜,曰细胞膜。

、《湖北学生界中的日译汉

如前所述,《湖北学生界》中有译自日语的5篇时评,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虽然笔者目前未能找到翻译文对应的原文,但是仅通过翻译文,我们也可以较直观地感受到日语词汇对汉语的影响。首先,在翻译文中存在一些不符合古汉语习惯的日语式表达,例如,第2期的时评《最近之板垣伯》中有这样一段话:

收其屠龙搏虎之手段,从事于平和女性的社会,以求老后之慰藉,曰风俗之改良,曰日本音乐之改良,曰劳动者之保护,曰盲人之教育,曰女囚乳儿之保育,是殆与彼老夫人具热切之同情,以增进我国民和平之幸福为目的也。

为了便于检测和防止滑移而引起漏播,充种带采用同步带,根据带轮和设计需求,带宽25mm。由于同步带较薄仅能满足传送需求,无法形成足够大的型孔以充种。所以,需要在带上粘覆一层软橡胶材料,以便做出型孔。带长370mm,设计型孔两排,每排37孔。同步带上每孔直径为2mm,以便检测,且种子不会漏出,如图4所示。

其次,在翻译文中存在一些汉语没有接受的日语词,例如,第1期的时评《世界政策》中有这样一段话:

其简易朴素勤俭著实之美风将见我日本为太平洋工业之大工厂也,为太平洋贸易之大问屋也,为太平洋航海之主人公也。

以上“问屋”一词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都不存在,是典型的日语自造汉字词,义为“批发商、批发店”。这类词在译文中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留日学生受到的日语影响之深,以及他们对日语词汇使用表现出的积极态度。

1)64卦序数分布,呈多回字型对称规律(图7),解决了《易经》64卦序分布无数量逻辑对称规律的缺陷,在数理逻辑上整个系统对称平衡,每一卦序的位置、大小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

注释

①罗家伦编.湖北学生界[M].台北:国际印刷厂,1983。

②《湖北学生界》原文无标点,本文在引用时笔者均添加了标点。

与非早发冠心病组相比,早发冠心病组具有较低的年龄、HDL-C和Lp(a),而BMI、TC、TG、LDL-C、SBP、DBP值,高血压、高脂血症及有吸烟史、饮酒史和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均较高(P均<0.05),见表1。

参考文献:

[1]宋徽.晚清留日学生刊物《湖北学生界》的出版发行[J].出版发行研究,2012(6):77-79.

[2]朱京伟.《时务报》(1896-98)中的日语借词——文本分析与二字词部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3):94-105.

[3]朱京伟.《清议报》(1898-1901)中的二字日语借词[J].日语学研究,2013(23):25-39.

[4]朱京伟.《民报》(1905-08)中的日语借词[J].日本学研究,2009(19):1-16.

[5]常晓宏.鲁迅作品中的日语借词[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23-24.

[6]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01-302.

[7]黄河清.近现代辞源[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27-128.

 
张莉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